古田一男子聽信偏方釀禍專家稱,被蛇咬傷可用火柴緊急救治,並及時送醫
東南快報訊(記者林雅黃淑平實習生吳恬)昨日凌晨4時許,省人民醫院一名59歲的古田男子被五步蛇咬傷出現多臟器衰竭不幸死亡。令醫生惋惜的是,導致他死亡的罪魁禍首不是五步蛇而是「黃酒解蛇毒」的民間偏方。
據悉,5日,該男子到竹林採筍時,右小腿被五步蛇咬傷。當時,他並不知道被什麼蛇咬了,就到當地民間蛇醫處就診。期間,他服用了白酒泡的青草藥,同時外敷了一些草藥。為防止蛇毒擴散,他還在右大腿綁紮了一道,10多個小時未鬆綁過。
後來,他聽說有個解毒偏方,喝酒能加快解蛇毒,就一下灌了兩大瓶(共5斤左右)的青紅酒。
不料,5斤酒下肚後,男子就開始不停嘔吐,從被咬的右小腿到腰部很快就腫了起來,面色非常嚇人。
5月7日凌晨3時55分許,該男子被送到省人民醫院蛇傷救治中心。送來時,該男子不停嘔吐,四肢冰冷,已經出現休克,全身臟器都出現衰竭。
雖然醫生馬上進行搶救、會診,但最終沒有救回男子。
「五步蛇咬傷後40個小時就送來醫院的,救不了的很少。」省人民醫院蛇傷救治中心主任黃小賓非常惋惜地說,福建不少地方的民間單方都有用到中藥燉酒來解蛇毒。但這是一種很危險甚至致命的做法,因為酒精會使全身的毛細血管舒張開來,會使毒素吸收更多,導致加重中毒。古田男子沒救過來,就是和他喝了大量的酒有關。正常人一下子喝過量的酒都會引起酒精中毒,更何況該男子還被蛇咬傷。
無獨有偶
66歲老太太延誤救治拇指不保專家:傷口綁太緊,易造成缺血
五一前後,省人民醫院收治了好幾個蛇傷病人,傷者送來時,病情都很重,而且及時送來的很少。好幾名患者,都喝藥酒進行解毒。
其中一名66歲的寧德老太太右上臂被竹葉青咬傷,6天後才送到省人民醫院。期間,她也喝了青紅酒燉草藥,所幸量不多,救回一命。但是,由於她在被咬後一直用紗布綁紮傷口,最後,右手大拇指沒能保住。
黃主任說,由於患者在被蛇咬傷後,往往對傷口綁得太急太緊,這樣很容易造成肌肉缺血壞死,臨床上就有一些因此而截肢的病例。
「不少人都是用土辦法,弄點草藥敷敷,喝喝藥酒,見情況沒好轉,才到醫院去看的。被蛇咬傷還是儘快去醫院救治比較好。可以第一時間撥打120求助,這樣就能及時被送醫。」黃主任說。
專家說法
被蛇咬傷後應保持被咬部位靜止
火柴、白花植物都能解毒
如果在野外不慎被毒蛇咬傷,應該如何緊急處置呢?黃主任說,被蛇咬到的第一時間,儘量保持被咬傷的肢體部位靜止,切勿驚慌跑動,如果是四肢,讓其處於下垂的狀態,此時,身邊如果帶有小小的火柴就可能救你一命。
「蛇毒說白了就是一種蛋白,火柴的瞬間高溫加熱可以對其進行滅活,消除毒性。具體做法是儘快用火柴頭在傷口處圍成一圈,然後再點燃。與蛇毒的危險性相比,這點燒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黃主任說,除了用火柴,也可用打火機燃火燒灼傷口處破壞蛇毒。但相對火柴來說,打火機的火焰可能在傷口處還沒達到要求溫度時,已經讓人無法忍受。此外,還可用火罐拔傷口處,將帶有毒液的血排出。處理後,用流動的水衝洗傷口。
如果傷口腫了,儘量選擇用鈍器如玻璃、竹片等,先將傷口切開「一」字口,使組織液儘快排出,避免腫脹厲害,損害組織。不過要注意傷口不能切太深,以免破壞正常組織甚至血管,反而使毒液更容易進入血管,中毒更嚴重。
接下來就是綁紮傷口,在傷口的近心端縛扎,以阻止淋巴及靜脈回流,避免蛇毒隨著動脈血流侵害血液系統。但應注意一般以小夾板加彈性繃帶縛扎,上肢可縛扎肘關節下部;下肢可縛扎於膝關節下部。綁紮15分鐘後,可松解2-3分鐘,防止綁得太緊血液循環不好,還可用三四根直木棍、筆等代替小夾板。
此外,黃主任還建議大家可以就近在野外採集一些白色花朵植物的嫩葉,搗碎後敷在傷口處,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中醫講『熱者寒之』,一般蛇毒為熱毒,這些開白色花朵的植物一般來講都是寒性的,正好可以解。」
連結
我省最常見的致命毒蛇有10種最常見的是被竹葉青咬傷
黃主任介紹,一般進入4月份後,醫院每天都有一兩個被蛇咬傷的病人;到了7、8、9月份,被蛇咬傷的病人每天多達八九個。多數病人是福州或省內一些山區的農民,在福州烏山和於山,也偶爾有夜間乘涼的市民被蛇咬到。
黃主任說,我省最常見,並且毒性致命的蛇共有10種。第一類是產生血液循環毒素的蛇,常見的有竹葉青、烙鐵頭、蝰蛇、五步蛇。第二類是產生神經毒素的蛇,常見的有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第三類是分泌混合性毒液的蛇,常見的有眼鏡蛇、蝮蛇、眼鏡王蛇。
在福建省的多數蛇傷病人,最常見的是被竹葉青咬傷。只要在有草的地方,竹葉青都有可能出沒,且多喜歡在早晨和傍晚出沒。排在次位的是烙鐵頭,皮膚紋路如龜殼花的蛇,以鳥類和鼠類為食,在山區或者一些鄉下房屋內會出沒,且常在晚間因尋食侵入住宅,且具有攻擊性,因此發現此蛇,不要主動去侵犯。另外,還有一類銀環蛇以魚類為食,常在池塘、河邊出沒,到水邊也要注意防範。
到戶外要先「打草」驚蛇用手電要照遠一點
黃主任說,雖說城區裡少有蛇出沒,但不少人熱愛爬山、遠足等這些活動,尤其是近期出外郊遊的人很多,也常有驢友集體被蛇咬傷的事件發生。外出時要如何裝備,才能有效避免被蛇咬傷呢?
首先,要「打草」驚蛇。在戶外有草的地方行走,先用木條或者腳撥動草,趕跑蛇。蛇屬視力差聽力好的動物,在地上發出的聲響會通過振動波的形式傳到蛇耳朵裡,一般蛇沒有主動攻擊性,聽到聲響後會嚇跑。
其次,野外出行宜穿高幫鞋,要著嚴密性的長褲長袖衣,儘量保護身體皮膚,即使被蛇咬到傷口也不會太深。
此外,晚上出門用手電時,要注意照遠一點,因為一些毒蛇有熱趨光性,會被手電吸引過來,不慎踩到就可能引起蛇的攻擊。
另外,一些鄉下農家屋,如果有老鼠出沒,蛇會跟隨老鼠藏於家中陰涼、髒亂處,並築窩,因此鄉下房屋應注意衛生的清潔和乾燥,經常打掃。
(東南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