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頌歌》湖南衛視新鮮首映 元旦足不出戶看歌舞劇
總導演周雄:從舞臺到電視,《大地頌歌》集藝術精華之大成《大地頌歌》與電視紀錄片《從十八洞出發》、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同為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都於歲末年初在湖南衛視播出,陸續與觀眾見面。與後兩者與生俱來的電視屬性不同,《大地頌歌》首先是為適應劇場觀看而創作的,自9月27日在長沙首演,從星城到首都,8場公演場場爆滿。
-
劇透《大地頌歌》!「小雅」一家人現身
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排練現場,飾演「小雅」的幾位小演員經常成為劇組的「開心果」,吸引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的目光。「小雅」一家是《大地頌歌》全劇最富代表性、最能夠代表普通村民奮鬥歷程和命運浮沉的家庭。寡居的小雅奶奶臥病在床,兒子因不甘貧窮,外出打工。唯一的孫女小雅因此成為留守兒童,與奶奶在家相依為命……深山的貧困家庭,該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呢?教育扶貧、易地搬遷、因地制宜、兩不愁三保障,這些扶貧政策的縮影將逐一在小雅一家身上呈現。
-
《大地頌歌》情動京城
《大地頌歌》就是把脫貧攻堅這樣一個中國故事講得非常精彩的好作品。——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 龔裕 該劇最大的動力是編劇被十八洞村的扶貧故事感動。因為要全面展現扶貧工作,有點帶紀實性,在編劇上有一定難度。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就是真實、樸實。
-
《大地頌歌》幕後|「何炅演的就是我嘞」
我們知道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都是根據原型故事改編,但原型出現在現場表演中在《大地頌歌》裡,王老師教孩子們唱歌的故事由何炅和小演員們完成,最後一幕,合唱團的原型——42名合唱團成員會從後臺升起,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
小女主竟是小小素錦,《大地頌歌》的軟萌「神獸」都想抱回家
最近沉迷於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追《大地頌歌》的芋頭,時而被高顏值、身材好、舞技驚人的小哥哥小姐姐迷得七葷八素,時而被演技爆表、爆發力超強的老戲骨們感動得涕淚橫流。情緒大起大落之間,芋頭瞥見一張熟悉的面孔——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小小素錦竟然出現在舞臺上。還記得她用軟糯的聲音對天君說「小女才500歲,在我族一定要到千歲才有名字呢」嗎?
-
何炅萬茜凱麗加盟《大地頌歌》,原來他們都這麼能唱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臺被網友稱之為「紅」破天際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音樂雖然是紅專類型,但是都很好聽。 谷智鑫坦言,儘管有豐富的舞臺劇經驗,《大地頌歌》也已多次演出,他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劇中的4個核心唱段,「這部戲對我來說那幾個唱段是難點。導演給我找了個聲樂老師,現在我還是在不停地練。」 何炅在《大地頌歌》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中飾演支教老師。
-
《大地頌歌》電視版新年首映 谷智鑫張凱麗真情流露難出戲
同時,《大地頌歌》「遺傳」了湖南衛視年輕化的DNA,整體呈現出「乘風破浪會有時」的精神活力,讓年輕人也願意走進主旋律的故事中。周雄導演直言,「年輕觀眾願意看,看得下去,比什麼都好。」《大地頌歌》除了在湖南衛視播出之外,電影版也已經製作完成,周雄介紹說:「電影版沒有分幕,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來電影院看的一個故事,想讓觀眾在電影院裡兩三個小時內完整感受一個故事。」
-
國家大劇院,觀看了《大地頌歌》的他們這樣說
「《大地頌歌》演出了『扶貧人』的酸、甜、苦、辣,正是有了這些扶貧幹部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國減貧的豐碩成果。」李錦說,劇中年邁的老村長為了留下村裡的年輕人時表現的那種無力感和心痛感,還有,當龍書記要離開時,大家的不舍和牽掛,這些都讓她感動不已。
-
《大地頌歌》電視版將於湖南衛視首播
總導演周雄:年輕觀眾願意看比什麼都好《大地頌歌》與電視紀錄片《從十八洞出發》、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同為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都於歲末年初在湖南衛視播出,陸續與觀眾見面。與後兩者不同,《大地頌歌》首先是為適應劇場觀看而創作,自9月27日在長沙首演,從星城到首都,8場公演場場爆滿。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
難以忘懷的集體記憶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王一川 (王一川) 我本想帶著旁觀的眼光看,不動心,但是好多次都忍不住淚水。 一部成功的扶貧大劇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 徐粵春 (徐粵春) 《大地頌歌》是一部成功、優秀的新時代扶貧大劇。成功在哪裡?我覺得有這麼幾點。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總導演周雄是我多年的兄長,2019年年底,他邀請我擔任該劇的音樂總監、作曲,我被他關於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敘述打動了。對於《大地頌歌》的音樂,我最關注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怎麼融合的問題。湖南曲調豐富,但我們不能把民歌直接搬上臺,要跟劇情充分融合,與受眾建立情感共鳴。我動腦子最多的就是在這兒。
-
花鼓戲伢子廖佳琳,為《大地頌歌》注入新靈魂
湖南花鼓戲風味的演繹,讓霍尊都聽呆了!此次,廖佳琳轉變成為演員,加盟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給觀眾帶來全新的一面。廖佳琳微博宣傳《大地頌歌》《大地頌歌》,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
-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成員講述《大地頌歌》排練經歷:演出不緊張,長沙很好玩
「小雅是一個很善良樂觀、懂事孝順的小女孩,她為了照顧奶奶,一度放棄了讀書,但她對生活始終樂觀,相比而言,現實中的我太幸福了。」談到扮演小雅的感受時,餘梓溪表示,小雅的乖巧懂事讓自己更加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以前從沒有想過,有人會因為貧困,連書都不能讀。」餘梓溪坦言,在了解了小雅的事跡後,更堅定了要向她學習的想法。
-
史詩性的精彩紀錄——評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觀看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整個過程,我一直被深深地吸引著,被深深地感染著,被深深地感動著。戲劇、歌舞、影視等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形成宏觀的視角、宏大的場面、宏富的內蘊,這是《大地頌歌我們說這部歌舞劇場面宏大首先是其有很多大場景,比如該劇的序幕,村民鑿石開山,場景就極具震撼力,還有修水渠的場景、整治山地的場景、新山村建設的場景,等等,都是讓人眼睛一亮、心頭髮熱的大場景。
-
《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
華聲在線9月14日訊(記者馮宇軒)9月13日,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並於13日晚迎來二次彩排。除9月27日首演、金鷹藝術節專場外,其餘4場演出都將在大麥官方平臺開放給普通觀眾購票。《大地頌歌》新聞發布會現場。
-
《大地頌歌》:舞臺藝術的創新之作
以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為敘事主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於9月至10月在湖南演出多場、獲得重大成功後,近日晉京演出。這部人人為之感動並交口稱讚的作品是近年來湖南乃至全國舞臺藝術的一部重大創新之作。《大地頌歌》開宗明義,以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為主要表現對象。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必然的。
-
幕後|《大地頌歌》3000多位沒有臺詞的「演員」
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有一群這樣的「演員」。它們沒有臺詞,但存在感滿滿!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但「演技」自然形象!那麼,在《大地頌歌》裡,究竟有多少道具「演員」?它們都是從哪裡來的?平常怎麼排練演出呢?跟芋頭一起走進《大地頌歌》的道具間,看個究竟。
-
《大地頌歌》陣容藏不住了
《大地頌歌》彩排現場。圖/李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將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上演,11月份將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 《大地頌歌》以十八洞村的變化為故事主線,以點帶面地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劇中幾乎所有的主要角色在現實中都可以找到人物原型。主創團隊深入劇本原型所在地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鳳凰縣夯卡村實地調研採風。聽扶貧幹部講故事,聽村民們說變化。
-
《大地頌歌》為何能贏得一片點讚聲?
11月6日至7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參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11月9日《湖南日報》)「2場演出,演出前一票難求。2個小時的演出中,掌聲和歡呼聲多次響起」「許多觀眾都是眼含熱淚走出劇院的,留下了難忘的集體記憶」「我本想帶著旁觀的眼光看,但好多次都忍不住淚水。這部劇太感人了」……日前,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濃情上演,讓人意外的是,一部反映脫貧攻堅的歌舞劇,卻「燃」爆國家大劇院,贏得一片點讚聲,受到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等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
-
時代偉業的詩性表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評論綜述
目前,全網點擊量4.28億次,微博話題《大地頌歌》置頂推送閱讀量突破18.8億次,引發了社會關注和熱議。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等在北京、長沙3次舉辦作品研討會,評論界對作品的主題題材、定位、藝術表現形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