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15日報導,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預定平臺Airbnb昨日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住宿預訂量出現顯著下跌後,7月8日,該平臺全球短租預訂量超過100萬,顯示出了「全球旅遊行業復甦的早期跡象」。
▲義大利特拉西納的海灘。疫情中,歐洲多國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圖據彭博社
該平臺表示,7月8日預訂的用戶來自於175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的出行時間都在8月7日以前。據統計,其中,三分之二的用戶都偏向於短途境內旅行,目的地距離都在800公裡以內;三分之二的用戶預訂的目的地都是城市之外的地區;超過50%的房屋短租價格都低於每晚100美元——這種負擔相對較小的短途旅遊,彌補了用戶們因為隔離而壓抑已久的旅遊需求。
此前,受疫情影響,Airbnb在4-6周內幾乎失去了所有業務,預計2020年全年收入減少50%以上。5月初,在其宣布將裁減約25%的員工時,甚至一度被造謠破產。而這次預訂量突破百萬大關的「捷報」,無疑為Airbnb公司重振了士氣。那麼,它是否同樣預示著全球旅遊行業的復甦指日可待?
境內旅遊復甦喜人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跨境旅遊規模同比下降22%,國際遊客減少6700萬人次。其中,3月的國際遊客抵達人次更是大幅下跌57%。該報告還預計,全球跨境旅遊人數在2020年全年將下降六至八成。
旅遊需求「斷層式」的下降,讓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南亞、南歐、中美洲多國,面臨高達10個百分點的GDP損失,多地甚至面臨著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隨著各國開始計劃恢復旅遊業,「境內旅遊」成為了不少國家和地區遊客的首選。
▲1月20日-5月25日,中國、美國、歐洲酒店入住率變化。圖據SRT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其中,中國三亞,是全球境內旅遊發展最好的例證。報導援引酒店業權威市場分析公司STR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國內旅遊業逐漸恢復的過程中,三亞的酒店入住率,上升速度明顯快於中國其他地區和城市。
三亞一酒店收入管理區域總監張女士表示,「國際航班的停運使三亞成為了眼下中國人出遊的最佳選擇之一」。她同時表示,儘管是在打折促銷後酒店預訂量才回到正常水平,但和入住率最低的2月份相比,「至少翻了一番」。
三亞的成功不僅得益於遊客們熱切的旅遊需求,更仰仗於中國國內航線的快速恢復。據全球綜合數據資料庫Statista統計,截至7月6日,中國國內航線已恢復75%,大大領先於國際水平。
▲美國懷俄明州雪莉盆地由上世紀20年代羊車改造的短租房源。圖據Airbnb
旅遊方式出現新趨勢
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的民航恢復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於是,不少心癢難耐的旅客開始另闢蹊徑,拋棄乘坐飛機出行旅遊。
「在境內旅遊大受追捧的旅遊業復甦初期,偏遠地區、農村很有可能會收穫頗豐,」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古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為現代旅遊業帶來的影響「與之前完全不同」。
Airbnb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農村地區的房東今年6月的短租收入超過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5%。據平臺介紹,該類房源通常非常具有農村特色,容易受到旅遊者們的喜愛——從加州拓荒者鎮的特色住宅,到懷俄明州雪莉盆地1920年代的羊車,以及農場、牧場住宅和村舍。
▲加州拓荒者鎮的特色住宅。圖據Airbnb
除此之外,郵輪行業的復甦也「形勢喜人」。據嘉年華郵輪集團透露,明年郵輪旅行的預訂需求非常旺盛,預訂者不僅是那些因為疫情而被迫退票的遊客,其中三分之二都是來自「千禧一代」的新客群。與此同時,皇家加勒比海郵輪公司明年的預約業務也出現了大幅上升的趨勢,該公司預計,明年的整體客流量將超過新冠肺炎流行前的水平。
國際航空復甦依然困難
為了對新冠肺炎疫情後的國際旅遊業恢復情況做出合理預估,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研究了SARS疫情、全球金融危機、「9·11」恐襲三起典型事件之後國際旅遊業復甦的具體情況。結果顯示,這些事件都曾讓國際旅遊業陷入巨大的衰退,而恢復到衰退前的狀態至少需要11個月,最多需要19個月。
▲SARS疫情、全球金融危機、「9·11」恐襲三起典型事件之後,國際旅遊業復甦時間為11-19個月。圖據世旅組織官網
雖然為了刺激乘客需求,機票價格將在短期內維持在低位。但IATA預測,根據地區的不同,2020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虧損將佔收入的15%到30%,並且最早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盈利。而這也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很可能需要持續提高機票的價格,來避免巨額的虧損。而這種飛行成本的長期上升,可能會促使人們放棄出國旅行。
▲IATA預測,根據地區的不同,2020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虧損將佔收入的15%到30%。圖據CNN
除此之外,疫情會導致人們預防性儲蓄的增加,而在有限的旅行預算中,第一個被排除的就會是花銷不菲的出境旅遊。有分析指出,這也將長期影響國際旅遊業的恢復。《金融時報》就認為,「即使各國成功地促進了國內和地區旅遊行業的復甦,旅遊業也不會在短期內恢復往日的實力」。
更何況,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在這一大背景下,控制遊客數量、保持社交距離、防止集體性的感染,似乎比增加旅遊業收入重要得多。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實習生 景鈺雯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