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中的旅遊業韌性強活力足 深度行成市場趨勢

2020-12-25 中國網河南頻道

復甦中的旅遊業韌性強活力足 深度行成市場趨勢

2020-08-27 10:06:35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姚亞奇

| 字號:

A+

A-

日前,跨省遊恢復的消息,為旅遊行業發出了全面復甦的信號。陝西以「美妙西安等你來」為主題,積極推進夏秋旅遊線路;雲南打起古鎮牌,將古鎮產業布局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規劃;江西的稻蝦共作、休閒垂釣、果品採摘等「農業產業+旅遊」項目,為遊客帶來優質鄉村遊體驗。

在這個暑期,越來越多的遊客走出家門,各地景區人氣明顯復甦,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逐漸恢復經營跨省(區、市)團隊遊及「機票+酒店」業務。當前跨省遊恢復已經一月有餘,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旅行社如何抓住暑期流量為旅遊市場「帶貨」?如何有效提升遊客旅遊體驗?成為當前旅遊市場熱議的話題。

1人氣回升暑期旅遊市場漸入佳境

【案例】

日前,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正式拉開帷幕。公園內,燈光、影像、音樂、表演等手段和特效裝置打造出科技範兒十足的公園夜景,吸引了眾多市民遊覽。7月14日跨省遊恢復以來,北京旅遊業復甦腳步加快。8月18日,「暢遊京郊·北京鄉村旅遊季」啟動,推出重點鄉村遊、京郊美食遊、紅色主題遊和精品民宿遊共四大主題40條京郊旅遊精品線路。

當前,各地旅遊市場人氣狀況如何?攜程日前發布的《跨省遊恢復滿月人氣報告》顯示,從自由行、跟團遊等度假產品的訂單人數看,麗江、三亞、貴陽、張家界等地成為最受歡迎的目的地城市。西南地區整體人氣較高,雲貴川各省目的地在人氣排行榜中排名靠前。青海多個景點成為網紅,西寧成為西部重要旅行目的地,三亞依然是遊客休閒度假的首選。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復工復產進程,各地景區經營活動從暫停到逐步限制性恢復,旅遊活動也從省內遊、周邊遊逐步放開。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跨省遊恢復當天,各旅遊平臺產品搜索量暴增。在攜程旅遊平臺,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線下7000多家門店諮詢量爆棚。驢媽媽平臺跟團遊、自由行等產品相關即時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3倍。在馬蜂窩平臺,熱門目的地如杭州、廈門、成都、西安、重慶的搜索量周環比漲幅都在200%以上。在飛豬平臺,機票和度假產品的搜索量也不斷攀升。

在跨省遊恢復疊加暑期旅遊旺季的契機下,各地熱門景點人氣持續升溫。據了解,在山西五臺山景區,遊客每日預約人數達到上萬人次,來自省內外的旅遊大巴明顯增多,賓館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廣西陽朔高鐵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遞增,每天上下車旅客達到7000人以上,旅遊相關產業也開始復甦。

攜程發布的《2020暑期親子遊人氣報告》顯示,跨省遊恢復後,7月下半月以來,在跟團遊、自由行產品的訂單中,親子遊人數環比增長了400%。今年暑期親子遊訂單佔總體旅遊訂單的34%,仍為暑期最大出遊人群,但是相比去年同期的45%下跌了11%。旅遊業界人士分析,往年佔據暑期國內遊半壁江山的親子遊,今年人數、佔比下降,一方面因為疫情原因影響了出遊意願,同時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門對師生、家長旅行出臺限制性政策,也成為學生出行的一大障礙。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作為暑期旅遊的三大群體,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應受到相關部門的鼓勵,從而進一步激活旅遊市場。

2研學遊受歡迎深度行成市場趨勢

【案例】

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園親子研學遊產品受到遊客歡迎,公園遊客量同比增長30%。8月16日上午,公園又迎來兩個夏令營旅行團,近期這樣的旅行團該景區已接待了60多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公園日均客流量約達2000人左右,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沿著歷史軸遊古都;去秦嶺深處近距離觀察大熊貓、朱䴉;在木工課堂體驗木工手作,了解古建築的榫卯、鬥拱結構……近年來,在暑期參加研學遊成為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

今年暑期,上海市內親子研學遊呈現爆發式增長。「受到疫情影響,遊客對景點選擇比較謹慎,更傾向於選擇室外開闊景區、文化街或者環境好的自然景區。例如外灘、豫園、文化街等。」專注研學遊市場的旅遊企業棒棒龍旅行發起創始人王穎告訴記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內微旅行訂單暴增,從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單一下增長到六七百單。

受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家長的出行選擇比較謹慎,更加關注同行遊客的安全情況。據王穎介紹,在今年選擇跨省參加研學旅行的團隊中,互相認識的遊客們自組團、包團的較多,「熟人團」成為主流。

據了解,研學遊成為旅行社眾多旅遊產品中相對恢復較快的類型。王穎表示:「研學遊恢復較快的主要原因在於暑期孩子們有著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學遊的爆單主要在於疫情期間本地遊是更為放心和安全的選擇。同時,家長也希望孩子在出行的同時,能有更多知識上的收穫。」

王穎分析,從市場恢復狀況看,在今年暑期,很多主題性親子酒店呈現爆滿狀態,更多的人選擇了更為安全的自由行,選擇旅行社團隊遊的減少了,但是旅遊需求仍然存在。等疫情控制更為良好後,市場會迅速恢復。

研學遊在暑期旅遊中突圍,也展現出深度旅遊產品的競爭力。當前,旅行方式不斷迭代,旅遊需求也在升級,要求旅行社等旅遊企業開發出更多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蘊的旅遊產品。

「目前,國外疫情狀況還處在不確定狀態,國內疫情防控狀況不斷好轉。此前,家長會更多地選擇國外的研學遊產品,現在客戶逐漸回到了國內市場,會倒逼國內旅行社開發出更為優質的研學遊產品和課程。」王穎認為,國內研學遊產品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各地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王穎表示,積極的政策推動了旅行市場研學遊的發展進程,對旅行社而言,不能停留在依靠景區門票賺取差價的模式,應該開發出更有深度的旅遊產品,提升知識性、體驗性的旅遊附加值。

3票價更低全面復甦仍需持續動力

【案例】

8月8日,湖北開啟「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全省近400家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全國疫情低風險地區遊客實名預約、測溫、掃健康碼後均可免門票進入,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據了解,活動啟動以來,利好效應進一步釋放,省內外遊客出遊熱情高漲,黃鶴樓、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宜昌三峽人家等景區遊客接待量普遍增長。

一直以來,部分景區門票定價過高、旺季漲價、景區內「門中門」「票中票」多次收費等現象讓許多遊客望而卻步。「門票經濟」也制約了景區合理發展,阻礙了景區更好承擔公共服務屬性和公益屬性。如何合理降低門票價格,推進旅遊景區從依賴「門票經濟」到探索更多發展模式,也成為今年暑期旅遊期間各地景區的「必答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持續推進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明確,繼續推動景區門票降價,不斷完善門票價格形成機制,著力規範景區價格行為,切實落實門票價格減免政策。

在政策推動下,今年暑期旅遊期間全國多地景區推出一系列門票減免紅利。在山東,81個國有景區集體降價,其中9家5A級景區。除法定節假日外,在政府定價的門票價格基礎上,全部執行不低於5折的票價優惠。山西宣布今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省126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將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其中包括雲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等著名景區。據統計,目前山西、雲南、山東、內蒙古、貴州等省份紛紛出臺了景區門票免費或打折的優惠政策。

戴斌表示,地方政府為振興旅遊市場,在一定範圍內短期減免景區門票,對於樹立市場形象和提振消費信心是有益的。他同時提醒,行政主管部門既要考慮復工企業的市場節奏,也要考慮可能引發的不正當價格競爭,切實助力景區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跨省遊、門票減免等政策利好推動了暑期旅遊的復甦,但目前旅遊行業前景及市場需求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需要政府、企業攜手合作,為旅遊復甦提供持續動力。《跨省遊恢復滿月人氣報告》指出,目前,市場依然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由於有效需求不足和旅遊消費受到限制,一些消費者依然不放心出門旅遊,旅遊業尚未形成全面復工復產的局面,大部分旅遊企業、線下門店依然承受很大壓力。

戴斌分析指出,那些還是走傳統線路的不合理低價銷售模式,靠遊客的自費項目和購物返傭,甚至搞強迫消費和欺詐消費的行為,註定還是會被市場無情淘汰。疫情下的旅遊企業更要加強科技應用和文化創意,在轉型升級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中國綠髮幸福產業分銷峰會上海站盛勢起航 合力提振旅遊經濟新活力
    從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以上海為窗口,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讓海外文化和旅遊業人士感受中國經濟和市場脈搏,分享「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上海始終以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引領時代前行的步伐。
  • 活力中國蒸蒸日上:消費復甦暖意濃 重大工程熱火朝天
    電商購物節創下一個個新紀錄,消費市場持續回暖;高鐵網絡越織越密,5G應用越來越廣,重大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國內遊井噴,電影票房全球最高,一座座城市逐漸恢復了「文藝範兒」……流動的中國,盡顯經濟復甦活力。 疫情過後,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市場回暖,人氣復旺,一個熱騰騰的活力中國展現在世界面前。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
    為真實、客觀、科學地記錄、展現和分析中國旅遊業遭受疫情重創後在救助與自救中艱難復甦的全過程,《報告》課題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並將研究成果作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
  • 韌性足!市場主體數量創新高(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⑥)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到11月末,日均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中國每千人擁有企業數由2019年底的27.6戶增長到30戶,又上新臺階。  保住市場主體,就保住了中國經濟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中國以改革促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上億市場主體展現出強勁韌性,有力支撐著經濟復甦。
  • 激發旅遊業活力 為新發展格局增添新氣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旅遊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領域。得益於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成效,我國旅遊業復甦亮點在世界旅遊市場版圖上十分搶眼。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旅遊業如何更好發揮綜合性優勢、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業界關注和熱議的重點。擴大內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 回顧與展望|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回顧與展望 | 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也是試點註冊制改革第二年。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我國資本市場保持穩健運行,市場韌性不斷增強。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
  • 評論:復甦的旅遊業經不起「陷阱」折騰
    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作為拉動國內消費的重要方式,對復甦和提振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旅遊業唯有紮實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打造品牌形象,才能逆境突圍。 「陷阱廁所」事件使旅遊文化城市敦煌形象受損,同時令旅遊業的規範化管理與文明經營話題再次進入公共視野並引發廣泛關注。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
  • Airbnb單日訂房量破百萬大關,全球旅遊業復甦指日可待?
    據路透社15日報導,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預定平臺Airbnb昨日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住宿預訂量出現顯著下跌後,7月8日,該平臺全球短租預訂量超過100萬,顯示出了「全球旅遊行業復甦的早期跡象」。▲義大利特拉西納的海灘。疫情中,歐洲多國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
  • 旅遊業開啟復甦期,各省市景點相繼開業!
    三亞將設旅遊推廣局,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三亞市旅文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旅遊推廣局的設立,是三亞市委、市政府在率先發布《三亞市支持旅遊企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後提前謀篇布局的又一項重要措施,將為疫情後旅遊市場加快恢復,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保障。
  • 世界旅遊聯盟副主席:中國為我們提供了旅遊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助力全球旅遊可持續發展疫情對全球旅遊業造成嚴重衝擊。如何及時化危為機、有效降低對旅遊業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業內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文化旅遊業發展的良好趨勢和局面不會改變,億萬人民對以旅遊消費為代表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將只增不減。全球旅遊行業應聯合起來共克時艱,促進旅遊業恢復、振興和繁榮。
  • 國慶節過出「年味兒」 中國旅遊業復甦超預期
    中國在線旅遊平臺攜程8日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假期國內大交通、酒店、景區增長全破100%,旅遊業恢復超八成。今年國慶假期,民眾出遊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國內出遊人數、旅行消費規模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峰。攜程的報告認為,國內旅遊市場已逐漸走出疫情陰霾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 安青松: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 建設高質量投行
    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必須建設高質量的投資銀行。註冊制改革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系統性、基礎制度變革,不僅要進一步完善審核註冊機制,也需要配套建立發行質量、發行價格等方面的市場化約束機制,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是機制設計的關鍵節點。
  • 復星旅文再籤多項大單 助力旅遊業復甦
    原標題:復星旅文再籤多項大單 助力旅遊業復甦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受到不小的衝擊,目前,正在慢慢恢復,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行無疑是中國給全球旅遊市場注入的一針強心劑。
  • 閩東北旅遊市場快速復甦行動啟動
    發布會由南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崇榮(右一)主持,南平市政府副秘書長艾琴(中)、市文旅局局長王文謙(左一)等相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張麗君 攝中新網南平3月5日電 (記者 張麗君)「清新閩東北,健康武夷+」旅遊市場快速復甦行動啟動,福建南平市推出系列旅遊優惠政策。5日上午,南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於福建武夷新區召開「清新閩東北、健康武夷+」旅遊市場全面復甦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 活力中國 蒸蒸日上
    王程龍攝(人民視覺)電商購物節創下一個個新紀錄,消費市場持續回暖;高鐵網絡越織越密,5G應用越來越廣,重大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國內遊井噴,電影票房全球最高,一座座城市逐漸恢復了「文藝範兒」……流動的中國,盡顯經濟復甦活力。疫情過後,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市場回暖,人氣復旺,一個熱騰騰的活力中國展現在世界面前。
  • 武漢文化產業在逆勢中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
    12月2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任勇 攝武漢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疫後重振進程中,文化產業在逆勢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916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0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增幅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二季度到三季度實現了增幅今年首次「由負轉正」。文化核心領域逆勢上揚。
  • 中國黃金市場第三季度持續回暖 婚慶金飾促進市場復甦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龐建新)10月29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數據,並分析了最新的黃金需求趨勢。「第三季度,中國黃金市場回暖態勢持續凸顯。在金價提振、全球不確定性持續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的綜合作用下,這一季度國內黃金投資需求上漲顯著。
  • 微軟加速發掘數據智能,助力全球企業以中國式創新構建業務韌性
    「韌性成長——微軟數位化轉型峰會」在上海西岸美術館舉行,來自全球知名企業的決策者及微軟合作夥伴參加峰會,共同探討了在新常態下,如何以中國復甦發展的創新活力為契機,發揮數據潛能、加速數位化轉型、助力各行業企業構建業務韌性、拓展未來機遇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