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了樹立良好家風,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策劃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這些故事作者各異,有父母、有孩子,還有事件經歷者;視角有別,或談習慣培養,或談行為養成,或談民主家風。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
母親是一位質樸而平凡的農村婦女,她不會吟詩作賦,不善引吭高歌,但她說過的一些話,卻深深地影響著我,指引著我前進的步伐。
一年的暑假,我看到鄰居家又紅又大的番茄,忍不住偷偷摘了下來,放在口袋帶回家。在我正要「大快朵頤」時,母親發現了,她嚴厲地呵斥我把番茄放下,並起身帶我去自家的地裡摘了最大最好的瓜果蔬菜,連帶那隻誘人的番茄裝了滿滿一籃子,陪著我一起去鄰居家道歉。
鄰居大媽很是驚訝:「孩子小不懂什麼的,喜歡吃就摘了吃,沒關係的……」母親卻不答應:「桑樹苗要從小育,正因為他還小,才更要讓他知道不要隨便拿人家東西,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孩子要從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母親的一再堅持下,鄰居大媽留下了那一籃子水靈鮮嫩的瓜果蔬菜,而我也懂得了: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錯了就要勇敢的去承認錯誤。
工作以來,我連年教高三,還要承擔學校管理工作,每天上課披星戴月,累得精疲力竭。有一次,閒聊中我跟母親流露出「工作很辛苦,缺少工作勁頭」的想法,母親立馬打斷我的念頭:「作為老師你都鬆懈了,班上的孩子怎麼辦?既然接受了這份工作,就得有始有終。年輕人要捨得吃苦,對你這是工作中的一年,對別人家孩子而言那說不定就是一生。你只管好好上班,後勤交給我。」她說得毅然決然,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正是有了母親的支持,我與學生們得以並肩奮鬥,圓滿地完成了高三教學任務,再一次創造了高考的輝煌。
大愛無疆,樸實的母親或許不懂這樣高深的詞彙,但她懂得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勤勉努力,積極向上,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圖/錢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