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在小姐
圖|網絡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最近因為美國抗議者包圍了白宮,不禁想起了《V字仇殺隊》這部電影,同樣的以暴制暴,但《V字仇殺隊》更血腥更極端,這也是這部片子早年被禁的原因之一。
影片虛構了在未來英國的極權統治下,一個叫做V的「領袖」因為個人仇恨通過摧毀倫敦標誌性建築來煽動市民起義對抗政府的專治與鎮壓的故事。
女主角Evey是V的革命伴侶,她在片中被V所救,由一個普通百姓成為反抗極權的革命份子。
督查先生Finch,是一個正義的警察,因為調查老貝裡街爆炸案發現了當局政府的秘密,後來轉變思想加入了V字仇殺隊。
他們三人代表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思想,但在內心深處他們都是為了心中有理想捨身忘死的人,他們具有堅定的信念。
本片中最著名的臺詞:「在這張面具下的不只是肉體,還有一種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其實在這句話裡,你便能找到解讀這部電影的關鍵:向死而生的信念。
向死而生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提出的重要的哲學概念。
海德格爾認為在人的有限生命裡,如何去超越生理意義上的局限,通過內在心靈上去直覺感悟和生命體驗,在精神上去和世界和大自然的本源相融合,才是讓像「人」這樣的存在者獲得永恆的「存在」。
這就好像「烈士永垂不朽」這句話一樣,雖然烈士陣亡了,但他的精神永遠的傳承了下去。
好了不管美國內部怎樣「精彩」我們今天不談極權,不談政治,咱們談談影片中三人身上共有的「向死而生的信念」這一特點,並依託該哲學概念,試圖解讀導演想要傳達給我們「脫離生死的信念才是最後勝利的關鍵」的理念。
V是誰?影片中這樣說:「他是我、是你、是所有人!」
V戴著福克斯面具,全身不露出一寸肌膚,一天晚上他救出了被秘密警察欺負的Evey,他是正義的使者,而後他帶Evey看了他精心準備的傑作——炸毀市中心的貝裡大廈,他是一個復仇者。
I dare do all that may become a man. Who dares more is none.
只要是男子漢做的事,我都敢做,沒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膽量,藝術家用謊言道出真相,政客用謊言掩蓋真相。
他又堅信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為民眾揭發政府的醜惡嘴臉、為民眾帶來新的希望。
本身V是一個符號,它代表了一種信念,整部影片中沒有演過它的臉也不能確定它是男是女,它亦是一種精神。
V經受過當局政府最卑劣的迫害,他認為人們對「生」的信念被政府的陰謀和暴力統治被磨滅了,他要喚起人們內心的自由。
在V中了數彈之後,克裡蒂問他:「你為什麼不死?」
V說「在這張面具下的不只是肉體,還有一種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思想是不會死的,這是V向死而生的信念,因為他有希望,他可以不死,這也是導演想要向我們傳達的核心思想。
V完成了他的復仇計劃,雖然結局和他所計劃的不一樣,他原本是自己去開起一列裝滿炸藥的火車去炸毀國會大樓炸掉那些元首重建新政權,但在最後Evey點醒了他。
V本以為他是為了正義、為了全人類的自由去血腥殺戮,但最後他明白他只是自私的復仇者,如果他重新建立政權那會不會和蘇特勒一樣血腥統治?所以他直面死亡從容的死去,死前他把裝滿炸藥的火車和他的所有財產還有希望寄託於Evey,並說明天是他們的,決定權應該在人民手裡,這也是V向死而生的希望。
本片裡關於V「向死而生的信念」有兩種,第一種是相對於肉體的亡,他認為思想是不會被摧毀的,所以身中數彈他不會「死」。第二種是他決定去死,因為他不敢保當他成功推翻現有政府後會不會像蘇特勒一樣,但他死了人民就可以按照自己所希望的建立新的政權,這是一種思想的升華與置換。
Evey的父母被黑暗政權殘害、弟弟也在陰謀中不幸死亡,目睹了這一切她變得膽小、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失去了希望的她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僅僅只是肉體活著而已。
但潛意識裡她和V是一樣的人。
V把她抓進模擬牢房,虐待她的身體,折磨她的意志,Evey卻被V事先放進牢房的信激起了鬥志,讓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說:「雨中有上帝」,這是Evey向死而生的信念,她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上帝的存在,上帝代表著希望,她開始覺得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她開始為自己活著。
Evey向死而生的信念用我國古人的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V把她逼到死亡的邊緣,讓她處於死亡之中,從而她的精神得以覺醒,當她成為了一個有著自我思想的的人時,她堅決啟動了火車,去炸毀議會大樓,因為信念她又有了靈魂,此時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Evey。
督查先生和前兩位不同,他本身是有自己信念的,那就是正義,正義就是他心中的信念,為了正義他對克拉希爾拘留所一查到底,為了正義他看了德麗亞博士的日記。
因此他遭到了來自秘密警察頭子克裡蒂威脅。
和來自最高元首的警告。
這裡可以看出Finch的正義是有條件的,作為當局政府的官員,他必須向所效忠的政府低頭,當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還是選擇去隧道抓V,完成他的使命。
而當他放下槍任由Evey開啟裝滿炸藥的火車的時候,他的正義才變成了完全的正義,不受束縛的信念。
《V字仇殺隊》是暴力恐怖題材的故事片,表面上它是以暴制暴最終獲得了新政權的建立,而在導演內心深處是想表達:脫離生死的信念才是最後勝利的關鍵。
海德格爾認為,我們從出生開始,便向著死亡而去,我們活著的每一天,不論悲喜,都無法改變最終結局,死亡,便是人生的歷程,但是生命是可以延長的,這種延長是「內涵性」,就是通過內在精神成長的方法,這就是向死而生。
當人們有了自己的希望有了堅定的信念,那麼生死本質上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思想是不會死的,它高於肉體的存在。
這不是迷信,這不是宗教,這是思想的力量。
在影片的最後我們看到無數個帶著面具的「V」走向街頭,這時可以看出通過V的一系列手段,激發了人民心中希望的信念,他們堅定的穿過馬路衝過警察設下的障礙,他們心中因為有了理想而充滿力量。
《V字仇殺隊》用一個虛擬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心中有了信念的時候才能戰勝一切。
之所以用向死而生這個概念,是因為很多時候信念存在於我們的心裡和腦海裡,它是抽象化的東西,它很容易被忽略且被埋沒。
影片中的三個人通過「向死」這一過程都各自找到了新的生命,V通過他一系列的行動明白了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東西,Evey經過了死亡的洗禮找到了積極向上的新的生命,Finch有一些不一樣,他始終堅持自己內心的正義,他本身是有自己信念的,但是在集權主義的壓迫下,他只能在順從下維護自己心中的正義,當他懂得了向死而生後,他擁有了完全自由的正義。
而影片所暗示的思想的力量,也讓我們暗自審視自己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個堅定的自己。
通俗的講是說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要丟了希望,不要忘記初心,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最初的夢想,要活成自己,相信自己,勇敢的做自己。
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喜歡的電影。
我是 幸福我們一起分享,苦難我們一同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