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大碗寬面》突然火了。「大碗寬面」來自於網友們對「頂級流量」吳亦凡的一次所謂「FreeStyle」的惡搞,藉此宣洩對劣質流量導向作品的憤怒;而這首《大碗寬面》卻是吳亦凡自己的自嘲之作,似乎表現出了與網民們和解的姿態。同時期,新晉偶像蔡徐坤也在面臨著幾乎全網的嘲諷,這一切現象,似乎都在訴說著流量經濟的崩盤。
如果說2014年《古劍奇譚》的熱播開啟了流量經濟的元年,那麼2018年或許是流量經濟的末年,更或許是從線下劇場接管螢屏的、屬於「演技派」的話劇元年。2018年的金馬影后謝盈萱,或許就是這個激蕩時代的縮影。
謝盈萱的演藝生涯,完美的走過了劇場、電視、影院三個階段。這位1979年出生的女演員,畢業於中國臺灣的頂尖藝術院校:臺北藝術大學的戲劇系,是正經的科班出身。但是,在畢業之後,她卻因為「身高太高」而在試鏡時頻頻被拒,因此走上了話劇的道路。
她的話劇經歷,毫無疑問為她的演技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她曾這樣描述那段經歷:「我很努力,(就算是)在出來5分鐘的片段,為那個配角角色找到我很想要玩的點,這樣的信念改變了我。」從一個個小配角開始做起,然後被才華橫溢的林奕華和賴聲川發掘和培養,再到臺灣的「劇場女王」....謝盈萱的話劇之路,走了十多年。
但是,話劇畢竟是舞臺的藝術、現場的藝術;這意味著,只有少數人會接觸這種藝術形式,而能記住某一位演員的觀眾,更是少之又少。即便已經是臺灣頂級話劇演員的謝盈萱,仍然不為大眾所熟知。在2016年,事情開始起了變化,謝盈萱遇到了自己的另一位伯樂:徐譽庭。
彼時,主要工作為電視劇編導的徐譽庭雖然已是小有名氣的資深人士,但在名家輩出的臺灣省,並不能算的上是頂尖製作人。不過,徐譽庭在劇場的觀眾席上第一次見到謝盈萱,就深深被她的表演打動:「我第一次見到她,我就覺得我必須要和她合作。」2016年,徐譽庭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這是她們第一次合作,也是謝盈萱第一次來到電視機的鏡頭前。那部作品叫《荼蘼》,謝盈萱飾演一位重要角色:主角的直系上司,雷厲風行,機敏而銳利。這部劇備受好評,在豆瓣上斬獲了8.6的高分。隨後,徐譽庭覺得,「謝盈萱必須演主角。」而謝盈萱的感受是,「當(你)開始可以演出主要角色,這當然成為你的成就感,因為你成為別人的第一人選,所以要更努力,不能鬆懈。」
2017年是謝盈萱的名氣爆炸性增長的一年,這甚至讓她感到有些惶恐。而她的伯樂、編劇徐譽庭則在這個關頭推了她一把:徐譽庭堅持要求謝盈萱更進一步,從電視到電影,出演《誰先愛上他的》。這部聚焦於LGBT+而延展於愛與家庭喜劇色彩倫理故事片是她們第一次創作電影作品,而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它從黑馬,變成了金馬。
回想2016年,兩岸三地,和金馬同規格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影帝影后的評比結果,不知道讓多少影迷驚掉下巴,又讓多少電影人臉上、心底生疼。
但是,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在流量經濟走上巔峰的同時,也就開始了它衰落的周期。而另一方面,以「演技」為核心、以「話劇演員」為代表的另一股勢力,正在完成力量的積蓄。
2015年,《夏洛特煩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它的製作方,正是在話劇界鼎鼎大名的戲劇團隊「開心麻花」。那時候,大家只能在零星的角落看到開心麻花的一點點信息,模糊地把它和「劇場」、「話劇」等聯繫在一起;而在當下,開心麻花已經家喻戶曉,成為了帶著頂級票房號召力的金字招牌。
隨後,越來越多的「老戲骨」也像寶藏一樣,被一一挖掘了出來,先是《人民的名義》的熱播,讓成批的資深演員混了個臉熟:接下來,以徐崢為代表的電影人們大膽、大批量的在電影中啟用這些話劇、電視劇實力派演員;再然後,王硯輝、倪大紅這些實力派演員們,終於獲得了他們應有的關注。
更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演員,開始注意起了自己演技的修煉。前有胡歌、彭于晏,走上了小李子那種從偶像派轉型實力派的道路;中有張藝興這種對自己有要求的藝人,在刻苦練習後,最終在《一齣好戲》裡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將來,也會有更多的所謂流量藝人明白:不是火了,觀眾們就會喜歡;而是觀眾喜歡的藝人,才能一直火下去。
但火了又能如何呢?新科金馬影后謝盈萱,頒獎式後便再無音訊:有人說她耍大牌,有人說她在思考未來。但謝盈萱的影迷們,大抵對這些毫無興趣——他們期待的,不過是下一部作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