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刺蝟公社編輯部 刺蝟公社
這一切的起點,不是什麼宏大的理想,單純只是因為某個遊戲人想做他自己愛玩的遊戲罷了。
作者 | 陳彬
編輯 | 楊晶
「鷹角到底是個什麼公司?」
「答案首先排除遊戲公司。」10月25日晚的「明日方舟感謝慶典」直播後,海量的新消息讓玩家們在社交媒體上開始了瘋狂調侃。
當然,無論被別人怎麼認為,鷹角都始終把遊戲放在第一位。
圖源微博「明日方舟Arknights」
直播中,鷹角網絡創始人、《明日方舟》製作人「海貓絡合物」宣布了最新的主線故事「怒號光明」。玩家們從公測之初開始「追更」的遊戲劇情,將在這一階段性的「決戰章」中迎來一些答案。海貓在直播中透露,此次劇本文本對白內容也仍然較多,和以往章節一樣達到1-2個電影劇本的文本量。
遊戲外的內容同樣令人興奮:鷹角網絡推出了全新的服裝子品牌「一拾山」,並將在雙十一上架第一波主題服飾;2021年,線下會舉辦明日方舟專場音樂演出,並將推出遊戲原聲帶;在上海、廣州等地,鷹角網絡也將限時推出遊戲主題的咖啡店。
圖源微博「一拾山」
短短一年半,《明日方舟》在遊戲市場中生根,並漸漸發散出許多「新芽」,逐漸從遊戲產品邁向一個極具潛力的IP。
但海貓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遊戲公測前,沒人敢想像今天的盛況。「《明日方舟》並不符合當時的主流。但我相信它的獨特之處,能吸引包括自己在內的小部分群體。創業的初衷,只是想做出讓我們自豪的作品。」
「硬核」黑馬
2019年6月,公測不足一月的《明日方舟》,急得在官博掛出了招聘啟事,崗位幾乎涉及了遊戲相關的各個領域。遊戲的意外走紅,令研發團隊措手不及。
彼時鷹角網絡方才成立2年,而《明日方舟》是推出的第一款產品。90後創始人海貓一直在同人創作圈略有名氣,也出過一些繪本。2017年,他和幾位朋友搭建起了一個研發小團隊,開始著手《明日方舟》項目的研發。
海貓的預想中,《明日方舟》的影響或許不像今天這樣廣泛,因為《明日方舟》實在是有些過於「硬核」了。
《明日方舟》選擇了罕見、硬核的塔防玩法作為遊戲核心:伴隨著遊戲時間的推進,玩家會逐漸獲得一定「費用」,用於上陣阻擋敵人前進的「幹員」。只要在所有敵人抵達終點前將其消滅,就能取得遊戲勝利。
圖源TapTap
《明日方舟》之前,大多數玩家理解中的塔防遊戲,更多還停留在《保衛蘿蔔》或者《植物大戰殭屍》的時代。而此前成功的二次元手遊,玩法層面也往往較為簡單輕度,更看重美術等緯度。
《明日方舟》之所以是款塔防遊戲,並不是因為什麼超前的商業洞察,單純是海貓和研發團隊「好這口兒」。
相比其他二次元遊戲,這款手遊的故事設定也更複雜、嚴肅。
在遊戲所處的泰拉世界中,充滿了末世般的天災以及神秘物質「源石」,它在提供能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礦石病」以及大批感染者。由於對感染者的歧視、驅趕行為加劇,導致大批極端感染者加入了名為「整合運動」的抵抗組織,開始通過暴力手段奪取自身利益。
整合運動
而玩家扮演的角色「博士」,是獨立武裝醫療組織「羅德島」的一員,指揮著同一陣營的「幹員」。玩家將在與「整合運動」的對抗中,逐漸揭開世界背後的謎題。
在這一世界觀下,鷹角網絡塑造了極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賦予了他們截然不同的種族、出身、關係網等內容。除了兩大組織之外,故事中還出現了押送秘密貨品的「企鵝物流」,生物科技公司「萊茵生命」等組織。
紛繁複雜的設定與人物關係,也意味著玩家需要付出一定的理解成本。
企鵝物流
至於這款遊戲的美術風格,與其他二次元遊戲相比也不夠「媚俗」。對後者來說,性感或可愛的女性角色一直是最大賣點。
「立項之初想做一款有現代風格的作品,將二次元奇幻元素與現代潮流元素結合。」海貓提到,《明日方舟》的遊戲角色身上仍保有典型的日式二次元風格特徵,但也受到了現代設計風格與遊戲世界觀的影響。
這導致許多遊戲角色的服飾穿著,甚至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比起傳統二次元手遊難免顯得「不夠露」。
羅德島
除了劇情足夠硬核之外,內測時期的輿論危機也讓這款產品一度走在了危險的邊緣。
起因是三測時期,遊戲內的部分數值出現了失衡,個別不同稀有度的角色強度相差過大,引來不少「口誅筆伐」。在遊戲社區TapTap上,測試服的評分一度跌到6.3/10分。
可硬核帶來的「高門檻」,以及三測時期的口碑危機終歸還是沒能阻擋這款遊戲的風靡。
公測版本推出後,研發團隊根據三測時的玩家意見做了大幅調整。優化後的《明日方舟》獲得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根據七麥數據的統計,《明日方舟》上線至今的一年半時間內,5次登頂了App Store遊戲暢銷榜。新版本更迭期間,通常也能保持在暢銷榜前10位。
伴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這款手遊也在日本等國家收穫了大量擁躉。數據機構Sensor Tower的報告中提到,上月《明日方舟》的海外收入,在所有出海的中國手遊產品中位居14,超過了不少大廠的遊戲產品。
圖源「SensorTower」公眾號
敗也口碑,成也口碑。背後推著《明日方舟》破圈的,仍是那些熱愛著遊戲的玩家。大眾似乎並不討厭「硬核遊戲」或是「小眾玩法」,只是單純討厭「不好玩的遊戲」罷了。
從「遊戲」到「作品」
2019年6月,UP主「時風」製作了一期名為「明日方舟幹員沙雕日常」的視頻,在B站上迅速走紅,登上首頁的同時也收穫了207萬的播放量。視頻中,時風借用遊戲的畫面,自己配音,圍繞遊戲中的各種「梗」,重新演繹出了一個頗具節目效果的搞笑短故事。
8個月的時間內,時風共製作了10期「沙雕日常」,平均每期都有百萬級的播放量。而直到今天,B站上仍在不斷產出類似的明日方舟二創視頻,更誕生了無數ACG圈子中一度廣泛流傳的「梗」。
例如「博士」的音譯諧音,讓玩家間開始互稱「刀客塔」。又由於許多玩家經常會抽到「克洛斯」這名低星幹員,而她在戰鬥時又會喊出「ko~ko~da~yo(在這裡哦)」這句略帶魔性的日語臺詞,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稱呼這句臺詞為「21世紀最恐怖的聲音」。
圖截自B站時風「明日方舟幹員們的沙雕日常!#2」
流行梗,玩家間的二次創作,以及社群的口碑傳播,讓《明日方舟》的影響力呈現幾何級增長。
行業媒體遊戲葡萄曾製作了2份榜單,分別是2019年遊戲社區TapTap上評分Top30和評論數Top30的手遊。在這兩份榜單中,評分高的遊戲通常小眾,而評論數多的遊戲又往往口碑不佳,部分評分甚至未達到「及格線」。這其中,唯有《明日方舟》同時上榜,口碑和熱度雙豐收。
TapTap於2019年末的評獎中,《明日方舟》也收穫了年度最佳遊戲、最具影響力國產遊戲以及最受玩家喜愛遊戲。其中的「最受玩家喜愛獎」是由30萬TapTap用戶投票產生的。
圖源自微博「TapTap」
儘管海貓曾認為《明日方舟》會是一款小眾產品,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遊戲品質有絲毫鬆懈。也正是因為研發團隊對遊戲內容孜孜不倦地打磨,玩家們才會漸漸愛上了「泰拉世界」,並自願充當遊戲的傳播者。
對出走創業的海貓來說,這款遊戲一定程度上也寄託了他的創作理想。
「我們不希望《明日方舟》是個四不像的產品,或者只是一個遊戲而已。我想讓大家能覺得它是一部作品,是一個多元的內容。」海貓過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光在故事劇情和人物角色的設定上,就耗費了研發團隊大量的心力。
海貓希望將《明日方舟》打造成一個「可信」的世界。「可信並非指寫實,而是能讓玩家在一定程度上感覺到真實可信,它需要自洽。所以世界觀是研發遊戲過程中最早誕生的。」他解釋道。
隨後敲定「阿米婭」「凱爾希」以及「陳」這三個主要人物設定時,研發團隊內部卻發生過不小的分歧。「這是三個很重要的角色,相當於整個故事的基礎。」海貓告訴刺蝟公社,團隊成員們分別做了多版各自心目中最理想的草案,這讓他陷入了選擇困難。
凱爾希
思考後,大家決定將每個人做的草案全部列印出來,貼在一間小型會議室的黑板上。研發團隊內的程序、策劃、文案等成員一一進去投票,並且讓他們給出投票理由。
如今遊戲中的人物設定,正是源於此次內部投票結果。
遊戲正式上線之後,玩家們意外地發現,鷹角網絡對細節的追求和打磨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泰拉世界中存在著種族設定,種族的形象設計都來源於人類與某種動物元素的融合。而選取的動物原型中,也有不少是已經滅絕的動物。與「開採能源導致礦石病」的大世界觀一樣,竟隱含著「環保」的母題。
其中的「魯珀」族,是在人的基礎上融入了「狼耳朵」等元素。有玩家猜測,該種族的遊戲角色「拉普蘭德」,原型來自已經滅絕的紐芬蘭白狼。因為該角色立繪的腰帶上刻有「1911」的小字,而這正是紐芬蘭白狼滅絕的年份。
拉普蘭德
塔防玩法的可能性
在更純粹的玩法緯度,海貓與研發團隊也一直在探索更多可能性。作為消耗性的遊戲內容,塔防玩法的強策略屬性,使它比其他品類的玩法更加考驗設計技巧。
例如在角色扮演類玩法中,只需要更改怪物的攻擊模式以及模型,往往就能給玩家截然不同的戰鬥體驗。
但在塔防遊戲中僅僅是地圖路線、怪物類型發生改變,有時不見得能帶來同樣優秀的遊戲體驗。玩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通關,更需要在通關過程中體驗到「策略性」,一邊倒式的塔防關卡往往會缺少太多樂趣。
遊戲中的「地形殺」設計/圖源自TapTap
「難度擺在這裡。在遊戲設計上,我們自然也想做創新。即使單個要素也許在某些其他作品中出現過,但和其他內容結合在一起,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而且很有可能很不好玩也不有趣,所以整個過程還是比較坎坷的。」海貓回憶說。
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研發團隊漸漸對塔防玩法擁有了一套獨有的方法論。
《明日方舟》的部分關卡引入了一種障礙物機制:玩家可以設置障礙物,來改變敵人的行進方向。障礙物不能放在終點或者堵死道路,但能通過巧妙地設置從而讓敵人不得不多繞半圈,給玩家爭取更多攻擊的時間。
早在最初構想中,海貓計劃將這一機制適用於所有關卡。經過不斷測試後,他漸漸意識到全部適用會讓玩家感到困惑和厭煩。因此在最終呈現時,只在個別關卡開放了這一功能。
但在體驗這些關卡時,障礙物往往能起到非常巧妙的作用,擁有極強的策略性。
其中的4-4關卡,更是因為精彩的設計,至今為玩家所津津樂道,更有著無數種通關模式,當時甚至有玩家研究出了不上陣任何一名幹員,「兵不血刃」取勝的方式。
由於在該關卡中存在一種特殊的地形,使敵方會隨時時間流逝扣除血量。而該關卡中又存在著2個終點,當一條路被堵死後,敵人會自動轉向前往另一個終點。玩家可以在敵人即將走到終點時,通過設置障礙物從而讓其轉向前往另一個終點。因為繞路太久,敵人最終會倒在這個負面效果之中。
4-4/圖截自B站
遊戲上線後的一年半時間內,研發團隊也沒有原地踏步,反而做了不少創新。其中光是今年上線的結合了roguelike特色的「集成戰略」玩法,就花費了小半年的研發時間。
roguelike是國內近些年較為流行的一種玩法,起源於一款名為《Rogue》的遊戲。這類遊戲中,玩家每局所扮演的遊戲角色、場景、技能等因素全部由電腦隨機生成,後續獲得遊戲資源以及遊戲進程也完全隨機。每局通常只有一次挑戰機會,結束後玩家將重新開始隨機的冒險。
海貓回憶說,在將這一玩法融入到《明日方舟》體系中時,遇到了許多難點。「有部分玩家想用全新的幹員進行遊戲,而有部分玩家想用自己已有的幹員,這兩種呼聲需求幾乎是完全對立的。」
在新玩法的開發測試期,從demo到最終成品的版本,海貓以及研發團隊的所有人都需要反覆遊玩體驗,並想方設法做出改善,而這個過程通常都要經歷幾個月。但在海貓的記憶,研發團隊的人仍樂此不疲。
「在辦公室的某個區域,那段時間經常傳來慘叫和歡聲笑語,下班後也會經常引起圍觀,娛樂效果拔群,大家都沉浸到遊戲的樂趣之中,一時間可能會忘記自己還在辦公室。」海貓說。
遊戲之外
玩家口中,《明日方舟》背後的公司有另一個名字——「音角網絡」。
此次的「明日方舟感謝慶典」直播中,鷹角網絡發布了一條紀錄片,講述了遊戲音樂的製作過程。
紀錄片中,鷹角網絡與Abbey Road Studios展開了深度合作,並在此錄製了《明日方舟》的遊戲音樂。這家音樂工作室在全球享譽盛名,不管是披頭四、Lady Gaga等的專輯,還是《指環王》《哈利波特》等傳奇電影的音樂原聲,都是在此誕生。
Abbey Road Studios正在錄製遊戲音樂
鷹角網絡對音樂的執著,不僅僅是在遊戲原聲領域。
去年11月,《明日方舟》圍繞遊戲中「企鵝物流」的人氣角色,邀請了日本藝術家「DJ okawari」一同創作了獨立單曲《Speed of Light》。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每個月都會產出至少一首遊戲相關的獨立音樂,甚至比不少歌手還要高產。
「其實我們一直有打算推出獨立音樂的想法,因為就和劇情一樣,音樂也可以表達很多東西,明日方舟也剛好吸引了不少外部專業創作者參與。」海貓解釋說,「我們嘗試將一部分與玩法相對關係淺但同時也是大家喜歡的內容,選擇在遊戲外發布,發現也有非常大的創作空間,也讓大家觀看起來能有全新體驗。」
音樂企劃發布之後,製作團隊越發意識到音樂在《明日方舟》沉浸式體驗中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音樂的節奏感以及所蘊含的情緒,往往可以更加直接地表達出其他載體沒有辦法表達的東西,從而更好地向玩家們傳達泰拉世界的複雜與深邃。
圖源微博「明日方舟Arknights」
時至今日,原創音樂已經成為了鷹角網絡的日常內容之一。
實際上,早在一年之前,海貓就已經有了舉辦「明日方舟專場音樂會」的想法。但在早期,他更希望能將遊戲本身先做好。
「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喜歡我們之後,就會想加入更多有趣的東西,或者通過別的形式,把方舟的一些概念、風格甚至是意識呈現出來。」海貓說道。如今有一些音樂呼聲比較高,也到了一定數量級,那麼舉辦一場音樂活動也自然形成了。
此次同時發布的服裝子品牌「一拾山」,也有著類似的誕生背景。
起初這只是團隊的一個「腦洞」,彼時工作的重心仍是想方設法呈現更多遊戲內容。如今在逐漸收穫更多人認可後,他們開始逐步去實現那些曾經沒法實現的計劃。「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比較前衛的服裝品牌,從不一樣的角度,把方舟的一些概念、風格甚至是意識呈現出來。」
圖源微博「一拾山」
不到一周,「一拾山」官博的粉絲已經突破了4萬。那則宣傳視頻,單是微博平臺播放量已經達到了186萬次。首批浮疊工業系列服飾尚未發售,已經有玩家開始催促新的系列。
一部分玩家在官博底下玩梗說,「鷹角公司甚至推出了塔防遊戲。」
在一年半之前,鷹角網絡卻還在為人手不夠而發愁。今天,卻有能力去嘗試和探索《明日方舟》更多的可能。這一切的起點,不是什麼宏大的理想,單純只是因為某個遊戲人想做他自己愛玩的遊戲罷了。
「看到社交平臺上,有無數喜歡《明日方舟》的玩家在討論幹員、討論博士的身份、討論我們埋下的許多細節和彩蛋,甚至開發了一些我們根本沒有想到的玩法。我們發現只要堅持做自己滿意的、自己喜歡的作品,其實會得到很廣泛的群體的認可。這讓我們非常開心,也非常感動。」海貓說道。
END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新媒體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網際網路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原標題:《從2019年的手遊黑馬,到「不務正業」的「音角網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