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郵票在2018年1月3日之前的用途主要是寄往港澳臺水陸路平信、航空明信片。但是郵資調整之後,這個面值就喪失了單獨貼用,一票一封的功能。
2018年郵票發行計劃確定於2017年11月,因此2018年紀特郵票裡設置了10枚1.5元面值的郵票。郵資調整後,這些郵票的面值並沒有更改,照常發行。這就非常尷尬了。
2018年發行尚可以以發行計劃不變調整為由發行1.5元郵票,但是到2019年就不應該設置1.5元郵票了。
那麼應該設置哪些面值為好呢?
40分 80分補資到1.2元差額郵資
80分 本埠信函,本外埠明信片,本埠印刷品
1.8元 港澳臺郵簡,並且可以和1.2湊成3元郵資,如1.2+1.2+1.8=4.2,三枚一套的郵票正好寄一封掛號信
3元 國內掛號郵資補資
3.5元 港澳臺水陸路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國際水陸路明信片
3.8元 國內本埠掛號信函,
4元 國際水陸路信函、印刷品,港澳臺航空信函、明信片、印刷品
4.2元 國內外埠掛號信函
5元 國際航空明信片信函
由上可以看出,現在國內郵資和國際郵資差價過大,導致1.2元到3元之間沒有什麼空檔,這讓郵票面值設置變得有點困難。1.2元和1.5元差價看似僅有0.3元,但是整版12枚差價達3.6元,整版20枚可達6元。
2018年設置了10枚0.3元,總面值提高了3元,但是讓很多人覺得用著不方便,價格高,其實這是錯覺。與其只加了這麼一點點面值,還不如絕大多數面值均為80分和1.2元,再在一年內分別設置1.8元,3元,3.5元,3.8元,4元,4.2元,5元,讓郵票面值多樣化。平衡面值則可以多設置幾枚40分和80分。
作者: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