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作為主持人大賽的優秀選手,李七月憑藉舞臺上的精彩表現得到觀眾的一致肯定,不過對於她來講,相較於觀眾,她更加期待能夠得到工作單位的肯定,畢竟觀眾能夠給她帶來的只是人氣,而且如果得到工作單位、市場肯定的話,事業發展機會將會大幅度增多。
主持人不同於娛樂圈的藝人,粉絲經濟在她們身上體現得並不明顯。
以成績來看,登上主持人大賽總決賽足以證明李七月的能力,儘管首輪就被淘汰,但惜敗於冠軍選手蔡紫,只能代表李七月抽籤的運氣不佳,畢竟在大多數觀眾心中,最終的冠軍爭奪應該發生在李七月、蔡紫之間。
然而登上總決賽的成績並未讓李七月贏得足夠多的工作機會,相較於鄒韻、蔡紫等人,李七月的存在感並不高。
每位主持人都有其擅長的主持方向,這也是主持人分為新聞、文藝兩大類的原因,當然在大類之下,也能夠細分小類,比如文藝類節目主持人就分為少兒節目主持人、文化節目主持人、綜藝節目主持人等等。
李七月在主持人大賽舞臺上展現出其作為文化類節目主持人的優勢,在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之前,她也被觀眾認為是有望頂替董卿的主持人。
儘管觀眾呼聲很高,但李七月的身影並未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對於喜歡她的觀眾來講,自然為李七月感到不平。
不過近日李七月的事業發展迎來轉機,因為她完成一檔直播類節目的錄製。
其實在離開主持人大賽之後,李七月的工作多是圍繞直播類節目展開,那為何此次節目直播可以算是李七月的事業轉折點呢?
因為和其他直播節目的類型不同,此次李七月所參與主持的直播節目是一檔詩詞類節目,結合《中國詩詞大會》即將進行中秋晚會製作的想法,或許這也是李七月登上該舞臺之前的一次測試。
就直播表現來看,李七月在正常節目的主持過程中表現可圈可點,無論是詩詞儲備情況還是和嘉賓之間的互動,都體現出她作為優秀主持人的專業素養。
從詩詞類節目主持人的角度出發,董卿無疑是該類型節目主持人的代表,她整個人在節目主持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淡雅、修養非年輕主持人所能比較,不過就年輕主持人之間的對比來看,李七月無疑是最適合頂替董卿的那位主持人。
相信經歷過主持人以及此次直播節目的工作之後,央視對李七月的整體表現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無論是從觀眾認可度還是年輕主持人的培養角度考慮,李七月都值得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
和所有年輕主持人相同,李七月缺少機會,而《中國詩詞大會》就是她向所有人證明自己的最好舞臺。
《中國詩詞大會》能否成為李七月事業發展的跳板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多次數的主持會讓越多觀眾認識到李七月,而觀看過李七月所主持的節目之後又怎麼不會肯定其能力呢?從這個角度出發,良性發展之下,李七月也將距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