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之間又聽到了伍佰的這首《白鴿》,當年初次聽這首歌還是在年紀輕輕的時候,這首歌和伍佰別的歌風格不太一樣,不再是寫的愛情故事,剛聽到都以為不是伍佰唱的,與其說這首歌的靈感和背景是來自於臺灣廣三百貨被槍擊的孕婦莊嘉慧,不如說是伍佰寫給他自己的,而這首歌也正唱出了他人生中的某一個階段,飛翔著,強忍著傷,道出了即使很痛,也要去飛翔的感覺。不正如天空中飛翔的白鴿一樣嗎。
伍佰的歌一直有那種聽了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像《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相信是無人不知了,每次ktv必點歌曲,這首《白鴿》不妨聽一下,是另外一種讓人聽了之後就覺得有一種堅韌的感覺,「縱然帶著永遠的傷口,至少我還擁有自由」,在自由面前。傷痛又能算什麼呢,伍佰唱這首歌看似是在我自我的角度上,但其中確是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探討,大背景是以當時的臺灣為大背景,然後以槍擊事件作為小背景,即使我們受了再多的傷痛,但我們還有一種最容易讓我們所忽略的自由不是嗎,雖然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難遭遇,但是仍讓能在這種困境中看到希望不正是我們所要擁有的東西嗎?
伍佰是出身草根的歌手,能寫出《白鴿》這樣的歌,估計也和他自身的的經歷有關吧,能在身處困境的時候找到更有價值的東西,能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我想這是這首歌中最想表達的東西吧,歌中有一句「流浪的路我自己走」,字裡行間透出一個詞,孤單,這個詞一般不會有人喜歡吧,但是孤單也未嘗不是好事,雖然在這條孤單的路上你受了傷,一次又一次失敗與打擊,但我們擁有的這顆嚮往自由的心不就是最可貴的嗎,勇士是最孤獨的不是嗎?
無情的風任它吹,縱使我傷痕累累孤單一人,至少我還擁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