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準則》明確規定導師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關注研究生學業、就業壓力和心理健康,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看到這個《準則》,研究生寶寶們是不是拍手稱快了呢?這個規定來得及時而必要,因為近年來由於導師權力過大,導致研究生由於各種問題而自殺的事例越來越多,讓人觸目驚心。
總結一下,研究生自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論文過不了關,不能順利畢業
10月13日,一名網名為紅燒土豆葉網友發表了長達幾千字的遺書,隨後自殺身亡。後來得知這是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由於畢業論文長時間修改而始終不能通過,而家人又不理解不支持,因擔心不能按時畢業,給自己蒙羞給家人蒙羞,所以用這種極端的形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當時看了這則視頻內心很崩潰,研究生本是為了進一步深造,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即便是真的因為某些原因畢不了業,那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身為一名大學生,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會擁有美好的前程。可是當局者迷,他把能不能按時畢業看得比天還大,就是過不了這一關。
我還在想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某些研究生的論文不能過關?是他們的研究水平沒有達到,還是他們不懂人情世故遭到了導師的嫌棄?
如果是學術水平不夠,那麼作為導師,為何不對他們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其在學習時間內有效完成任務,按期畢業呢?
導師的職責是什麼?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既然是為了培養人才,這種隨意延遲研究生畢業時間的行為又算什麼呢?
二、被導師隨意奴役和使喚
有部分導師利用手中特權,認為自己主宰著所帶研究生的命運,可以隨意指使他們為幹任何事情。
西安交大博士生楊寶德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經常被導師周某要求早上去停車場接送她去辦公室,拎包送水,中午給她買飯,陪她吃飯,白天陪她逛超市,給她打掃衛生,做PPT,等等幹各種私活,令他應接不暇。最終由於論文不能通過畢不了業,無法出國留學,不堪忍受導師奴役,他選擇了溺亡。
一個寒門所有的希望就此破滅,不敢想像他的家庭遭遇了怎樣的重創,只是對導師的行為感到無比憤恨。
三、女研究生被導師強迫發生不正當關係
浙大女博士生在拿到畢業證後跳樓身亡的事件還歷歷在目,誰不為之感到痛惜?
學習期間長期遭受導師凌辱,甚至出國留學也逃不脫他的魔掌,女博士生最終精神崩潰跳樓自殺。她向母親求助,母親擔心影響她畢業,敗壞她名聲勸她隱忍;她向男友求助,男友則以對方是導師自己是學生為理由選擇屈服。
最後她終於忍受不了這種畸形變態的師生關係帶來的傷害,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場場悲劇讓人觸目驚心,是時候該出手了。
教育部發布的這項導師行為指導準則真的是太及時了,它或許會成為研究生的救星。不得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這就像兩記重錘敲在導師的心上,為構建健康和諧的高校師生關係做出了重要保障。
沒有了後顧之憂,有了這把「保護傘」,研究生終於可以潛心搞研究了,這是研究生的福音,也是社會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