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我們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很多有志之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然而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真正成功的人卻寥寥無幾。
有這樣一個人,他出身貧寒,大學時靠打工掙學費,22歲做餐飲賠個精光,25歲賣光碟走上正軌,39歲成為商業大鱷,他的經歷堪稱傳奇,這個人就是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
1973年劉強東出生在江蘇宿遷的一個農村,他家境貧寒,父母有一艘漁船,夫妻倆常年漂泊在水上,根本無法照顧劉強東,很小的時候劉強東就跟著姥姥一起生活。
劉強東吃夠了生活的苦,嘗盡了生活的難,他不想像父母一樣奔波勞碌一輩子,他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他立志發奮讀書,以後為自己闖出一片天空。
高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個村子都沸騰了。「寒門出貴子」這句話用在劉強東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雖說家裡很困難,但是父母想方設法為他湊夠了學費,親戚們慷慨解囊,給他拼湊了500塊錢生活費,劉強東帶著這些錢來到學校。
他深知家裡經濟拮据,很難為他支付以後的學費,因此他打算自力更生,再也不向家裡要一分錢。
從大一起他利用業餘時間做兼職,有段時間他瘋狂地抄信封,一天抄2000多個,每個信封只能賺到3分錢。2000個信封摞在一起有三四塊磚頭那麼厚,數都要數半天,更何況是要在上面寫字?為了掙錢他真的很拼命。
後來他發現靠體力賺錢太辛苦,他「棄武從文」,開始通過腦力勞動賺錢。
大二時他自學了電腦編程,或許是他天資聰明,或許是他運氣足夠好,他通過這項技能為政府部門編了一套電力管理系統,同時為瀋陽一家快餐店編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
後來他又陸續接了很多編程的生意,沒用多長時間他賺到了20多萬,這筆錢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簡直是巨款。
劉強東沒有把這些錢存到銀行裡,也沒有揮霍浪費,他想用這些錢賺更多的錢,考察了很多項目後他把目標投到了餐飲行業。
1995年劉強東22歲,他用20萬現金盤下了學校附近一個口碑不錯的餐廳。
「民以食為天」,在他看來做餐飲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當時他有一個非常樂觀的職業規劃,那就是將餐廳做成連鎖店,以後他將成為餐飲界的「扛把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於缺少餐廳的經營和管理經驗,餐廳在開業兩個多月後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他不僅賠了個精光,而且還欠了不少債,不得已他只好關門大吉。
他沒有錢再折騰了,無奈之下他選擇上班。畢業後他在一家外企工作了兩年,手裡漸漸有了一些積蓄,他始終沒有放棄創業的夢想,終於有一天他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
1998年劉強東25歲,他在北京中關村租了一個小櫃檯,專門賣光碟和刻錄機,和別的攤主不同,他為人老實,本分經營,從來不賣假貨,口碑一向很好,他的攤位名稱叫「京東多媒體」。
那些年賣光碟相當賺錢,加上他經營有方,3年後他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光磁產品代理商。不僅如此,他在全國各地創辦了十多家分公司,幾年功夫他從站櫃檯的小老闆變成了身價上千萬的批發商,這一次他站在風口上,真的飛了起來。
正當他的事業做得如火如荼之際,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讓他措手不及,他不得不關閉了所有門店。關門就意味著賠錢,有段時間他實在撐不下去了,公司隨時面臨著倒閉的危險。
那時在網際網路上賣東西剛剛起步,知道電子商務的人並不多,劉強東得知這個消息後欣喜若狂,他果斷轉型,開始嘗試線上銷售,結果大獲全勝。
SARS結束後不久劉強東正式關閉所有門店,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線上銷售,此後京東成為一家電子商務公司。
2003年前後是國內電子商務的起步階段,劉強東抓住了這個機會成功轉型,他再次站在風口上,帶領京東又一次成功起飛。
自從搭上了電子商務的航船,京東乘風破浪,一往無前,在很長時間內京東和阿里巴巴並駕齊驅,成了國內兩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受眾群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
2010年是京東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就在這一年京東的銷售額超過百億元,是國內首家過百億的網絡零售企業。
2012年劉強東39歲,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他積累了大量經驗,擁有了大量財富,他被《財富》雜誌評選為「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並且位居榜首,這是對他多年來辛苦打拼的最佳褒獎。
現如今劉強東功成名就,他以9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89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大鱷,他取得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當年他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窮小子,可是他卻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他靠著努力和打拼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站到金字塔頂,笑傲江湖,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時尚先生Esquire》雜誌對他有過這樣的評價:
他是執著、敢拼的代名詞,他做事的風格亦如名字強悍、直率,從中關村小櫃檯起步到成為中國收入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的掌門人。他在網際網路+的跑道上進行資本戰略與遠謀,隨著京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他已完成了人生贏家的第一跨越。他是新一代商界領袖,他用事實證明,只有拼搏才能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