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抗日神劇騙了,神劇必備的狙擊手,大多都在發明歷史

2020-12-27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一直以來,我們觀看關於國產軍事歷史題材電視劇年年都有新的,細心的人會發現,基本上很多電視劇裡面出現了狙擊手。特別是在《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火了之後,狙擊手這一兵種話題熱度一直都很火熱,雖然《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中的軍事錯誤很多,主角順溜使用的詹森1941半自動步槍明顯不符合歷史背景,但是這部劇也能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影視作品會有藝術加工和演義的成分,不能用太苛刻的要求去評價國產抗日劇,只要不會過於離譜,觀眾普遍不會過度苛責。

但是《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給抗日題材電視劇開了一個很壞的頭,該劇將狙擊手這一兵種嚴重神話了,傳播了錯誤的歷史,當時我國根本沒有狙擊手這一概念,包括侵華日軍也沒有這一兵種。自打《我的兄弟叫順溜》火了之後,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幾乎每部都要出現這一兵種,這些神劇導演似乎認為沒有狙擊手的抗日劇就和洗澡不脫衣服一樣,大量捏造歷史,還出現了一堆道具粗糙加裝現代光學瞄具的狙擊槍,仔細看,這些狙擊步槍上面裝備的光學瞄準鏡有著現代製造的影子,甚至有的電視劇直接把AWP和SVD狙擊步槍搬上了銀幕,都是在自己發明創造歷史。

抗日神劇中的狙擊槍,閉眼意念瞄準

從歷史方面來逐一講解,抗日戰爭時期無論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黨部隊、侵華日軍都沒有"狙擊手"這一正式稱謂,對於槍法優秀的士兵大多是使用神槍手來表示,侵華日軍有特等射手的軍語,而且我國的抗日部隊從來沒有有過"狙擊手"的叫法。

當時我黨領導的八路軍等部隊對於戰士們的槍法要求很嚴格,普通的戰士要求打出3發子彈20環以上的成績,3發子彈能打出28環以上的成績的戰士就獲得特等射手的榮譽稱號,而這些槍法出色的戰士在抗日在作戰過程中重點照顧敵人的機槍火力點和指揮官,抗日戰爭期間毛主席號召打遊擊戰,麻雀戰等,當時的抗日軍民積極響應號召,湧現出了非常多槍法出眾的戰士,這一時期的特等射手大多被稱為神槍手,而且該兵種的概念類似於"狙擊手"。看到這裡,估計有觀眾認為這一時期的特等射手就是狙擊手,強調特等射手和狙擊手不同就類似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

狙擊手這一概念成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有正式狙擊手兵種的國家,將狙擊手編入步兵營的直屬狙擊班,一個直屬的狙擊班有3到6名狙擊手,由步兵營的"狙擊手調度軍官"負責安排戰術任務,大多數情況獨立於其他步兵單位,以上是非準確說法,當時有狙擊手兵種的國家編制略有些不同。

同時一個狙擊小組由狙擊手和觀察員組成,他們需要具備的技能有情報搜集與分析、進入與撤退路線安排、作戰計劃擬定、立地完成野外觀察與追蹤、長時間在戶外生存的能力等。狙擊手執行的命令大多是指定狙殺目標、定點狙殺敵方人員、在一線戰鬥中進行火力支援,

而且當時就有專業的狙擊訓練學校,而且狙擊手這一兵種要求也比較苛刻,在訓練過中消耗的資源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關鍵訓練就是計算射擊彈道,現實精確射擊是非常複雜的,並非是遊戲中將準星對準就能做到精確射擊,這項技能也是一門科學,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這一過程會消耗非常多的資源,而且狙擊手也是一個體系兵種,非常依賴多兵種配合,並不能通過小單位來扭轉戰局。而且狙擊作戰需要有穩定的狙擊環境,這也就是為什麼蘇德戰場會出現特別多的狙擊手。以當時我國的國情來說,訓練專業的狙擊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也希望讀者不要舉特殊個例來以偏概全

抗日戰爭時期的侵華日軍為什麼沒有出現狙擊手這一兵種?當時的日本非常重視單兵的射擊能力,而且日軍走的是全面路線,而且結合上面對狙擊手概念的解釋,當時沒有狙擊作戰的環境。抗日戰爭時期的戰術類似於一戰時期的陣地戰,需要的是士兵們更加全面的射擊水平,沒有迫切需要狙擊手單位的需求。

說完狙擊手的歷史了,就該說說"狙擊槍"吧,抗日戰爭期間國內戰場上確實是有"狙擊槍"的,關於狙擊槍多說一點,二戰期間的"狙擊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狙擊槍,當時的狙擊槍就是精度較高的步槍加裝光學瞄具,下文為了方便就統稱為狙擊槍。

日軍裝備過97式狙擊槍,該槍是在38式步槍上加裝了2.5倍的光學瞄具,97式狙擊槍和38式步槍的不同之處是採用了較輕的槍託和下彎槍機柄以防受到光學瞄具的妨礙,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繳獲過這種步槍。

我方高級指揮人員在視察繳獲的97式狙擊

有些地攤段子說淞滬會戰時期日寇裝備的97式狙擊槍給當時中國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這完全就是在發明歷史。97式狙擊槍在1939才年才開始生產,淞滬會戰於1937年8月份爆發,結束於1937年11月份。97式狙擊槍一共生產了約22500支左右,大部分都在太平洋戰場。

97式狙擊槍

日本的38式步槍本身的精度就十分優秀,使用的6.5mm友坂彈,初速高,彈道平直,十分適合精確射擊,我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神槍手就大量的使用38式步槍,一是該槍本身就比較準,二是該槍大多生產年限比較晚,槍枝狀態不錯,三就是我方主要使用的7.92mm步槍彈的彈道比較難掌握,四是當時我軍裝備的漢陽造、中式式、VZ24、FN1930、鞏縣元年式等槍大多槍械狀況比較差,加上國產的步槍品控比較差,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38式步槍

在太平洋戰場的日軍也裝備有狙擊槍,99式狙擊槍就是在99式步槍上加了個2.5倍的光學瞄具,槍機柄下灣,當時的日本已經物資非常匱乏了,這把的槍的產量也非常少。

99式狙擊槍

由孫紅雷主演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二炮手》中也出現了99式狙擊槍的道具,但是這把槍並沒有出現在中國戰場上,雖然這部劇的劇情也比較雷人,但是出現了99式狙擊槍道具,也勉強能算是一個加分項吧,比那些AWP狙擊槍都能亂入的抗日神劇強了點。

《二炮手》宣傳海報上出現的99式狙擊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也裝備過狙擊槍,1935年11月從德國購買120支配置有光學瞄準鏡的毛瑟1924式重槍管型獵槍,該槍其實就是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換裝了重槍管,護木與毛瑟1924標準型步槍不同,這些槍的記錄非常的少,僅有少量文件,也沒有實物。所以說,有些電視劇過分展示狙擊手創造的戰果,就有些過了。能夠創造狙擊手射殺記錄的人是有,是不是也要照顧下歷史,不要去刻意去發明創造歷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騙了!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別再被抗日神劇給欺騙了!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不少在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也有比較經典的,比如大家都很喜歡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
  • 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侵華戰爭老照片:日本女性長什麼樣?別被抗日神劇騙了!抗日神劇裡,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奇葩的角色出現:美貌日軍女軍官,這其實是不存在的,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 抗日雷人神劇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經過無數英雄先輩們犧牲換回來的,可是最近幾年來,抗日神劇頻繁熱播,導演為了追加收視率,不尊重歷史,隨意的亂拍翻拍戰爭片,難道就不知道看看劇本嗎?下面作者帶你們去看看抗日神劇穿幫片段。八百裡開外一槍之外幹掉鬼子機槍手?兄弟,你在逗我嗎?從呼和浩特駕車到北京全程大約480公裡,我方狙擊手一槍從北京打到呼和浩特,真乃神劇啊。
  • 抗日老照片:鬼子的真實行為,別被日本「神劇」騙了!
    抗日老照片:鬼子的真實行為,別被日本「神劇」騙了! 這只是鬼子進村的照片,然而你仔細看到話你會發現有的鬼子是戴著口罩的,相信在不久前這些鬼子又在動用化學武器了吧,又要有不少戰士中毒了,而有不少的日本「神劇
  • 《八佰》被稱為抗日神劇?具備太多抗日神劇的邏輯跟場景
    但是這部電影看起來顯然很一般,因為它就像是一部抗日神劇一樣。抗日神劇這個名字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就連央視也禁播了好幾部神劇,比如手撕鬼子以及手撕手榴彈等等。很多題材都是不符合邏輯地,跟歷史根本就合不起來。
  • 《八佰》就是部「抗日神劇」?到底什麼才是抗日神劇?
    於是乎,被有些人諷刺為電影是「抗日神劇」?那麼,《八佰》是不是抗日神劇呢?《八佰》為什麼讓人覺得有「抗日神劇」的感覺?答案是前面樹立的「英雄」地位太高了,後半段反思歷史的力度不夠。>這部電影為何給人,或者說有「抗日神劇」的感覺?
  • 《鳴梁海戰》有點神的抗日神劇
    •影片「鳴梁海戰」LEO影筆記320有點神的抗日神劇日寇的裝扮太「玩偶」了吧,些許滑稽俏皮,很不實戰的感覺,是來演戲的嘛,確實太像唱戲的了,太多的飾品,武士們還都畫著濃妝眼線什麼的,真是講究啊,如果歷史上確實是如此精緻的裝束,也夠勞民傷財的;並且從真實歷史事件中跳離出來了,太過濃妝豔抹了;包括韓國軍隊老將軍的龍形肩章,在16世紀末也是難以辦到的手藝,有功夫做這些不發展重器呢
  • 子彈拐彎、手撕鬼子,這五部侮辱智商的抗日神劇,千萬別看
    雖然說這類題材的電視劇數量足夠多,但是能稱得上經典的卻是少之又少,今天影子給大家盤點一些劇情誇張,劇情雷人的抗日神劇,這簡直就是不拿大家智商當回事。你要是沒看過,建議你就別看了,避免踩雷。這部劇絕對是創造了國產電視劇的不少第一,不管是哦手撕鬼子,嘴咬炸彈,還是,飛簷走壁,梅花針什麼的,只有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到的,這完全就是在無視歷史。
  • 不要被「抗日神劇」騙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長久且會遺傳的,日本當初的所作所為已經成為了中國全民族的一個烙印。但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關於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管理異常寬鬆,基本上拍出來就可以播放流傳。這也造就了我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中佔據了很大比例。
  • 歷史上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的,不要再被抗日神劇騙了
    因此現在的電視上時常會播放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而在這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日軍掃蕩的情節,而且這些掃蕩的日軍都比較「笨」,總是被我國軍民捉弄於股掌之間,但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在抗日戰爭的前期,我軍提出了遊擊戰術,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打」。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我軍建立了很多敵後根據地。
  • 抗日神劇刷新你的認知|正視歷史,尊重英雄
    當然這還不算是重點,重點是這部電視劇把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絕世武功都給展現了一遍。比如什麼化骨綿掌,繡花飛針,凌波微步,空手奪白刃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拍武俠小說劇呢!當然以《抗日奇俠》為代表的神劇很多,比如《蒼狼》《箭在弦上》《神槍》等等。電視上一個又一個神劇輪番上映,對觀眾的審美水平不斷消磨。
  • 原來《抗日奇俠》式抗戰神劇大多都是港臺導演拍的呀!
    要說抗戰神劇呀,大家最熟悉的最出名的不外乎《抗日奇俠》,這部劇裡有手撕鬼子的情節,成為抗戰神劇的一個標杆。折眉抱著些許好奇心理去搜了《抗日奇俠》的導演,想看看對方是什麼人。等發現他是香港人,曾在TVB工作過,想想他可能不太了解抗戰歷史,將武俠劇嫁接到了抗戰劇中,美其名曰創新也是有可能的。除了最有名的《抗日奇俠》外,還有一部抗戰神劇裡面更有神乎其神的情節,那就是我們熟悉的靳東和蔣欣主演的《箭在弦上》。
  • 抗日神劇:別再荼毒我們了
    前兩天刷網頁,我又在首頁推薦裡看到了幾部抗日神劇的視頻剪輯短片,點開來看,雖然小編的解說也滿是毫不保留的吐槽,但我還是覺得糟心。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躺在地上朝天吐唾沫,自己噁心自己,畢竟拍出這些片子的是中國人啊!我們為何要創作並支持抗戰題材影視劇登上市場?原因是它們可以通過生動的藝術語言,再現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從而增進觀眾的歷史認知和民族情感。
  • 《敵後便衣隊傳奇》:別看不起抗日神劇,這個戲曾上過央視一套
    前幾天,我發了一個「五大抗日神劇」名單,受到朋友們積極響應,沒想到抗日神劇是這麼受歡迎的,哈哈。我注意到,後臺有朋友問,豆瓣評分最低的抗日神劇是哪部?沒錯,正是「五大抗日神劇」中的《敵後便衣隊傳奇》,豆瓣2.3分的史上最坑,無敵是一種寂寞。
  • 印度的「抗中神劇」不比「抗日神劇」差,令人哭笑不得
    引言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抗中神劇」你們看過嗎?這是印度以對抗中國為題材拍攝的電影,而「抗中神劇」中的劇情,印度人跟擁有著超能力一樣,隨便一個路人都很厲害,還有各種驚人哭笑不得的動作。
  • 如何才能辨別抗日神劇?
    想看吐槽這部偶像科幻動作抗日劇的,移步今天推送的頭條。小二就講點實在的,如何一鍵分辨抗日神劇,同時給神劇的導演們提個醒,以後再拍類似影視作品也好避避坑。不知道的以為是帥哥們的時裝走秀況且在戰時風餐露宿,儘管八路軍精神面貌很好,但也很難保證軍裝的乾淨整潔,根本不可能像抗日神劇中八路軍的衣服連個褶皺都沒有。
  • 張方遠:我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上個月底,我在臺灣一份標榜「臺灣優先,兩岸第一」、強調「認識中國大陸,掌握世界未來」的報紙《旺報》(《旺報》與《中國時報》都屬於臺灣的「旺旺集團」),看到一篇臺灣大學學生蕭昱遠先生的大作《抗日神劇何時休?》,這個標題立馬吸引了我的眼球。
  • 牛X的抗日神劇,又出現了
    今天刷視頻,無意中刷到了一個點讚很高的抗日神劇片段,看完我眼淚都下來了。
  • 抗日神劇的發展史
    抗日神劇,早期也稱為抗日雷劇!是現在的一些無良導演編劇為了迎合國內一些觀眾的口味,而將中國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劇情遊戲化,我軍神話化,日軍白痴化!最後製作出來的一種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結果,現在…… 抗日神劇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十五年前,一部《舉起手來
  • 抗日神劇的發展史
    抗日神劇,早期也稱為抗日雷劇!是現在的一些無良導演編劇為了迎合國內一些觀眾的口味,而將中國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劇情遊戲化,我軍神話化,日軍白痴化!最後製作出來的一種抗日題材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