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歷經六朝皇帝而不倒,竟是一個生根不淨的假宦官?

2021-02-13 魚羊史記

(圖)電視劇《雲中歌》劇照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

在浩瀚的中華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宦官,論名氣,絕對比不上秦末的趙高、北宋末的童貫、明末的魏忠賢等;然而,論罪惡,卻決不在趙高、童貫、魏忠賢等人之下;況且,歷史上的宦官篡權往往只限於一朝皇帝,一旦皇帝更換,則意味著滅頂之災的到來。而此人卻歷經六朝皇帝而不倒,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人竟是一個生根不淨的假宦官。他的一生雖然血債纍纍,最後卻還得以安然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直到死後第二年,才被同為宦官的人揭發罪狀,由皇帝下詔免官,查抄家產,此人就是唐代最大最狠的假宦官仇士良。據史書記載:仇士良共殺二王、一妃、四宰相,雖貪酷二十餘年,卻因弄權有術,始終恩禮不衰。他生前被封為楚國公、兼統領左右神策軍,知內省事,死後追封為揚州大都督。這樣一個血債纍纍的假宦官,究竟是如何竊國弄權,而又能恩禮不衰的呢?

仇士良,字匡美,循州興寧(今屬廣東惠州)人。唐順宗時進宮為太監(又一個生根不淨的假太監),被分撥到太子李純的東宮。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迫唐順宗禪位於太子。太子李純即位,是為唐憲宗。憲宗即位後,凡擁立自己為帝的宦官都被加封進爵。仇士良雖然不是擁立唐憲宗的主謀,但因曾是太子東宮侍奉,也升為內給事。不久又出任平盧、鳳翔監軍,從此走上政治舞臺。

從唐憲宗元和年間到唐文宗大和年間,仇士良數次出任內外五坊使。五坊指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這些鷹犬專供皇帝狩獵作樂使用。每到秋高氣爽之際,仇士良一夥便到京郊去放鷹走狗。所到之處,地方官員都需供飯奉酒,弄得到處雞犬不寧,地方官員敢怒不敢言。時人對此起了一個專門名稱,叫做"供奉鳥雀"。史書上稱仇士良一夥的胡作非為"暴甚寇盜"。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憲宗開始服用壯陽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多怒,陪侍左右的宦官,經常被斥責甚至被殺。第二年,唐憲宗被宦官王守澄的同黨陳弘志所殺,王守澄等宦官擁立唐穆宗李恆繼位;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唐穆宗病死,唐敬宗繼位,他比穆宗更荒淫無度。寶曆三年(公元827年),宦官劉克明又把唐敬宗殺死在更衣室裡,並擁立絳王李悟為帝。另一派宦官王守澄等聯合宰相裴度誅滅了劉克明等,迎唐穆宗的兒子、唐敬宗的二弟,江王李涵(即李昂)出來當皇帝,是為唐文宗。在這些變亂中,宦官命運生死未卜,起落無常,而仇士良的地位卻一直都沒有受影響,看來他是善於窺察風向,及時投向得勢的那一派宦官的。

(圖)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恆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為貞獻皇后蕭氏。方復(繪)

唐文宗為了翦除尾大不掉的宦官,秘密毒死了王守澄。王守澄死後,仇士良乘隙而出,擔任了左神策軍中尉,從此掌握了禁軍,並形成了一個新的以他為首的宦官集團。

王守澄是擁立唐文宗的老臣,由於是秘密鴆殺,對外並沒有宣布他的罪狀。同時為了安撫其他宦官,唐文宗詔命定於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把王守澄安葬在京東滬水上的白鹿原,所有宦官前去送葬,這是一個難得的清除誅殺宦官的好機會。

但由於謀劃不周,李訓、鄭注謀誅宦官的計劃徹底失敗了,一干人等被一網打盡。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甘露之變"。甘露之變一敗於李訓等密謀不周,用人不當;再敗於仇士良的奸猾與殘酷。結果是舉事者身首異處,連累公卿重臣慘遭殺戮,以致朝廷上出現"公卿半空"的情景,朝廷從此成了宦官集團的天下。

在「甘露之變」中,仇士良成功的劫持了皇帝,挾天子以誅群臣,瞞過了天下的耳目。他成了宦官的大頭目,加官封爵,當上了右驍衛大將軍,另一個宦官頭目魚弘志當上了右衛上將軍兼中尉,朝政大權全部控制在了宦官集團的手中。

仇士良手毒心狠,「甘露之變」後,他一手遮天,氣焰更盛。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此時,「宦官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仇士良為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以追查「甘露事件」為由,對不依附自己者一概貶殺。一時間,京城內屍橫遍地,一派肅殺氣氛。僕射令狐楚對唐文宗說:"參與李訓事件的人都已被殺,他們的族人也都盡滅。如今暴屍橫籍,腐臭難聞,實是慘不忍睹啊。"文宗聽後也很傷心,下令將宰相王涯等人的屍體埋葬。仇士良聞知後,怒不可遏,私自令人掘其墳墓,將屍骨扔到河裡,以洩心中之恨。

「甘露之變」後,仇士良對唐文宗一直懷恨在心,屢次想廢掉他,另立一個更聽話的傀儡。當他找值班的翰林學士崔慎起草換帝詔書時,只因崔慎對草擬詔書誓死不從,仇士良才勉強罷手。

唐文宗在仇士良的挾制下,苦悶鬱煩,只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而仇士良也只允許他吃喝玩樂,不準他過問國家大事。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唐文宗在一次朝會後,曾涕泣曰:「今日朕受制於家奴,還不如周赧王、漢獻帝受制於諸侯大臣」。由於長期抑鬱,唐文宗終於病倒了。開成五年正月,唐文宗已病得不能下床,便命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稜叫來楊嗣復和李珏,囑咐他們輔助太子李成美監國。仇士良、魚弘志得訊後,於當天晚上就偽造詔書,廢太子為陳王,立潁王李炎為皇太弟,負責處理軍國大事。第二天,帶李炎登上朝堂接見百官。唐文宗聞知後,也無可奈何,群臣更是沒有人敢反對了。

兩天後,唐文宗帶著無限的惆悵和憂傷,病死在長安宮的太和殿。宰相李珏、知樞密使劉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陳王李成美監國。但仇士良、魚弘志卻矯詔,於十六王宅迎立皇太弟潁王李炎為帝,是為唐武宗。

*作者:肖錫光,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版權聲明:【本文由肖錫光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隱藏最深的一個人,幫助四爺謀奪皇位,歷經三朝而不倒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隱藏最深的人物,那就是大內侍衛圖裡琛。他不僅幫助四爺謀奪皇位,還是歷經三朝而不倒的老臣,雖說明面上他對皇帝忠心耿耿,可是他私下沒少搞投機,比那些明著該投機的人藏得深,也活得久。譬如九子奪嫡的時候,太子和八王爺「搞事情」,明面上的棋子是肖國興,當時九子個個權勢大,連圖裡琛都不知道誰是下一個皇帝,為了不得罪這些未來皇帝,圖裡琛決定殺了肖國興。
  • 皇帝設宴款待大臣,卻不給筷子,大臣離去,皇帝:此人留不得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自然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然而窺視這個位置的人,同樣不在少數,因此皇權和權臣利益之間的博弈衝突,也就成為了每個朝代的主流,就算那些權傾朝野的大臣完全沒有異心,但是也很難不受到猜忌,比如劉禪和諸葛亮。
  • 《大明風華》中的孫若微,歷史上歷經六朝五帝的傳奇皇后!
    可清朝之前的明朝劇卻不多,《大明風華》就是一部明朝電視劇。這部劇根據小說《六朝紀事》改編,又名《大明皇妃·孫若微傳》,講述的是明朝初年,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她的原型是明朝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孫氏。這位孫皇后可是明朝的一位傳奇人物,她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是宣德朝的皇后,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皇太后。並且經歷過土木之變和北京保衛戰,在其晚年又發生了奪門政變。在國家危難之際,孫皇后每每力挽狂瀾,維護了明朝的統治和國家的安定。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歷史上歷經六朝五帝的傳奇皇后
    可清朝之前的明朝劇卻不多,今年年底終於有一部講述明朝且製作宏大的電視劇播出了,該劇便是——《大明風華》。這部劇根據小說《六朝紀事》改編,又名《大明皇妃·孫若微傳》,講述的是明朝初年,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 《大明風華》中的孫若微,歷史上歷經六朝五帝的傳奇皇后
    可清朝之前的明朝劇卻不多,今年年底終於有一部講述明朝且製作宏大的電視劇播出了,該劇便是——《大明風華》。這部劇根據小說《六朝紀事》改編,又名《大明皇妃·孫若微傳》,講述的是明朝初年,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 製造士人皇帝 ——牛車、白紗帽與進賢冠(下)
    事實上,不僅是牛車、白紗帽與進賢冠,六朝皇帝其他一些輿服變革,同樣也體現出這一傾向。譬如小林聰先生曾論及,六朝皇帝在正式場合穿著單衣、幘的情形增多,即是受到了士人穿著單衣風潮的影響。毋庸贅言,六朝皇帝選擇學習、模仿士人的行為方式,無疑是出自對士人文化的推崇與欣賞,而六朝皇帝之所以欣賞士人文化,則可從以下兩個背景找出答案。其一,六朝是一個士人文化佔據主流的社會。
  •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在古裝劇中,孫若微這樣的女主角很常見,聰明、努力、堅韌,皇帝只鍾情她一人。 但是孫若微的歷史原型卻並不是這樣,她的歷史原型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孝恭章皇后。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誠孝皇后張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看中,選入宮內。與明宣宗朝夕相處,二人感情很深,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 尋找唐詩中的「臺城」,這座六朝皇宮遺址為何被「張冠李戴」數百年...
    詩人韋莊的《臺城》是吟詠南京的唐詩中膾炙人口的一首,「臺城」也是唐詩地圖中一個耀眼的坐標。在如今的南京玄武湖邊,一段滄桑的明城牆被稱為「臺城」,吸引來無數遊客。但在考古學者眼中,真正的六朝臺城卻不在此處,臺城遺址的神秘面紗,還有待慢慢揭開。
  • 細讀《篆刻學》:魏晉六朝印
    在現有的篆刻學體系內,西漢、新莽、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都屬於一個不可分割的大時期,被稱為漢晉南北朝時期,也就是我們說的漢印印風時期,但鄧先生在他的《篆刻學》裡將魏晉六朝印單獨列了出來,所以,我們分開說說它。
  • 她前夫是皇帝,後來自己又嫁給一個乞丐,20年後,乞丐也成了皇帝
    在她們之後也有無數的女子度過了傳奇的一生,有這麼一位女性也比較傳奇,她的前夫是皇帝,但是搞著搞著出宮之後看上了一個乞丐,更為傳奇的這個乞丐後來也成為了皇帝,這位皇后就是聖穆皇后柴氏。
  • 歷史上此人膽真肥,敢把皇帝拒之門外,皇帝反而很高興
    看到此人如此倔強,劉秀也給足了郅惲面子。他見侍衛叫門不應便「令從者見面於門間」,也就是說命令隨從叫郅惲從門縫裡往外看看火把映照下皇帝的面孔。堂堂天子每天打你眼前過,你總該買帳了吧?沒想到郅惲明知是皇帝駕臨城下,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於是,他在門縫裡向外喊道:「火把不能照得太遠,我近視眼看不清楚,不能隨便開門。
  • 朱元璋微服私訪,隨口說了兩句詩,此人附和兩句,得到官職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通過農民起義成功,建立了一個朝代的皇帝,因為他是草根皇帝出身,知道民間疾苦,所以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就致力於提高百姓的生活,他也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好皇帝。為了能切身了解,百姓們的生活,朱元璋經常會微服私訪,貼近百姓的生活,其實他外出訪問,除了要自己感受百姓生活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一些,有治國之才的能人異士。
  • 任勞任怨的丞相因吃完主動要了雙筷子,離開後皇帝說:此人必殺!
    周亞夫為人個性耿直,不善阿諛權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漢文帝譽為「真將軍也」。可是咱這次的餐席上丞相吃完後離去,皇帝卻做出如此的反響,皇帝說:此人留不得。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就來通知我們緣由。
  • 【聽歷史遊南京】石虎究竟是個啥樣的皇帝
    南京六朝古都因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前後相繼的帝國曾經在這裡建都,所以南京歷來有六朝古都之稱。一個叫做吳進的和尚對石虎說:大王應當驅使老百姓從事苦役,來壓制他們的生氣。於是石虎命令徵集附近的老百姓16萬人,車子10萬輛,在鄴城北邊建築長城,大臣苦勸不聽。石虎說:即使早上建成,晚上崩塌,又有什麼遺憾的呢?結果只過了幾天,城牆就倒了,壓死了上百人。不久,暴雨成災,死了幾萬人。
  • 北齊王朝28年間換了6個皇帝,叔侄相互殘殺,一個比一個短命
    北齊王朝28年間換了6個皇帝,叔侄相互殘殺,一個比一個短命。(王建安 攝影)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劉莊村東的北朝蘭陵王墓,蘭陵王墓地東臨京廣鐵路,在磁縣城南5公裡。蘭陵王高長恭出生在北齊一個瘋狂變態的帝王家族,北齊王朝28年內,換了六個皇帝,叔侄相互殘殺,一個比一個短命。北朝蘭陵王墓封土堆南側的蘭陵王雕像。蘭陵王高肅,字長恭,一名孝瓘,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後主高緯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肅,送來一杯毒酒,萬念俱灰的蘭陵王燒掉所有債券,將毒酒一飲而盡,死後葬「鄴西北一十五裡劉莊村東」。
  • 清風典歷|六朝荒煙愴往事
    塞北的烽煙,京口的勁兵,阮籍的嘯臺,蕭統的選樓,鄴下的風流,江南的採蓮,以及東林寺、同泰寺的鐘聲,蘇小小、莫愁的歌聲,都曾久久縈繞我心,它們組成了我心中的意念六朝。 我喜歡個性的六朝,唯美的六朝,風華的六朝,和瀟灑的六朝。
  • 存在最久的王朝,歷經126位皇帝,延續2678年,至今興旺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當中,歷經了400多位皇帝,這五千年當中,戰爭、饑荒無不在歷史上演繹,正是因為饑荒,才會掀起戰爭,不管是陳勝吳廣,還是近代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始終佔據著歷史的一角。
  •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要說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明朝肯定是要被算在裡面的,不過在整個大明朝裡,也不是只有心狠手辣的太監,也有一些比較正常比較清白的太監,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蕭敬。
  • 六朝人物張中行
    雖在二十世紀曆經大風大浪,難得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忘懷得失,所以,老先生走得那麼從容,恬淡。一篇懷念先生的文章,將先生說成「布衣學者」,照這樣說,2006年2月13日去世的王選先生,恐怕就應該稱為「富翁學者」。也許,作者稱呼張中行老先生為「布衣學者」,意在讚譽先生的平民色彩,委婉諷喻現在的大學教授,爭名於朝,逐利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