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倒韓」鬧得最歡的兩位,如今雙雙被「拉了清單」
說起來,這一北一南、一王一黃,都不是「省油的燈」,也和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多少有著「過節」。曾在質詢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時,因攝影機捕捉到「大翻白眼」鏡頭一炮而紅的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在「罷韓」期間多次助攻,聲量居高不下,可謂替綠營「光復高雄」鋪平道路。
-
「罷韓」倒數 蔡英文出手了
這也算是藍綠對於「罷韓」問題的正面過招。此前,韓陣營呼籲支持者只監票、不投票,被認為當天只要走進投開票所者就是要投罷免票,會讓投票者產生寒蟬效應,不敢去投票,尤其是公務員等。因此民進黨中央正式出招反操作。
-
罷韓倒數,蔡英文出手了!
這也算是藍綠對於「罷韓」問題的正面過招。此前,韓陣營呼籲支持者只監票、不投票,被認為當天只要走進投開票所者就是要投罷免票,會讓投票者產生寒蟬效應,不敢去投票,尤其是公務員等。因此民進黨中央正式出招反操作。
-
「罷韓」連署剛過,民進黨已盡顯禿鷹本色
「罷韓團體」號稱是「民間人士」發起,其實是以親綠乃至前陳菊市府團隊成員為主體。對於是否要以政黨立場介入「罷韓」,近日民進黨兩位高雄市黨部主委參選人說法迥異。市議員高閔琳稱「反對任何政黨介入」,「立委」趙天麟則說「民進黨要站第一線」;前者被歸為「菊系」,後者則被歸為海派的「海國會」或前「謝系」,隱現派系之爭。
-
「罷韓」封關民調出爐,真的還要「罷韓」嗎?
而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有45%左右的市民表示會出面投票,而表示會支持韓國瑜被罷免的人居然有92.1%,預計有70多萬票,已經遠遠超出了罷免最低的門檻。當市民看到韓國瑜的施政表現,還真的要「罷韓」嗎?贊成「罷韓」人數過多,超出罷免門檻據臺灣媒體《寶島通訊社》報導,關於「罷韓」一案的民調結果已經新鮮出爐。
-
「罷韓」反映出臺灣三大政治問題
6月6日是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投票日,不少人預測罷免案必然通過,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次「罷韓」反映了臺灣三大政治問題。第一大政治問題是仇恨政治的深化,第二大政治問題是地方利益結構的反撲,第三大政治問題則是民進黨當局的肆無忌憚。
-
臺媒體人:高雄人只要問這三個問題 罷韓陣線就崩潰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目前面臨罷免危機,令許多韓粉擔憂,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韋安指出,目前來看,高雄罷韓激情還是蠻強烈的,但等2、3月後、投票的時候,就會退潮冷掉了。他說高雄人只要問這三個問題,罷韓陣線就崩潰了。
-
罷韓魔笛聲響起,正誘引著臺灣人民走向絕崖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林保淳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文說,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不顧社會毀譽,卯足全力的緊鑼密鼓進行中了。大綠、小綠,齊心協力,上自民進黨當局機構、官員「立委「,下至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巧言煽說、假借名目,不將韓國瑜拉下馬,勢不罷休。
-
綠營罷韓聯署突破30萬門檻,島內網友斥:為罷韓而罷韓很好玩嗎?
第二階段罷韓突破30萬大關,而且仍在持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罷韓第二階段聯署在18天內達成30萬份聯署目標。高雄市政府回應稱,目前最重要的是防疫和市政,基層市民滿意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對罷韓等政治性運動都尊重,「市政優先、政治次之」。根據臺「選罷法」,第二階段聯署人數要達到原選區選舉人數10%以上。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選舉人數有228萬,因此第二階段合格聯署書至少要近23萬份;未來投票時同意罷免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選舉人數1/4以上,約需要57萬同意票才能罷免成功。
-
韓國瑜出現轉機 韓粉宣稱罷韓對陳菊陳其邁不利
只會開記者會、上節目就亂扯一堆車軲轆話的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 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國民黨中央傾全力相助,據了解,23日原本規畫兩位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柯志恩及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赴高雄合體直播挺商家外,黨主席江啟臣另指派革實院院長、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也南下港都提供韓營奧援,但最終均因突如其來的豪雨災情,而被迫延後暫緩。
-
罷韓案映照國民黨的失敗主義
罷韓案將於6月6日投票,國民黨說要聲援,卻極其低調,黨內大咖各自明哲保身,連跟韓國瑜同臺都不敢,映照出國民黨的失敗主義,以及整個黨已完全被綠網軍制約。罷韓團體16日在高雄街頭舉行「罷韓演習」。距離罷免案投票日只有三周,罷韓團體每天在高雄都有活動,風風火火炒熱罷免氣氛。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2020年6月6日,韓國瑜迎來了他人生的至暗時刻———這一天,他成為了臺灣省有選舉歷史以來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罷韓」之於被標榜為「亞洲自由民主燈塔」的臺灣社會而言,無疑是一個笑話和鬧劇。當然,對韓國瑜這兩年在臺灣政壇的表現,也有人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形容。
-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 臺灣年輕人「悔不當初」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訊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半年遭罷免後,「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始終不斷。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後悔當初支持「罷韓」的「懺悔文」,「後悔罷韓」四個字也登上了本月的谷歌熱搜。島內有年輕人表示「有很多朋友對罷免韓國瑜都後悔了」,因為光一個預算問題就讓人接受不了,為什麼蘇貞昌在韓國瑜被罷免後,馬上就拿出了4000億新臺幣支持陳其邁?而韓國瑜當時在處理登革熱問題和其他種種預算的時候,相關部門卻一直卡著不給他錢?
-
「罷韓」或有懸念?韓國瑜開始倒吃甘蔗?
臺交大學生聯合會6月1日宣布,本月4日、5日開「陪媽媽專車」到高雄,被網友質疑這根本是一趟「罷韓專車」。《海峽新幹線》時事評論員、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今天投書媒體分析指出,從現今的局勢及雙方陣營的策略操作來看,韓國瑜市長似乎已倒吃甘蔗,應能驚險躲過罷韓這波政治危機。首先,韓國瑜的冷處理戰略已成功牽制罷韓陣營的拉高策略。
-
小市民的罷韓懺悔文 韓粉嘆: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摘自罷免陳其邁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後,挺韓粉專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竟然在罷韓後寫下一篇懺悔文,許多韓粉看完後,大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更有韓粉直言,這是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28日貼文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發現瑞豐夜市有一棟大樓出租,她跟老公提了一下這事,後來突然看到牆上有「韓國瑜」3個字...想說奇怪?
-
「罷韓案」到底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學者憂:負面效益多
高雄「罷韓」投票在即,各界針對是否會成功罷免議論紛紛。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31日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動用公家機器的真面目已顯露,罷免案不該通過;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廖達琪則說,「罷韓」陣營用仇恨動員,已對社會注入一股暴戾之氣,如果通過,民進黨也會面臨沒人可用的窘境。
-
罷韓、反罷韓拉鋸 苦苓爆差距票數周玉蔻大驚
罷韓投票將在6月6日登場,近來許多民調都顯示,過半數的高雄市民都贊成罷韓,臺灣作家苦苓則驚爆,這一次罷韓案很驚險,贊成和不贊成竟僅差距1000票,讓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大驚。 苦苓在島內政論節目中透露,罷韓案這次很驚險,因為166萬「籍在人在」的,有50.2%會去投票,74.4%會去投贊成票,所以它有61.9萬票(比罷韓門檻僅多4萬多票)。但是國民黨所作的民調,有76%的人會去投,有49%的人會投不贊成票,已達61.8萬,因此罷韓贊成和不贊成票僅差距1000票。此話一出,讓周玉蔻聽完大驚。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從「罷韓」看臺灣「民主政治」
到了「罷韓」案,卻只需57.5萬票——即高雄選民數量的25%即可過關。當時韓國瑜的對手陳其邁拿到了74萬票,也就是說,民進黨只需動員投給陳其邁的選民中77.7%的人去投票,就可以確保把韓國瑜拉下馬。現行制度下,罷免一個市長竟然要比當選容易得多。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同意罷免的票數超過了當年韓國瑜當選票數,但民進黨顯然就是鑽了這個空子,才發起了這場消滅政敵的行動。
-
面對「罷韓」,韓國瑜答辯書未辯解,韓粉仍力挺
團體強力宣傳下,「罷韓」聲浪看似高漲。據報導,首批廣告1日上午陸續在各公交車站牌貼出,雷鬱媚強調,這是和廣告商籤約購買的合法廣告,「和『罷韓』團體被拆的違法廣告完全不一樣」。她說,希望市民走在路上看到這些廣告,能夠理解高雄不是只有「罷韓」的聲音,也呼籲挺韓支持者若看到這些廣告,可以拍照打卡或傳至網絡社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