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蕩」死後,他親生母后說了這樣的話

2021-02-08 邦德課堂

《羋月傳》中嬴蕩舉鼎而死,宋丹丹的兒子巴圖因飾演太子嬴蕩收到一片罵聲。28日中午,宋丹丹發微博為兒子正言道:「無論演的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家早晚會了解你,因為你善良陽光又幽默」,也鼓勵他「你開始進入別人的視線了,這是好事,但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並且叮囑兒子「(演員這一行)得失並存,毋需計較。」

以前在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裡串場的時候,網友們很不友好的評論這個沒有顏值的孩子「要不是因為拼爹拼媽他進不了演藝圈!」這此我們被《羋月傳》鋪天蓋地刷屏的時候,巴圖終於能夠名正言順說一句「贏蕩」的母后是宋丹丹了!


戲裡的嬴蕩是秦國太子,從小前呼後擁、專橫跋扈,母親羋姝失寵後將賭注全部壓在他的身上,溺愛嬌縱,殫精竭慮將他培養成討好丈夫的工具,自己人生復興的政治籌碼。

戲外的巴圖是英若誠的孫子,英達與宋丹丹的兒子,七歲前,他生活在和睦溫馨的家庭中,幸福得讓人羨慕;七歲之後,宋丹丹與英達婚姻因第三者的介入意外解體(這與嬴蕩的童年異曲同工),巴圖先隨父、後跟母,不久父親再娶再育、母親又嫁,短短的童年時光經歷一系列人生變故(與戲裡秦王移情於羋月再生贏稷又是驚人的相似)。這時假如母親宋丹丹的教養方式不當,他極有可能成長為嬴蕩一樣心理有陰影、性格偏激的叛逆少年。然而,他沒有!在宋丹丹細緻的呵護和寬嚴適度的管教下,巴圖在特殊的成長環境中,卻依舊學會了愛,學會了寬容,直至成長為如今快樂、幽默、懂事的青年。

這不僅僅是兩個女人育兒觀點的差異,更是兩者對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處理方式有天壤之別。

A戲裡的母后羋姝:失去聖寵後將全部的愛都傾灑在孩子身上,對兒子溺愛成風、肆意放縱,將兒子作為政治籌碼利慾薰心、不擇手段。

B戲外母后宋丹丹:與英達離婚後活出一片精彩的天空。給孩子立規矩,不姑息孩子的品質問題,教會孩子愛與善,與孩子平等溝通並充分放權給他空間。

從《羋月傳》看母子,不如從子女看夫妻。雖然有一句話盛行: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但是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社會誘惑的增多,夫妻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如果有一天,爸爸不愛媽媽了,孩子就沒有最好的愛了嗎?我們能不能盡力做到不因夫妻關係影響親子關係,讓孩子繼續保有那份無暇的父母之愛呢?

雖然有一句話: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但是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社會誘惑的增多,夫妻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如果有一天,爸爸不愛媽媽了,孩子就沒有最好的愛了嗎?

宋丹丹離異後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講他父親半點「不好」,不能讓孩子在心裡困惑父親的為人。如果說從前父親在他心目中是榜樣,是權威,是偶像,那麼就要讓他一直相信這一點。有這樣一句話:當你向離異對方「射箭」的時候,這些「箭」要首先射穿孩子的身體才會達到離異對方的那邊。

離異父母最愚蠢的做法就是要把孩子據為己有,讓他跟自己一起恨另一個人。宋丹丹在離婚後不僅沒有對孩子說一句前夫的壞話,還把兒子和前夫的合影擺在家中顯眼的地方。她說:「孩子的愛不是一盆水,倒給了爸爸,媽媽便沒有了。它更像一口井,如果你教會他如何去愛,在他漫長一生中是受用不盡的。」一個心裡被灌輸了「恨」的孩子,屬於他的那口井就乾涸了,他不愛父親,同樣不會愛母親,他很自私,只愛自己。

前段時間,兜兜的同學cici意外滑倒摔倒造成前臂骨折。本是一起普通的安全責任事故,不想昨天兜兜忽然跟我說,通過這件事她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cici的父母離婚了!

我直覺的同情「弱者」感嘆道:「啊!cici真可憐……你看爸爸媽媽相愛,給你一個完整的家多幸福啊!」

兜兜擺擺手:「幸福!我很珍惜!但是這次我不是表達這個意思啊!cici摔斷胳膊是兩個媽媽來學校接她,兩個人每天一起照顧她、帶她去醫院治療!因為兩個爸爸都在外地工作啊。她的爸爸媽媽雖然不相愛了,離婚了,又各自結婚,但是cici說她特別幸福!因為這樣她有了兩個愛她的爸爸和媽媽!有四個人愛她!」

從孩子的話裡我們能感受到她陽光的心態,對現有生活狀態的滿意,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付出的回饋。離婚雖然是一項很無奈的選擇,但是我們不應該將夫妻的矛盾轉嫁給孩子,讓孩子去承擔痛苦的結果。我們仍舊可以,不,是必須對孩子付出健全家庭所能給予的愛與責任不是嗎?

離婚了也要一如既往的愛孩子,讓孩子始終如一的愛親生父母,絕對不應該讓他的心中裝滿對另一方的仇恨,這是宋丹丹和cici父母最成功的教育。

昨天八卦新聞看到皇帝專業戶張國立又出新劇,接受採訪時不願意談兒子張默的現狀,我才想到,同樣成長於離異家庭的張默跟生母長大,心中裝滿對父親與繼母鄧婕的仇恨,即便是鄧婕為了給他完整的愛放棄生育,忍痛放棄自己做一個母親的權利,張默依然冷冷地說:「你是狠毒的王熙鳳,我不理你。」

被怒火燒大的張默從小就叛逆,大學時代因為毆打女友童謠被處分,好不容易被父親帶入娛樂圈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吸毒。鄧婕和張國立的用心良苦大家都看得到,張國立也表示他家教很嚴「北方男人就這樣!」可是為什麼這麼好的家庭,這麼嚴格的家教卻沒有培育出好孩子?習大大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說了一句話:「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張默的童年缺少的正是這最後的一點:家風。十二歲之前生母給他心裡種下的仇恨與忤逆已經在身體生根,陰鬱的家庭氛圍薰染了孩子的眼睛,他註定不可能成長為一個巴圖一樣陽光樂觀的男子漢。

可能有的父母會說,我們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不離婚,再打再鬧再不適和,為了孩子也忍氣吞聲了。可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中存在激烈的爭執,甚至看似最「溫柔」的夫妻冷戰孩子都會感受到,並不是只有離婚才會產生負能量,各種家庭氛圍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例如孩子的睡眠質量、情緒問題。

再說一下跟張默長得相似度極高的龍太子房祖名:父母可是沒有離婚,成龍大哥只是出過軌,生過私生女,輕描淡寫的說「只是犯了一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但是房祖名跟張默殊途同歸——叛逆的因為吸毒進了監獄。成龍大哥的私生女更不用說多次自殘。兩個孩子的母親都是出了名的才女,家教優良對嗎?

最影響孩子性格心理健康的並不是母親一個人能夠給予孩子的家教看到了麼?!是整個家庭的家風。

所以,父母一定要適度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夫妻矛盾影響親子關係:

1、不要把與另一半爭吵時產生的情緒遷移到孩子身上。

婚姻不是童話,當諸如孩子、事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波瀾激蕩著我們的情緒時,夫妻間的意見不合在所難免,而當這種意見不合以極端的形式被宣洩出來時,切忌把孩子當做出氣筒來發洩憤怒。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驚人的視頻:一對小夫妻因為一歲左右的孩子生病心煩意亂,在醫院裡就開始推卸責任、大肆爭吵,最後爸爸竟然氣急敗壞地將兒子舉起來猛砸向地面,造成孩子當場死亡。

除了這些極端的宣洩,夫妻慪氣冷戰時孩子也有可能被株連而遭到冷遇,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母愛或父愛缺乏,使孩子產生孤獨、失落之感。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在吵架後把戰戰兢兢過來安慰自己的孩子推到一邊怒吼一句:「別在這裡煩我!」

2、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了解孩子的感受,及時安撫、化解孩子的情緒。

婚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爭執,難道我們應該把孩子完全排除在外麼?其實孩子並不需要一直生活在父母刻意營造出的「真空」當中,衝突是人類互動的自然組成部分。父母們儘量不在孩子面前有激烈的衝突即可。

對於父母的爭吵,開始孩子會感到恐懼,進而是不知所措。因為孩子尚小,面對兩個最親密、最信任的家人他不知道如何判斷是非,亦沒有能力調和,這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雲。

家長的矛盾不要給孩子太多負擔,跟孩子說清楚「這是爸爸媽媽自己的問題,就像你跟小朋友會搶玩具、會吵架一樣,大人也有大人的問題,我們可以自己解決,你不要擔心。」這時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爸爸媽媽永遠是最愛他的。

1、不逃避問題轉移矛盾,夫妻關係出問題應及時找出癥結所在,用心經營。

夫妻之愛不能得,便轉移為母子之愛是很多女人都會犯的錯誤。羋姝失寵後並沒有及時反思夫妻關係的問題、矛盾,沒有從根本上思量自己需要做什麼改進,反而將無處揮灑的、全部的愛都撲在孩子身上,對兒子無微不至。

除了將愛轉移給兒子,羋姝還迴避自己與夫君真正的問題,將仇恨轉移也到贏稷身上,企圖用殺人蜂殺害他!

宋丹丹說「父母要懂得放手,學會自己找樂!我也經歷過『放不下』的階段,巴圖14歲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有—天我給他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沒接,也沒回,那時候我大發雷霆——我花了這麼多錢供你在國外念書,竟然連電話都不回。後來他跟我解釋,第—個電話時他正跟朋友玩,心想過會兒給我回,第二個電話沒聽見,等到第三個電話就不敢回了,看到第四個電話知道他媽瘋了,明天再說吧,撒手—閉眼,愛誰誰……兒子解釋完,我心裡會舒服—點,我知道我必須轉移注意力了。巴圖現在才22歲,等他到了三四十歲,會明白我給了他多少空間,是多麼愛他。其實,我也不是完美的母親,只是想通過我的經歷告訴那些當媽的,中年之後應該放鬆,不要為了孩子放棄自己。」

2、孩子是婚姻的紐帶,卻不是要挾對方的籌碼

羋姝讓嬴蕩利用各種機會在秦王面前表現「勇猛善戰」,將兒子作為爭鬥的籌碼、拴住男人的工具、棋子。

宋丹丹卻積極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沒有設法用孩子拴住男人,更沒有自憐自卑的委曲求全、自甘墮落。她為了讓巴圖心中無恨,裝滿愛,就讓巴圖幫她決定再婚的對象,條件是要愛她也愛他的。她促成了巴圖跟繼父之間的親密感情。難能可貴的是,在她家一個擺放生活照的中式柜子上,她還特意擺上英達和巴圖的合影,使巴圖明白血緣是不能忘記的。巴圖沒有背負父母之間的恩怨,成為再婚家庭中的情感大使,始終明亮,快樂,幽默,不但愛媽媽,愛繼父,還愛繼父的女兒,一個跟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姐姐。

3、不能因為孩子缺少父(母)愛,就溺愛的無原則,該立的規矩還是要堅定樹立並執行

羋姝得不到聖寵,就對兒子溺愛成風、肆意放縱。毫無規矩的公子蕩憑藉自己的力氣欺負其他弟弟司空見慣,羋姝不能推己及人,站在對方母親的角度體諒人家孩子被欺負的心理,而是沉浸在自己兒子霸道無敵的喜悅中。

還是說張國立的兒子張默,繼母為了討好他,讓他接受自己百般隱忍,不惜引產掉自己的骨肉,可以溺愛的結果並不是孩子成功成才,我們很多家長也如此,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全家人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養的目無尊長,自我中心,毫無公心與德行。

清朝末年著名大盜陳阿尖,從小雞鳴狗盜。他偷了東西母親不但不批評她,反而誇兒子聰明。最終陳阿尖被判死刑,臨死之前他要求再吃母親一口奶,結果他一口要掉媽媽的乳頭,鮮血淋漓。對母親說:「如果我小時候小偷小摸你能夠及時制止,我何至於命喪於此?」

規矩不是對孩子的制約,卻是一個人的方圓,孩子能夠走多遠不是取決於你給他的自由,而是得益於方圓之間的德行。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真誠的解決掉每一次衝突也並非聽起來那麼容易,頭頭是道的說家教,不如給孩子營造一個祥和的家風來的長久。(文:水亦田)

相關焦點

  • 贏蕩的正牌母后竟是宋丹丹,蠻橫暴戾的太子其實是個暖心段子手!
    但芭姐不得不承認,戲內的贏蕩的確有一個不得了的母后,贏蕩的所作所為,都是王后給嬌慣出來的。但戲外的贏蕩,更有一個了不起的媽媽,那就是宋丹丹!從爸媽離婚開始,巴圖成長的這20年來,也是一路看著自己的爸爸重組新家庭、帶著新的老婆兒子秀著幸福過來的。但這個親生爸爸,卻始終對他這個大兒子不管不顧!
  • 贏蕩的正牌母后竟是宋丹丹!暴戾太子其實不要太暖心喔~~
    但不得不承認,戲內的贏蕩的確有一個不得了的母后,但戲外的贏蕩,更有一個了不起的媽媽,那就是宋丹丹!但這個親生爸爸,卻始終對他這個大兒子不管不顧!英達也曾說過這麼做的理由:要開始新的生活,就要把原來的一頁徹底翻過去,包括不見孩子!
  • 秦武王贏蕩的奇葩死法
    世人對秦武王大概並不熟悉,因為他不僅在位時間短(前310—前307年,3年),而且在世時間也不長(前329年—前307年,23歲)。但其實秦武王是個承上啟下的角色,他的上一任是父親秦惠文王,下一任是弟弟是秦昭襄王,都是為秦統一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君王。
  • 羋月傳:看威後如何害死秦武王贏蕩
    史書上記載,秦武王贏蕩是「舉鼎絕臏」而死。要我說啊,這都是他那素未謀面的外婆害的。威後不溺愛羋姝,羋姝三觀就不會歪;羋姝三觀不歪,也就不會溺愛贏蕩;羋姝不溺愛贏蕩,贏蕩就不會好大喜功;贏蕩不好大喜功,他就不會去舉鼎;他不去舉鼎,就不會被鼎壓死。羋月與羋姝同為楚國公主,性格迥異,處事方式也不同,智慧與謀略更是相差甚遠!她們的不同不僅在於所處地位和環境的不同,更在於她們有著不同的娘親!
  • 東西風之爭: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相比,誰的級別更高呢?
    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並立的情況,一般是在新任皇帝的生母和嫡母非同一人時會出現。母后皇太后是嫡母,是前任皇帝的正宮皇后;聖母皇太后是生母,是前任皇帝的妃子,現任皇帝的親娘。在封建倫理制度度,母后皇太后的地位永遠高於聖母皇太后。就拿大家最為熟悉的慈安和慈禧來說,無論慈禧怎麼囂張怎麼聰明,在慈安面前,慈禧先天都矮一截。當時宮裡的人私底下稱呼慈安為東太后,慈禧為西太后。但是明面上沒人敢這麼說。
  • 《羋月傳》贏蕩居然是宋丹丹兒子?
    然而,幼年時期演劉濤兒子的小贏蕩卻是這樣的,畫風有點不一樣了!而成年之後的贏蕩,活脫脫是小時候的放大版啊,一樣的圓滾滾,還時不時來個撒嬌賣萌。悲催的是贏蕩23歲就因為舉鼎被砸死了,反派角色早晚都要狗帶。
  • 玩舉重而死的秦武王贏蕩是個怎樣的人
    他躊躇滿志,他拔劍東向,哥來了,諸位,洗好脖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武王逐張儀、魏章,以甘茂為左丞相,嬴疾為右丞相。在穩固了內部之後他將自己的志向告知天下: 「寡人慾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秦武王立下宏願,秦國的車馬一定要越過三川,完了他還要去周王室看看。
  • 宋仁宗一世憋屈,母后駕崩後,也沒放過他,找個人垂簾聽政
    劉太后擅權,守仁宗鬱悶不已宋仁宗趙禎13歲時接替帝位,他的親生母親劉太后成為他的攝政監管之人。畢竟趙禎接替皇位時太小了,他沒有能力去掌握那些舊的臣子,尤其是丁謂、曹利用這些老奸巨猾的人。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年已經成為青年,年輕的皇帝長大後,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想施展自己的抱負,無奈自己的母親仍然不放棄垂簾聽政的霸權,就連大臣們都是只聽皇太后而不聽他這個皇帝的。這些事情讓宋仁宗著實鬱悶,再加上他對朝事的一些決定都會被太后駁回,他任免的臣子也會被太后貶黜,宋仁宗越來越鬱悶。
  • 母后
    可我媽老說,都是最末了兒了,她並沒有吸取到什麼精華。可在我眼裡,她本身就是精華。這篇文章不算是個記錄,是送給母后的生日禮物。四年前的春節,因為時間太趕我在香港機場買了個粉紅色名牌包給她,花了不少銀子,心想著雖然匆忙但母后應該會欣然喜歡這高貴的粉嫩。前段時間回家發現,那禮物還紋絲不動地坐落在母后的衣帽間裡,連絲帶都沒解開過。
  • 原來《羋月傳》裡演贏蕩的是宋丹丹兒子,真是配角個個大有來頭
    然而,幼年時期,演劉濤兒子的小贏蕩卻是這樣的劇組也是太任性,敢不敢別這樣鮮明的突出反派啊。。。雖然知道贏蕩23歲就因為舉鼎被砸死了,早晚也要狗帶而要問這位演員是誰,後知後覺的我才發現原來他是宋丹丹兒子巴圖啊!
  • 羋月傳:怪不得秦國最後會內亂,你看嬴蕩死後,羋姝把誰給殺了?
    羋月傳:嬴蕩死後還有遺詔,羋姝到底做了什麼導致秦國陷入內亂?羋月傳中剛開始由於為了平定大局,秦王贏駟為了維持現在的大好局面,當時選擇立羋姝的兒子贏蕩作為太子,之後贏蕩也是在秦王之後順利即位成為大王。但是只可惜贏蕩此人並無政治謀略,而且十分自負自滿,當時也是受了別人的挑唆,在眾人面前為了顯示自己的力氣力大無窮,想要去舉起巨鼎,結果被其砸死也是成為六國的笑柄。而在贏蕩死亡之後,秦國由之前的強國卻是突然之間陷入戰亂,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當時贏蕩死亡之後,秦國的大權旁落到羋姝的手上。
  • 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誰大?三八節說說古代最尊貴的女性
    清代的古裝歷史劇中,不乏聖母和母后皇太后,這種兩宮太后並尊的現象其實在明代以前很少出現的。考慮到錢氏仁厚、柔弱的秉性,英宗擔心自己去世後錢皇后會受周貴妃欺負,他下遺詔:「皇后錢氏名位素定,當盡孝養以終天年」(《明英宗實錄》),「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明史》《英宗孝莊錢皇后傳》),要求皇太子朱見深和群臣務必保證錢皇后能夠安享晚年,去世後附葬裕陵。憲宗即位後,果然如英宗所料,周貴妃授意太監夏時,「傳諭獨尊貴妃為皇太后」。
  • 舉鼎而死的贏蕩,歷史上的秦武王,真有影視中塑造的那樣不堪嗎
    秦武王是秦歷史上最有名的君王之一,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也是個有雄心壯志與遠大抱負的人。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這些功績,作為一國之君的他是不遜於任何一代有作為的先輩的。
  • 秦武王之後的秦國動亂,秦昭襄王繼位的風波,秦武王死後的內亂
    而其中政局最為波折動蕩,在朝堂為禍最烈的就是在秦武王死後秦昭襄王繼位過程中發生的的「季君之亂」。當年幼的秦昭襄王最終踏著秦國宗室和他的嫡母(他老爹秦惠文王的王后)的淋漓鮮血坐在王座上時,可能他還不能真正理解他所經歷的一切。
  • 得知他和嬴蕩的真正關係後,網友意外
    如果大家沒有仔細觀看的話,是不會發現編劇的真正含義的。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樗里子一直拒絕秦王易儲呢?當得知他和嬴蕩的真正關係後,瞬間明白了。秦王是一位有著雄才偉略的大王,他所在的秦國也是諸位國家中最為強盛的一個。有秦王在世的時候,秦國可以說是風頭最盛了。但非常可惜的是,當秦王去世後秦國就一再衰敗甚至走向最低端,然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秦王的兒子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