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鼎而死的贏蕩,歷史上的秦武王,真有影視中塑造的那樣不堪嗎

2020-12-28 唔小道

無論是《羋月傳》還是《大秦帝國》中的秦武王,塑造的形象都是粗莽不堪,剛愎自用。引起很多網友的爭論,那麼,歷史上的秦武王嬴蕩果真如此粗莽嗎?

秦武王是秦歷史上最有名的君王之一,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也是個有雄心壯志與遠大抱負的人。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這些功績,作為一國之君的他是不遜於任何一代有作為的先輩的。

01天生神力也會死人

秦武王,嬴姓,趙氏,名蕩,秦國第二任王,秦惠文王嬴駟和惠文后所生之子。贏蕩長得人高馬大,天生神力,喜歡和一些大力士玩角鬥遊戲。

烏獲、任鄙二將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因為作戰英勇而倍受寵愛,秦武王即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任鄙、烏獲、孟說三人皆因力氣大,投武王所好而得受寵。

秦武王四年,嬴蕩帶著他手下的將領去周朝洛邑參觀。為了能夠見識傳說中大禹收取九州時所鑄造的九鼎,秦武王撇下眾人直奔周朝太廟。

《東周列國志》記載:秦武王望著象徵著擁有四海的九鼎,讚嘆不已,他指著其中的一尊鼎說:「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鹹陽。」看守九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劇照

對於守官說的無人能舉起此鼎,贏蕩心裡自然很不服氣,一心想要試下是否真的如傳言一般重若千斤,於是不顧旁人親自去試鼎。

秦武王先用一般力氣試了下,紋絲未動;再試了幾次還是不懂,眾將士紛紛勸誡,此時的武王豈會聽。於是,用盡平生力氣,僅僅把大鼎「抬離地半尺」,正要向前邁步,大鼎壓在了武王的右足上,脛骨當時斷裂。秦武王疼痛難忍,鮮血直流,到了半夜,一命嗚呼。

武王的暴斃,卻是令人惋惜。很多時候有自信事好事,但是能力、實力和自信卻不是一回事,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盲目的自行,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已經相信自己的人。

02改變內政,設立丞相

秦武王尚武,是個很有抱負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秦武王做了幾件大事。

驅逐張儀。秦國經過惠文王時期的內政外交,瓦解了齊楚聯盟,使得秦國可以從容東出攻打三晉,國力強盛。張儀奉行的外交欺騙政策,使得秦國陷入了嚴重的外交困境。武王好戰,張儀的外交策略於武王相衝突。設立丞相。秦武王雄心壯志,要建立不朽功業,逐鹿中原,便把秦國的相國一職,改稱為丞相,目的在於更好的輔助武王完成大業。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國設置丞相官位,設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為丞相兼領上將軍,樗裡疾為右丞相。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03平蜀伐韓

秦武王元年,蜀相陳莊作亂,殺死蜀侯通國。秦國自然不會坐視自己的大後方出現內亂,也正好藉此機會評定蜀國。於是秦武王派大將甘茂率軍出徵蜀國,誅殺陳莊,評定叛亂,隨後派兵攻打義渠、丹犁,解決邊境的危機。

武王三年,雄心壯志下隱藏不住蓬勃發展的野心,秦武王盯上了韓國軍事重鎮宜陽。宜陽是周國與韓國阻擋秦國東進最為重要的屏障,秦軍若想兵出函谷關,問鼎中原,首先必須掌控此地,才能以此為跳板面向諸國。

於是秦武王向左右丞相甘茂和樗裡疾請教,對他意欲舉兵伐韓、奪取宜陽的想法有何見解。樗裡疾反對伐韓,路途遙遠,勞師動眾,還要擔心趙魏兩國的偷襲,風險係數太大,還不一定有收穫。

甘茂則認為:「伐宜陽,定三川」是秦國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為了能夠出兵伐韓,建立功業,甘茂毛遂自薦,自請入魏,以此說服魏國助秦伐韓。

秦武王四年,贏蕩命甘茂率領秦軍進軍韓國,甘茂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率軍攻克宜陽,斬首六萬。秦軍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並築城,韓襄王為了自保,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議和。

《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記載:秦武王三年,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宜陽之戰的勝利,為秦國的東出打開了方便之門。秦武王也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為秦國將來的統一創造了很多有利的條件。

結後語

縱觀秦武王贏蕩短暫的一生,絕對不像影視劇裡所塑造的那樣粗莽不堪,剛愎自用。相反,秦武王應該是秦國在位裡最有作為的一位君主之一。無論是對秦國內部的改革、建設,還是對外的外交徵戰,都取得了不朽的成績。

可惜天不遂人願,好勇尚武的性格成就了他的功績,卻也害了他,最終被巨鼎壓垮而喪命。

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的自信;了解自己,認清現實,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秦武王贏蕩的奇葩死法
    世人對秦武王大概並不熟悉,因為他不僅在位時間短(前310—前307年,3年),而且在世時間也不長(前329年—前307年,23歲)。但其實秦武王是個承上啟下的角色,他的上一任是父親秦惠文王,下一任是弟弟是秦昭襄王,都是為秦統一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君王。
  • 玩舉重而死的秦武王贏蕩是個怎樣的人
    秦惠文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秦武王嬴蕩即位。他躊躇滿志,他拔劍東向,哥來了,諸位,洗好脖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武王逐張儀、魏章,以甘茂為左丞相,嬴疾為右丞相。在穩固了內部之後他將自己的志向告知天下: 「寡人慾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不僅如此,他還是秦國歷史上死的最荒唐的一位君主。《史記》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不錯,他是因舉鼎而死。在《戰國策》中,還有一個關於他和扁鵲的小故事,話說扁鵲去給秦武王看病,武王把他的病狀都告訴了扁鵲,扁鵲告訴武王此病能治。
  • 羋月傳:看威後如何害死秦武王贏蕩
    史書上記載,秦武王贏蕩是「舉鼎絕臏」而死。她教會了嬴稷做一個有主見的人。秦王讓贏稷和贏蕩去四方館,對秦國是功韓還是功蜀下注。這種強烈的對比,不難看出來,贏稷的後天訓練比贏蕩層次更高,羋月通過讀書,思考,達到的自我修為也在孩子教育上完全反應了出來。古語有云:「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 秦武王是個舉重高手,他一個挺舉就破了世界紀錄
    文:打起黃雀兒 配圖:網絡歷史上不乏力大無窮的猛士,記載較早的是商紂王時期的惡來,聽這名字就能把人嚇個半死。史書上說他「力角犀兕,勇搏熊虎」,可以跟犀牛老虎黑狗熊幹架。史料記載項羽「力能扛鼎」,霸王別姬裡有唱腔「力拔山兮氣蓋世」。李元霸的抓舉和挺舉整個隋唐沒有對手,牛叉的宇文成都單手舉石獅子,李元霸呵呵一笑一手一個舉著玩,把宇文成都累得大口噴血。男人似乎都喜歡「挺」和「舉」,有把力氣的更是喜歡發發朋友圈,曬曬武力值。莽夫之間互相不服氣,豪賭一把是常事,偏偏皇帝也來湊熱鬧,歷史上的秦武王贏蕩就是很奇葩的一位。
  • 秦武王19歲登基,23歲舉鼎而死,他真的是平庸的君主嗎?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諡號為「武」的君主屈指可數,且個個英武不凡,在南徵北戰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 《羋月傳》:舉鼎而死的嬴蕩,真那麼粗鄙嗎?真實歷史該給他正名
    01引言《羋月傳》中的秦武王,形象很是粗莽不堪,好勇鬥狠,最後居然因為舉鼎,折斷臏骨而死,也是秦國歷來君主中死得比較「奇葩」的。那麼,歷史上的秦武王嬴蕩果真如此粗莽嗎?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諡號為「武」的君主屈指可數,且個個英武不凡,如周武王姬發、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劉裕、清太祖武皇帝努爾哈赤等等,都是一代人傑,千古傳頌。而嬴蕩單單一個「武」字,足以見其地位。還有在《羋月傳》中嬴蕩名字的含義是非常霸氣的,「蕩平列國」「蕩平四海」之意。
  • 秦武王做了兩件事情,看似愚蠢,其實都有很深的目的
    不過,就本文所要說的秦武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則不是一位優秀的君主。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趙氏,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對於秦武王這位君主,在位時期有兩件事情,備受爭議,也即驅逐張儀和舉鼎而死。就張儀來說,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也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很多人看來,秦武王將張儀趕走,無疑是秦國的巨大損失。
  • 【熱點】歷史上秦武王嬴蕩到底是怎麼死的
    近日,宋丹丹兒子巴圖在《羋月傳》中演嬴蕩被罵 ,對此,巴圖搞笑自黑回應:「大家再熬一熬,我60集就死了」。可謂是可愛至極。
  • 秦武王舉鼎而亡,是年少的衝動還是大臣蓄謀已久?
    在歷史上,春秋戰國是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時期天下四分五裂。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之後,走向了強大,在當時來說,正是因為商鞅的出現,才有了之後秦國的強大。這都是後話了。秦國的時間很長,在秦惠王時期,秦朝就已經走向強大了。可是秦惠王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秦武王。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的很多人都舉起過鼎。在古代的時候,鼎是非常重要的象徵,最初的鼎出現在夏朝。
  • 《羋月傳》中的嬴蕩(秦武王)---歷史上死法最為奇葩的大王即將登場
    ↑ ↑ ↑ ↑ 六大標籤,必有一款適合您。嬴蕩,就是秦武王。秦惠文王嬴駟的嫡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兒子叫嫡子),母親是電視劇中的羋姝。他還有諡號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為啥有這麼壯烈悲情的稱號呢? 因為他堪稱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死法最為奇葩的大王。
  • 歷史上她們真的是親姐妹嗎?
    秦武王趙蕩的生母是惠文后,另外一些資料裡說穰候魏冉也是他的舅舅,只是沒那麼親,所以在武王時代也被重用。魏冉肯定不是魏國人,那魏姝呢?秦武王姓趙?秦武王母親惠文后是魏國人,是惠文王彭城相王途中認識的,惠文王原配。羋月傳很多地方與歷史不符,贏疾、贏華、贏泗是三兄弟,贏華不可能是贏泗的兒子。贏蕩是魏女魏姝之子!魏姝是魏國人,贏駟的秦王后!
  • 現實中的特種兵,真能像電影中那樣一腳踹死一個人嗎?
    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的影視作品中,常常能看到特種兵的形象,這些特種兵被塑造成身懷絕技的超人,能在戰鬥中以一敵百,普通人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不過,現實生活中的特種兵到底戰鬥力如何,真能像電影中那樣一腳踹死一個人嗎?
  • 「歷史上有哪些名字很野雞,實際上卻很厲害的人物?」無所不知的...
    現在寫小說的尺度都可以這麼大了嗎?有些「總裁文」寫的一個寶媽生雙胞胎,龍鳳胎,三胞胎啥的都可以接受,因為是主人公生多點沒啥,不生多點反而不符合主角的人設了。但是有些小說離譜到什麼地步呢?生個七胞胎都算少的了,生了70億個孩子可還行?!哈哈哈哈!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說是如果情侶之間沒有了激情,該怎麼辦呢?你們怎麼說呀?其實這不就是新鮮感的問題嗎?
  • 秦國幾位短命的君主,有的被老爹坑死,有的被自己作死
    他們有的是自己作死,將自己送上了黃泉路。有的是被自己的老爹坑死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例如秦武王贏蕩、秦孝文王贏柱。這些人是如何在秦王之位上將自己搞沒的。首先就是秦武王贏蕩,如果是你是因為和敵人作戰,戰死沙場也能夠讓人信服,但是秦武王偏偏是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 秦武王嬴蕩舉鼎而死,公子嬴稷登基為王,大秦歷史中的季君之亂
    後來在打賭舉鼎中,因為力竭被大鼎砸中了大腿骨,失血過多而死。歷史上關於秦武王死後繼位人選的問題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嬴蕩在臨死前留下了傳位詔書,決定立遠在燕國為質子的公子嬴稷為大秦新王,嬴稷是羋八子的長子,即歷史上的秦昭襄王;另一種說法是嬴蕩死後並沒有擇立新君,於是惠文后(即《羋月傳》中的羋姝的歷史原型)想要擁立公子贏壯,而羋八子想要擁立自己的次子公子贏芾,趙武靈王接回了在燕國為質子的公子嬴稷,想要借擁立嬴稷為名而掌控秦國
  • 秦王嬴蕩因舉鼎被砸死,成歷史笑話,可你看看他這麼幹目的是啥?
    前幾年有一個熱播電視劇《羋月傳》,劇中有一個魯莽的秦王,他是秦昭襄王同父異母的哥哥秦武王嬴蕩。嬴蕩的小媽就是羋月。嬴蕩人高馬大、天生神力,平時也好勇鬥狠,喜歡結交習武好戰之士,手下三員大將烏獲、任鄙、孟賁都是聞名天下的大力士。歷史記載,嬴蕩親率大軍進攻洛陽,周朝天子無力抵抗,只得率群臣出來迎接嬴蕩。
  • 羋月,是中國歷史第一後
    的歷史內容,如果沒有對戰國歷史有一定了解很可能第一集就看不懂...你怕了嗎?沒關係,雪芽君為您扒一扒那段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真實的羋月是啥樣?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秦武王嬴蕩(好名字!)如果把中國歷史上的女王們聚到一個屋子裡喝茶鬥地主,誰會笑到最後?綜合其歷史事跡來看嗎,呂后屬於揣著好牌陰自己人的、慈禧大概就是拿著萬千好牌,把四個二孝敬給了外國人的,武后和羋月有一拼,都集霸氣、魅力、美貌於一身。
  • 你知道《羋月傳》中的真實歷史事件,是怎樣的嗎?
    電視劇《羋月傳》的播出引發了一系列的熱潮,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演員們的實力演繹,每一集的劇情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然而歷史當中的羋月也是「女強人」一般的人物嗎?今天就讓小編來和你聊聊《羋月傳》中到底還原了多少歷史事實,那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嗎?
  •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和被悶死的晉孝武帝都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代表!
    而且歷史上被自己作死的皇帝也不少,比如今天要講的秦武王和晉孝武帝。 |秦武王 秦武王不僅死的有意思,名字也特有意思,因為他叫——嬴蕩!他是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是秦惠文王之子。 其實秦武王在政治上頗有建樹,他即位後就首先致力於鞏固後方和整頓內政。後來與魏王在臨晉相會,以鞏固秦魏聯盟。元年,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陳莊,並派兵攻打義渠、丹、黎等少數民族,以確保秦國後方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