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自行車(童車)規上工業企業26家,實現營業收入62.5億元,同比增長34.4%,佔全縣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的23.6%。」這是邯鄲市曲周縣自行車(童車)產業去年的成績。自行車(童車)產業可謂是曲周縣域經濟的一支助推器,那麼,這一產業背後有著怎樣的產業經呢?縣委書記李凡給出了答案……
近日,「書記當主播,談談特色產業經」系列活動走進邯鄲市曲周縣,縣委書記李凡攜當地3家企業代表走進演播間,深度展示了曲周縣自行車(童車)產業的成績及其背後的產業經。
本次活動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曲周縣委縣政府、河北新聞網共同承辦。
曲周縣委書記李凡正在接受訪談。
據李凡介紹,曲周的自行車(童車)產業鏈相對比較完整。在產業鏈的上遊,有橡膠、包裝、塑料等完備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而且都是由本地企業供應;在產業鏈中遊,全縣有1000多家零配件生產和組裝企業,除為本地整車生產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外,產品還銷往天津、上海;在產業鏈下遊,有自行車、童車、童玩等6大類終端產品,涉及291個種類3400多種型號。
隨著國內國際市場對曲周產品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曲周自行車(童車)市場主體從2015年的1300餘家增長到現在的1800餘家;全國經銷門店從1500多家增加到現在5500餘家。目前,全縣擁有億航、億豐等骨幹企業26家,註冊商標143件,年產能4000餘萬輛,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遠銷歐美、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邯鄲市億航車業有限公司企業代表推介本公司產品。
談及自行車(童車)產業的改造提升,李凡介紹說,40餘年間,曲周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專抓力量跟進、建園區促提升、給政策激活力、抓服務促成長,在提高創新能力、培育優質企業、建設配套設施和優化營商環境四個方面下功夫,有效促進了自行車(童車)在當地的發展。
提高創新能力,突破工業技術瓶頸。2018年,曲周縣與深圳坐標跨界設計公司成功籤約,建成了河北省首家縣級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組織綠源、億航在內的15家企業與工業設計創新中心達成了合作協議。目前,設計中心已完成童車類產品研發16項,交付並成果轉化6項,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2019年,全縣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6家,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目前,全縣骨幹企業達到1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
培育優質企業,促進企業品牌意識。曲周縣建立了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制度,每年培育2至4家「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重點支持,目前全縣有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同時,選取創新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行業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促其儘快掛牌上市。
建設配套設施,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曲周縣以河南疃環鎮路、海豚大道和創新路沿線為自行車(童車)高端產業中心發展帶,完善了雙創強村富民孵化園、表面加工處理園、大型現代物流園、技術檢驗檢測中心、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紮實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曲周縣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明確縣四套班子領導和有關部門分級實行「一對一」包聯服務,實打實地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特別是為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要求,向每個企業發放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彙編,讓企業掌握上級優惠政策,積極幫助爭取政策扶持,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產業集聚、項目支撐、園區保障』的工作思路,以『一帶兩翼三園』為發展框架,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力爭通過5-10年時間,努力形成電動車看天津,自行車看上海,童車童玩看曲周的新發展格局。」談到曲周縣自行車(童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規劃,縣委書記李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