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值得你帶孩子去刷10+N次

2021-02-23 放娃班主任

今天這一篇直截了當,就是瘋狂為自然博物館打call。

以前,我每種草一個地方,我都要做很久的鋪墊和前戲,生怕大家懷疑我是在發廣告。

當然我很負責的說一句,金主爸爸們現在還沒有人來找我(也是很沒有良心了),不然我購物車裡的東西,也不至於從上架一直躺倒「『該商品連結不存在」了…… 

不過自然博物館我就想直接寫,因為它真的好到我為它爆燈為它轉身,為它打call日夜不分,恨不得安利給身邊所有的小夥伴們。 

很多博物館或者藝術館,逛著逛著到最後,你都會有些「泯然眾人矣」的感覺,但是自然博物館不會。

一開始你第一次進去,可能會驚嘆折服,哇靠,竟然有這麼棒的自然博物館。

到了二刷三刷的時候,你就會羞愧自己知識是多麼貧乏,因為當孩子問你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的時候?你除了照著銘牌念一遍名字,再也講不出一個字來。

再往後四刷五刷的時候,孩子也許就不會老老實實從頭逛到尾了,他們會跳著逛,挑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比如恐龍化石或者走進非洲……

然後到了六刷七刷,你和孩子可能已經對展品很們都熟悉了,可是逛著逛著的時候又會忽然發現了一個之前被自己忽略了的角落,感覺特別稀罕。

我敢打賭,就算你刷到第十遍,還是意猶未盡,就像在地毯裡搜芝麻,會發現好多小而有趣的細節,

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魅力呢?

因為它除了極豐富的自然科學、古生物等展覽外,還更重視互動體驗和多感官學習,是真·寶藏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其實一共有10個常設展廳,包括起源之謎,生命長河、體驗自然、演化之道,未來之路、生態萬象、生存智慧、繽紛生命、人地之緣、大地探珍。外加1個臨展、1個探索中心和1個4D電影院。

是不是都有種感覺,懷疑自己去了個假的自然博物館,好像印象中自己只看到了動物標本,恐龍化石,怎麼其他館好像都沒逛過呢?

其實自然博物館設計的瀏覽動線還是很科學的,跟著走的話,一圈逛下來這些展廳你可能都走了七七八八,但是生命長河、演化之道還有生態萬象這幾個展廳實在太驚豔了,以至於其他內容再也不能戳到你的G點,自然也留不下什麼深刻印象。

但是如果你耐著性子去看,自博的每個展廳都值得你細細品味。以下是超長篇幅預警,如果不想被劇透一臉的話,可以直接拉到最後看超實用信息(不看會後悔的那種)

這是進入館內,第一參觀的展廳。

宇宙從何而來?它到底有多大?它的未來是什麼?生命的種子來自哪裡?

最早的生命何時出現?地外生命是否存在?……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能在這個展廳內找到線索。

喜歡探索宇宙起源和天文星球的孩子肯定會喜歡,裡面還展示了許多科學家的望遠鏡和儀器,追星範兒十足。

這個Part,去過的人印象應該都會十分深刻,一個挑高的兩層區域了展現了無數與我們迥然不同的生命個體,有盛極一時最終走向滅絕,凝固成化石的史前巨物,真猛獁象、雕齒獸、毀滅刃齒虎……

當然也有默默無聞,但歷經滄桑,繁衍至今,依然鮮活的生命。

所有的標本都栩栩如生,毛髮可見,面部表情也活靈活現。 

整個展廳自上而下,是個迴環形的曲線,漫步其中,無時不刻都在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因為它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裡面出現過,在劇裡面它有個更厲害的名字叫史前霸王蠑螈。

當然這裡面還有個網紅,那就是下面這隻呆萌的獅子,展現了它無敵的瞪眼神技。

還有這隻狼,正面看好像很帥的樣子,結果一看側面……就是有點鬥眼的哈士奇。

去年我們一刷的時候,覺得這個展廳其實很特別,裡面主要是魚類、蝴蝶、還有兩棲動物等的養殖箱,如果碰到動物們心情好,兩棲動物會隔著玻璃和你手指互動,水母會自由伸展遨遊....

而且裡面有兩個互動體驗區,一個是放飛蝴蝶,一個是水裡觸摸池,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

 

從L1下來到了B1層,首先進入的就是最吸睛的演化之道。

從前寒武紀動物群化石,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再到生命登陸,動物系統的進化……

說真的,古生物學家們,你們到底是怎麼找到這些標本和化石的啊?

這個展廳圍觀現象最嚴重的怕是這個場景:

鎮館之寶馬門溪恐龍的骨架,和一隻被「解剖」出肌肉和骨骼紋理的霸王龍,湯圓來了兩次,每次都能站在旁邊看個半小時。 

還特別喜歡被霸王龍正面吼一吼,抖M體質無疑了。

在這裡的二樓,還有個恐龍研究室,孩子們可以探究恐龍的食性、行為及鄰居。

像這個裝置,就是一個道連線題,搭配恐龍種類和各自腳印形狀,我搞錯了很多次,還是旁邊的娃教我做題。

還有一臺仿真的CT,讓孩子們可以掃描頭蓋骨,也是很會玩。

裡面還有一部名為《人類之路》的短片,講述了人類如何篳路襤褸從非洲到美洲,最後進化到食物鏈頂端的。 

看完之後會生出一種後怕,也不知道現代社會這麼多喜歡躺屍的人,人類是不是不久後就要從食物鏈頂端被拉下來了。

 

逛完演化之道,這個展廳很容易就被忽略過去,但裡面的內容其實也很有意思。

所有內容其實就是圍繞是將來人與自然要如何相處。

你可以看到小蠹為害的木材,還有短頸劍線蟲為害的榆樹這些自然現象,還會看到箭毒蛙、海神大兜蟲、粉紅斑馬腳蜘蛛……這些瀕危動物

人類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逼近地球極限,未來要怎麼做呢?

拯救瀕危物種,改變生產模式,發展循環經濟,保護地球家園,這是我們的共識,也是通往未來之路。

 

這個展廳我覺得可以和生命長河、演化之道並稱為自然博物館3大巨頭,因為實在太豐富了。

寒冷的極地、漆黑的海底、乾旱的荒漠、溼潤的雨林……生命的奇蹟無處不在。 

而這個展廳就是展現了7 大生態系統、2大極地、2個季節交替的非洲大草原上形態各異的生物們。

其中估計最令人驚豔的就是走進非洲了,因為這塊區域能以假亂真到讓你自己感覺真的一腳踏入了非洲大草原。

細節做得相當逼真,還有這種豹子、豺、鬣狗和禿鷹一起圍攻羚羊的血腥場面。

還可以看到非洲象寶寶正跟著媽媽趕路,可以看到大群的角馬正在遷徙,可以看到幾隻疣豬準備喝水,可以看到獅子一家趴在巖石上休息……

而且每天整點還會上映3D大片,近1500平方米的步入式復原場景,逼真再現生機勃勃的非洲大草,非常震撼。

極地探索區域展示的是北極、青藏高原、南極的寶寶們,不用說企鵝在孩子心中肯定是佔C位的。

而自然之窗取悅七個大型景箱展示的是深海、紅樹林、草原、荒漠、熱帶雨林、針葉林的各種動物。

整個生態萬物展廳跑完,就像回顧了一遍趙忠祥老師的《動物世界》。

 

這個展廳我也很喜歡,因為裡面展現了很多動物的聰明勁兒。

像為了繁育後代,杜鵑會將自己的蛋產在其他鳥類的窩裡,而這些鳥類就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杜鵑把孩子撫養長大。

還有將裝死絕招用到極致的負鼠,它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演技一流,直逼奧斯卡影帝。

還有蘭花螳螂為了捕獲獵物,身上的顏色會變得與漂亮的蘭花一樣,讓它的獵物分辨不出哪是蘭花…… 

轉完整個展廳,突然覺得像我這種人要是跑去了《動物世界》,智商估計只能活三集。

這個展廳應該是所有人都覺得是館內顏值最高的了。

放幾張圖,但是手機拍出的效果表現不出其十分之一。 

有沒有不在逛博物館,而是在逛藝術館的感jio。

看到這些標本,既有生命逝去的疼痛感,有生命歷經滄桑的絢爛,總之是一幅幅非常動人的生命畫卷。 

裡面還有一塊觸摸區,孩子們摸一摸可以體驗不同的動物犄角,看看手感有什麼不一樣,非常有意思。

這個展廳也是在B2,但是很多人從繽紛生命出來之後就直奔出口了,通常都會忽略它。

但是這個區域才是全館最閃亮的存在,因為裡面全是黃金珠寶奇石,滿眼的blingbling

展品詮釋和展現了生命和人類發展以來巖石、土壤、礦產、地貌的由來和屬性。 

有地質形態褶皺、錯位、景洞……的展現,

還有各種奇珍異石自然金、貓睛石、月光石、螢石……滿目琳琅,通通都想抱回家。

你們看輝銻礦是不是有點像《冰與火之歌》裡面鐵王座的造型,果然藝術來源於生活。

在大地探診展廳隔壁就是人地之緣,這個區域非常適合沒下過田的人帶孩子來漲漲知識。

因為它主要展現的是人類的農耕文明和中華智慧,還介紹了各種農作物的起源、民俗文化、中藥等。

裡面重點介紹了小麥、水稻、粟和玉米的起源、傳播和人文背景,像玉米竟然起源於美洲的大芻草,是由印第安人最先栽種和馴化了這種植物。 

而在「中華智慧」區域,我發現了一個長久以來90%的人都存在的認知誤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是不是大家都認為它是和農曆有關,殊不知這是最大的誤區。節氣應該和太陽有關,而不是月亮。

這些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和豐富鮮明的地域文化,逛完你就會覺得老祖宗們的勇氣、智慧、風採實在是讓人驚嘆。

 

這是位於B1和B2夾層中的一個臨展,如果你在1868咖啡廳吃飯的話,那出門就可以看到它。

位於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是中國海岸線的中點,襟江帶海、依河傍湖。這個展區就展示了候鳥遷徙,魚類洄遊,生靈的來來往往的瞬間。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龐然大物,翻車魚。

傳說中一次性可以產出三億枚卵,頗有撒豆成兵的氣勢。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的蜜汁萌點是與它身材極不匹配的「玻璃心」。

傳說中有人羅列出翻車魚的死因,陽光太強死亡,水中的氣泡進到眼睛裡緊張過度死亡,海水的鹽分在身上留下斑點了打擊過大死亡,感到會和前面遊過來的海龜相撞,緊張過度死亡,因為在附近的小夥伴死了打擊過大死亡等等。

雖然不知道傳聞是真是假,總之放在這麼大體積的翻車魚身上,就特別反差萌。

 

在B2還設有一個教育活動區域,約1200平方米。設有兒童活動區、化石挖掘區、實驗教室、主題教室、研究觀察室等區域。

兒童活動區主要面向低幼兒童;實驗教室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團體,開發有一系列融演示、動手做、實驗、觀察、記錄、角色扮演等各種形式於一體的教育課程;

研究室可讓觀眾直觀地了解博物館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過程。

特別介紹一下需要現場預約的化石挖掘活動。

不過此活動只針對身高為1-1.3m之間的兒童參加,每個開放日9:00在探索中心前臺現場發放預約券,須兒童本人到場測量身高,每場活動限20人,活動時間為30分鐘,約滿為止。

據說挖之前老師會講解,挖的時候老師也會邊介紹邊幫忙,最後還會把挖出來的化石都講一遍,給孩子的體驗特別好。

可惜現在疫情期間探索中心關閉了,後面可以來預約。

刷館方式建議

我估計很多家長帶孩子來自然博物館,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的形式,任由孩子自己穿梭或者停留,沒有特別的引導。

但我看下來,這裡面其實還是有一些區別。

0-3歲的時候,孩子還處於物體認知的階段,在這個年齡段來刷館的話,走馬觀花我覺得是ok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開拓孩子的認知邊界。

3-4歲的時候,孩子的探索需求會出奇旺盛,而且知識攝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他們不會再滿足你告訴他這個是什麼,那個叫什麼名字。

他們會想要知道為什麼霸王龍的前肢會那麼小,為什麼大熊貓的眼圈是黑色的……

這時候家長就要多做一些準備了,可以在官網上提前了解一下藏品的知識,以免孩子興致勃勃,大人卻一問三不知。

在這個階段,我建議除了單純的知識科普外,我們可以幫孩子提前預約幾個自博的教育活動,孩子既玩了,又動手了,還有老師帶著講解知識,通過觀察與遊戲,把知識學了就非常棒。

孩子4歲以上了,閱讀量就更大了,很多孩子都能做到自主閱讀和獨立行動了,還特別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階段我建議可以多報名參加自博自己辦的和外面機構辦的研學活動,有老師帶領做全程或者某個主題的講解,這樣觀展才會更豐富,更有深度。

線上博物館

現在疫情期間,自博有些區域都不開放,但是官網很貼心地上線了線上博物館,特別是不在上海的媽媽們,如果想帶孩子看自然博物的話,就可以線上瀏覽,還有非常多的教育資源。

點擊虛擬導的話,可以這樣360°虛擬漫遊,身臨其境地參觀博物館

還有自然探索在線,點擊進去是很多有趣的科普遊戲,可以寓教於樂。

除此之外,自博官網上還有非常豐富的原創科普教學資源,圖文、視頻、音頻都有,這些內容都在自然探索營裡面。

購票預約

雖然點評這些平臺上都有門票購買,但是我還是強烈推薦大家提前關注「自然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非常好用,而且博物館還會是不是搞活動,有折扣。

然後我還要提醒大家容易忽視的地方,自然博物館其實是有一個4D電影院,我們這次因為是臨時起意過去,沒有預約上,但是看過得都很推薦。
每天一共有5場電影,最早一場是10點開始的《走進非洲》,極其震撼又真實。

大家一定要提前預約,現在疫情期間,每場只能容納50人,完全要靠搶。 

另外自博裡面還有劇場演出,像逃出白堊紀,宇宙大爆炸,地球力量劇場(雖然疫情不開),以後大家過去想看的話,也可以在公眾號上面查詢演出時間。

 

館內用餐

自博裡面一共有2個餐廳,一個是在B1的中餐廳,一個是在B2M的1868咖啡廳。

性價比上來看,中餐廳會高一點,提供的是中式盒飯,一份差不多在30左右。

用餐環境上來看,1868咖啡廳會更好一點,不過餐點略貴,但也屬於可接受的範圍,意面48/份,豬肉腸20/根,就是分量小,不太能吃飽。

 

交通建議

我給大家的建議,能不開車就不要開車。而且13號線有自然博物館站下來非常方便。

自博沒有停車場,開車的話要麼停路邊(車位要碰運氣),要麼就停在對面的商場,停車費不菲,15元/小時。想想看如果帶孩子在裡面逛個一天,光停車費就上百了。對了再補充一個敗錢的地方

在B2禮品店的二樓,可以淘金尋寶,湯圓玩了最貴的淘寶石,108/次

貴是貴了點兒,但湯圓在哪兒專心致志的玩了半小時,家長坐在一旁刷刷手機也是香的。

好了,終於寫完了。實話說自然博物館裡面的內容實在太多了,遠遠不是這一篇文章能夠涵蓋的,喜歡的人刷個10次也是不夠的。

有人問我為什麼喜歡逛博物館?

我想除了單純的感興趣外,是希望突破自己的認知邊界,而博物館就是這個壓縮了時間和空間,把古今中外都聚匯到自己眼前來,並啟發靈感的地方。

之前我還看到微博上有個網友是這麼說的:博物館就是多元文化空間建立"進步的地方感"的最佳實踐場所,是跨越自我有限認知疆域的旅行、重繪知識/經驗、地理/心靈的邊界,是自我成長不可或缺的過程。

-    END  - 

另外我和周圍的媽媽一起組織了

我來拉你入群。

相關焦點

  • 雙節最值得帶孩子去的AR博物館!
    秋高氣爽,放下手中的手機,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去博物館探索學習,給孩子留下美好童年回憶同時又可以開拓視野,激發孩子的無窮潛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剛剛升級體驗的博物館。科技+博物館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科技帶來的視覺盛宴,啟發孩子科技創新的思維。
  • 《熱血合唱團》:值得帶孩子二刷三刷,為它去影院絕不後悔
    「非常好看,值得幾刷,值得帶小孩看」,「很感動,很生活,每個家庭的故事」「治癒系電影!最後淚目」……這是網上隨處可見的對正在熱映的電影《熱血合唱團》的評價。嚴sir又一貫是待人待己都堪稱嚴苛的個性,與一幫刺頭兒「硬碰硬」,結果我們自然可以料想得到。
  • 《熱血合唱團》:值得帶孩子二刷三刷,為它去影院絕不後悔
    ,值得帶小孩看」,「很感動,很生活,每個家庭的故事」「治癒系電影!嚴sir又一貫是待人待己都堪稱嚴苛的個性,與一幫刺頭兒「硬碰硬」,結果我們自然可以料想得到。    但嚴sir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肯給予這些孩子們信任,也願意為這幫孩子的未來付出所有努力。他對孩子們說,只要你們願意留下來,我就有信心帶你們贏。
  • 技術流媽媽是這樣逛博物館的,我以前的故宮都白去了
    打卡故宮4次- Z   h   e   n    B   a   n   g -說實話,來京那麼多年,之前一直覺得故宮的票很貴,即使在附近租房居住了那麼多年,也沒有進去過(其實相比較來說,40元對於裡面的內容和收穫來說,真的值。只是當年的自己對歷史完全不感冒,且比較窮,哈哈)。一個對歷史完全不感冒的小白,帶孩子逛故宮,會有意思?
  • 博物館迷媽媽全攻略奉上!假期帶娃逛展覽收好
    打卡故宮4次- Z   h   e   n    B   a   n   g -說實話,來京那麼多年,之前一直覺得故宮的票很貴,即使在附近租房居住了那麼多年,也沒有進去過(其實相比較來說,40元對於裡面的內容和收穫來說,真的值。只是當年的自己對歷史完全不感冒,且比較窮,哈哈)。一個對歷史完全不感冒的小白,帶孩子逛故宮,會有意思?
  • 這座全球最值得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背後的故事更讓人驚嘆!
    不僅僅因為這部紀錄片裡的這個位於倫敦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我們每次去倫敦必去之地,承載了我和小米同學太多太多的回憶,更因為我們在這部紀錄片裡看到的, 已經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裡工作了50多年的老爺爺,退休後仍然經常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老爺爺帶著我們穿梭在迷宮般的博物館工作區裡,帶我們來到曾經讓他為之震驚的博物館藏品倉庫裡,他說當他第一次來到這個倉庫的時候
  • 這10部美劇值得你N刷
    雖然,我不知道,這一年你經歷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但是,我知道,這一年你一定不能錯過,這10部高分美劇。1.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看到豆瓣上,近25萬人給它打出了9.1分。一口氣刷完18集的感覺,太棒了!每一集都能讓觀看者爽一下,連著看還真有點受不了,每一集都想給它打五星。我最喜歡的是第三集《證人》和第十六集《冰河時代》。
  • 值得刷N次!10部評分最高的懸疑日劇
    今天是小年夜,你放假了嗎每到假期君君就會找幾部懸疑日劇刷著。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10部評分最高的懸疑日劇,每一部都值得多刷幾遍。9.4★★★★☆他也是帶劇中那些人去奇妙世界的領路人。故事奇妙,演員陣容也越來越繁華。不過近幾年來,播出的內容大多重複導致口碑有所下降。
  • 京城博物館,4個新晉「一級」你帶娃去過嗎
    帶孩子一起看看,肯定不會失望。海澱區 從甲骨文到公共安全除了上面這四所新晉一級博物館,大北京的其它博物館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物件,這個寒假,不妨帶娃安排起來啦!位於海澱區的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五、六展廳的「甲骨文記憶」展,在2020年12月29日重新恢復開放,配合孩子在學校學習的甲骨文知識,到這裡看看,一定會讓課本內容變成鮮活的「養料」。
  • 上海適合孩子去的博物館 清單和攻略
    本文所列的博物館都是經過我們(微信公眾號:「從小玩到大」)親自帶娃體驗過,並認為還是值得去一次甚至多次的。所以,並不求全,後續還會持續更新。請關注公眾號後,根據相應菜單來查看最新版本。如果有什麼更好的去處,也可以直接在公眾號裡發消息分享給我。
  • 37部世界頂級自然&博物館藝術館紀錄片,為孩子撐起這個假期!附視頻連結
    你問宅在家做什麼?萌媽匯總了一系列總了一系列精神食糧——37部世界頂級紀錄片送給大家!做完必要的功課之外,來這裡享受一頓文化大餐吧!從地理到人文,從藝術到歷史,在家裡就能陪孩子一邊防疫一邊長知識。*以下每部紀錄片都附有觀看連結,長按複製後,在電腦端瀏覽器打開即可觀看。
  • 鹿媽帶你玩轉」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清明節假期除了掃墓、踏青還可以帶孩子去周邊哪裡親逛逛?鹿媽以親身經歷,推薦去香港親子遊!前兩天鹿媽跑了趟香港,看了一遍香港的太空館、博物館、科技館等,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一條極富教育意義的短途線路:「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科教一日遊。目前太空館仍在維修閉館,但裡面的天象館繼續放映球幕電影、3D科技電影,尤其是《機器智友》值得推薦,不妨帶孩子一看。
  •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 走進真正的博物館奇妙夜!
    儘管攝製組已獲得進入自然歷史博物館拍攝的許可,但考慮到館內藏品的價值,最後劇組還是在攝影棚內儘可能還原了博物館的內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每年接待約400-500萬人次的遊客,它建造於1869年,已經有整整150年的歷史。
  •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
    1天能做10萬人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又來啦! 每天能完成萬份新冠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現場通過模型展示如何採集鼻咽拭子在病毒環境下作業,如何做好防護……這些科普知識,在今天下午舉辦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 N多互動性博物館、可露營海灘…而且都是良心價!帶娃去香港就該這麼玩~
    遊客眼裡的香港是代購或迪士尼,但津津媽眼裡的香港,有管理成熟的海灘,互動性超讚的博物館,逛吃逛吃的街頭小食,而且這一切都超便宜! 因為離香港很近的緣故,有娃以後,我們前前後後去香港20多次,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去兩次。可以說所有適合親子的地方幾乎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 B站這個資源寶庫帶娃神器,值得你收藏一百萬次
    自從新年晚會一炮打響B站在大眾群體變得越來越廣為人知 只是不同的是不挖掘B站的人或許以為這只是一個二次元和番劇的平臺但很多浸淫已久的老母親會知道 除了表面上的二次元以外B站簡直就是一個資源寶庫 帶娃神器值得你收藏一百萬次連共青團和央視都已經被ta折服譬如你可以路遇教大家在城市肉眼觀星的老師 你還可以看到浙大的學霸UP主免費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 幾部值得讓你重刷N次的電視劇 有鐵齒銅牙紀曉嵐 你贊同嗎
    推薦幾部值得讓你重刷N次的電視劇。 《遇見王瀝川》,這部劇看了N遍,筆者認為在往後的日子裡,很多人還會無條件地N刷數遍,只可惜這輩子不會再有第二部劇
  • 上海自然博物館「聽·見萬物」帶你走近野生動物
    作為上海自然博物館分眾教育的一部分,該展示活動基於「聽見萬物——2020年我的自然百寶箱」公民科學項目,將館外公眾與自然科學家聯動的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現。展示內容以上海地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為主,輔以上海典型生境的沙盤模型及動物標本,通過多種手段把隱藏在城市系統中的野生動物呈現出來,讓人們在展廳中感受上海大都市中的自然野趣,共同關注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你我身邊的野生動物生靈。
  • 去香港不去這些博物館實在虧!
    其實在香港,除了買買買之外,你還可以去形形色色的博物館逛逛。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文藝青年還是帶娃一起出遊的潮媽潮爸,總能找到適合你的。 如果你想了解最全面的香港歷史,想看到香港作品展覽,那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會很適合你。一個是通過展品向遊客展示香港的歷史變遷,一個是致力於展示香港本土藝術家和創意者的作品,在其中你能感受到濃濃的香港味。
  • 陽光少年 | 帶你去看飛機博物館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飛行夢,本次活動將通過實地學習,帶孩子們參觀飛機機庫,近距離了解飛行器,並親手製作飛機模型,觀看和參與飛行航模表演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