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看,值得幾刷,值得帶小孩看」,「很感動,很生活,每個家庭的故事」「治癒系電影!最後淚目」……這是網上隨處可見的對正在熱映的電影《熱血合唱團》的評價。
天王出演,戲骨客串,還請來專業的音樂人做指導,主創團隊的誠意絕對對得起網上所給的高評價。特別是劉德華情緒爆發的兩場戲,尤其能夠觸人心弦,帶給觀影者滿滿的感動。
在外人眼裡,熱血合唱團是一個和「熱血」毫無關係的「爛橙合唱團」——這是那些「好學生」們給他們起的侮辱性名字。合唱團裡的學生連一點音樂基礎都沒有,更不用說對音樂的認真與熱愛了,如果不是他們的表現太過「廢柴」,被學校要求參加「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接受改造,他們的人生可能到頭都沾不上音樂的邊,甚至人生也無法發生任何的改變。
改變這一切的,是劉德華飾演的男主嚴梓朗。他是一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指揮家,素來嚴格苛刻,有些完美主義的傾向,這樣的個性在順風順水時自然無事,可真當自己的人生出現問題時,他卻無法調和自己的生活。機緣巧合下,他答應幫恩師的忙,接手這個似乎無可救藥的「爛橙合唱團」——他要把他們改造成「熱血合唱團」。
其實也難怪外人嘲笑,阿sir接手合唱團時看到的局面糟透了。成員零基礎不說,還個個是桀驁不馴的「問題學生」,即使迫於無奈加入合唱團,但就算在他們自己的心裡,也把這件事當成個笑話,更不要說是主動配合練習了。嚴sir又一貫是待人待己都堪稱嚴苛的個性,與一幫刺頭兒「硬碰硬」,結果我們自然可以料想得到。
但嚴sir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肯給予這些孩子們信任,也願意為這幫孩子的未來付出所有努力。他對孩子們說,只要你們願意留下來,我就有信心帶你們贏。為了做到這一點,他想盡辦法為孩子們掃除障礙。
難怪有很多父母看完後,都大讚電影,表示被上了一課,還有的表示要帶上自己的孩子二刷。
從音樂上的專業指導,到生活中的關心照料,看似冷淡的嚴sir無微不至,終於觸及到了這些孩子們「問題」表象下遍布傷痕的一顆顆心。而在他為孩子們療傷的過程中,這些孩子也用自己的赤誠,帶領嚴sir走出他自己的心結。劉德華的兩場哭戲,就可以說是嚴sir前後轉變的最佳寫照。
嚴sir的哭是很「成人式」的,無聲,壓抑,他的情緒是遞進爆發的過程,正如大銀幕前被冷酷現實壓得喘不過氣的大多數成年人。也正是因為這種「懂事」的克制,使得我們更能與沙發上那個蜷縮的身影共情。
比起家裡痛苦壓抑的哭,我更喜歡的還是嚴sir不得不離開時在機場候機室的哭戲。他全情投入地指揮,與孩子們在音樂的世界裡達成了心靈與心靈的共鳴。這場哭戲同樣克制,即使表情無法自控,眼角泛起水光,他仍在一絲不苟地指揮,但和家裡那場哭戲相比,這次的哭明顯多了暖心的意味。
作為一部溫情勵志治癒片,電影始終在強調音樂之美,借著音樂的力量打動「問題學生」的心,帶著他們走回人生的正途。對坐在銀幕前的我們來說,音樂的力量也可以從電影的配樂中得到直觀的感受,無論是大合唱的催淚英文歌,還是《獅子山下》和《誰能明白我》的適時出現,都給我們帶來了難得一遇的感動。甚至可以說,配樂將這部電影的深度又拔高了一層。
期望《熱血合唱團》在探討青春成長問題的同時,也為全社會的人帶來一股暖心治癒的勵志力量,重新確定自己想要的方向。正像《誰能明白我》中唱的那樣:「人是各有各理想,奔向目標不退讓。用歌聲,用歡笑,來博知音的讚賞。」
最後,再強調一下標題那句話:《熱血合唱團》是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為它走進影院絕不會後悔!如果你也身為人父母,不妨帶孩子去二刷三刷!如果你跟父母在一個城市,不妨帶他們去影院,也許,你們會有平時不好意思說的話,講給對方聽!
相信我, 這部電影,值得你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