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海外市場轉型升級 帶領河北產能走向世界
□通訊員 劉學民 龐博 記者 解麗達
3月1日,坐落在廊坊市安次區調河頭鄉的朗世坤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裡,一批輕鋼集成房屋組件剛下生產線,正待打包運往上海港,出口到巴基斯坦。
「這種房屋綠色環保,以模塊形態經海路運往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並一次組裝完成。」朗世坤成公司董事長邵坤介紹,作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絲路博愛基金的發起人之一,這批房屋將捐贈給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項目,房屋價值人民幣400萬元。
繼去年完成拉美國家5000萬美元的房屋訂單後,今年朗世坤成已籤署了6500萬美元的訂單。目前正在拓展北美及加勒比市場,成為我省優勢產能「走出去」以及帶動河北製造轉型升級的成功典範。
從金屬作坊到跨國房企
在遙遠的拉美大陸,一幢幢河北製造的「小木屋」,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這些由朗世坤成公司出產的集成房屋多為面積50至80平方米的小戶型。屋內客廳、臥室、廚衛一應俱全,房間帶裝修、配家具,並裝有太陽能熱水和電加熱地暖。
在調河頭鄉朗世坤成的廠區裡,7條從紐西蘭引進的輕鋼房屋生產線正在緊張地運轉。「我們的房屋是由幾十種規格的高強度鋼材拼裝起來的,其核心技術是結構設計。」邵坤介紹,他們採用全程高精度多自由度的設計軟體,應用國際領先的冷彎薄壁輕鋼技術,生產線全程微電腦和網絡控制,是加載諸多智能化功能模塊的高科技房屋產品。
2005年,邵坤在家鄉安次區創建了廊坊市華路天宇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主營熱鍍鋅板帶、冷軋帶鋼、鋼管業務,初期發展十分迅猛。但他清醒地認識到,金屬製品所獲效益是消耗能源、犧牲環境換來的,公司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轉型創新。
創新沒有終點。在智利經營礦業之時,邵坤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了美洲房屋市場蘊含的巨大商機——由於智利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房屋多為抗震性能好的板房。但當地製造業欠發達,輕鋼房屋、板房等工藝落後、材料低劣。
邵坤於2014年在廊坊成立朗世坤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果斷進軍智利市場,並積極開拓南美、北美、非洲市場,兩年通過全產品南美準入標準質量檢測。「普通的鋼結構房屋七八年就會損壞,我們的房子能夠抗9度地震,壽命足有80年。」邵坤說。
10年來,由華路天宇當初單純以金屬製品為主的作坊式公司,發展為擁有六家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重型鋼結構、輕鋼模塊化房屋、礦業、地產、國際貿易等業務板塊的綜合性跨國集團。2016年,朗世坤成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邵坤入選2016年度河北十大經濟風雲人物。
帶領73家「河北製造」闖海外市場
最近,邵坤在美國的活動頻繁。他打算投資6000萬美元,在美國邁阿密設立分廠,利用海外技術優勢和貿易協定,將輕鋼房屋賣到美洲、歐洲市場。
「據我們了解,中等發達國家鋼結構房屋比例很高,在美國則佔到70%以上。在美國設立分廠,是為了更靠近大市場,同時吸收當地先進的製造技術。」邵坤介紹。
「與傳統蓋房費時費力不同,這種房屋80%的步驟都在工廠內完成,後期安裝也很省事兒,像搭積木一樣。」邵坤說。
除了一些進口材料,朗世坤成的輕鋼房屋加載著數十種「河北製造」——鋼材來自河鋼邯鋼和河鋼唐鋼,保溫玻璃棉來自大城縣,石膏板來自石家莊,門是安次區當地的產品……
作為南美房屋產業的領軍企業,朗世坤成帶動了河北73家鋼鐵、保溫、五金、家具等優勢產能企業進軍海外。公司每年消耗省內鋼鐵產能超過5萬噸,更為各類建材家居產品打通海外建築市場提供了渠道和支撐。
邵坤在南美地區獲得的突出成就,得到了中智兩國政府的肯定。與此同時,邵坤團隊積極參與智利的愛心公益活動,並於2016年7月正式參與我國「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沿線服務站建設工作。今年,邵坤回歸家鄉,積極參與美麗鄉村、旅遊小鎮的開發建設,在國內大力推廣輕鋼結構的綠色房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