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G9鏡頭中的極簡與光影

2021-02-13 千萬別玩攝影

上一篇霞浦黑白寫真集很受歡迎,下半場我們聊聊拍攝霞浦特別出片的極簡風格吧,相信喜歡這種風格的人會很多吧。

拍攝極簡風格,長焦鏡頭是不可或缺的,松下G9作為M43機型,有著2X的焦距係數,這就意味著隨隨便便就可以獲得超長焦距,松下有2支特別好用的超長焦鏡頭推薦給你們:

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 / F4.0-6.3ASPH. / POWER O.I.S.

200-800mm

And

LEICA DG VARIO-ELMARIT 50-200mm/F2.8-4.0ASPH./POWER O.I.S.

100-400mm


這簡直就是兩支神鏡啊:徠卡加持,超強防抖,超長焦距,超高銳度,安靜迅速,拍攝局部和摺疊畫面,再合適不過了。

還嫌不夠長的話,1.4X增倍鏡也是可以助攻的!

回到極簡的拍攝上來,如何利用這兩支超長焦距鏡頭拍攝構圖?

看圖就明白了,就是要大膽的進行捨棄畫面元素,以局部來支撐畫面內容,不用擔心畫面單一的情況,舊的細節被遺棄,還會有新的細節被放大。

在霧蒙蒙的海面上,數以萬計的竹竿支撐起了霞浦灘涂的生機,它們是海面上幾乎唯一的元素,但又是最複雜的元素,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交織在一起的竹竿構成了這幅簡約又複雜的畫面,神奇不?

霞浦S灣世界聞名,不過我卻更喜歡拍攝局部的細節,複雜與簡約是可以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的,點、線、面的元素自然也可以融合到一起,。使用800mm焦距拍攝,不僅人物的細節可以展示清晰,更可以將大世界進行聚焦。

松下G9的超強防抖性能是支撐超長焦鏡頭拍攝的基礎,手持拍攝的難度非常大,必須需要超強防抖來保證拍攝的成功率,G9的6.5級防抖補償真的是超強,800mm手持拍攝都可以搞的定,還有誰有這本事?

說到畫質,M43機型看似吃虧,實則不然,G9的2000萬像素是實打實的發揮到了極致,在天氣不太好的情況下,通過後期軟體,可以深度還原出隱藏在灰色中的細節,配合徠卡鏡頭的高素質,完全可以輕鬆還原細節。

霞浦的漁民都很辛苦,但是也非常善於在水中穿梭,任何一個木筏都可以駕馭的遊刃有餘,長焦捕捉灘涂中的漁民,很有意思~

G9開啟連拍,簡直就像擋不住的衝鋒鎗,任何瞬間都能捕捉到~

中國畫中,山水畫是中國畫家最擅長畫的,也是老外們很難理解的題材,不過來到霞浦,你可以成為現代的山水「畫家」,用相機來表達水墨畫,是一件巧妙的事,並且很容易成為「大師」,這裡的拍攝不僅容易,而且容易上癮。

潮汐不同,水面的內容便不同,海面上的簡易船塢,穿梭的小船和細密的竹竿,讓畫面的層次有起有落,若隱若現,好似一幅水墨畫。

 

霞浦不僅有絕美的灘涂,更有曼妙的光。

密集的樹林中,陽光的到訪帶來了明暗的變化和光影的交織,一切都活泛起來,生機勃勃,再往裡深入,偌大的榕樹下,一頭小水牛在光霧中尋找著什麼,我的相機已經對焦完成,就等我按下快門,記錄這絕妙的光影場景。

在霞浦地區,有太多的這種大榕樹,他們是時間的地球使者,已經與當地人成為摯友,互相依靠。

雖然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楊家溪的大榕樹下上演,不過當畫面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仍然忍不住讚嘆她的美,這是大自然給當地人最好的饋贈。

楊家溪已經成為遊客皆知的旅遊拍攝聖地,但是深入霞浦當地的漁村,仍然可以窺看到漁民生活的不易,孩子們在百年村巷裡穿梭玩耍,那一份快樂是遊客難以體會的,乾脆,就讓鏡頭與他們對話吧~

作為海邊人,大家也靠海吃飯,餐桌上鮮美的海鮮,也是漁民們背後辛苦勞作的產物。

 

霞浦的拍攝給我很深的體驗,攝影將美麗的灘涂展示在全世界人面前,當地漁民卻依然辛苦的出海勞作,並不斷扮演著鏡頭中的模特,我們要向他們致敬。

 

拍攝中,松下G9的高畫質,強操作是保證出片的關鍵,搭配200-800mm的徠卡鏡頭,不僅手持不糊,更能讓我捕捉到不一樣的畫面,這是一臺你值得隨身攜帶的微單相機。

你或許錯過上一篇美圖,點這兒

松下G9挑戰中國最美灘涂

千 萬 別 玩 攝 影

攝 影 容 易 上 癮

玩攝影就關注「千萬別玩攝影

😲我是認真的

相關焦點

  • 便攜生態攝影利器——松下DC-G9+100~400mm鏡頭
    前段時間試用了松下DC-G9+100~400mm鏡頭這個搭配,這裡分享一些生態攝影相關的總結。
  • 松下洗衣機:極簡設計如何能與精緻生活共存
    雖然簡潔的設計讓人們得以從嘈雜的信息流和浮躁的情緒中獲得片刻解脫,但與此相對的是,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對於一些功能性極強的大件家電,比如洗衣機,一味追求設計的簡潔和創新,是否會損失產品的功能性,造成本末倒置?極簡設計的集大成者松下ALPHA洗衣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一路隨拍之松下G9上高原
    這次帶上了松下的微單G9,並帶了KIPON轉接佳能鏡頭的轉接環,準備全程用轉接的方式進行拍攝。而轉接的兩支鏡頭,一支是EF 800mm f5.6 IS USM,轉接後達到1600mm f5.6;另一支是EF 300mm f2.8 IS II USM,轉接後達到600mm f2.8。這樣的配置能讓我拍攝遠距離的野生動物和水鳥,又可以拍攝近距離的林鳥,從而達到最為理想的配置。
  • 可堪大任 松下LUMIX G9攝影師棚拍體驗
    ▲松下 8-18mm F2.8-4 鏡頭  松下G9既然是作為搶佔專業機市場的主力產品,那麼就不得不通過實際拍攝來說說「所謂的」畫質。這段時間棚裡的拍攝項目大都是人像,正常拍攝工作結束後,我會使用松下G9再補拍幾張,用來對比參考。搭配的鏡頭為8-18mm F2.8-4鏡頭和200mm F2.8鏡頭。由於松下G9採用了M4/3系統,等效焦距換算後,200mm定焦在影棚內的作用實在不大,好在8-18mm的長焦端可以達到36mm,長焦端最大光圈為F4,也算不錯。
  • 速度的極致——松下LUMIX G9試用
    作為第一家推出無反相機的廠商,松下G系列可謂是無反相機的開創者,如今松下的無反相機已經呈現非常細緻的分類,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主打攝影的G9。
  • 松下G9奧巴EM5MK2深度體驗報告,Part01,否定與決定
    ,可是這次還是算不出我需要的焦點是那片銀色的葉子,這類攝影,最好是轉換到用單點高精度對焦模式我這次拍攝在Cityloic II雙肩攝影包中攜帶了G9和一大堆鏡頭。松下G9,松下徠卡DG25mm , 光圈F2.8,速度1/25秒,ISO200我也帶了松下徠卡DG25mmF1.4定焦,這個鏡頭的表現很一般,但是考慮到日常記錄的作用,我還是帶上了。目前24-70mm等效視角這個範圍內的鏡頭是我配置中的短板,至今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案把這個窟窿補上。待考察的備選對象有松下12-35mm和松下徠卡DG12-60mm兩款。
  • 單評 | 松下G9視頻拍攝
    因為天氣都差不多……雖說是到了攝影必須打卡之地,但因為天氣原因,看到的也是重慶這種霧蒙蒙的景象,當然我們除了照片還是要拍視頻的~~~ ▼ G9 4K視頻樣片  如果你也上手體驗過松下相機的話,你也會像我一樣去想一個問題:為啥其他廠家就不能好好學學?
  • 打鳥何需健身 松下G9與200定輕鬆走天涯
    △松下G1在10年時間G系列定位多次浮沉,先後經歷創始者、旗艦、中低端、中端不同定位,直到最新的G9回歸到(照片)旗艦相機位置。△G9與200定在G9機身中搭載了DUAL I.S.2五軸雙效防抖,在280mm視角下可以實現約6.5檔防抖效果,在搭配200定鏡頭時極限狀態下可實現7檔防抖效果,也就說1/5s快門速度就能捕捉到清晰圖像
  • 松下發布全畫幅微單鏡頭70-300mm F4.5-5.6
    在此之前,松下L卡口相機並沒有原廠的輕便長焦變焦鏡頭,如果想要使用焦段長於200mm的長焦,要麼選擇同為馬徠松聯盟的適馬,要麼使用LUMIX S PRO 70-200mm F2.8 O.I.S.再加增倍鏡來實現更長的焦段。
  • 玩轉GH5:松下GH5鏡頭搭配
    松下原生鏡頭如果你想拍攝很多自動對焦效果的畫面,那麼使用松下的鏡頭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裡介紹三款松下Lumix變焦鏡頭,Lumix 7-14 f / 4、Lumix 12-35 f / 2.8以及Lumix 35-100 f / 2.8。
  • 松下發布L卡口鏡頭及主力機型新固件
    松下自豪地推出兩款全新基於L-卡口系統的鏡頭,用於LUMIX S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
  • 年度影院級大屏液晶電視:打造客廳娛樂新方式,松下GX680評測!
    松下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電器企業之一,十年樹人,百年松下,小時候家裡就在用的松下電視,現在技術怎麼樣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松下GX680智能電視65寸機型的具體使用感受。遙控器採用極簡設計風格,其造型符合人體工程學,無論握持還是日常使用都有著不錯的手感,松下在細節方面的用心值得我們尊重。
  • 松下徠卡15mm f1.7鏡頭外觀及樣片曝出
    近日松下為Micro 4/3微單相機發布了一支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ASPH大光圈定焦鏡頭,從型號上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徠卡認證系列鏡頭,成像素質非常強悍啊。熟悉松下微單鏡頭的朋友應該知道,徠卡系列目前僅有兩支,且都為大光圈定焦鏡頭,比如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4 ASPH O.I.S>>直達購買,它就相當於全幅視角中的50mm標頭;另外還有LEICA DG?MACRO-ELMARIT 45mm f2.8 ASPH O.I.S>>購買直達,它相當於90mm微距鏡頭。
  • 單評 | 松下10-25mm F1.7鏡頭測試
    雖然看起來體積不小,但將它拿到手裡,卻沒有感受到意料中的沉重(雖然相對其他M4/3的鏡頭算重的)。看來作為掛機套頭,也是不錯的。10-25mm F1.7的光圈環有無級手動調節功能,視頻拍攝中非常方便。不過該鏡頭沒有設計無級/有級切換,估計松下覺得在拍照時直接使用相機上的撥輪更快速方便。
  • 長焦小炮 松下100-300mm F4.0-5.6鏡頭評測
    由於傳感器的特性以及長焦、超長焦鏡頭是M 4/3系統的優勢,開發出等效超過300mm、400mm的超長焦鏡頭還是比較容易的,100-300mm F4-5,6的35mm換算焦距為200-600mm。根據焦距要求,為專業用途鏡頭。松下 LUMIX G VARIO 100-300mm F4.0-5.6 II POWER O.I.S.
  • 開啟Vlog生活的第一步,松下G100上手
    今天我們上手的這臺相機就是其中之一,松下Lumix G100。打開包裝後,松下Lumix G100的外形躍入我們眼前。Lumix G100的造型和之前任何一臺松下M4/3系統的機身都不相同,在保留EVF的情況下體積有了大幅的縮小,並且機身的線條設計也變得比較硬朗,科技感十足。
  • 有生之年:松下公布2款全幅微單.補齊了畫幅和鏡頭短版的松下,你還有會拒絕嗎?
    今天,德國科隆Photokina展會上,先是徠卡適馬松下三家舉辦聯合發布會,宣布全新的「L卡口聯盟」正式誕生;隨後,是萬眾期待的松下新品發布會,不出意料的公布了其全畫幅微單和鏡頭髮布計劃。有生之年,松下終於發布了全畫幅的相機!
  • 松下Lumix S 70-300mm 鏡頭正式發布
    松下Lumix S 70-300mm 鏡頭正式發布】具備微距能力,售價997.99美元,約折合人民幣6400元。新頭採用11組17片光學結構,其中包含2枚ED鏡片、1枚UED鏡片和1枚UHR鏡片,最近對焦距離0.54m(70mm),長焦端則是0.74m (300mm,0.5x放大倍率),濾鏡接口77mm,尺寸φ84 x 148mm,重量790g。
  • 籠中死鬥 松徠DG 15mm大戰松下「煎餅」鏡頭
    隨著相機系統不斷升級,我們也要不斷選擇性能更佳的鏡頭。由於M4/3系統給我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選擇,面對松下Leica DG Summilux 15/1.7 ASPH鏡頭,我們不禁要問,這款鏡頭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松下此前已經推出了兩款類似的鏡頭,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一下這三款鏡頭,來看看哪一款才是最值得購買的。
  • DxOMark公布松下LUMIX S 24-105mm F4鏡頭評測結果
    松下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是2019年與全畫幅松下Lumix S1和S1R L卡口相機一起發布的一款中速變焦鏡頭。它的推出對攝影師和攝像師都有吸引力。雖然這款鏡頭不是松下的高端S-PRO系列鏡頭,但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鏡頭仍然有一些高級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