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臺協會處長赴62年前被炮擊的金門追思,臺美爆吹「真朋友」!

2021-02-06 環球網

今日(8月23日)是「炮擊金門」戰役62周年,臺「中央社」報導稱,「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今日到金門參加相關追思活動,報導引述臺灣「國安」幕僚聲稱,AIT首次有處長層級出席,具有一定意義,該人士還宣稱,「美方釋放的信息,仍是美國與臺灣是『真朋友、真進展』」。這一說法,隨即引起島內網友嘲諷,「能當墊背卻沾沾自喜的朋友還真難找啊!」「朋友真正的意義,是拿來出賣的!」

酈英傑資料圖

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3日上午到金門主持追思活動,熟悉「國安」的幕僚說,這次活動是「美國在臺協會」首次有處長層級出席,此舉在中美貿易摩擦框架下的後疫情時代中具有一定意義。該人士宣稱,美方參與此次活動,加上AIT近期通過社群媒體披露的文章看,美方釋放的正面信息仍是再三強調美國與臺灣是「真朋友、真進展」,雙方關係的緊密程度,臺灣民眾應可深刻感受。

臺媒報導截圖

 

臺灣《聯合報》等臺媒晚些時候又報導說,23日下午,AIT在臉書發文聲稱,這樣的紀念活動提醒他們,今日美國與臺灣的安全合作,「是建立在多年來『引以為傲』,切實實踐『真朋友,真進展』的歷史之上。」

對於這則消息,有不少島內網友諷刺稱,「能當墊背卻沾沾自喜的朋友還真難找啊!」「朋友真正的意義,是拿來出賣的!」「把淘汰的爛武器賣給臺灣,真是夠朋友!」

還有網友表示,「既然是真朋友,那何時建立『外交』關係?」

 

也有網友稱,不具名的幕僚說的話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除了藉機修理在野黨,汙名化在野黨,將在野黨的批評無限延伸,顛倒黑白,有這種團隊與幕僚,難怪民眾感到不安。

對於AIT的說辭,有島內網友稱,「美國人的字典裡沒有『真朋友』這個字」

 

美國在涉臺問題上一直小動作不斷,早在去年12月,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美國眾議院提出一個提案,希望美在臺協會辦事處處長需經過參議院任命,等同於「無任所大使」。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當時回應表示,大家都很清楚,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只能和臺灣地區保持民間、非官方的關係,美方對此是十分清楚的。我們敦促美國國會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至於民進黨當局,他們慣於獻媚貼靠,不值一評。

 

朱鳳蓮資料圖

此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8月5日曾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幹涉。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堅決反對美國同中國臺灣地區開展官方往來。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甘當棋子,與美方勾連,獲取政治私利,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是十分危險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馬曉光 資料圖

此前報導:


今天這個日子,臺軍敢叫囂「戰到一兵一卒」!

大陸「攻」臺美國會出兵?美前國防部高官這回應要讓蔡當局迷惑了

相關焦點

  • 這兩天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
    導語:8月23日,是「炮擊金門」戰役62周年。蔡英文當日來到金門,還把「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帶過來,不僅如此,更獻上花圈紀念「在臺海戰役中死去的美軍士兵」。今年的8月23日,是「炮擊金門」戰役62周年。
  • ​郭松民 |「炮擊金門」的再思考
    2020年8月23日,蔡英文夥同「美國在臺協會」人員到金門參加「八二三炮戰」62周年紀念活動,並藉機聲稱「安全合作是美臺夥伴關係重要一環」,「和平靠的是堅實的國防,捍衛『主權』絕不退縮」,云云。  在臺海兵兇戰危,臺獨勢力蠢蠢欲動的形勢下,這種狀況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對炮擊金門的歷史經驗重新進行一番認真總結。 要理解毛主席炮擊金門的決策,必須了解《美臺共同防禦條約》。
  • 炮擊金門一石二鳥
    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起,中國人民解放軍3萬多發炮彈猛轟金門,震驚了全世界,尤其是美蔣都慌了手腳。美國急忙調動六艘航空母艦、八十幾艘巡洋艦、驅逐艦等船隻急赴臺灣海峽,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在遠東的最大海空力量集結,美國總統艾森豪不知道毛澤東想幹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不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實上已經歸還中國。
  • 郭松民:​「炮擊金門」的再思考
    2020年8月23日,蔡英文夥同「美國在臺協會」人員到金門參加「八二三炮戰」62周年紀念活動,並藉機聲稱「安全合作是美臺夥伴關係重要一環」,「和平靠的是堅實的國防,捍衛『主權』絕不退縮」,云云。儘管在1958年,大陸贏得了金門炮戰的勝利,並達到了預期的戰略目的,但這些年來,對金門炮戰的解釋權卻漸漸喪失——這樣一場旨在阻止美國分裂中國陰謀的重要戰鬥,竟逐漸變成了臺獨勢力「捍衛『主權』」的精神資源。
  • 美曝臺F-16在美訓練照 如此高調囂張為哪般?丨北京觀察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臺媒報導,臺灣當年向美國採購150架F-16戰機後,在美國洛克基地留置16架,並與美方籤約,每年派20至30名機師赴洛克基地受訓。因臺美無邦交,且擔心中國大陸抗議,臺美軍事交流一向低調,臺灣留在美國的戰機,也只能用美方塗裝。 為何這次軍售如此高調?
  • 央視熱播《一九五八炮擊金門》紀錄片,首次深度披露炮擊金門內幕
    為了懲戒臺灣國民黨當局,昭示中國人民統一的決心,中共中央在日漸緊張的國際局勢中做出決策——炮擊金門,金門這座小島,成為北京、華盛頓和蔣介石三方的角力點。在臺前幕後,一場較量即將展開。1958年8月18日,毛澤東提出炮擊金門,並且提出「直接對蔣,間接對美」的方針。8月23日,遠在北戴河的毛澤東下令,下午五點半準時向金門開炮。這個關鍵的炮擊時間包含著多重考慮。
  • 《一九五八炮擊金門》央視首播 60年前戰場內幕深度披露
    為了回顧歷史,啟迪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該系列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幕,展現60多年前蔣介石集團「反攻大陸」計劃遭到重挫、美國「劃峽而治」的圖謀宣告失敗,海峽兩岸形成「一個中國」的默契過程,彰顯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必然。
  • 央視開播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
    為了回顧歷史,啟迪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
  • 島內媒體密切關注央視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
    近日,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熱播,紀錄片首次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幕,通過珍貴的歷史畫面以及親歷者、專家學者的深度採訪,細膩還原歷史脈絡,並在講述中傳達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祖國終將統一的清晰信號。
  • 1958炮擊金門!央視這部紀錄片首次深度披露歷史內幕
    為了回顧歷史,啟迪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這是央視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披露炮擊金門的歷史內幕和重要意義。蔣介石視察金門5也正是在8月18日這一天,毛澤東再一次提出炮擊金門,並且提出「直接對蔣,間接對美」的方針。
  • 美議員叫囂:將美在臺協會、臺駐美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
    直新聞:對於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裴利呼籲,美國國會應考慮立法,將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升格成為「大使館」,並讓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使用「大使」稱謂一事,你做何解讀?而美國與臺灣並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甚至也不是所謂的官方關係,因此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都只能具備民間團體的身份,美國在臺協會處長不能由總統來任命,只能由國務卿來任命,並且不需要參議院批准,這既是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也是「臺灣關係法」中的明確規定。
  • 「美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稱安全合作是美臺關係重要一環 國臺辦回應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有記者提問,「美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參加臺方組織的金門「八二三炮戰」紀念活動,稱安全合作是美臺夥伴關係重要一環。蔡英文聲稱「和平靠的是堅實的國防」,捍衛「主權」絕不退縮。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美在臺協會」稱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 臺防務部門否認
    「美在臺協會」稱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 臺防務部門否認 2020年11月30日 18: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美在臺協會」稱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臺防務部門否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所謂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28日高調宣揚稱,今年美對臺軍售金額高達118億美元,史上最高,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臺防務主管部門29日對此否認,稱未規劃酈英傑所提出的52億美元軍購項目。
  • 炮擊金門六十周年,臺灣要炮彈還是自來水?
    二,調動美軍,牽制美軍,金門馬祖是最理想的地區。隨即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傳達了毛主席指示,部署了炮擊金門作戰事宜。更深層因素是,赫魯雪夫正在奉行一條修正主義和平路線,企圖通過緩和美蘇關係,達到兩霸統治的全球格局,炮擊金門拉開了蘇聯和美國的距離。八二三炮擊金門決策,從長遠看,達到了三個戰略目標:一,粉碎了美國分裂中國的企圖。
  • 炮擊金門!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部隊如何秘密轉場?
    》,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揭露炮擊金門內幕。為了懲戒中國臺灣國民黨當局,昭示中國人民統一的決心,中共中央在日漸緊張的國際局勢中做出決策——炮擊金門,金門這座小島,成為北京、華盛頓和蔣介石三方的角力點。在臺前幕後,一場較量即將展開。1958年8月18日,毛澤東提出炮擊金門,並且提出「直接對蔣,間接對美」的方針。8月23日,遠在北戴河的毛澤東下令,下午五點半準時向金門開炮。這個關鍵的炮擊時間包含著多重考慮。
  • 島內批美在臺協會:五角大樓分部 是招引戰爭的碉堡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新址12日正式落成啟用。喜不自禁的蔡英文在落成儀式上大喊「臺美關係未來將持續譜寫更好、更令人振奮的新章節」。不過,島內民眾對此卻不買帳。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臺民眾抗議更是「如影隨形」,有人還給AIT送上寫有「懸崖勒馬」的匾額,並發表致美官員的公開信稱,「不歡迎閣下煽動民進黨當局分裂我們的國土」。
  • 落在金門的炮彈為何不爆?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金門防區司令胡璉躲到地下指揮部倖免一死,副司令吉星文、章傑、趙家驤均傷重殞命,2名美軍顧問也喪生。 9月8日,為抗擊美艦幹涉,我再次炮擊國民黨艦艇和島上守軍。到10月5日,我軍共向金門發射47萬發炮彈——這是對蔣軍襲擾的回擊,也是向美國表明我絕不會坐視分割的態度。
  • 美國在臺協會處長稱「臺灣是今年美軍售最大買家」,島內網友諷刺...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28日說,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
  • 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5月29日央視開播
    為了回顧歷史,啟迪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