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出國旅行,手機是必備。但國際漫遊費、手機制式、運營商等等問題讓人頭疼不止,這篇文章一次性將這些問題都給你講清楚。
手機篇
檢查手機是否開通國際漫遊
出行前,手機普通用戶預存500元話費(所有運營商通用),就能開通國際漫遊(VIP客戶、先付費用戶、全球通用戶不需要,可以直接開通)。打運營商電話或上官方網站就可以辦理,不必去營業廳辦理。
中國移動:10086
中國聯通:10010
中國電信:10000
簡單方法:預存500元,打官方電話諮詢即可。
檢查手機是否支持你要去的國家漫遊
比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用戶,如需前往日本、韓國漫遊,要自備支持WCDMA制式的3G手機。
而中國電信天翼用戶到GSM網絡的國家或地區使用,需要提前檢查UIM卡,若背面沒有「天翼國際卡(新)」或「天翼UIM卡」字樣,需到電信營業廳更換新卡。
中國電信手機用戶還需要先查詢漫遊地的網絡情況,以準備相應的手機,比如CDMA網絡覆蓋的國家可以使用CDMA單模手機或C/G雙模手機,GSM網絡覆蓋的國家可以使用GSM單模手機或C/G雙模手機,需提前準備好。
PS:中國移動定製機用戶多為是三模手機,最好使用移動wifi。
如果您的手機是在2015年華為、聯想、小米、金立這四個品牌的新手機,可以看到您的手機裡有一個專屬國際漫遊的app(或者去app市場下載)。
它們分別是天際通(華為)、樂漫遊(聯想)、小米漫遊(小米)、出國助手(金立)。
以小米為例:
說白了,相當於他們幫你對接當地運營商,幫你買卡。
簡單方法:出國選擇全網通手機,電信用戶需要諮詢一下是否需要更換手機卡。
選擇資費較低的網絡
通常情況下,用戶在境外無須對手機做任何設置,GSM手機中的SIM卡會自動搜索並選擇可用網絡。不過,建議您出行前了解清楚各個運營商的資費標準,出境後採用手動的方式自己選擇資費較低的網絡。方法是在手機菜單進行相應的設置,具體為:設置-手機設置-網絡選擇-手動。
不過,中國電信CDMA手機不支持手動選網。用戶無須對自己的CDMA手機做任何設置,CDMA手機中的UIM卡會自動對當前的可選網絡進行搜索,並選擇最適合的替代網絡來為用戶提供服務。
在境外撥打當地電話,一般直接撥號即可。如果撥打中國內地電話,則要在號碼前加撥「+86」。其中,撥打固定電話時,長途區號前不加「0」。
當地電話卡可以在國內買,也可以在當地買。
但是最好在國內買,因為在國外:
1.團體遊, 很難自由行動。
2.語言問題
3.不一定能買到經濟實惠的卡(比如周邊沒有7天卡,10天卡之類的)
所以淘寶這時候最好。
比如美國,你搜索「美國 電話卡」。如果你只在美國一個城市旅行,可以選擇當地運營商,價格便宜;但如果你需要自駕遊穿越美國,最好選擇AT&T這種大運營商就可以了。覆蓋比較廣。
美國有許多運營商,國內運營商對接的也不一樣。比如中國移動在美國對接AT&T最便宜,你一定要手動設置,而不要讓手機自動選擇。
簡單方法:移動、聯通用戶自主選擇當地便宜的運營商,電信用戶就不用操心這個事情了。
打電話比接聽貴
出境漫遊時,不同地區、不同運營商以及不同時段的收費標準都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在境外接聽國內來電,收費最便宜的為0.99元,最高的為5.99元。比如在泰國每分鐘1.99元。
中國移動多次下調國際資費方案,澳大利亞、新加坡、義大利、德、法、英、加等國是國內手機用戶出訪的熱點,也是國際漫遊資費水平降幅較大的重點。
在境外撥打國內電話的話費比接聽稍貴,同樣以泰國為例,撥打國內電話的費用每分鐘6.99元。以泰國為例,漫遊泰國時發簡訊給中國大陸的資費是0.99元/條,發送給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費是1.89元/條。接收簡訊免費。
簡單方法:儘量使用網絡電話,比如觸寶電話或者微信語音通話等。
關掉數據漫遊功能
現在很多用戶用智慧型手機,但如果用戶出國,智慧型手機後臺送上的天氣預報等就會產生流量,這些流量都屬於「下行」流量,即使你不上網,同樣也會產生費用。
甚至,有時智慧型手機會自動聯網。在國內使用,這些流量不會造成大額費用。仍然以泰國為例,GPRS漫遊資費為0.1元/KB,僅下載一首3.5MB的歌曲,費用則高達358.40元。通信專家建議,出國期間最好先關掉數據漫遊。
簡單方法:只用wifi,將數據漫遊功能關掉。
外置設備篇
關鍵詞:租
從獲取方式上說,整體大概有兩種相對可行的選擇。
其一是在機場租賃隨身Wi-Fi,可以在出境前租賃好,回國後再歸還;也可以提前在淘寶租賃隨身Wi-Fi,支付一定押金,回國後歸還返回押金。租用隨身Wi-Fi,租的是熱點,可以上網,但並不是為打電話而設。
採用機場租賃的形式一般價格較貴,好處是不用提前準備,但是需要提前預約, 相對方便;而在淘寶中租賃價格更便宜,不過需要提前幾天準備(包含選擇租賃商、付款及支付押金、等待接收郵寄來的設備等時間)。
缺點:需要比較高昂的押金、設備不能損壞,對起租天數有限制,不過價格還比較便宜,另外的不足之處是只能夠支持上網,對於接打電話和收發簡訊等沒有幫助。
關於wifi租賃:
1.用幾天拍幾天,最少5天起租。
2.押金是數百元,等設備返回之後,檢測設備使用正常,會在1-2工作日退還押金。
3.拍下寶貝並備註租賃日期,以及wifi使用國家,保證您可以收到設備並使用」
關鍵詞:買
除了租用的方式,相對更「乾脆」一些的就是直接「買」了。
購買SIM卡可以選擇抵達美國後購買。但昨天也說了,這樣一方面價格要比在國內淘寶上購買的貴,更主要的是抵達後你不一定能夠找到能買卡的地方(因此也就肯定不能剛到美國就有正常的通訊了),遇到這些尷尬的機率比較高。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國內解決,在萬能的淘寶購買是較好的方式。
那麼如何買卡?買什麼樣的卡呢?
和國內目前的情況有些類似(存在中國移動、聯通、電信3大傳統運營商和很多虛擬運營商,虛擬運營商是租用傳統運營商的頻段,可能會便宜、但體驗不一定能夠與傳統運營商媲美),在美國有很多運營商,有全國性的運營商、有虛擬運營商、甚至還有地方性的,全國性的主要運營商包括AT&T、T-Mobile、Verizon和Sprint,地方性的和虛擬運營商都很多,為了體驗考慮,最建議選擇的還是傳統運營商。對於不了解當地情況的出遊用戶來說,不建議選擇地方性的運營商。
虛擬運營商SIM卡怎麼分辨?值不值得選?
至於虛擬運營商由於其本身就是相當於寄身於傳統運營商籬下,所以體驗(實際速率等)相比傳統運營商有所差距就很容易理解了,當然,其之所以能夠生存,肯定還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是可能比傳統運營商的便宜一些。所以並非完全不建議大家選擇虛擬運營商,可以考慮,但也要了解該虛擬運營商租用的是哪個傳統運營商的網絡,並確認能否滿足自己的通訊需求。舉例來說,美國虛擬運營商有TracFone、Lyca Mobile、H2O wireless等,TracFone就是因為價格超值、獨特的服務及與政府關係等原因以虛擬運營商的身份在美國運營得非常成功。當然這是題外話,不過對於我們這些出遊用戶來說,首要考慮的當然是價格和使用體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儲備情況酌情選擇。
如果你不想因為體驗的降低選擇虛擬運營商的SIM卡,那麼在淘寶中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分辨,因為往往很多店家會著重強調其租用的傳統運營商網絡多麼好(而我們剛剛已經說過,租用的傳統運營商-比如AT&T-再好,也不能完全代表虛擬運營商自身)和自己的價格多麼低等特點,這些都可以理解,也是事實,但不明深層事實的小白用戶容易被表面看似很牛的「概念化」曲解。
當然有些比較不錯的商家會在「商品詳情」中特別解釋其虛擬運營商本身和使用的傳統運營商之間的利弊和適用人群,可以讓大家比較詳盡的了解細節;但也有些商家只會將虛擬運營商的LOGO和租用的傳統運營商LOGO都放在那裡,不會刻意說明,這就很容易讓不明事實的用戶「中獎」,還自以為買到了又便宜又好用的SIM卡。所以在多數情況下還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分錢一分貨。
PS:這些圖中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LOGO代表虛擬運營商,大家要注意分辨;
虛擬運營商和租用的傳統運營商LOGO放在一起,並未解釋過多,這些需要注意自行分辨;
有些相對明晰的商家會列清楚虛擬運營商和租用的傳統運營商網絡的簡單情況和使用人群。
當然如果你更在乎價格便宜、而且有網就行,也可以選擇虛擬運營商的SIM卡,之後需要關心的就是該虛擬運營商網絡支持地域能否保證自己所到之處正常使用了。具體細節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與淘寶商家確認。
傳統運營商SIM卡如何選?
相對於國內的電信CDMA網絡,美國CDMA有些特別,不用手機卡,而是用機卡一體機,不可分離,所以你過去找CDMA手機卡是沒用的,那麼選擇就是只能國內的CDMA手機卡了。中國的電信CDMA手機到美國後可以漫遊(注意:有些電信卡不能開通國際漫遊),但是漫遊費用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出國不建議主用電信機型,當然如果可以,為避免突發情況,提前開通國際漫遊也是必要的。
而在美國四大傳統運營商當中,Verizon和Sprint均是CDMA網絡,所以我們在淘寶中看到的售卡也基本見不到這兩個運營商的卡,而主要是AT&T和T-Mobile的。
整體上來說,AT&T的體驗更好一些,主要是覆蓋範圍更廣、速率更快,城市和周邊主要區域都相對會有所覆蓋,而T-Mobile的覆蓋範圍主要集中於大城市,相比AT&T要小,速率也稍微遜色(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淘寶上很多T-Mobile的卡價格要比AT&T便宜了)。不過還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因為注重投資回報原因、還是因為保護人的隱私權或是減少對環境幹擾等原因,在美國很多鮮有人涉足的地方、甚至是一些著名景區(比如著名的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等)都可能沒有網絡覆蓋,這是比較正常的,所以要到這些地區前做好心理準備就好,到時候也不用大驚小怪的。
PS:T-Mobile網絡(2G/3G、4G)覆蓋情況(越紅的區域代表信號越強)
當然,是選擇購買AT&T還是T-Mobile的卡,需要根據你自身情況而定。主要考慮要點就是價格和網絡覆蓋範圍。如果你出遊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並且能夠保證有T-Mobile網絡覆蓋,那麼完全可以選擇相對實惠的T-Mobile卡;而如果你將到之處比較多,而且涉及到一些城市周邊地帶,那麼AT&T卡是個更好的選擇,當然,價格稍微貴一些,但為了更保證體驗也是值得的。
買卡時特別提醒:
關於「無限流量」:很多商家會特別強調「無限流量」來吸引用戶,而對於這幾個字,大家購卡時一定要冷靜對待,有些不錯的商家會告訴你無限流量不一定是4G,而有些則不會多說太多。
根據上面我們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基本可以知道美國不同的地區網絡情況不同,所以基本不能保證網絡隨時暢通,全程4G就更不可能了,這與你選擇的運營商網絡在當地的支持情況有很大關係。所以如果你選擇的手機卡在當地不能完好支持,即便是空有所謂「無限流量」也有可能是發揮不出來最好效果(只能用3G、2G或甚至沒有網絡信號)。所以這就要看你的準備工作做的充不充足了。
軟體篇
在國外旅行,地圖是必須的,iPhone最好用的就是自帶地圖或者Google地圖
安卓系統手機如果沒有辦法用Google地圖,可以使用微軟的Bing地圖
而諾基亞手機可以使用Here地圖
下來就是吃喝玩樂了,最像國內大眾點評的就是Tripadvior和Yelp;但Yelp有語言門檻,所以Tripadvior(貓途鷹)是最適合國人的。
天氣也很重要,iphone可使用自帶天氣,安卓用戶可以使用雅虎天氣。
如果語言不太過關,大家可以使用百度翻譯、Translator。
喜歡我們節目的各位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