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紅人坊 預告
劉楊:
吉林省戲曲劇院優秀吉劇青年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吉林省第十二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青年表演資助項目獲得者,師承吉劇名家鄔莉、梅花大獎得主馮玉萍。主要演出劇目有吉劇吉劇《桃李梅》(飾演袁玉李)《站醒臺》(飾演女一號袁雅梅)、《貴妃還鄉》(飾演女一號郎麗華)、《江姐》(飾演女一號江姐)、《桃李梅》(飾演女二號袁玉梅)、《搬窯》(飾演王寶釧)、《燕青賣線》(飾演女一號任秀英)、《大唐女巡按》(飾演女一號謝瑤環)。在吉劇《貴妃還鄉》中飾演女一號貴妃郎麗華,該劇獲「中國戲劇節劇目獎」及「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金獎,本人獲得優秀表演獎。在吉劇《站醒臺》中擔任女一號關雅梅,該劇獲得中宣部「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因為較好的藝術造詣,劉楊入選文化部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並先後獲得了吉林省文藝最高獎項「長白山文藝獎新星獎」、吉林省第一屆吉林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一等獎。
劉楊是共青團書記,多次被吉林省文化廳評選為優秀共青團幹部,吉林省省直文化系統優秀黨員。她勤學苦練不斷提升自己表演技藝的同時,尊敬師長虛心學藝,樂於助人幫助其他青年演員共同進步。最難能可貴的是,她以吉劇的創作為己任,兢兢業業把全部心思放在劇目創作和學習提高上,為繼承和發展吉劇旦角藝術而不懈努力,是一位德藝雙馨的吉劇青年演員領軍人。
獲獎情況:
2013年,主演的《貴妃還鄉》在「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中獲得金獎,本人獲得優秀表演獎。
2013年,本人主演的《鹿鄉女人》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四屆文華獎」評比中獲得「文華獎劇目獎」。
2014年本人主演《站醒臺》赴北京參加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北方片)優秀劇目展演;
2014年參加吉林衛視舉辦的「花開桃李梅」榮獲吉劇名角獎;
2014年吉劇《站醒臺》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劇中飾演女主人公關雅梅;
2015年獲得首屆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曲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
2016年本人主演的《站醒臺》獲得參加全國地方戲中青年匯報演出;
2017年在吉林省首屆青年戲曲演員展演活動中獲得表演金獎;
2018年在吉林省優秀劇目匯演中,獲得吉林省舞臺藝術「桃李梅」表演獎。
入選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舞臺類個人資助項目。
2015年被評為吉林省拔尖人才。
劉楊來自松原市,是戲曲世家,父親劉海波是著名的新城戲表演藝術家。劉楊說,在小學5級學校開聯歡會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場戲,讓同學們演,在戲裡還演了一個老太太。這件事,我父親發現了我的天賦。小學一畢業,父親就把我送到省戲曲學校吉劇中專班學吉劇。」
回憶起剛到長春來學習那幾年,劉楊說:「我那麼小,也不知道吉劇是啥,就知道天天練功,很苦,非常想家。每次爸爸媽媽來看我,我都是哇哇大哭。後來沒辦法,媽媽也來長春了。」
漸漸地,通過學習,劉楊知道了吉劇的知識,也愛上吉劇。吉劇是吉林省特有的劇種,根植於二人轉,1959年才開始有。吉劇有很濃的吉林特色,說家鄉的語言,誰都能聽懂。表演感很強,演員只要上臺就全有表演,而不像一些劇種,只是主角在演。也不受行當限制,青衣、刀馬、花旦的唱腔都能轉換。
劉楊對自己第一次上臺演出記憶深刻,「我首次上臺是13歲,直接上了央視戲曲頻道『跑大兵』(跑龍套),要耍手絹,手絹特別大,練習時耍得胳膊都要斷了,但為了不丟磕磣,再苦再累我也不哭。」首次在舞臺上亮相,劉楊感受到了舞臺的魅力,從此她愛上了吉劇。
本周六(9月19號)早八點劉楊將做客《周末紅人坊》直播間
與我們分享她的音樂故事
FM91.6,吉林新聞綜合廣播,每周六早8:00—8:30
《周末紅人坊》與您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原創·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華祺
審核:懷楠
監製:王林 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