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新加坡GDP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如今雪上加霜的是當地又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
截止目前,新加坡每周新增登革熱病例連續8周超過1000例,總確診病例22403例,死亡20例,確診總數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由於登革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人體而傳染,因此新加坡政府從7月底開始,開展為期兩周的全國滅蚊行動。
登革熱科普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全球傳播最廣泛的蚊媒傳染病之一,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流行。
患者可在感染後1-14天,多數在5-9天後發作。症狀包括發熱、皮疹、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少數患者病情惡化後會出現休克和出血,在1-2日內因出血性休克或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前1日到發病後5日具有傳染性,個別人可持續1周。
傳播途徑:目前已知有12種伊蚊可傳播登革熱,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雌性伊蚊只要與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在蚊體內複製8-14天後即具有傳染性,傳染性可長達174天。當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病毒也就傳播給了人。
如何預防登革熱?
目前,我國尚無預防登革熱的疫苗,主要預防措施就是防蚊滅蚊。
消除蚊子孳生地。由於蚊子生長離不開水,首先要清除積水。倒掉一盆可能孶生幾百隻蚊子幼蟲的積水,比追著打死幾百隻已經會飛的蚊子要容易有效得多。
消滅成蚊。對桌子底下、床底、柜子後面、樓梯底、地下室等蚊子喜歡躲藏的陰暗角落進行藥物噴灑,直接擊殺成蚊。
做好個人防護。睡覺掛蚊帳、點蚊香;外出活動時應穿淺色長袖上衣、長褲,噴塗驅蚊水等,防止被蚊子叮咬傳染。
避開疫區,提高警惕。如無必要,最好不要去新加坡等東南亞登革熱流行地區;如果必須去的話,做好預防措施,如出現發熱等症狀,立即到當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