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國、斯裡蘭卡、新加坡、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高發,其中新加坡病例超過20600例,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目前,該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輸入性病例同比下降,但疾控中心專家表示,仍要警惕本地傳播和流行。市民需做好滅蚊防蚊工作;從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後,如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病媒科主管醫師劉曜介紹,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症狀為發熱、皮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屬於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它流行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發生在夏秋季。
由於人與人接觸不會傳播,防控登革熱的關鍵就是滅蚊防蚊。在上海,白紋伊蚊是最常見的蚊蟲種類,腿上有白斑,胸背有白線,俗稱「花腳蚊子」。它是攻擊人類的最兇猛蚊種之一,被它叮咬後,人的反應較大,常會奇癢難忍,蚊子包也比較大。白紋伊蚊傳播的疾病有很多,包括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熱、裂谷熱等。
每年白紋伊蚊活動期來臨前,上海疾控部門都會採取全城滅蚊行動。「我們呼籲市民人人動手,參與全城滅蚊行動。」劉曜給出6個具體方法:及時清理房前屋後的缸、罐、啤酒瓶等積水容器;花盆託盤、空調水接水盤、飲水機接水盤等位置不要留有積水;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要加蓋;防止垃圾堆積,將垃圾放入密閉塑膠袋或密閉容器;家養水生植物應每隔7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並清洗容器,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排乾房前屋後溝渠的死水,疏通下水道,平窪填坑。
據介紹,尚無登革熱疫苗在我國應用,也沒有特效藥物。住院隔離或居家隔離、對症醫治是這種傳染病的主要治療措施。登革病毒有4個型別,患者感染後會對本型別病毒產生免疫,但今後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病毒。
來源:央廣網
編輯:大眼袋子
責編:肖波
主編:錢中彪
審核:陳泰漲
監製:陳亦全 陳希瑜
總監製:陳振仕
【來源:快點溫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