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8月28日夜間,湖南衛視播出《中餐廳》最新一期節目。29日,這一期則在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這一期內容,對於明星們的粉絲群體而言,顯然非常受用,黃曉明全然一副知心大哥哥的樣子,而趙麗穎也是舉止得體的暖心姐姐。若是說問題點,只剩下林大廚做不好雞翅了。沒有矛盾點,大家都是其樂融融的。而對於普通觀點而言,這一期的節目,實在是味同嚼蠟。
這種沒有矛盾梗的《中餐廳》,還是普通觀眾們熟悉的《中餐廳》嗎?顯然已經不是。不過,這種其樂融融的局面,倒是粉絲群體們願意看到的。在《中餐廳》的前兩季當中,也是矛盾不斷,人與人之間的,人與當地自然生態之間的等等。但是,前兩季當中,粉絲群體們從來沒有過如此強烈的介入。
從第三季開始,黃曉明在《中餐廳》當中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開始,逐漸出現了一個「黑化」的狀態。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餐廳》迎來了自己網絡上的大爆發。而正是這個時候,作為真人秀嘉賓出現的黃曉明,背負了大量的負面壓力。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堪其擾的黃曉明等明星,開始注意樹立自己在真人秀當中的正面形象,而不是按著真人秀的劇本去表演了。
等到了第四季當中,這一問題越發明顯。節目組當然希望依舊可以提供前兩季當中那樣的劇本模板,讓嘉賓們能夠按著既定的路線去表演,從而出現更多的節目看點。但是,粉絲群體們顯然不允許。她們不需要自己的偶像明星出現真人秀上的瑕疵。正是因為粉絲群體的這種「集體抵制」,造就了明星們自己也謹小慎微,甚至於最終作用於節目組,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好好人」。
在第四季的開局當中,趙麗穎仿佛有一些容易被熱議的舉動。但稍後,立馬遭遇趙麗穎粉絲的抵制。甚至於有粉絲直接指出,這一季的《中餐廳》就是把趙麗穎當黃曉明用,恨不得明星出錯,好維護節目組的收視率。而粉絲的這種抵制,也非常湊效。從第三期開始,節目組更是用字幕標註的方式,多次誇讚趙麗穎的一舉一動,試圖挽回《中餐廳》在趙麗穎粉絲心目中的好口碑。
而有了第三季的經驗教訓,黃曉明顯然從第四季的開局部分,就知道塑造自己的暖心大哥哥形象。他不再是劇情需要的霸道中餐廳總裁,而是網友和粉絲們需要的那種暖心大哥哥了。這是明星在真人秀當中打造自己的人設,而不是真人秀節目需要的劇情人設。顯然,《中餐廳》進入到了一種被迫轉型的階段。
如果說以往的《中餐廳》是劇本操控下的《中餐廳》的話,那以後的《中餐廳》很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粉絲群體意志操控下的《中餐廳》了。粉絲意志操控下的節目,當然是每一個嘉賓都恨不得是無限完美的,只要嘉賓有粉絲,就一定要多方面、立體化地誇讚這位明星,而不能出現這位明星的任何瑕疵了。在最新一期的《中餐廳》當中,已經是這個樣子,每一位明星都是「無限完美」的狀態。
從節目創作的角度講,這種「無限完美」的好人設,當然是要不得的。豐富有趣的真人秀,需要捕捉明星嘉賓們的弱點,並且將這些弱點內容放大化,成為節目的有效看點。這是所有明星真人秀必然面對的節目製作處理問題。真人秀,更像是電視劇創作,有矛盾點,才有故事性,才叫劇作。真人秀都是其樂融融的時候,也就沒有看點內容了。這就是《中餐廳》已經面對的悖論問題。
要看點故事,還是要粉絲口碑維護呢?顯然,目前播出的《中餐廳》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還是多照顧照顧粉絲情緒吧,少做一些劇本層面上的內容了,讓嘉賓明星和粉絲們都開心就行了。這當然是和節目製作的正確狀態背道而馳的。但邀請粉絲數量巨大的明星,也必然會面對這種粉絲左右節目內容和節目敘事態度的問題。真人秀節目從出發點上就敗了——真人秀沒有辦法告訴觀眾和粉絲,一切都是安排的,都是假的,因為真人秀,就是用鏡頭的虛假呈現一種「真」,從而給觀眾製造錯覺,形成看點。
因此,在這一期的節目當中,我們只能看到沒有粉絲的林大廚把雞翅做的半生不熟了,竟然還出來道歉,竟然還要求扣工資,竟然還主動幫著節目組買湯勺,竟然在買湯勺的過程當中還有奇葩劇情。林大廚真的做不好雞翅嗎?顯然不是。這位頂級行政主廚,會做不熟一個雞翅?這就是真人秀劇情看點的需要,換言之,這是劇本。
當劇本內容只能給那些沒有粉絲口碑維護的嘉賓的時候,這檔綜藝,也就真正發展到瓶頸期了。對於國內所有的真人秀節目而言,都是唇亡齒寒的。《中餐廳》進入到了粉絲怪圈當中,別的真人秀也很難倖免於難。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不是順應粉絲,製造那些毫無看點的真人秀綜藝,而是從源頭上給那些粉絲答疑解惑,告訴她們,這是節目,是有臺本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