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素萬那普機場驅車25分鐘車程,就可到達位於曼谷邦納最大的家具生活商城Index Living Mall。8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定製家具品牌Younique獨立展廳就開設在內。3年前,佛山南海知名企業維尚家具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維尚」)通過產業模式輸出探索企業發展新動能,首站便選擇了和泰國第一大家居品牌Index集團進行合作。
「維尚模式+泰國製造」的模式,掀起大洋彼岸全屋定製家具的熱潮。而在300年前,蕉風椰雨中生長出來的印尼藤讓南海人欣喜若狂。從熱帶雨林漂洋過海進入珠江口,印尼藤蓆成為祖屋家具的雛形。
以會館為組織體系的南洋商貿網絡,在全球化初期就抹平了嶺南與南洋市場之間的疆界。近年來,隨著我國家具消費市場的日益飽和,不少南海的家具企業都將目光轉向了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從祖屋的藤蓆實體到指尖的虛擬製造,南海人在家具跨洋版圖上,不斷闖出自己的新天地。
撰文:王雅鑠 閻鋒 沈夢怡 王謙
攝影:戴嘉信
1 源起 一根藤條引發的產業共振
在曼谷的東部商業區邦納,Younique定製家具品牌不止Index Living Mall一個。距其約2公裡外的大型商場central plaza內,Index家具體驗店被分隔成了兩大區域,一部分銷售成品家具,另一部分則專屬於Younique定製家具區域。
「這裡不僅展示了從16—52平方米的不同家居空間設計樣板,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家具樣式和材質供顧客挑選和更換。」據Younique品牌運營總監Mr.Bom介紹,通過共用維尚的設計系統和產品庫,可以提供給客戶的原材料SKU(庫存保有單位)樣式就超過1000種。
而在過去,床上能夠墊上一張「白有上白、青有上青、黃有上黃」的藤蓆,已是祖輩們能擁有的罕見奢侈品。
「這張『上黃色』的藤蓆是我太婆曾使用過的,已經祖傳三代人了。」南海藤編非遺傳承人梁燦堯小心翼翼地翻出家中珍藏。將近一百年的貼身的使用,讓這張藤蓆愈發光滑柔軟,傳遞出那種來自歲月時光的歷史滄桑感。
追溯藤蓆的來源,時間得撥回到清朝時期。彼時,手工技藝發達的南海人,無意中在從廣州進口的印尼商品上發現了一種用於打包裝的藤條。這藤條細膩、柔韌、微微透著象牙黃的光澤,品質遠遠超出佛山本地出產的土藤。
一百多年前,從熱帶雨林中漂洋過海北上進入珠江口,智慧的南海人把印尼藤細分為藤皮、藤骨、騰芯,用其中手感最好的藤皮,打造成了一張張藤蓆。依託珠江口與南中國海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成為南海人構建起的南洋商業網絡的縮影。從發現它開始,南海人與東南亞之間橫亙數百年的產業連結,至此開啟。
據史料記載,清末民初,南海沙貝、鳳崗、白沙等鄉有做藤工場110家,家庭作坊則更多,號稱「藤八鄉」。在沒有空調冷氣的年代裡,依託印尼的自然資源與南海人的精妙手工,東南亞人與南海人一起,經歷著「一張藤蓆睡三代」的家族故事。
改革開放前後,南海藤廠的繁榮更是帶動了東南亞原材料產地的經濟發展。
來自《南海鄉音》的記錄顯示,南海藤廠的主體廠房臨江而立,有一公裡長的海岸線,建有可停泊500噸級直接進出口貨物船隻的碼頭、倉庫、貨櫃車庫等,水陸交通運輸極為方便,產品貨物可直接運往世界各地。
把廠房直接設立在江邊,原料與產品從珠江直接出海,這是數百年前南海縣外源型經濟的典型表徵,也是南海人依託海洋經濟,經「海上絲綢之路」構建南洋商貿網絡的地理坐標之一。
此後,面朝南中國海的灣區城鎮裡,聰明的南海人對東南亞的資源和能源有了最早的認知。熱帶雨林的藤條木材資源、礦洞裡的錫箔、銅箔資源,源源不斷地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匯聚到珠江口。藤製家具、以錫礦為主要原料的不鏽鋼等,都是佛山南海在這個世紀中的主要支柱產業。
揭開南海與印尼藤的百年往來我們發現,東南亞與南海產業的關聯度如此之高,原材料產地的經濟狀況與南海產業的發展幾乎同頻共振。
2 進階 跨國合作模式逐步升級
藤條痴纏下的海洋經濟,折射出南海家具產業與東南亞的聯繫,共同勾勒出百年歷史中家具產業合作的動人圖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南海家具企業跨國合作模式也在逐步升級。
上世紀80年代,南海藤廠在生產方式上既保持傳統生產工藝,又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自行設計製造機械設備400多臺套,成了全國藤業機械化的樣板廠。1990年,南海縣南海藤廠和南海東風藤廠的藤製品出口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值1.087億元。
南海西樵,同時期的一家「隱形冠軍」企業也在探索機械化生產提高效率。上世紀90年代初期,宜奧家居已成功研發壓縮打卷技術,成為國內最早應用此技術的床墊生產商,連續10多年成為業界公認的床墊出口冠軍企業,寢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最早因外貿代工方式起家的佛山家具行業走到了「十字路口」。訂單減少、出口受挫的難關如何渡過?南海企業發揮「敢為人先」的精神,通過拼創新、建標準實現轉型升級。
「在大家沒有設計的時候,聯邦談設計。」1984年,土生土長的南海人杜澤樺與5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集資幾千元,租用了300多平方米的簡陋廠房,再配上幾個烤藤用的烤燈。他們給廠子取了一個大方的名字,叫「聯邦」。
聯邦家私是這個行業的常青樹。從改革開放初期生產藤椅起步,到掀起珠三角家居消費的「原木熱」,再到1992年推出後迅速躥紅大江南北的「聯邦椅」,聯邦創造了中國家具史上唯一的單品大範圍覆蓋全國市場的銷售奇蹟。
在南海桂城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內,不僅有聯邦椅的實物展示,還有一件特別的展品——陀飛輪餐桌。這張曾入圍家具設計界「奧斯卡獎」的餐桌,就來自南海區迪奧比家具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家復古奢華類家具生產商,迪奧比從1995年成立至今一直專攻國際市場,出口額已過億元。
網際網路技術進一步帶來商業模式變革。面對原材料成本提高、消費習慣改變等痛點,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轉型又成為南海企業探索的新路徑,林氏木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坐落在馬來西亞最大城市商區會議中心沙亞楠,林氏木業800平方米的經銷門店內人頭攢動。從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淘寶精選」全球閃購活動銷售到首家海外經銷門店的開設,這家依靠電商迅速發展成為行業「黑馬」的企業,仍在不斷布局自己的出海戰略。
大數據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利器」之一。2017年9月,維尚和Index Living Mall聯合打造的第一家Younique品牌展廳正式營業,個性化定製家具的全新消費體驗深受當地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在泰國已擁有展廳近30個,每年業績平均增幅超過40%。
這是維尚在泰國推出的首個海外項目。通過自身的技術平臺優勢,從產品出口到「網際網路+家具製造」的產業模式輸出,維尚推動家具企業跨國合作模式再度升級。
3 未來 「走出去」的新徵程與新機遇
去年12月下旬,維尚泰國市場經理王海西和海外部項目運營專員劉永水落實好相關事宜,啟程返回國內。這是他們一年來第七次往返在中泰兩國1000多公裡的航線之上。
不同於傳統的產品供應和進出口,維尚與Index集團的此次產業模式輸出的合作,意味著維尚輸出品牌、設計、製造、物流等軟技術,硬體如廠房、設備、商場等均由Index集團提供。在大數據的支撐下,維尚通過優化虛擬製造,重塑了家具的生產製造生態。
當前,「網際網路+」方興未艾,「智能+」又掀起新一輪的智造浪潮,人工智慧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步伐大大加快。以不斷創新設計、自主研發做引領,南海商人抓住機遇,謀求發展,不斷邁出「走出去」的新徵程。
作為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中國鋁材第一鎮」的南海大瀝正積極推動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在廣佛黃金地段建起了「智能家居城」,並全力打造千億級全鋁家居產業集群,推動了全鋁家居及相關配套產業走向全球更廣闊的商貿市場。
「3年前,這裡只有4家企業做全鋁家居產品,如今已發展到3000多家,成為全國最大的全鋁家居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基地。」佛山市南海區全鋁家居行業協會會長李功畢介紹,目前,在「網際網路+專業市場+專業展會」的發展新模式下,全鋁家居已在海外設立常年展區,還將進一步布局國際市場。
會自動播放音樂和預報天氣的鏡子,自動感應降下的櫥櫃調料架和碗碟架,自動檢測並關閉的水龍頭、燃氣灶……在南海裡水的智能家居體驗館,數百個智能家居產品的最新應用場景在內進行集中展示。5G時代即將來臨,裏水鎮也在搶灘智能家居產業新風口,如今已集聚智能家居行業相關企業700多家,銷售額超200億元。
「智能家居因為契合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消費升級等多個熱門話題,受到各個新興領域的高度關注,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5800億元。」廣東裡水智能家居產業協會會長陳鴻填介紹,依託這一完善的產業鏈,2018年裡水鎮獲評「廣東省智能家居專業鎮」。在此背景下,該鎮提出打造「全球智能家居產業名鎮」的目標。
佛山作為家具行業的集散地,佔國內市場20%的銷售份額。這個行業成了佛山重要的經濟支柱,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產業。如今,從樂從鎮經龍江鎮一路驅車到九江鎮,沿途共集聚佛山大大小小的家具企業約8000家,其中不乏維尚家具、聯邦家私和林氏木業等享譽全國的家具名企。
作為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佛山正搶抓大數據、人工智慧機遇,加快建設面向全球的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到2020年培育裝備製造和泛家居兩個超萬億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面對「5G時代」「智能+」等發展新機遇,打開家居產業新空間,邁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東南亞將繼續成為南海企業家重點關注的海外市場之一。可以想見,家具產業在當今的南海與南洋諸國之間,依然將作為「生產製造+商業貿易」的南洋商貿關係紐帶,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命力。
■連結
產業模式輸出:
隱形生產線串起的虛擬製造
在Index品牌位於曼谷郊區的工廠內,維尚已將虛擬製造的生產線複製過來。同樣一個二維碼,經由網際網路從國內工廠的電腦發送到泰國的工廠設備裡,指揮泰國工人進行生產。兩家企業形成一條隱形的生產線,跨國實現虛擬製造。
「我們和Index主要開展的是一種產業模式的輸出。維尚輸出品牌、設計、製造、物流等軟體的技術,硬體如廠房、設備、商場等均由對方提供,在技術上實現對維尚工廠和商業模式的再複製。」佛山市維尚家具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連柱介紹,除了將產業模式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維尚正不斷擴大產業模式跨海版圖,目前已經與泰國、波蘭、印尼、印度、新加坡、美國、澳洲、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技術合作。
神奇二維碼發送生產指令
不要小看Index工廠內泰國工人們指尖掃過的二維碼。經過掃描,機器便可以自動識別二維碼的「指令」進行加工。二維碼從何而來?讓我們將視線從千裡之外的泰國曼谷轉回至佛山南海。
在維尚家具的智能製造基地,一個機械手每天可以加工幾千件完全不同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顧客完全不同的需求。維尚集團的智能製造將「人指揮機器幹活」變成了「機器指揮機器幹活」,龐大的機械手準確地識別、抓取每一件板材,精準地放到不同的位置上。
這背後操控的不是人,而是機器,或者說是「數據」。當一個設計方案在門店創建的時候,設計方案就變成了數據,所有數據變成了每一塊板材、零件上的二維碼。機器經過掃描,便可以自動識別二維碼的「指令」進行加工。
「我們跟Index的服務模式可以理解為:對方在當地用我們的設計軟體為當地客戶提供服務,設計方案傳回佛山,由維尚總部進行數據處理後生成生產計劃、生產指令的二維碼,再發回當地工廠加工,進行後續的安裝及售後服務工作,整個過程按處理部件數收取技術服務費。」李連柱說。
「當我們到中國維尚工廠參觀的時候,我很驚訝,因為我看到那裡都是機器人在工作,只有幾個工人。如果我們的工廠也能做到無人操作,那我們就可以節省成本,做出更低價格的產品。」當泰國Younique 品牌銷售總監莎緹婭親睹現場,更堅定了其與維尚合作的決心。
「說起Index與維尚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據維尚家具製造有限公司泰國市場經理王海西介紹,那時,作為家具行業設計服務的倡導者和推廣者,尚品宅配旗下子公司圓方軟體已經在為Index提供家居設計軟體,並長期保持著親密的合作關係。維尚集團的快速發展和自身技術實力的不斷增強,讓Index越來越青睞這位老朋友。
自2017年9月首個實體展廳落地以來,定製家具品牌Younique一直受到當地客戶的喜愛與青睞。目前,Younique在泰國已擁有展廳近30個,成為Index集團旗下重點發展項目,每年業績平均增長超過40%。
軟體算法推動技術變革
敢於以產業模式輸出海外,維尚是首家。憑什麼可以做到以大數據驅動批量定製?在於其「跨界」的強大技術基因。維尚的前身是圓方軟體公司。早在2004,該企業首次提出「全屋定製」的概念,利用軟體算法的優勢,創立了「免費設計,定製家具」的新模式。
彼時,維尚已有10年的軟體服務基礎。數據打通了家居定製服務的銷售、生產、物流環節,幫助維尚解決了個性化定製與大規模生產的天然矛盾,將家具板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一躍成為國內全屋家具定製產能第一的企業。
在不少家具企業還對機器人仍然持觀望狀態下,維尚則晉升為佛山為數不多,能直接喊出「打造無人工廠」,對標工業4.0的佛山製造車間。2017年,維尚五廠的年產值預計在25億元,光是車間引入智慧物流系統,就能節省600名人工,成為佛山唯一一家入選「2016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企業車間。
「對於一直主打成品家具市場的Index來說,他們其實看中的就是維尚有一個完整的從定製化產品到設計再到生產和銷售完整的鏈條體系,這是泰國傳統家具產業中很難具備的能力。」維尚家具製造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經理黃凱說。
以知識和技術的輸出模式為主,在國外有一種說法稱其為「know-how」輸出。在近幾年的合作中,維尚幫助Index搭建定製家具的產品體系,並對其生產基地進行設備改造,使其設備能夠讀取維尚的產品生產數據,具備生產定製家具的能力。此外,維尚利用技術優勢幫Index開發信息和設計系統。
依靠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大數據應用,維尚所屬的母公司尚品宅配集團已成為國內全屋家具定製產能第一的企業,2018年銷售額超過66億元。作為傳統家具轉型成功的代表,其獨有的「網際網路+家具製造」商業模式在複製向海外的過程中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投射效應。
■手記
抱團出海,讓「佛山造」揚名海外
在2019—2020年佛山市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的重點項目清單裡,「培育泛家居超萬億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被列為55個重點項目之一。
佛山市智能家居產業協會創始人李國堯提出,泛家居是一個非常具有佛山特色的產業。打造萬億產業集群,不能只靠幾家大企業,打造佛山泛家居航空母艦勢在必行。
如何打造?南海已先行探路。
抱團出海,意味著要思變。回首百年以前,南海人面對漂洋過海來的藤條,根據骨片、藤芯、藤皮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精打細算。「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根據消費需求來定製產品,這是一種商業思維的轉變,也是維尚13年來探索成功家具轉型的成功經驗。
抱團出海,意味著要創新。爭霸全球市場,亟須打造泛家居區域品牌,而創新是跨國合作的第一競爭力。聯邦家私用創新設計創造「聯邦椅」銷售奇蹟告訴我們,打造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泛家居區域品牌,必須以自主創新作為支撐。
抱團出海,意味著要團結。翻看歷史記載,南海藤廠的騰飛與廣大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支持和關懷密不可分。1958年間,南海藤廠曾得到不少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的捐資才得以引進技術,曾一度改名為「南海華僑藤廠」。打造萬億產業集群,需要泛家居產業鏈上的企業精誠合作,因為唯有抱團,才有發展。
1990年,邁克·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首先提出用「產業集群」一詞對集群現象的分析。他指出,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係,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
「有家就有佛山製造」,深入人心的城市符號,映射出佛山在泛家居領域的廣闊市場家底。南海在「海上絲綢之路」產業和文化交流中得風氣之先。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抱團出海,發揚南海企業家開放兼容、敢於冒險、富於創新的精神,相信「佛山造·家南海」的品牌,必能獨樹一幟,名揚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