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強迫症鬧哪樣?

2021-02-10 復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為什麼我們總是嚷著早睡,卻沒辦法實現

啊啊啊每天都不夠睡!

早點睡不就得了嗎?真是作死!

臣妾做不到啊!


票圈常有人發這種狀態:

我發誓明天要早睡

然後第二天:

又熬到兩點了……我選擇狗帶!

也常見人轉這樣的文章:

《長期晚睡的危害》、《長期熬夜對女生的危害》、《熬夜的你們隨意感受一下》……看完之後,男默女淚,紛紛表示麻麻我再也不要熬夜了。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半夜該刷手機的還是在刷……

隨著「我知道該睡了,我累了,但我就是放不下手機,就是沒法去洗漱…」這個問題越來越普遍,有個詞也在慢慢興起——晚睡強迫症

人生就是有這麼多身不由己,以至於大家分分鐘就可以把一個東西定義為「症」。

和很多流行語一樣,晚睡強迫症本身的範疇並不明確。搜索它可以看到很多相關詞,比如睡眠拖延症、強迫症、假象失眠症、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賴床……認為自己有著晚睡強迫症的人多多少少有種「任性」心理:就算我無事可做,可我就是不想睡覺。這和Utrecht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成果不謀而合。他們認為強迫症放在睡眠這個語境中顯然是「濫用」的,睡眠拖延症是一個更精確的名字。

他們將睡眠拖延症定義為:在沒有外部原因阻礙的情況下,總是無法在預計的時間上床。並發現,有睡眠拖延問題的患者,在各個領域都存在拖延的問題,自我調節力相對低下(自我調節力是指一種讓行為符合長期最佳利益的能力)。以下晚睡強迫症統稱睡眠拖延症。

和一般拖延症不同,睡眠很少被認為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人們不想睡覺,是因為手上的事比睡覺更吸引人。

覺得自己有晚睡強迫症的人可能有以下幾種。

白天很忙,認為只有晚上是留給自己的,希望能夠盡享安逸。看會電影呀,玩兒個遊戲呀,寫會兒手帳啊,聊會天啊,一來二去就不早了。

白天大把大把浪費時間,時常面臨DDL,晚上想要拼命補回來

習慣半夜作息,認為自己在半夜效率最高

(以上幾種情況並不互斥。沒有列入半夜充電的學霸、網遊愛好者等,感覺他們可能已經忘記了時間……)

還有很多其他解釋,譬如:由於睡著的狀態與死亡類似,晚睡強迫症者可能缺乏內在安全感對父母長期控制自己睡眠時間的反抗;對壓力的逃避等。現代社會一些特質也會導致晚睡,比如夜生活普遍豐富了,比如手機電腦的盛行等。


插播:長期晚睡的壞處:

趁此機會還是再複習一下吧!

從咱老中醫角度講,人養生要做到天人合一,順遂天道去作息。我們白天是放電,晚上睡覺是充電,晚上只衝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那50%哪來的,就是從五臟借。借了遲早得還。

還記得小白鼠實驗嗎?一隻正常作息,一隻日夜顛倒,最後兩者壽命比是7:2。

長期晚睡減少某種激素的分泌,加速變胖。胖胖胖!

熬夜導致神經衰弱,負能量…

注意,睡眠拖延症和一般拖延症還有個不同,即睡眠這種事並不存在所謂DDL,就算大家深知其危害,但因為當下副作用尚不明顯,很多人改變的動力並不大。心理學上有「延遲滿足」的概念,指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長期的睡眠拖延者大多缺乏延遲滿足的能力。

此外由於晚睡也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比如對自己時間的支配感、半夜完成一篇好文的成就感,也能助長這小妖精的堅韌。

抑或心理暗示?總在暗示自己,「我已經堅持2點後睡很久了,改不了」?

抑或是喜歡想很多然而從不聚焦?知道太多卻不行動,只會讓你精力分散、偏離目標。

又是拖延症作祟?改掉晚睡這個毛病,永遠是準備從明天而不是從今天做起?

抑或源自態度?人傾向於使行為和態度保持一致,你是不是並沒有從內心認同早睡這件事?是不是還是沒能被長期晚睡的危害震撼到?

先插播下各種微信推送上的建議。

堅信任何事都是可以改的。

睡前遠離所有電子設備。

提前做好洗漱,留意身體的睡眠節奏,當發現有打哈欠、流眼淚等反應,立刻放下手裡的事去睡覺。

提高白天做事效率。

白天強迫自己不要小睡。

別在睡前做劇烈運動,晚上別吃過油、過飽,睡前別吃東西。

別看引起情緒激動的東西,避免恐怖片等。也別看有各種相互勾連的信息,比如微博之類。

突然提前睡實在不困可以下載助眠APP(我就下載了一個叫」pause」的應用)。

BBC曾經出了一部《睡眠十律》,搜一下就能找到~

人性裡都有懶惰等成分在,很難能真正做到以上這些。但順應人性亦可改變現狀。晚睡強迫症、睡眠拖延症,說到底都源於對今天的不滿足。做不到控制自己的人性,那就去順應、安撫它。找到一個完整的帶有儀式感的行為讓自己的心得到滿足,讓大腦收到「恩,我可以去睡了」的信號,比如看一本書,比如冥想,喝一杯熱牛奶。

和昨天劃一個了斷,自然獲得一夜安眠。

少年郎,別老熬夜了。



用專業和愛心,與青年共成長!悅納自我,關愛他人!關注中心,給自己的身心留一片天空!歡迎關注復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中心微信號:fudanpsy_603
中心網址: www.caps.fudan.edu.cn

邯鄲校區:學生活動中心(葉耀珍樓)6樓603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1:30、13:30-17:00 (周一下午中心例會,不接受預約)
預約電話:65643339

楓林校區:東苑4號樓二樓202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四,8:30-11:30、13:30-17:00
預約電話:54237771 65643339

張江校區:學生活動中心3樓心理諮詢室
服務時間:周二、周三,9:00-11:30、13:30-17:00
預約電話:65643339

江灣校區:學生園區0號樓西(3)203室

服務時間:周三,8:30-11:30、13:30-17:00
預約電話:65643339 61424029




相關焦點

  • 晚睡強迫症,你中槍了嗎?
    白天總是哈欠連連,深夜卻亢奮不已;白天的事情總愛拖拖拉拉,晚上才會「靈感爆發」;一直認為「睡得太早太浪費時間,不如幹些什麼」;就算下定決心要早睡,還是會拖到一定的時間才閉眼;同學,如果你不幸中槍以上症狀,那麼祝賀你,你已經是一名晚睡強迫症患者了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對其強迫想法成年累月地進行著艱苦的自查搏鬥,他們力圖克制卻無法擺脫,對自己反覆出現的、明知不對的行為覺得不能控制,常誤認為或怕別人認為是精神病,內心痛苦到了極限。由於強迫症病人的自相搏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強迫症狀越演越烈,病人的信心不斷降低。所以,強迫症病人常會問醫生: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這究竟是不是強迫症?你就可能有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不知道自己表現的很不尋常。強迫症被認為是神經錯亂。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 餘光強迫症的解法
    餘光這一類強迫症的解決方法,其實和闖入性思維強迫症的解決方法本質是一樣的。就是明白現實規律,放棄強求(接納)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有餘光強迫症的朋友,因為自己總有餘光看到周圍的東西,想要不注意到餘光,但自己越去控制不注意餘光,反而越注意到餘光,導致自己做事都無法專心因此痛苦不堪。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精神交互作用」的規律,就是你越想消除不去注意到餘光,由於你排斥情緒的傾注,就越會加強你去注意到餘光。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就連我這個英語專業出身的「牛人」也時常遇到表達英語「強迫症」時常常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和另外一個英語單詞procrastination/procrastinate混為一談!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常見的強迫症可以分為兩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可以分為這幾種:攻擊型強迫症(aggressive obsessions):自己害怕會傷害他人,特別苦惱和痛苦。
  • 李宇春有強迫症嗎?從媒體報導來看,似乎李宇春粉絲也有強迫症
    只是,在李宇春表達自己的祝福之情的時候,卻有媒體報導稱李宇春強迫症怕是藏不住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李宇春有強迫症嗎?之前怎麼沒聽說過呢?不僅如此,當媒體報導稱李宇春有強迫症的時候,從媒體報導來看,似乎李宇春粉絲也有強迫症!
  • BBC紀錄片《強迫症 · 心魔》
    時下「強迫症」常常作為一個娛樂化的詞語出現,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追求乾淨整潔、精確完美。
  • 臺灣電影 愛的強迫症《怪胎》
    用「強迫症」來帶出愛情的酸甜苦樂,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看似一堆怪異、重複還有點變態的行為,完全描述人在戀愛裡的脫序行徑。 後來,你才發現那些強迫症在說明著人在戀愛裡,明明知道那樣很變態,卻一再重複地執行相同的事情:等在通訊軟體前看著對方的已讀、不讀,想著這個人此時此刻到底在做什麼?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還有某強迫症患者每次走樓梯時都會產生強迫性的感覺異常,明明踩著一樓的地板,卻總覺得自己踩的是地下室的地板。他還經常覺得衣服上有燃燒的火苗,因而不敢穿衣服,雖然他也知道這些都只是強迫症的表現。閆俊總結說,強迫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重複」和「糾纏」。
  • 《將太的壽司》:強迫症與毅力
    過去,我一直對日本的工匠精神很著迷,很喜歡日本那種對於一件工作高度執著,不改善到極致不肯放棄的態度,比如之前看過的那部紀錄片《壽司之神》,就是講一個老頭子如何70年如一日地去做好壽司。但是看完《將太的壽司》以看,我開始懷疑,這種堅持背後是不是真的如很多人所質疑的那樣,是一種強迫症呢?
  • 姜子牙的「強迫症」可不只是為了搞笑
    看過《姜子牙》的觀眾肯定對姜子牙的強迫症印象深刻。早在春節小彩蛋裡,姜子牙就已經和哪吒聯手展示了強迫症的威力。大年夜,姜子牙精心準備了一大桌年夜飯,連杯子的擺放位置都要用尺量。在正片中,姜子牙的強迫症也多次出現,比如在北海的小酒館裡,見到倒下的雕像要馬上扶起,摔歪的腦袋要扭回正確的角度,差一度都不算正......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據了解,接診當天,因小時候患有抽動症、長大後伴發強迫症的患者,除了王小明外,還有另外兩位,一位17歲、一位16歲,且都已經休學。27歲的劉同強迫症症狀較為嚴重,在就診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回頭看,就診結束後反覆檢查,在診間繞了好幾趟才關門離開。據劉同自己介紹,他患有強迫症多年,因為不想吃藥,雖然接受過十多次心理治療,但效果不好。
  • 強迫症是怎麼回事?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相信大家對強迫症這種心理疾病都不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不過有一些人對強迫症的理解並不夠準確,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將一些人的執拗行為,錯當成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因此,人們依舊需要對強迫症進行系統的了解。什麼是強迫症?
  • 我控制不了自己,5種行為特質是你的『強迫症』作祟
    一位定期從外地過來的女子,被診斷為強迫症的患者,醫生建議她必須服藥兼心理疏導;她也認為自己的症狀很嚴重,已經影響了家庭和工作,影響了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他們很清楚,如果找到漏掉的那句話,兒子就不鬧了,如果找不到,這小子還要折騰半天呢。夫妻倆急忙回想剛才都說了些什麼,但兒子說:『都不是、都不是。』結果,這一晚大家誰也別想睡了,找不到那句話,兒子有些焦躁,開始生氣指責父母,父母也開始指責彼此,3個人亂成了一團。最後,已經忍受兒子症狀很長時間的媽媽終於受不了,大吼一聲:『明天,你明天一定要去看心理醫生。』
  • 為治楊子姍強迫症,吳中天獻上「死亡三件套」,結果慘遭全員吐槽
    楊子姍的潔癖有多嚴重呢,第一期節目中因為工作人員上門安裝機器,人群來來往往,搞的家裡衛生狀況堪憂,而楊子姍還給工作人員全身消毒,最後工作人員為了體諒楊子姍家的特殊情況,穿了防護服入內,即使這麼小心照顧楊子姍的情緒了,楊子姍還是崩潰落淚了,更是因為後期打掃衛生而和吳中天鬧小脾氣
  • 進食障礙與強迫症常見共病「臨床研究」
    大約15%的進食障礙患者目前也患有強迫症(OCD),並且有18%的進食障礙患者將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間被診斷強迫症(終身共病)。Affective Disorders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相關薈萃分析。
  • 強迫症患者方文山
    或者說方文山是個押韻強迫症患者。他本人還將自己的創作詮釋為現代新體詩的的一個新類別「素顏韻腳詩」。所謂「素顏韻腳詩」強調兩個標準和特點:一、沒有標點符號和外國文字;二是每一行都押韻。如果你手邊有從某寶淘來的諸如《方文山詩集》、《素顏韻腳詩》、《方文山歌詞大全》,翻開讀一讀,你會震撼於作者「詞不押韻死不休」的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