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2020-12-24 騰訊網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所謂強迫症,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廣義的強迫障礙主要表現為:強迫回憶或者思考某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強迫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害怕自己的眼神餘光會看某些東西;因為擔心怕髒而不停的洗手或者衣物;控制不住的書臺階或者電線桿;所有東西都要放整齊;睡覺總擔心房子會塌;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或者控制不住地收集沒用的物品,甚至是垃圾。另外,拔毛症和軀體變形障礙也被歸入強迫症及相關障礙。

侯正華博士說,目前,強迫症是患病率僅次於抑鬱障礙、酒精和物質濫用、社交恐怖障礙的常見精神障礙。全球大約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症患者7000萬,其終生患病率約3.0%,男性多於女性,通常於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首發年齡約為20歲,男性一般早於女性(男性6-15歲,女性20-29歲),強迫症與其他焦慮障礙的共病率高達55%以上,社會功能損害嚴重,療效不佳,預後較差,且自殺率較高。

什麼樣的強迫行為構成強迫症

判斷一個心理狀態是否是疾病狀態,要綜合考量。一般情況下,包括症狀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是否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或者社會功能產生損害。對於強迫症來說,主要有兩大症狀表現: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如果強迫症狀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比如每天超過1小時),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患者本人也為此苦惱不已,或者其本人沒有察覺異常,但是周圍人發現他的異常行為,比如反覆關門或者洗手,這時候就要高度懷疑存在強迫症的可能了。另外,也可以通過耶魯—布朗強迫症狀評定量表進行自測,作為參考。

而生活中很多自稱「強迫症」的人,他們往往只是表現為強迫症狀,比如出門前再確認一次門有沒有關,地上有頭髮想要打掃乾淨等,他們的強迫症狀往往是為了讓事情做得更完美一些,且並不會讓自己感到痛苦,甚至影響生活工作。他們的行為更多地是反映出一種個人的焦慮,而非強迫症。

如何進行強迫症的自我調整?

侯正華博士說,強迫症就像只「紙老虎」,越是擔心恐懼,他往往越會糾纏不放。所以,當心理上出現不良感覺,要學會及時宣洩。特別是強迫症患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調整。

順其自然法。調整心態,凡事順其自然,停止糾結。減輕和放鬆精神壓力,做完就不再想它。

滿灌法。簡單地說,就是一下子讓你接觸到最害怕的東西。比如怕髒,那就接觸最髒的東西。若確實很髒,你洗手的衝動會大大增強,這時你的助手將禁止你洗手,你會很痛苦,但要努力堅持住,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焦慮會逐漸消退。但此法適合意志力較強的人進行。

系統脫敏法。先學會放鬆,然後由易到難列出強迫性行為的次數和激怒情境,再對每種情境下的強迫行為逐漸進行放鬆脫敏。就洗手癖而言,應一步步地減少洗手時間,依次執行下去。

轉移注意力。不要去糾結症狀,想像強迫症狀就像一個來滋事的「小混混」,你越是和他糾纏,越是難以擺脫,你若是隨他折騰,不用管他,你的強迫思維自然會逐漸褪去。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各種自我調節不佳,建議還是要向正規醫院心理精神科醫生諮詢,必要時進行系統的醫學幹預,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若多種保守治療方法效果不佳,部分患者還可以選擇深度腦刺激治療。(王倩)

相關焦點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常見的強迫症可以分為兩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可以分為這幾種:攻擊型強迫症(aggressive obsessions):自己害怕會傷害他人,特別苦惱和痛苦。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閆俊說,強迫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是指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情緒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情緒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是多餘的。但是強迫觀念是突然湧現的,患者不能自主控制。
  • 我控制不了自己,5種行為特質是你的『強迫症』作祟
    一位定期從外地過來的女子,被診斷為強迫症的患者,醫生建議她必須服藥兼心理疏導;她也認為自己的症狀很嚴重,已經影響了家庭和工作,影響了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原來前一天晚上,一家人一起看電視聊天,聊著聊著,這兒子突然對他媽說:『等一下,剛才你說了句什麼?我沒聽清楚。』媽媽愣了:『我說了什麼?哪一句啊?』兒子:『我要是聽清楚就不會問你了,哎呀,你剛才有句話我沒聽見說的是什麼,你趕快幫我想想。』當媽的立刻知道,兒子的老毛病犯了。
  • 強迫症是怎麼回事?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相信大家對強迫症這種心理疾病都不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不過有一些人對強迫症的理解並不夠準確,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將一些人的執拗行為,錯當成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因此,人們依舊需要對強迫症進行系統的了解。什麼是強迫症?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據估計,全球約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被強迫症所困擾,以強迫觀念為主的強迫症佔所有強迫症總數的50%~60%。值得注意的是,有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並不代表患上了強迫症。如果一個人只是偶爾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而且自己可以控制,完全不會影響到生活,那麼就不能夠認為這個人患有強迫症。得了強迫症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 得了強迫症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可對照自查一下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出現強迫症的人通常會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出現,其特點就是有意識的強迫以及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違背自身意願的想法和衝動會反覆出現,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疫情期間,不斷消毒,會不會是強迫症?」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大叔想先詢問你幾個關於強迫症的問題:現在,你已經做出了選擇,無論對與錯,大叔的本意都是希望每個人能夠更加了解強迫症,理解他人、幫助自己。接下來,就和大叔一起,通過一個紀錄片,揭秘上面3個問題的答案。
  • 【疾病科普】總被拿來調侃的「強迫症」,別不當一回事兒!
    如果上述症狀你都有的話,你是不是也早已經懷疑有「強迫症」呢?那你究竟了解「強迫症」嗎? 事實上,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症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 在臨床上強迫症並不少見,據調查統計國內的強迫症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症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 臺灣電影 愛的強迫症《怪胎》
    後來,你才發現那些強迫症在說明著人在戀愛裡,明明知道那樣很變態,卻一再重複地執行相同的事情:等在通訊軟體前看著對方的已讀、不讀,想著這個人此時此刻到底在做什麼? 只是如同強迫症帶來的生活困擾,想戒斷又不那麼容易,於是你得習慣那些在戀愛裡不同的習慣、讓自己感到麻煩的行為,開始和它們一起共處,想著「有愛」一切都不會改變的,讓自己與愛情融為一體,直到某一天,像《怪胎》裡的主角那樣,一覺醒來失去那些對愛的強迫症,慢慢就對那些重複一起的動作開始不再那麼執著地渴望改變。
  • 靈性覺醒篇21:強迫症,潔癖,從事物表象看到內心深層恐懼
    生活中我們常能看到有強迫症和潔癖的人,潔癖的人比較好發現,而帶有輕微強迫症的人其實不容易被發現,甚至很多人有輕微強迫症,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一些行為出現的久了,在行為出現的最初又沒有深入去想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久之便會掩蓋強迫行為出現的真相。
  • 4個強迫症的表現,對照看看自己有沒有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有強迫症,覺得自己只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是會督促人們越來越好的習慣,但是強迫症就屬於精神方面的疾病了。強迫症的人會有一些表現,大家如果懷疑自己有強迫症,可以一一對照一下。
  • 你的「騎車強迫症」嚴重嗎?快自測一下吧
    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有哪些表現?提醒:5個症狀早發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強迫症這個名詞,好多人對於它不屑一顧,認為它對生活並不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其實這是一個特別錯誤的觀念,強迫症對生活的影響是特別大的,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那麼,強迫症究竟有哪些表現呢?
  • 如果6種行為你都有出現,醫生:很抱歉,強迫症已經纏上你了
    雖然自己也想控制這種強迫行為,但就是沒有辦法停止,小王感到很痛苦,同時也給家裡人帶來很大困擾。最後,小王只能求助於心理諮詢機構,最終被診斷為「強迫症」。在接受專業的心理幹預後,情況才慢慢的好轉。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對強迫症這個說法不陌生,但很少人了解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 強迫症福利來襲《溫暖的抱抱》12月31號即將上映!
    如果你感受到不適對,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關於強迫症的故事。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症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吃個餃子都這麼費勁,是強迫症本人沒錯了。除此之外,主角鮑抱還有著潔癖。喜愛乾淨是好事,但過度了就成為麻煩……回歸電影。
  • 所有的強迫症都是內心無法抑制的渴望和焦慮
    強迫症的英文名為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OCD。它包括兩部分:強迫思維、強迫行為。以經常需要洗手的人為例,強迫思維是這個人總擔心碰到髒東西會得病,強迫行為則表現為不斷洗手。洗手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帶來的焦慮。
  • 強迫症能不能通過手術治療呢?諾貝爾的「黑歷史」告訴你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強迫症的看法大都保持一種自嘲的態度,比如一旦自己哪裡控制不住做些重複的事情就形容自己有強迫症。其實,「強迫症」真的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腦部疾病,由它引發的腦葉白質切除術更是備受爭議。話說,其實強迫症和抑鬱症不同,抑鬱症更多是情緒方面障礙,但強迫症除了情緒的痛苦外,還有無休止的可怕念頭以及控制不住的行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走進強迫症-電影《計劃男》
    電影的男主將自己每天行程的安排精準到分鐘,八年七個月嚴格執行,不差分毫,同時也存在嚴重的潔癖等強迫行為。
  • 不停的舔腳爪、轉圈圈、舔牆,有可能是狗狗犯了強迫症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說狗狗一直舔腳爪,舔的爪子上的毛髮都有點變紅色了,還是舔,我說你掰開狗狗腳爪看看,是不是有異味或者紅腫之類的,小心得了趾間膿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