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6種行為你都有出現,醫生:很抱歉,強迫症已經纏上你了

2020-12-23 奇妙的本草

小王一直很愛乾淨,無論是家裡,還是辦公桌上,他都會整理地乾乾淨淨、擺放整齊,還有些小潔癖。

半年前出國旅遊的時候,車上鄰座的孩子不小心吐在小王身上,從此小王總覺得自己身上有嘔吐物的味道,去都去不掉。只能每天強迫性地洗澡、洗衣服、洗床單被罩,洗澡的頻率逐漸增強,每天都要洗澡兩三遍。

雖然自己也想控制這種強迫行為,但就是沒有辦法停止,小王感到很痛苦,同時也給家裡人帶來很大困擾。最後,小王只能求助於心理諮詢機構,最終被診斷為「強迫症」。在接受專業的心理幹預後,情況才慢慢的好轉。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對強迫症這個說法不陌生,但很少人了解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出門後覺得家裡門忘了鎖、煤氣和水龍頭沒有關好,甚至中途還會回家檢查一下,不檢查就會一整天記掛著。偶爾腦子裡會一直重複出現某一首歌、某一句話,東西用完後都會放回原處......這些就是強迫症的表現嗎?不一定。

強迫症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所謂的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障礙的一種表現,不僅在觀念上有強迫性,還會在行為上有所表現。在觀念上,強迫症患者會出現一種並非自願、但反覆出現無法擺脫的意向,從而出現反覆洗手、反覆檢查是否關好門等表現。

強迫症的出現,常常是患者為了迴避現實、轉移矛盾而做出的表現,他們幾乎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難以化解的矛盾衝突,從而產生焦急狀態,身心不安,因而將焦慮轉移到某種強迫表現上。

那麼,出現什麼樣的表現,是強迫症引起的呢?

這些表現,很可能就是強迫症

如果出現下面幾種表現,很可能就是強迫症:

經常產生一些很難擺脫的不愉快想法,比如抑鬱、煩躁,動不動就疑神疑鬼,有可能是強迫症引起的。

如果總會覺得或者擔心自己有一天會衝動地傷害他人,舉個例子,下樓梯的時候,會突然產生把前面的人推下樓梯的想法,要謹慎得了強迫症。

強迫症的最典型表現則是會反覆做一件事情,比如反覆確認門是否鎖好、反覆給植物澆水等。

經常會莫名其妙地擔心自己的某些關於宗教的想法是不正確、不道德的,也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

有些強迫症患者則會在一些關於性的想法方面產生困擾,表現為對某種性行為的痴迷或不解等。

如果做事情的時候會強調對稱或嚴格的次序,比如擺放鞋子時,總是強迫自己放整齊,很可能就是強迫症導致的。

與上一個表現相反的是,有些強迫症患者的房間則是凌亂不堪的。

最重要的是,以上幾種表現如果幹擾到工作、家庭或社會活動時,一定要儘快到醫院檢查,判斷是否出現強迫症。

要知道,強迫症雖不會危及性命,但由此引起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強迫症的危害,你都了解嗎?

很多人都聽過強迫症,但對強迫症的危害卻並不了解,如果患了強迫症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引起以下四個危害:

患者的思想包袱會加重。由於強迫症患者會反反覆覆地做同一件事情,日復一日,會使其思想包袱加重,導致不能聚焦精神到其他重要的事情上,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影響。

強迫症還可能改變患者的性格特徵。由於強迫症患者常常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是出自自身意願而做的事情,因而患者會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最終導致患者出現性格扭曲,甚至出現心理疾病。

由於有部分患者是因為受到外界刺激而患上強迫症,因此,在特殊情境下,這類患者的強迫症很容易復發。

此外,一旦得了強迫症,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可能受到影響,患者的人生軌跡可能會出現偏離,有些強迫症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輕生的想法。

由此可見,強迫症給患者帶來的危害非常大。那麼,當出現強迫症的時候,應該怎麼治療呢?

強迫症要怎麼治療?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物理治療。

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強迫症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得到改善,醫生通過和患者建立和諧友好關係,傾聽患者心聲,幫助患者解決內心的矛盾衝突,從而起到治療的目的。

心理治療需要患者高度配合醫生,才能順利進行,對於一些難以配合的強迫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另一個選擇。目前來說,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多數是抗抑鬱的藥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不過,藥物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對於特別難治的強迫症患者,還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物理治療,或者是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物理治療聯合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

實際上,只要不是出現每天過度地反覆確認關門這種情況,對日常生活和精神都沒有妨礙的話,並不算嚴重的強迫症,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如果影響到生活、危害到健康,則應儘快諮詢心理諮詢師,進行系統的治療。

參考資料:1. 《醫生:這類人最容易被強迫症纏上!快看看自己中招沒》.家庭醫生雜誌.2018-03-312. 陳晉東, 陳遠光. 強迫症的藥物治療[J]. 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03):38-41.3. 曾龍建. 強迫症的危害[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雖然他心裡也知道大夫已經聽得很清楚,但必須詢問三次後,他才能放心離開。還有某強迫症患者每次走樓梯時都會產生強迫性的感覺異常,明明踩著一樓的地板,卻總覺得自己踩的是地下室的地板。他還經常覺得衣服上有燃燒的火苗,因而不敢穿衣服,雖然他也知道這些都只是強迫症的表現。
  • 我控制不了自己,5種行為特質是你的『強迫症』作祟
    一位定期從外地過來的女子,被診斷為強迫症的患者,醫生建議她必須服藥兼心理疏導;她也認為自己的症狀很嚴重,已經影響了家庭和工作,影響了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最後,已經忍受兒子症狀很長時間的媽媽終於受不了,大吼一聲:『明天,你明天一定要去看心理醫生。』諮詢中呈現出來的一些真相也讓這對夫妻吃驚:這個兒子大學畢業後,換了好幾份工作,原來也和這個老毛病有關。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常見的強迫症可以分為兩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可以分為這幾種:攻擊型強迫症(aggressive obsessions):自己害怕會傷害他人,特別苦惱和痛苦。
  • 你見過「強迫症」是怎麼種菜的嗎?園藝師看了都點讚:這才是高手
    ,看著真是舒服,其實從兵哥哥的廚房就能看出,部隊有多麼的嚴格,兵哥哥有多麼的自律,當然普通人在生活中肯定不會這樣講究的,不過強迫症可不一定哦。你見過「強迫症」是怎麼種菜的嗎?園藝師看了都點讚:這才是高手!現在住在農村的人也都是有自己的菜園的,菜園裡種上些應季的蔬菜,既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又節省了錢,還鍛鍊了身體,我婆婆家也是有個很大的菜園,菜園裡面種的也是有各種的蔬菜,都是一些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的蔬菜,其實我也是非常贊同婆婆種菜的,但婆婆也太勤勞了,不對是我這個婆婆有強迫症,把菜園打理的那是井井有條。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對其強迫想法成年累月地進行著艱苦的自查搏鬥,他們力圖克制卻無法擺脫,對自己反覆出現的、明知不對的行為覺得不能控制,常誤認為或怕別人認為是精神病,內心痛苦到了極限。由於強迫症病人的自相搏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強迫症狀越演越烈,病人的信心不斷降低。所以,強迫症病人常會問醫生: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5月7日下午兩點,南京首個「強迫症」門診開診,坐診專家——南京腦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關承斌早早到了診室。令人吃驚的是,當天下午關醫生接診的強迫症患者都是「90後」。13歲的王小明是由父母帶著過來看診的。原來,小明在小學五六年級曾因抽動症休學,上初中後因為學習壓力大,抽動症症狀減輕,但卻出現了明顯的強迫動作:小時候抽動症經常會碰到別人,現在每次出門,都會反覆檢查自己的肩膀,且在人群中,經常反覆詢問親友,自己有沒有碰到別人。由於腦海中湧現大量的重複想法,無法自控,小明不得不再次休學。
  • 5種「逼瘋」強迫症的美食,蛋糕、西瓜不算啥,最後一個千萬別看
    在我的身邊有一些人老是認為自己有強迫症,那到底有怎樣的行為才算是強迫症?真正有強迫症的人在它們的潛意識上,強迫和反強迫是並存的,對於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事情出現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表現有反覆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碰到髒的東西會不會得病,太陽為啥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等等一些,其實想要判斷自己到底有沒有強迫症來看看下面這5種「逼瘋」強迫症的美食就知道了,蛋糕、西瓜不算啥,最後一個千萬別看!第一種小蛋糕。
  • 強迫症是怎麼回事?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相信大家對強迫症這種心理疾病都不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不過有一些人對強迫症的理解並不夠準確,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將一些人的執拗行為,錯當成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因此,人們依舊需要對強迫症進行系統的了解。什麼是強迫症?
  • 都明白森田療法對強迫症很管用,那麼抑鬱症有用嗎?
    我之前介紹了很多關於森田療法的文章,很多讀者給我私信覺得森田療法是對強迫症焦慮症更管用的方法,是否對抑鬱症有效果呢?其實,我之前寫了森田療法創始人森田正馬的故事,他過去的症狀的確是強迫症和疑病症更多,但是這並不代表森田療法對抑鬱症毫無幫助。
  • 晚睡強迫症鬧哪樣?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半夜該刷手機的還是在刷……隨著「我知道該睡了,我累了,但我就是放不下手機,就是沒法去洗漱…」這個問題越來越普遍,有個詞也在慢慢興起——晚睡強迫症。人生就是有這麼多身不由己,以至於大家分分鐘就可以把一個東西定義為「症」。和很多流行語一樣,晚睡強迫症本身的範疇並不明確。
  • 強迫症:本我和超我的衝突,森田療法幫你減輕痛苦
    據估計,全球約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被強迫症所困擾,以強迫觀念為主的強迫症佔所有強迫症總數的50%~60%。值得注意的是,有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並不代表患上了強迫症。只有當一個人的強迫觀念或行為非常嚴重,即使明確知道這麼做不對,也無法控制,且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才可能是真的患上了強迫症。強迫症的強迫觀念和行為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反覆發生、持續存在、明顯焦慮和痛苦。
  • 當下最常見的4種精神疾病,希望你都沒有
    這個數據到底有多可怕呢?我們具體估算了一下,大概將近十個人裡就有一人有精神問題,據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0精神疾病分為10大類、72小類、近400種,包括精神分裂症、痴呆、智力低下、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多動症、孤獨症、社交恐懼症、酒依賴(酒癮)乃至慢性疼痛、貪食症、厭食症等數百種精神疾病,又稱精神障礙。
  • 得了強迫症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可對照自查一下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出現強迫症的人通常會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出現,其特點就是有意識的強迫以及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違背自身意願的想法和衝動會反覆出現,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疫情期間,不斷消毒,會不會是強迫症?」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大叔想先詢問你幾個關於強迫症的問題:現在,你已經做出了選擇,無論對與錯,大叔的本意都是希望每個人能夠更加了解強迫症,理解他人、幫助自己。接下來,就和大叔一起,通過一個紀錄片,揭秘上面3個問題的答案。
  • 強迫症有哪些表現?提醒:5個症狀早發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強迫症這個名詞,好多人對於它不屑一顧,認為它對生活並不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其實這是一個特別錯誤的觀念,強迫症對生活的影響是特別大的,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那麼,強迫症究竟有哪些表現呢?
  • 強迫症能不能通過手術治療呢?諾貝爾的「黑歷史」告訴你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強迫症的看法大都保持一種自嘲的態度,比如一旦自己哪裡控制不住做些重複的事情就形容自己有強迫症。其實,「強迫症」真的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腦部疾病,由它引發的腦葉白質切除術更是備受爭議。話說,其實強迫症和抑鬱症不同,抑鬱症更多是情緒方面障礙,但強迫症除了情緒的痛苦外,還有無休止的可怕念頭以及控制不住的行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 臺灣電影 愛的強迫症《怪胎》
    用「強迫症」來帶出愛情的酸甜苦樂,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看似一堆怪異、重複還有點變態的行為,完全描述人在戀愛裡的脫序行徑。 後來,你才發現那些強迫症在說明著人在戀愛裡,明明知道那樣很變態,卻一再重複地執行相同的事情:等在通訊軟體前看著對方的已讀、不讀,想著這個人此時此刻到底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