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市場,一個綜藝能維持6-7年經久不衰已經是件比較難得的事情,更何況還是一些一直保持極高熱度的王牌綜藝。作為戶外真人秀的代表,《奔跑吧》和《極挑》這些年沒少被拿來互相比較,在最近更換成員上兩者也有了彼此的默契,幾乎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換血」,這種新成員加入的好處到如今也有了些顯現。
相比之下,《奔跑吧》由於模式的固定和環節的雷同,節目對於成員的依賴不強,再加上其每一季都會有成員的更迭,也導致在「大換血」時顯得更為平滑。而《極限挑戰》由於前四季都沒換過人,再加上其多年「無劇本」的宣傳,本身嘉賓風格對節目影響太重,導致節目更換嘉賓後一直不太順利。
如今兩家綜藝大幅度更換成員都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新一季都算是再次起航,《奔跑吧》第八季在最近是完成了首播,雖然依然被很多人不看好,但小八在其中發現了一些不錯的看點,最起碼新成員在表現方面並沒有「水土不服」的意思。
一個八季的節目,作為這節目的元老,李晨、鄭愷和楊穎本應該是輕車熟路帶著新成員錄製的,但是在節目的表現方面卻有點相反的意味,三位老成員面對已經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節目幾乎綜藝感全無,表現的有點像跟不上時代的老年人。原本是一個製造效果的遊戲,李晨在開頭一棒傳遞中就各種分析和解釋,還要講解自己的思路,讓不少觀眾看著十分的無聊和尷尬。
楊穎依舊是保持著自己美美的人設,對於節目的綜藝效果貢獻實在是有限,前期的一些聊天也只能堪稱是尬聊,作為在這裡成名的老人,上節目卻處處透露著一種緊張和生分,就好像她才是剛剛被請來的嘉賓一樣,以新人的角度看算是中規中矩,但以老人身份卻不太合格。
而鄭愷自從陳赫走了之後,就自動接過了「最慘」的大棒,這遊戲還沒玩之前,很多人就已經猜到了做道具車的肯定會有鄭愷,而結果也跟很多人想的並無二致。雖然鄭愷在裡面各種自言自語,但毫無驚喜的結果,早已決定這些話絲毫難以激起網友的任何情緒,三位老成員在新一季依舊固定的表現,絲毫沒有在首播時為節目帶來太過正向的反饋。
同樣的李晨在節目中依舊老是拿自己的年齡開涮,鄭愷依舊是全場最慘,楊穎一邊享受著全場的「寵愛」一邊還要營造自己也有可能輸的感覺。都讓這個首播顯得有些無聊,如果不是新成員的出現,恐怕這個節目就要在一片呼嚕聲中度過了。
一行人見面了也依舊流露著尷尬,三位老成員在旁邊幾乎沒啥互動,仿佛網戀剛剛奔現的小年輕,如果不是沙溢一句話cue到了鄭愷如今發福的點上,化解冷場危機的恐怕就只有導演組布置的任務了。
沙溢cue完之後,李晨和楊穎仿佛才後知後覺,倆人又對著發福這個話題一番調侃。
不得不說沙溢的綜藝感真不是蓋的,隨後同蔡徐坤的互動也為節目貢獻了為數不多的熱搜,而郭麒麟和蔡徐坤融入節目的效果也不錯,三位新人在首播表現的,在小八看來幾乎超越了連上八季的三位老人。沙溢在其中更是起到了為節目增添看點的作用,有時候感覺綜藝感真的是一種天賦。
李晨、鄭愷和楊穎總的來說沒什麼毛病,但也沒什麼亮點,在節目中的表現就像是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的意思,而三人多年的錄製卻早已讓不少人沒了對他們的驚喜感,三人又沒有什麼出彩的情況下,幾乎成為了節目的「軟肋」。而同樣面臨這樣尷尬的還有《極限挑戰》中的王迅。
王迅同《奔跑吧》三位老人一樣,都是成名於他如今還在錄製的真人秀節目,也同他們一樣是這個節目第一次錄製就存在的老人,如今其他成員紛紛離開,《極限挑戰》男人幫就剩下了王迅一人,其中的尷尬也同李晨等人十分相似。有人說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但如今來看卻不一定如此,留下來的也有可能是不敢走掉的。
王迅之前在節目中一直扮演著黃磊、黃渤等人的「綠葉」,是節目中存在感較低的角色,被人記住的標籤除了自己的牙,就只有在節目上的精於算計了。可以看到王迅在觀眾心中的印象都來自於這個節目上的表現,如若失去這個節目,王迅又有哪個綜藝可以參加呢?
更令人尷尬的是,原本還在節目中充當老大哥的王迅,在張藝興走後徹底淪為了「透明人」,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新人到處結盟,嶽雲鵬、賈乃亮、雷佳音、鄧倫甚至都有兩個結盟團體,就連剛來的宋小寶都跟鄧倫有互動,但王迅作為六季的老人,卻沒有任何人與其合作,縱觀一整期節目,王迅幾乎都像是在旁邊打醬油一般。
如果說嶽雲鵬還因為自暴自棄有些看點的話,王迅在最後的環節中,基本就是跟著到處跑,卻只能在背景中露露臉,甚至自己沒有拿到一個球,也沒有被一個人砸過。全場最沒參與感的就是王迅了,至少嶽雲鵬還被人連砸了三次,最後宋小寶和雷佳音的反轉,也幾乎沒有王迅表現的機會。
總體來看,王迅也仿佛成為了節目可有可無的人,對於節目的貢獻並不大,要說李晨他們是八季的老人,王迅也是六季的老人,錄製節目應該要比新人更有經驗和效果,但結果卻是幾位老人成為了節目可有可無的成員,甚至固定的形象成為了節目的軟肋。其實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不管是李晨、鄭愷和楊穎也好,還是王迅也罷,他們缺乏主動製造話題的能力。
男人幫當時為什麼好看,因為黃磊、孫紅雷、黃渤和羅志祥各有各的風格,他們都能主動的製造有看點的話題,甚至之後的張藝興也能有這樣的場面出現,與其說一個節目靠的是編排,但中間確實靠著一個個小話題堆砌而成。要不然只有各種環節的遊戲,卻沒有豐富的話題只能是個幹架子,這種話題的製造也就是人們說的綜藝感的體現,但這些如今還留在綜藝裡的幾位老人卻都沒有。
所以不管是八季的《奔跑吧》還是六季的《極限挑戰》,老人並不一定就比新人有更多的經驗和效果,綜藝感強的藝人在哪裡都會表現的遊刃有餘,也會在各種綜藝上表現吃香,成為其他綜藝的爭相邀請的對象。而留下的老人卻成為了節目組如今的「軟肋」,當然綜藝效果需要人的引領,希望他們之後都能有好的發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