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月光光》——客家人心靈深處的樂曲

2021-02-08 客家平遠

作者 楊草原 溫芳蘭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這首全球客家人耳熟能詳的客家童謠《月光光》,在近日廣東省舉辦的首屆「嶺南童謠節」少兒歌曲演唱比賽中奪得一等獎。


  作為客家人耳熟能詳的童謠之一,《月光光》是客家童謠中的典型代表。童謠《月光光》源於何時,史無記載,它卻通過口口相傳、代代相承,已經成為幾十代客家人的童年樂曲。


  在廣東梅州的老城區,經常可以看到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拿著蒲扇,坐在大榕樹下,教孩子們一字一句地唱《月光光》。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把這首童謠學會了。


  「童謠是客家人千百年來對兒童啟蒙教育的兒歌,每首童謠都有它深刻的含義。」梅縣區博物館館長朱迪光告訴記者,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定的民俗文化,進而所形成的童謠也都帶有當地的文化特徵。


  據梅州市山歌劇團負責人介紹,《月光光》這首童謠在海內外也廣為傳唱,雖然每個地區有不同的版本,演唱方法不盡相同,但表達的意義卻差不多,單廣東地區就分有廣府民系、客家民系、潮汕民系等多種版本,每個版本的內容和折射出的思想均大同小異。


  「廣府民系的《月光光》首句是『月光光,照地堂……』,而梅州客家地區的《月光光》首句是『月光光、秀才郎……』,前者純粹寫景,後者卻描景述人,告誡孩童要努力學習。」朱迪光說。


  童謠《月光光》深刻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悠久歷史與優良傳統,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一代代人的成長,是億萬客家人刻骨銘心的記憶,同時,它也撐起了在外漂泊的客家人思鄉的精神之柱,也是他們思念家鄉故土的「月光曲」。


  「每每聽到這童謠,總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記憶中有故鄉、老屋、阿婆、兒時玩伴……」從印尼回家探親的鐘伯聽到《月光光》時熱淚盈眶,他說這首《月光光》60多年來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裡縈繞。


  「《月光光》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客家童謠,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會有《月光光》童謠,吟唱著《月光光》就能找到客家人,因為那是客家人的搖籃曲和思鄉曲,是千年中華古韻的鄉音迴響。」朱迪光說。


  在2013年廣東梅州舉行的央視中秋文藝晚會和2015年在河南開封市舉辦的世界客屬第27屆懇親大會上,這首童謠《月光光》總會被第一時間在舞臺上傳唱,瞬間就能凝聚了全球客家人的心。


  朱迪光表示,在很多有關「客家」的大型活動時,這首童謠《月光光》都會被搬上舞臺,在無形中喚起了「同是客家人」的記憶和共鳴。「對於生活在臺灣地區的客家人來說,《月光光》總能傳達一種鄉音鄉情,無論在哪裡聽到這首童謠,他們都會感到非常親切。」



來源中新網 韻子推薦



相關焦點

  • 月光光照地堂——還記得你家鄉的童謠嗎?
    《月光光》也是「客家童謠」的代名詞,民間藝術研究專家羅雨林對此就深有體會。羅雨林是興寧人,在9歲以前,他在家鄉生活時唱的是客家版《月光光》,來到廣州又學會了廣府版《月光光》。  羅雨林回憶,小時候在曬穀場邊經常唱,客家版《月光光》不是搖籃曲,而是小朋友一邊玩遊戲一邊唱的。
  • 傳唱粵語童謠
    唔識唱系假嘅,《月光光》、《落雨大》、《何家公雞何家猜》呢啲熱門粵語童謠,應該點都識得哼兩句。但系,一班小朋友就冇乜興致。若然你再問佢哋識唔識唱《賣懶歌》、《大笨象揸支槍》呢啲「冷門」童謠,睇怕就更加冷場喇。莫講依家嘅小朋友,我諗佢哋嘅阿爸阿媽都可能未必識唱粵語童謠。有人話依家嘅幼兒園唔注重廣府文化教育,但唱兒歌呢樣嘢就真系同「家庭教育」有關。
  • 阿婆教給我的70首客家童謠,句句經典內含客家人的智慧語言
    每個客家人心中都有一首《月光光》,只要響起: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只要輕輕地閉上眼睛,就可以想起我們與爺爺奶奶渡過美好難忘的童年時光,希望更多客家的孩子們喜歡說客家話
  • 第三屆閩南童謠大賽 小導遊閩南語講述開元寺傳說
    豐澤區閩南童謠大賽中,幼兒園的小朋友的表演萌態百生  閩南網5月28日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開元寺,傳說這裡原來是一片桑林,由黃守恭所有……」舞臺上  而在豐澤區第三屆閩南童謠大賽現場,小朋友們用說唱、情景劇形式,演繹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閩南童謠,有閩南童謠經典作《天黑黑》、《月娘月光光》,還有反映閩南婚嫁的《娶新人》童謠,以及激發孩子好好學習的《泉州囝仔學寫字》等。
  • 粵語童謠串燒 ︱ 那些年陪我們長大的粵語童謠,每一首都是童年的記憶 (尤克裡裡彈唱教學+譜)
    aloha~各位童心未泯的琴友們六一快樂今天沙拉老師送上超經典的粵語童謠帶大家提前快樂過節~當你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的時候有沒有想起小時候那些年最美好的回憶你最記得的兒時童謠又是什麼1、何家公雞何家猜2、氹氹轉3、打開蚊帳4、有隻雀仔跌落水5、排排坐6、落雨大7、月光光
  • 客家人,中秋節吃的「月光餅」柏塘人應該都吃過吧
    對,就是點擊上面那個藍色字體的「關注柏塘」就可以免費關注柏塘大小事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一首客家民謠《月光光▼陳師傅客家人稱呼月亮為「月光」,這也就是公莊傳統節日食品「月光餅」的來源了月光餅是公莊人中秋節必備的節日食品,它沒有月餅的油膩和品種多樣,但是卻集合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傳承。
  • 黑膠•賞析 ▎廣東粵語經典兒歌《月光光》兒童節特別錄製!
    廣東粵語經典童謠《月光光》它傳達出的是一個辛勤勞作、躬身耕耘的家庭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寄望,同時也反映出客家的民俗風情。
  • 【客家文化】論客家人的性格特徵
    從下面這首童謠中我們可見其一斑:"一歲嬌、二歲嬌,三歲撿柴爺娘燒,四歲學織麻,五歲學紡紗,六歲學繡花,七歲繡出牡丹花."這首童謠雖然有點誇張,但我們可從中看出,客家人重視對小孩的培訓和磨鍊。客家男女正因為從小受到鍛鍊,所以民大後一個個"幹活如同風車樣",麻利、潑辣,成為生產勞動的好手。客家人由於大多從小受到艱苦磨鍊,他們對困難常持蔑視態度。
  • 佛岡這些快絕跡的」童謠「,你還記得多少?
    對很多佛岡人而言,童謠意味住歡樂同懷舊。
  • 春來學子歸校園書聲起,阿婆教給我的客家童謠句句經典蘊含智慧
    ,喜歡客家童謠,同時愛上客家文化。一首童謠,情系一生。童謠的聲音,猶如黃酒的醇香、梅菜扣肉的光澤,已經滲進了客家人記憶的毛孔,在中原南遷的旅途中、在披荊斬棘的拓荒歲月裡,承載著他們的鄉愁,充實著他們的精神。1,黃毛黃毛,睡到食朝,聽到碗響,項身亂搶,搶到碗筷,其問阿媽食麥介,亂棍打死豬八戒。2,蛤蟆拐子叫連連,想娶老婆又冇錢。兜張凳仔同哀講,無聲無氣又一年。
  • 尤物 |《拂曉之愛》穿透時空迷霧,直達心靈深處的星空美聲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穿透時空迷霧直達心靈深處的星空美聲讓您順著宇宙的呼吸回到生命的源頭西藏行星缽音傳遞著和宇宙星球能量共振的訊息自然引人進入一种放松而覺知的狀態在天使的律動中,找到心靈極大的幸福感,音樂流動著天地間最美的元素─愛與光。只要張開雙手、打開心扉,靜靜吸納,愛與光的波動自然與身心共振,帶來最佳的滋養。
  • 好樂曲,從心靈流淌(經典流芳)
    他說,創作要有感而發,心靈感動了,震動了,才能產生好作品。好的樂曲,是從心靈流淌出來的。1871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一弦樂四重奏》,其中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深受世人鍾愛,作家列夫·託爾斯泰也對此曲讚美不已。有一回,柴可夫斯基旅居在烏克蘭的妹妹家,偶然聽到泥瓦匠工人的歌聲,那新奇優美的曲調深深吸引著他,從而成就了這一樂章。
  • 你應當從心靈深處發出祈禱
    我們上次講過,外面的社會環境有時會成為外面的「深處」。今天看看心靈深處的深坑我們應當怎樣面對?我們這個時候怎麼辦?外面的環境加給我們深坑,我們內心的深坑也同樣被建立起來。這個內心的深處呢,就會說主啊,我的經濟錢財沒有人家多,我不是開的名車,我不是住的豪華小區,我不是住的好房子,我房子裝修沒有別人好,到外面一講就這個事。當你在講的時候,你的心靈深處是不是一個坑?原來這個深坑是我們跟別人比出來的。我們心靈的坑是跟別人比出來。我們要跟他人去比幹什麼?我們只要看我們現在,上帝現在給我的是不是比過去的多得多?所以這些坑我是不去踩它。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你是客家人啊,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嗎?客家話就是廣東話嗎?」然後Cathy便答不上來了。Cathy姐妹倆都出生在梅州,生長在深圳。每天帶著孩子宅在家裡,深度體驗各種客家美食小吃,看客家文化節目,聽阿公阿婆講一些祖公先輩的事跡和一些民間的客家習俗,我這個外地媳婦深刻地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勞和智慧,也意識到客都梅州是一塊值得孩子們去探索的文明沃土。
  • 心靈愛語 | 靈魂深處的對話 ​
    靈魂深處的對話當你「愛著」某人或「想念」某人時,內心會有一種疼痛的感覺。你必須一點點去挖掘這個疼痛的本質。
  • 童謠象徵著童真,這些童謠是不是又讓隱約回到了快樂的童年?
    耳畔傳來孩童的歌謠,心神恍惚,情難自已,童心在那一刻點燃,猶如困於懸崖絕壁驀見一絲希望,星辰深處,浩瀚煙雲,於是,乃潛心尋跡,覓得兒歌數首,茲錄如下:(1)《數鴨子》: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
  • 初一敘事作文:心靈深處的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一敘事作文:心靈深處的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一首歌,它關於友情,或者關於親情;它是對父母感恩的話語,或者是對誤會同學的愧疚之情。而我心靈深處的那首歌是友誼之歌。   那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學校舉辦了第一屆藝術節,我報名參加了樂器比賽,表演彈鋼琴。
  • 愛情的滋味,是心靈深處的感受
    愛情的滋味,心靈的體會,眼淚能證明,愛有多真,情有多深!
  • 潮汕人與客家人
    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當代多數潮汕人以潮州話(也稱「潮汕話」,簡稱潮語,近似秦漢魏晉時期的古漢語)為母語,現集聚於海內外近60個國家和地區。潮汕人敢於闖蕩、善於經商,以「愛拼才會贏」為座右銘,他們在商界成就顯著。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 朋友別哭,我依然在你心靈最深處
    彼此的問候祝福,在心中川流不息……「什麼酒醒不了/什麼痛忘不掉/向前走/就不可能回頭望/ 朋友別哭/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朋友別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紅塵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觸/朋友別哭/我一直在你心靈最深處/朋友別哭/我陪你就不孤獨/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這份情/請你不要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