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粵語童謠

2021-01-10 網易新聞

白話廣州

前段時間同一班親戚去唱K,幾個小朋友做咗「咪霸」。年紀稍大嘅唱情歌,細小小嘅就唱《小蘋果》。問一班小朋友:「你哋唱唔唱兒歌啊?」個個都撒手兼擰頭:「唔識唱喔。」

唔識唱系假嘅,《月光光》、《落雨大》、《何家公雞何家猜》呢啲熱門粵語童謠,應該點都識得哼兩句。但系,一班小朋友就冇乜興致。若然你再問佢哋識唔識唱《賣懶歌》、《大笨象揸支槍》呢啲「冷門」童謠,睇怕就更加冷場喇。

莫講依家嘅小朋友,我諗佢哋嘅阿爸阿媽都可能未必識唱粵語童謠。有人話依家嘅幼兒園唔注重廣府文化教育,但唱兒歌呢樣嘢就真系同「家庭教育」有關。好似嗰首《落雨大》,佢嘅作者同創作時間都已經不可考究。有人從音符同語言推測,呢首歌應該系清末民初西關地區街頭巷尾流傳嘅口水歌。點解嗰個時候嘅童謠可以一直傳到依家都仲有人識唱?靠嘅就系「家庭教育」——阿媽識唱,細路就識唱,幾代人就咁樣傳唱落來。

依家老城區部分學校開始注重地方文化特色教育,有啲小學同幼兒園已經開設童謠、粵劇之類嘅興趣班。前幾日嘅嶺南童謠大賽,荔灣上下九路幼兒園就憑一首原創童謠攞咗個人氣獎。希望呢首出自西關嘅原創作品,可以好似《落雨大》咁樣全城傳唱啦。

李月婷 媒體人

(原標題:傳唱粵語童謠)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廣東佛山童心向黨童謠築夢 傳唱粵語童謠歌頌美好時代
    「升國旗,齊站立,大家都行注目禮,百鳥唱,國歌奏,國旗飄在彩霞裡……」6月16日,童心向黨·童謠築夢「我和我的祖國」廣東省佛山市優秀童謠徵集推廣傳唱系列活動作品發布會在廣東省佛山市瓊花大劇院舉行。《升國旗》《中國結》《祖國我愛你》等優秀童謠被精心編排創作成歌舞、快板、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登臺亮相。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來了!
    這些由經典粵語童謠改編而來的兒歌已成為不少70後、80後揮之不去的記憶。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韋然。「在人生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愛和關懷。我覺得愛最重要的是要和人分享,而且兒歌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和別人分享的。
  • 桐梓縣:小朋友傳唱「禁毒童謠」
    近日,桐梓縣風水鎮派出所民警來到該鎮中心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唱起《禁毒拍手歌》《數字禁毒謠》《禁毒少年》《跳跳糖》等「禁毒童謠」。孩子們雖然小,但是隨著「禁毒童謠」的傳唱,在他們的歡聲笑語中,禁毒知識已經入腦入心了。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的香港人韋然。    「在韋然之前,幾乎沒有能唱的粵語童謠。」本土知名音樂人鄧偉標告訴記者。而韋然本人也坦言,如果不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他「傻傻地」不計成本去從事童謠的收集、再創作工作,那些歷來只能誦讀的童謠可能已經不復記憶。
  • 失散嘅粵語童謠
    有乜講乜    □ 貓咪先生君    可能80後系最後一代真系重唱白話歌仔嘅一代人,而家嘅小朋友開口埋口已經唔系我哋細個時候唱嘅童謠了,對於我哋班「老餅」來講,粵語童謠真系陪住我哋長大嘅。
  • 《粵語童謠要維權》後續報導:讀者頗大反響
    南都記者 朱燕霞 實習生 黃丹婷  上周三南方都市報刊出「香港兒歌之父」韋然的獨家專訪(詳見本報5月25日B03- 04版),很少被提及的粵語童謠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勾起不少人對孩童時代所唱歌謠的懷念。自報導刊出後,韋然這位創作人身份重新被認知,耳熟能詳的粵語童謠也令不少人倍感親切,在網上引起很大迴響。
  • 粵語童謠你仲識唔識唱?
    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 粵語童謠 粵唱粵流行
    前天,「愛國愛家鄉,做文化越秀人———粵語童謠,粵唱粵流行」小學雛鷹小隊擂臺賽,在越秀區少年宮火熱進行。今年的雛鷹小隊擂臺賽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每個小隊以主題式的演繹來體現隊員傳承與探究廣府文化的過程。比賽現場各支隊伍盡顯風採,文德路小學的月光story小隊,在《月光光》的童謠裡創新地加入詩歌《古朗月行》和關於月亮變化的小歌謠,使原童謠的意境更加豐滿。
  • 韋然:粵語童謠之父帶你唱遊童謠世界
    院子裡的嬉鬧,嚴厲的先生,變裝的杜甫,隔壁班的小男生……童謠,或許也是我們創作的第一份藝術作品,印刻著當時社會的點滴,迴響著每個人成長的經歷。充滿童心的韋然先生尤愛童謠能帶給傳唱者的活潑心情,也因此以一己之力開展粵語童謠歌曲化的數十年創作生命。
  • 「童心向黨」天津市優秀童謠兒歌傳唱圓滿落幕
    11月12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天津航空等單位聯合主辦,北方網、天津市未成年人服務網、天津市少年宮承辦的天津航空杯「童心向黨」天津市優秀童謠兒歌傳唱活動「走進天津航空」特別專場演出在天津航空舉行,也標誌著該項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 梅州客家童謠《涯系缺牙耙》獲特等獎!第五屆嶺南童謠徵集傳唱活動...
    本報訊 (記者賴運香)近日,「2020·難忘的記憶」第五屆嶺南童謠徵集傳唱活動獲獎作品和優秀組織單位名單出爐。其中,梅州市婦聯選送的童謠作品《涯系缺牙耙》獲特等獎,梅州市婦聯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 香港兒歌之父韋然:粵語童謠要維權
    日前,南方都市報記者在香港探訪了這位低調的童謠創作者。  「現在在廣州唱的那一堆歌謠,但凡數得出的童謠,95%都是我寫的。但他們不會知道是我作的(曲和詞)。」在長久的時間裡,韋然作為童謠創作者的身份已遭遇了太多的「被忽視」。
  • 肇慶特色兒歌童謠給力創文 童聲向善唱開美德之花
    市教育局德育科陳建貞表示,現在各學校將與網絡接軌,家長除了通過家長會的形式獲得紙質資料外,還能通過網絡平臺,更為方便地接收到校方所宣傳的兒歌、童謠的信息。「 通過此類方式宣傳,家長對童謠的知曉率可達到80%-90%,更有利於歌曲在家長與孩子間的傳唱。」
  • 《廣府童謠凼凼轉》粵語注音繁體版近日在香港發行
    點蟲蟲,蟲蟲飛……月光光,照地堂……凼凼轉,菊花園……大笨象,揸枝鎗,去打仗……那些爸爸媽媽聽的唱的童謠,如今仍在傳唱。"廣府童謠大多都是集體創作的產物,取材於民間的日常生活,寄託了父母的殷切期望,表現出兒童的稚趣情感,富於音韻而朗朗上口,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傳,逐漸成為了廣府人的集體回憶。"中和出版的新書《廣府童謠凼凼轉》編著者之一的勞震宇這樣說。
  • 「中國禁毒報刊發」桐梓縣公安局《從創作到傳唱:禁毒童謠如何產生...
    這是來自貴州省桐梓縣海校街道燈塔小學學生李雙創作的一首禁毒童謠。朗朗上口,易於傳唱,幾句歌謠勾勒出了一位禁毒少年的模樣。在桐梓縣,由縣公安局輔警王宗倫發起創作的禁毒童謠,將禁毒內容融入兒歌童謠,讓禁毒童謠成為了禁毒宣傳的新形式。
  • 粵語童謠串燒 ︱ 那些年陪我們長大的粵語童謠,每一首都是童年的記憶 (尤克裡裡彈唱教學+譜)
    aloha~各位童心未泯的琴友們六一快樂今天沙拉老師送上超經典的粵語童謠帶大家提前快樂過節~當你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的時候有沒有想起小時候那些年最美好的回憶你最記得的兒時童謠又是什麼1、何家公雞何家猜2、氹氹轉3、打開蚊帳4、有隻雀仔跌落水5、排排坐6、落雨大7、月光光
  • 感悟粵語經典 傳承廣府文化
    為了更好地保護地域方言,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計劃的「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北片教育指導中心的指引下,珊瑚灣畔小學在11月17日下午舉辦了北片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一共有三個環節。首先由珊瑚灣畔小學語文教師劉曉敏執教粵語特色課例《嘆早茶》。
  • 月光光是首童謠
    這首歌的作者和創作時間已經無從稽考,從其市井化的語言和簡單的音符來看,應該是清末民初時,西關地區街頭巷尾流傳的傳統歌,傳唱至今,已經成為了幾代廣州人的童年回憶。(一)這裡講的是廣府版本的童謠。這麼說吧,可能《茉莉花》和《月光光》這兩首我都很喜歡的童謠裡選一首最喜歡的,那肯定還是《月光光》。前段時間在廣州,和灣灣同學一起去看了國際燈光節,閉幕的那天晚上,旋律一出來的瞬間整個人像被電流衝刷過一樣,我興奮地和同學說這是廣東傳統民間童謠,雖然是說了但興奮的還是只有我一個,《月光光》。
  • 講古仔 廣州童謠《月光光,照地堂》背後嘅故事
    套用於廣州童謠,亦然。 曾幾何時,這種詩意的童謠,廣州城鄉,廣為傳唱。關於月光的廣州童謠,除卻廣州歌手東山少爺翻唱之《月光光,照羊城》為人所熟知外,更是版本繁多。有如中秋版本的《月光光》童謠: 月光光,月明明,亞公保佑我聰明!人拜我又拜,拜到明年好世界,亞爹打枝金簪亞媽戴,我唔戴,丟落床頭老鼠拉,拉去邊?
  • 央廣獨家專訪:西關大少陳一暢的童謠情
    原創粵語歌曲《情系荔枝灣》獲得2013年嶺南新歌銅獎。原創歌曲《邁向夢想明天》獲得「北京2014建國杯」全國音樂展演大賽金獎。兩首原創兒歌被評為2015年中國小金鐘十大金曲,榮獲金曲獎。多首原創粵語兒歌童謠被收錄在《落雨大》全國第一本粵語兒歌書集裡。多年來致力於廣府文化的傳承、傳播和粵語兒歌的創作及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