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來朝的大漢帝國,最強盛的時期有多強,估計你猜不到?

2020-12-25 蘭姐故事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漢武帝時期,大規模開邊拓土,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後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元封二年吞併滇國置益州郡。前108年,滅亡衛滿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奠定漢地基本範圍。

公元前六十年,為了管理西域,漢帝國在烏壘城,也就是今天的新疆輪臺縣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曾在車師被常惠率兵解圍的漢侍郎鄭吉被任命為守衛都護使,成為漢帝國管理西域的最高軍政長官。這就是《漢書鄭吉傳》中有記載。

自此後,漢帝國在西域勢力依然不斷擴展,西域都護轄境越過蔥嶺,其所轄屬國也從三十六國,增為四十八國,西域諸國派往漢帝國的進貢的使團很多,萬國來朝一時成為時尚。地處河西走廊要衝的懸泉置始終車水馬龍,這些來自西域的進貢使者,沿途為漢帝國軍紀嚴整、運行有序而讚嘆不已。

此時此刻,從武帝開始,經昭帝、宣帝三代皇帝,共歷六十餘年,漢帝國傾其國力,銳意進取,軍事與外交齊頭並進,屯墾與戍邊相互支撐,最終開創了漢與西域和平共榮的新局面。而河西走廊此後一直扼控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通道,作為中原向西的外交和政治通道,成為西北邊陲重地。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導致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就是公元前前134年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民,到宣帝末年,也就是公元前49年,人口已達6300萬。

相關焦點

  • 從「職貢圖」看歷史上萬國來朝的盛世榮光
    自漢武帝開始,一直到乾隆盛世,「萬國來朝」的大戲就沒有斷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它不僅僅是演給外來蠻夷看的,更是演給帝國全體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訴百姓,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為萬國景仰擁戴的國度,是多麼的幸福。」下面就讓我們從歷代《職貢圖》中看歷史上萬國來朝的盛世榮光。
  •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4個王朝,秦朝僅排第四,第一強到令人髮指!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4個王朝,秦朝僅排第四,第一強到令人髮指! 第四:秦朝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國祚僅為14年。秦始皇花了十年時間,橫掃六國,完成了中華大地的統一,登基稱帝。
  • 史上最聰明的民族,2000年前來到中國,如今放棄信仰自稱炎黃子孫
    這是一位出色的君王在實現了「萬國來朝」這個小目標以後抑制不住的小驕傲。 李世民心中的小驕傲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國古代的帝王那麼多,號稱強盛的時期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萬國來朝
  • 中國古代哪個王朝最強盛?並非漢唐宋明,滅亡原因讓人唏噓
    由於中國歷史非常久遠,因此在這兩千多年的時光中,從夏朝算起,曾有十六個封建王朝建立,有強盛統一的秦朝,也有兼容並包的大唐,還有導致近代悲慘歷史的清朝。這麼多王朝中,每個王朝的實力各不相同,雖然都是一統中原,但是由於領導人的才幹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有的王朝強盛,也有的飽受欺凌。今日,我們就一起來比較一下,這將近二十個朝代中,究竟誰的實力最強盛。比較朝代的實力,想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漢唐二朝。
  • 鹽鐵會議——大漢帝國的重生之路
    鹽鐵會議——大漢帝國的重生之路漢武大帝在位五十六年,連年徵戰,加上帝王的好大喜功導致漢王朝危機四伏,政府財政危機加劇一時間有亡國之禍,武帝末年,他意識到了統治危機的到來,對政策進行了大的調整試圖緩和帝國統治危機。
  • 漢宣帝劉詢:幼年鋃鐺入獄卻成為大漢的中興之主
    身逢變故,鋃鐺入獄按說大漢的皇位與他幾乎再無任何交集,可是上天自有庇佑,大漢朝的皇位經過幾十年的傳承竟然傳到了劉病已身上。這位曾經的階下囚一躍成為大漢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並將大漢帝國推向最為強盛的地步。霍光等人便從宗室近支選擇昌邑王劉賀成為新一任的大漢皇帝。劉賀在皇位上只呆了27天,但是在這短短的27天他卻幹出了1000多件荒唐之事。權臣霍光和張安世商議廢黜了劉賀。
  • 盤點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五位皇帝,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文/老林講歷史在中國古代的封建時期一共有2132年,出現過494位皇帝,這其中有令人唾罵的無道昏君,也有政績卓著的千古一帝,今天老林給大家揭曉其中最偉大的五位帝王,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在史學界中有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的說法,明朝是一個徵戰頻繁的朝代,戰爭幾乎貫穿了其276的生命歷程,有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骨氣。
  • 中國最奇葩的朝代,別朝都是盛極而衰,它卻在最強盛時突然滅亡
    引言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句話的意思是凡事發展到了頂峰,往往就伴隨著下降的趨勢,長盛不衰的例子那是少之又少。這個道理,用在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王朝上,是最恰當不過的。說起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大家或許首先想起來的是大唐盛世,也可能是大明朝的萬國來朝,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並非是唐宋元明清中的哪一個,而是一個那個短命的王朝--隋朝。隋朝雖然短命,但是它當時的強大卻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 從公元前80年開始,每一百年分別是什麼朝代,國力是強是弱?
    此時的我,南方是強盛的梁朝,北方是矛盾重重的北魏,但經濟繁盛的梁朝滅不了軍事強悍的北魏,誰也滅不了對方,然而梁朝盛極而衰,埋下了衰亡的種子,我做夢也想不到,我居然將如鳳凰涅槃,雖然一分東西,卻孕育著第二帝國。
  •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朝代,這這其中有著強盛的漢朝,有著繁榮的唐朝,有著文化高度發達的宋朝,這些朝代往往都有很多的人喜愛,但是還有一個朝代也是圈粉無數,那就是明朝,嚴格來說,明朝不如漢唐的強盛繁榮,可是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呢?原因有6點。
  • 明朝強盛之時,為何不去佔領向其稱臣的國家?
    #明朝那些事#明朝初期,逐漸恢復了唐宋時期的朝貢制度,到了明成祖時期,明朝更是開創了萬國來朝的昌盛景象。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朝貢」二字,朝貢是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是以中國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朝貢體系存在於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
  • 史上最厲害的太后,掌握朝中大權,帶領國家走向強盛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二十四個王朝,在歷朝歷代中,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他們掌握著朝中的大權,然而也有一些皇帝在位時,朝中大權被後宮或者權臣們掌控,使整個國家變得亂糟糟,然而在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太后,她同樣是掌握著朝中大權,卻帶領著他的國家走向了強盛。
  • 漢元帝時期,儒家徹底實現了其文治理想,為何大漢帝國卻走向衰落
    漢元帝但是也正是從漢元帝時期,大漢帝國開始走向衰落。那麼儒家上臺後做了什麼?他們在大漢衰落的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作為聖人門生的儒生們也隨著太學、徵辟、察舉等政策的穩步實施,越來越走進了政治權力的中心,逐漸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社會勢力———士大夫。自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以來,儒生主要是在野的批評派,他們在先秦時期從未真正走向權力舞臺。
  • 明朝巔峰時期軍事實力有多恐怖?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在朱棣時期,明朝達到了一個很宏偉的盛世,那就是萬國來朝。就也是很多朝代都無法完成的壯舉,然而在朱棣時期卻實現了,這主要原因還得歸功於明朝時期的恐怖軍事力量,讓其他國家很是忌憚,下面來感受一下明朝軍事實力的恐怖吧。
  • 為什麼豪強能毀了大漢帝國?豪強勢力對帝國基礎的侵蝕
    第三個原因,我之前有篇文章提到過流民問題,黃巾軍的主力其實是流民,流民也確實是摧毀漢帝國的重要原因。 不過,大漢亡國的原因,流民問題只是硬幣的一面,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硬幣的另一面——豪強。在我看來,豪強的興起才是大漢亡國的最重要原因。
  • 華夏歷史上最強盛的5個帝國,唐朝只能排最後,榜首居然是該王朝
    大家好,今天來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強盛的5個王朝。 歷史上始終都有改朝換代的事發生,其中肯定少不了戰爭。任何一位皇帝都對他們所掌握的集團產生了直接影響,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環境也截然相反。就是由於這樣,王朝也有強盛和弱小之分。
  •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三個王朝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我們就不得不來說說秦朝、唐朝和漢朝這三個朝代了,首先是秦朝,秦朝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人們對秦朝的第一印象也是強大來形容的,秦朝幾乎完全是憑藉著自己的武力橫掃了六國,將分裂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統一,秦朝的軍隊不僅滅了六國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大唐兵戰歷史——世界中心帝國的締造(上)
    劇中的大背景設定,例如長安的上元節大燈樓宴會,聖上親臨,萬國使臣來朝恭賀大唐盛世,這一刻,大唐帝國仿佛握世界於手中,別以為這是瞎幾把扯蛋,這其實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因為大唐帝國的前半期,真的堪稱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最為強盛的國家,名副其實的世界中心帝國。長安,作為大唐帝國的京城,萬邦來朝的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
  • 大秦帝國,大漢王朝:為什麼有的朝代叫帝國,有的只能叫王朝?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老哥都想過,所以昊童就借這個機會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王朝與帝國的區別,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我才不會告訴你們有幾部電視劇叫大秦帝國,還有幾本書叫大漢王朝,嘿嘿)。帝國帝國是個外來詞兒,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沒有那個朝代真正的稱自己為帝國。
  • 第四期 大漢賢后-衛子夫
    大漢賢后 衛子夫作者:江南曉風殘月生如草賤,命貴牡丹。一族顯赫,終身賢德。最近電視劇《大漢賢后——衛子夫》熱映於銀屏,雖然對王若丹的表演褒貶不一,但是,衛子夫這個歷史人物形象,已經深深映入了許多觀眾的心裡。這部電視劇,我沒有細看,不過之前領略過《大漢天子》裡衛子夫的形象,頗有感觸,同時也查閱各種資料,多多少少的對這個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在此也做一些愚評。據史記載:孝武思皇后衛氏,名不詳,字子夫,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