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自高談闊論中見精髓

2021-02-14 一個人的電影院 2019

——點擊上面關注公眾微信號——

01 其實我不適應這部電影

這部燒腦的片子實在不太適合女性,即使這部電影簡單得像一部舞臺劇,即使我看了三遍,並看了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我依然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來寫它的影評。

說它不適合女性似乎有點武斷,我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能簡單地化為兩個二分之一,我大概只能代表我自己,我真的不太有興趣和能力來看這類複雜的思辨類型的影片,更寫不了影評。

但若干年前,一個同學送給我一堆書:《百年孤獨》、《戰爭與和平》、《日瓦戈醫生》、《查拉圖特拉如是說》、《寬容》……,我硬著頭皮讀完了,然後我跟這個同學說:」我讀完了,但對我來說跟沒讀是一樣的,也許我更適合女性讀本。「

我同學有點不知所措:」什麼是女性讀本?「

我說:「哈,這個『女性』特指跟我一類的讀者,比如那些簡單的,不需要太多思考和推理的書,場景也別太複雜,而且我最好不要涉及宗教,否則對我來說讀書就成為一件不輕鬆的事了。比如說《三國演義》、《水滸傳》是男性讀本,《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女性讀本。「

於是我收到了同學買給我的《飄》、《張愛玲全集》、《茨威格小說全集》、《瓦爾頓湖》、《大地上的事情》、《撒哈拉的故事》、《簡愛》、《馬雁散文集》……

這些對我來說就比較輕鬆了,即使看過,再看一遍兩遍也很願意。我情願或者說我只能是這樣世俗地、簡單地活著,否則,那些饒頭的邏輯會讓我感到痛苦,何先生推薦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看了三遍,就痛苦了三遍。可別再跟我推薦什麼《達文西密碼》之類的了好吧。

02 長生不老啊?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2007年的一部小製作,據說只花了2萬美元,唯一的場景就是一間並不寬大的客廳,一個壁爐,一瓶威士忌,但是……,但是,這絕對是一場燒腦的高談闊論:

一群來自哈佛的髙智商的大教授——兩名歷史學家,一名生物學家,一名心理學家,一名人類學家,一名考古學家,一名基督教神學家,還有一名好奇的學生之間一場關於人類文明史和宗教的大討論。

這些看似枯燥的內容卻是由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引出來的,45歲的歷史學家約翰·奧德曼在和大家執教10年後突然要離開,一群同事來給他送行,他們對他的離開很不理解,結果約翰說出了他要離開的秘密:

自從35歲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變老過,為了不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他每隔10年就要換一個身份,換一個地方,與《時光盡頭的戀人》裡的女主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他跨度的歲月不是120年,而是14000年!

他曾經是克魯瑪努人,他做過蘇美爾人,也做過腓尼基人,他見過佛祖,並跟他學習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想要傳播佛學他成為了人們流傳下來的那個耶穌,他經歷過梵谷年代的藝術,也與哥倫布一起航過海……

在漫長的歲月裡曾經拿過十個博士學位,可以說,他的生命承載著一部人類發展的簡史。

03  問題是,你相信嗎?

一切看起來都似乎是一個圈套:一張10年不變的臉、一副梵谷的畫、一把鏨刀,已經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約翰這個話題當然引人入勝,他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都對答如流。

「在更新世紀末期。到現在他說的都很吻合。」

「是的,跟任何一本教科書都吻合。」

你會覺得這是約翰在利用教授們的知識將他們自己套進去。

記得我們有一次討論一則關於「外星人」的報導,說是一個農民發現了外星人的屍體,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造假,原因是那具屍體跟電影上面人們塑造的外星人幾乎是一種形象,事情總不能如此湊巧吧,或者電影上的「外星人」是根據光顧地球的外星人形象造出來的?
但是教授們對他們掌握的知識深信不疑,因為他們是哈佛的教授,在他們看來世界的歷史就像他們所看到的那樣。
所以,即使回頭看兩遍我依然還覺得這是一部心理片,心理的引導大概有幾步:第一步,引起好奇心。一開始約翰利用一本歷史書、一把鏨刀、一副背面籤字的梵谷畫將大家帶入話題,大家以為他在開玩笑,他們回應他的輕鬆的調侃;第二步,相互驗證。接下裡你會感覺他是利用教授們對自己掌握的知識的深信不疑來講述他經歷的歷史:「頭2000年很冷,我們認識到在低海拔區會暖和些。」「向著日落的方向,我懷疑我從現在的法國海岸看到了不列顛群島,連綿的大山,聳立在深不見底的峽谷的另一側,夕陽在峽谷裡投下深深的陰影。之後冰川融化了,它們就被升起的海平面從大陸分割開了。」第三步,無法徵是也無法證偽的邏輯。「約翰不可能有辦法證實他所說的話,而我們也無法反駁。不論我們覺得如何荒唐,也不論某些人覺得自己知識有多淵博,都不可能將他駁倒。「」即使我們想肯定,我們也永遠無法肯定,哪怕我們能肯定,你也不能肯定我們是否肯定。「這部電影最嚴謹的地方也恰恰是我認為最大的疏漏,人類14000年的歷史,豈能是今天的教科書所描述的一樣?哦,不,他的回答不完全與人們的常識一致。關於宗教,約翰的回答顛覆了他們的常識:
留不住青春的伊迪絲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神學家:「你覺得這就是宗教的本質……販賣希望和生存?」約翰回答:「《舊約》販賣恐懼和罪行,《新約》則販賣與人為善的道德準則,詩人和哲人借我的嘴將之傳頌至今,這可比我明智多了。」而且約翰稱他本人就是耶穌,只是他不知道是否有上帝,因此他談不上上帝之子,他不曾死過,所以也談不上復活,他也沒有在水上走過,也沒有復活過死者。「我從未說過其它神聖的東西,除卻塵世凡人的善。沒有智者會從東方趕來崇拜馬槽,我只做過少數幾次治療。」這讓伊迪絲感到恐懼,她認為約翰褻瀆了基督,她忍不住哭起來。威爾確定約翰是精神病,並預言將會在精神病院見到他:「你是何時開始相信自己是耶穌的?」約翰反問:「你是何時開始相信自己是精神病醫生的?」「教義沒有帶給人們虔誠,而是人們錯誤地對待教義。」他仿佛就是這個交易的制定者,不管你過去怎樣看待宗教,現在,仿佛他就是權威,他讓四個高級科學人士一籌莫展。事實上,人就是這樣,你以為自己是誰你就是誰。還是心理學家威爾出來破題:「任何精神病人都會想像出奇特荒謬的背景,並且貫穿其一生,並對此堅信不疑,誰要是覺得自己是拿破崙,他就是拿破崙。而他自己真實的身份屈居於錯覺和這種需求之後。」你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威爾是對的,一定覺得約翰就是一個臆想患者。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越是接近要相信就越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14000年的生命?耶穌?這也太違背常理了,簡直就是荒唐!尤其是伊迪絲,簡直就想要將約翰給予她的打擊還回去,一定要讓他跟她一樣無地自容。約翰就要說不下去了,他企圖收回他的話,告訴大家他只是受到啟發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但教授們不幹了,他們開始罵娘。他們不接受他是洞穴人,不接受這他編出來的故事,也不接受約翰在說謊。這幾乎對他們此前的吃驚、好奇、將信將疑都是一種侮辱。這裡有兩個人是有一點相信和一直相信約翰的,一個是人類學家丹,他並不排斥約翰是洞穴人的可能性,站在他的角度,「一切都有可能」;另一個是歷史學家桑迪,她對約翰的信任也許是因為女性的直覺,也許是她因為愛情與約翰的心靈相同,她也是唯一一個從始至終都相信約翰故事的人。丹尤其不能接受前面的故事只是一個玩笑,他不能接受一群教授被約翰的故事弄得團團轉,不接受他們被套進了「中國盒子「。而其中反應最強烈的是伊迪絲和威爾。伊迪絲本來也喜歡約翰,但自己老了約翰卻一點未變,而且約翰侵犯了她心中最神聖的信仰;威爾在這群人中年紀最大,而且妻子剛剛去世,他因對死亡的恐懼而嫉妒約翰,從專業的角度又確定約翰精神有問題。
教授們不情願地離場,他們沒法驗證約翰前面的話或後面的話到底哪個是真的,但又能怎樣呢?不然要怎樣收場呢?如果故事直到這裡,就純粹是一場高談闊論了,這也未免太無趣了。不著急,這裡還剩下兩個人,一個是最相信約翰的桑迪,一個是最不相信他的心理學教授威爾,所以,故事還沒有完。琳達發現約翰·奧德曼的名字是雙關語—— old man(老人),桑迪略帶醋意地問及約翰的情史和他過往名字的雙關語,約翰回憶:約翰·佩利代表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60年前他在哈佛教書,他的名字叫約翰·託馬斯·帕提,約翰·T·帕提,波斯頓茶話會(Tea party)……這是威爾熟悉的名字,而威爾剛好60歲。約翰·帕提,60年以前的化學教授,他有一個叫諾拉的女人,他家裡有一隻比兒子年齡更大的小狗叫烏菲……,原來威爾就是約翰·帕提的兒子,他叫格魯伯!約翰的生命還有繼續……,只要他還活著,就能看到人類的無知,看到人類不斷重複的愚蠢。14000年的不死人?看看我們的周圍是否有這樣可疑的人呢?他可能和我們不同,但他也許能夠看透我們的無知與愚蠢。

這是一部小製作,高得分的影片,全靠臺詞和演員的表情,你可以嫉妒的成功,卻無法模仿。

相關焦點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令人大失所望的神作續集
    2007年,小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被驚呼神作,時隔十年,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一個房間,一個場景,幾個人物和一個故事組成的電影,原來我只能想到《十二怒漢》,如今還有一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如果說《十二怒漢》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玉泉場
    第十六屆浙江大學研究生體育文化節梵音劇社年末大戲《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的人類起源
    本文通過對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分析,探究了電影中對人類起源的解釋,深入研究了其出色的敘事邏輯與結構,以及如何用電影語言講好故事。[關鍵詞]敘事結構、電影語言、人類起源《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別於其它科幻題材,劇情從一開始就直截了當,讓觀眾直接進入到了一個神奇的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一個神秘的男人用自己上百個世紀的生命經歷講述了那些大家熟知和不熟知的歷史謎團。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年代:2017地區:美國類型:劇情導演:理察·沙因克曼主演:大衛·李·史密斯 / 威廉姆·卡特 / 凡妮莎·威廉斯這個影評寡人糾結了好久應該怎麼寫,嗯,最終還是決定直接這樣寫好了。如果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8星以上的神作,那這部2呢,就是一部SHIT。第一部有多玄,這部就有多土,第一部有多立意高遠,這部就有多走下神壇。寡人認為,整個片子除了第1小時7分開始的18分鐘有回到第一部那種神作的感覺外,其餘的部分不是在其他任何鄉村、師生題材片子中都能看到。熊孩子挑戰神明?這片子沒有一個好的劇情,也沒有一個好的結尾。編劇應該自刎謝罪。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續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終於在2017年拍出來了。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在虛構的維度裡探尋不朽
    文/ 王井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高度符合三一律的故事,本就適合在話劇舞臺上表現出來。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約翰·奧德曼(John Oldman,名義雙關),已經度過了一萬四千年的生命,每十年就要為避免因相貌不會改變被人窺探其秘密而遷徙。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周末聽某說我鍾愛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出了第二部時,我是吃驚的。從來沒有想過它會出續集,在我刷這部電影那麼多遍後,我還是認為2007版電影結尾John Oldman 的離開是最好的結束,最值得人回味他未來的結局。沒想到,電影開播十周年,居然有了續集,於我肯定是要看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也就成了我觀影計劃實施的第一部。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2017][HD720P][英語中字][美國科幻][磁力鏈]
    ◎譯名: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片名: The Man from Earth: Holocene◎導演: 理察·沙因克曼◎編劇: 理察·沙因克曼 / Emerson Bixby◎主演: 大衛·李
  • 最不像科幻片的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故事發生於某天安靜的傍晚,一個名叫約翰的教授召集來了自己學術界的朋友偶然巧合之下,伊莎貝爾在約翰的書架上找到了一本關於「一個來自地球的男人自稱活了14000萬年」書,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便存在著這樣一種矛盾——從相信到確信,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根據這兩條思路,影片產生了兩條不同的線索。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千年老妖對初生牛犢
    恐怖電影頻道,帶你走進不為人知的恐怖社區,傾聽來自靈魂深處的恐怖聲音,領略那致命的恐怖誘惑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1-2部:無需特效的科幻傳奇
    關注本公眾號,領取限量免費觀影資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故事概述:《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觀後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關於顛覆和信仰的故事,一場和自我與世界的抗爭。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勇氣,才能徹底顛覆常識?電影中除虔誠教徒堅持宗教信仰,其他嚴重懷疑Oldman的教授大概都是因為結論太瘋狂所以不願意接受固有權威認知體系被顛覆的事實。他們害怕自己支持的被人類社會一直沿用的科學體系遭受毀滅性衝擊,其恐懼程度不亞於世界末日、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降臨。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誰在說?
    如果在鏡頭上並沒有過分炫耀的資本,那麼影片最值得關注的一定是劇情內容,《奪魂索》的勝出在於懸念的設置,箱子中的屍體會不會被人發現,這是所有觀眾都期待的事情,《夢想照進現實》則是話題是否吸引人的問題。而這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則極其聰明地將兩者結合了起來。
  • 【經典重溫】全憑嘴炮的科幻神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2007)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2007)導演: 理察·沙因克曼編劇: 傑羅姆·比克斯比主演: 大衛·李·史密斯 / 託尼·託德 / 約翰·比靈斯列 /類型: 劇情 / 科幻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7-11-13(美國)片長: 87 分鐘又名: 地球不死人(港) / 這個人來自洞穴 / 來自地穴的男人 / 穴居人 / 地底奇人 / 長生不老 / 來自地球的男人IMDb連結: tt0756683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隔十年出了續集,又是一部毀經典之作
    2007的低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僅僅用了一萬美元,製作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作品。小編上大學的時候,在同學的推薦下看的這部電影,簡直太震撼了,僅僅用一個場景、幾個演員的對白,沒有任何特效的情況下,就創出一部讓人引發奇想的經典科幻之作。
  • 【票·資訊】《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續集,做了一個擁抱盜版的嘗試
    他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通過盜版傳播而獲得的影迷捐贈甚至超過了院線的票房。《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是沙因克曼 2007 年的作品《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當年只在很少的院線點映,主要通過 DVD 發行,不過獲得了不俗的反響(IMDb 7.9 分,豆瓣 8.5 分)。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還記不記得十年前,不對,是十一年前的2007年出過一部火爆一時的低成本科幻影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投資不過一萬多美元,卻在豆瓣和IMDB上都獲得了8.5的高分。全片從頭到尾幾乎就是幾個哈佛教授參與的談話節目,場景也只有2個——房子裡,房子外。
  • 最有深度的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票房的電影,講述了一名即將離職的男人,在自己的房間接待送別他的同事過程中,逐步闡述出自己驚天秘密的故事。在他講述的過程中,你也一定會不斷提出一些常識反駁他,來加深故事的趣味性。這個人講述地球以及人類的發展史,從舊石器時代。這些課本上都會記載的知識,被他以親歷者的身份描述出來,顯然非常有趣。現在與遙遠的過去之間,需要強有力的記憶。還好,約翰和各種人類群星都有過交往,從前的漫長經歷和眼前的龐雜世界形成巨大的衝突,他已經承受不了了,這就是今天他要離去的原因。
  • 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韓寒片名: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2007)國家/地區:美國語言:英語類型:劇情/而由於不會變老,每隔十年,他必須離開原來的生活圈子,變換身份,重頭再來,這一次也是一樣; 他說,他活了一百四十個世紀了,在冰河時期,他甚至捕獵過馴鹿猛獁; 他說,他認識釋迦牟尼,這個了不起的朋友還教過他一些人生的真諦; 他說,他曾作為腓尼基人在地中海航行,還和哥倫布一起遠洋; 他說,他屋裡的一幅畫不是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