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愛的女人,嫁給自己的親姐夫,一生都在替別人養孩子.」

2021-02-16 甘北

本文作者:劉娜

公眾號:閒時花開(ID:xsha369)

打我記事兒起,我就發現我們家,和大院裡別人家,不太一樣。

這不一樣,首先體現在稱呼上。 

比如,我和我妹,喊媽媽喊「姨娘」,而不是直接喊「媽」,或者喊「娘」。

還比如,我們家,媽媽喊爸爸喊「濤哥」,而不是喊「老公」,或者「親愛的」。 

但小時候,熊孩子只知道吃喝玩樂,根本沒空管這些細枝末節,誰還會想著這裡面有啥拐彎抹角的事兒。

直到6歲那年,我們院兒裡有個丫頭片子,老是糾集一幫小屁孩,把我妹欺負得哇哇大哭。 

有個摸黑的晚上,我把她擠到車子棚那兒打了一頓,大概是下手重了,她哭著跑回家找她媽告狀。 

她那潑婦一樣的媽,跑到我們家樓下,破口大罵: 

「孫方方,你特麼給我下來!你把我閨女的鼻子都打流血了!你們這種小姨子嫁給姐夫哥的門風,果然教不出什麼龍鳳!」 

那一刻,我才知道,姨娘不是我們的娘,而是我們的小姨。 

我叫孫方方,我妹妹叫孫園園,我倆是龍鳳胎。

1990年的臘月二十九,是我們兄妹倆的生日,成了我們親媽的祭日。 

據我外婆說,我媽自幼身子骨就弱,幸好讀書用功,考上大學,端上了國家的鐵飯碗,然後認識了在中建某局上班的我爸。 

「本以為,她結婚生子後,身體就好了,誰知道,還是沒有逃過閻王爺的五指山。」 

外婆說,1990年那個下雪的年夜,在老市醫院的產房裡,我媽先生下我,10多分鐘後,又生下我妹,沒有來得及看我們一眼,就因大出血昏死過去。

「當時下雪,又過年,醫院人手也不夠。你媽大出血到血崩,等專家趕來,已經晚了。」 

外婆揩揩眼角說,「都是命,都是命啊。你倆的命,是你媽拿命換來的,你倆要惜命,知道不?」 

聽著這個遙遠又生疼的故事,幼小的我和我妹,都有點不知所措。

因為,相比那些幼年喪母、身世悽慘、遭受繼母蹂躪的可憐娃,我和我妹簡直幸運得不要不要的。 

因為,我們一直都認為,我們有媽,就是我們的姨娘,我們的小姨。

外婆說,當年,我媽走後,我爸看著我們倆,把頭往醫院的牆上撞,差點隨我媽也去了。 

我爺爺奶奶都在鄉下農村,我還有一個姑姑,一個小叔。 

姑姑是出了門的姑娘,也剛生了孩子,不可能養我們。

我小叔倒是剛結婚,還沒有生孩子,曾想把我們中的一個帶回家養,但小嬸子一個白眼就否決了:「我自己會生,為啥要替別人養孩子。」 

爺爺奶奶和小叔生活在一起,年齡漸漸大了,養不養我們,也要看小嬸子的臉色。 

有人提議,把我妹送人,把我留下來,這樣能減輕一點我爸的負擔。 

「我不同意!」

那一年,才21歲的我小姨,在手足無措的兩個家族人的面前,緩緩地站了出來: 

「我姐沒了,還有我,我來養這倆孩子。」

「你小姨,就是怕我和你外公作難,才這麼說的。」 

外婆說,其實外公他們倆也能養活我們,但又怕已經結婚生子、住在一起的兩個舅舅為難。 

小姨站出來,提出自己替姐姐養孩子,兩個舅媽就算再不懂事兒,也不好說什麼。 

但養孩子,對於一個大姑娘過來說,能是容易的?

何況那時,我小姨還沒有成家,因為長得好看,被稱為棉紡廠的廠花。 

但自從她住到我家,替九泉之下的姐姐,養起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再也沒誰上門提親,真要娶她。

人心啊。

就這樣,我和我妹睜開眼,看見的第一個人,是小姨。 

陪我們說出人生第一句話的人,是小姨。 

看我們邁開第一步的人,也是小姨。 

教我們識得第一個字的人,還是小姨。 

當然,大部分時候,外婆也來幫忙做飯,洗洗涮涮,打掃衛生。

我爸也管我們,但他不善言談,加上經常因為項目住在工地上,10天半個月也不回來一次,所以我們從小和他也不是很親。 

我們最親的人,永遠都是不慌不忙、溫溫和和的小姨。 

小姨文化程度不算太高,中專畢業。她不會刻意教我們,只是陪著我們,看著我們,聽我們說話,等我們長大。

小時候,我妹愛哭鼻子,我愛搗蛋。 

她從不像別家大人那樣,看見孩子哭個不停,或者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就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指責。

遇到再糟心的事兒,她都對我們說:

「告訴姨娘,你怎麼想的呢?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只要我們一五一十地說清事情的原委,她就會手撫摸我們的後背,說出那句恍然大悟的至理名言:

「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啊」。 

多年後,我和我妹都結婚成家,聚到一塊兒憶當年時,覺得小姨這句包容無限的名言,還有她身上那種淡淡的香皂味,是我倆童年記憶裡,最刻骨銘心的美好。 

為了照顧我和我妹,小姨一直到我倆都上幼兒園,才回棉紡廠上班——因為請假太長,她還險些被廠裡開除,好在那個年代的領導還算講情。

但漸漸地,圍繞我們這個奇怪的家庭組合,還是生出了很多流言蜚語。 

那時我尚且年幼,不太懂「小姨子和姐夫住同一屋簷下」這種話,對我爸、我小姨、我們兄妹,還有我外婆一家,到底是怎樣的詆毀和傷害。

當我足夠能理解這件事兒時,我小姨已經和我爸領了結婚證。 

「你爸爸拖著你們倆,再娶親也是很難的。如果找個狠心的後媽,你倆肯定要遭罪。 

你小姨長得好,但吐沫星子淹死人,壞名聲已經傳出去了,外人都傳得有鼻子有眼的,她索性就光明正大地和你爸在一起,堵住別人的嘴。」

這是外婆的說辭。 

對於和我爸結婚,到底是為了照顧我和我妹,還是因為喜歡我爸,小姨也沒有和我們正面說過。 

在我們知道了身世後,我小姨總愛和我們回憶,是我媽對她的好: 

三四歲時,她偷吃嘴燙傷了手,我媽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用狗油給她抹傷口,吃飯喝水都餵她。 

我媽愛生病,我外婆老是偷偷給我媽開小灶,我媽每次都要用小碗盛出來一點,放到熱水裡溫著,等她回來吃。

她初中時厭學,成績每次都是後幾名,是我媽給她寫信打電話,暑假回來給她補課,她才沒有輟學,好歹上了中專。

她畢業後,老街上的小混混老是糾纏她,我媽怕她出事兒,上下班都要送她,挎包裡還放把水果刀…… 

「你媽對我最好了,我也要對你倆好。」

小姨說。

小姨和我爸結婚後,也曾懷過一個孩子。 

那時,我和我妹都十來歲了,聽說將有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來我們家,別提我們多高興了。 

但後來,小姨也像媽媽那樣開始出血,被醫生診斷為宮外孕,還切除了一側輸卵管,直到後來再也沒有懷過孕。

這件事,肯定對小姨造成了極大傷害。 

但在我們面前,她從未提及過。 

好在,我和我妹孫園園,沒有給小姨丟臉。 

在院兒裡人的羨慕嫉妒恨中,我和孫園園學習一路開掛,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學霸。

大言不慚地說,我屬於那種比較聰明的人,看書一目十行,記憶力不說超群吧,也是槓槓的,但人比較浮躁,多少也有點自大。 

我妹屬於那種刻苦努力型的,她沒我聰明,但特別踏實,特別用功。 

所以,我小姨很少表揚我,肯定我,她老在我面前誇我妹,這讓我一度認為她愛我妹不愛我——小孩子,也會爭寵的。

直到後來,我考上浙大。

謝師宴上,高三的班主任對我說:

「孫方方,你小子能有今天,真得謝謝你小姨。

你知道不,高三下學期,你成績一路下滑,人浮躁得要上天,我都想放棄你了,是你小姨每星期給我打電話,溝通你的情況,說你自尊心強,好面子,但骨子裡是個特別好、特別有想法的孩子。

她一次次拜託我,說你犯錯了,考砸了,不要當面批評你,要叫到辦公室裡,關起門來批……」 

那一刻,我才知道,小姨愛我,一點都不比愛孫園園少。 

我和我妹都考上大學後,棉紡廠倒閉,小姨成了下崗工人。

那時候,我爸和公司的兩個哥們,也從集團辭職,出來開公司,把以前的一些關係盤活,接一些市政工程和高速修路的活兒,賺了不少錢。 

我們家也從原來大幾千人的老家屬大院裡搬出來,換了套樓中樓。

一輩子都不怎麼會說情話的我爸,在他和我小姨結婚15年周年時,還給我小姨買了輛車。

「我知道,這些年,你全是為倆孩子活,為你姐活,為這個家活。」當著我們的面兒,我爸對小姨說了有史以來最深情的話,「你對我們的好,我們都記得,從今後,你也不要上班了,就在家歇著。」

燈光下,我小姨看著我爸哭了,哭著哭著,她又笑了: 

「老孫,你等著,今後我就要為自己活。」 

從那以後,我小姨不再喊我爸「濤哥」,改口叫「老孫」。

不知道為啥,已經長大我和孫園園,都覺得「老孫」這個稱呼,挺好的。

閒不住的小姨,在我爸的資助下,和棉紡廠下崗的兩個姐妹一起,在紡織站盤下一個最大的門面,做起家紡生意。

她們幾個手藝好,路子對,有想法,能吃苦,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後來,市區高檔賓館酒店的床上用品和窗簾布藝,都是從小姨她們店訂購的。 

再後來,小姨和老姐妹,招聘年輕人入夥,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玩起線上線下,在老城開了3家分店。 

我和孫園園萬萬沒有想到,不慌不忙的紡織工出身的小姨,幹起事業來也有著這麼大的定力和能量。 

和小姨蒸蒸日上的事業不同,我爸和人合夥開的建築公司,後來連連受到重創。

一開始,是因為他們關係近的有個大領導,被紀委查了,他們也受了牽連,公司被翻個底兒朝天,一度差點倒閉。 

好容易活了過來,接的一個工程又出了問題,300多萬的尾款打了水漂,外包的那些小包工頭天天來家裡要帳,揚言不給錢就要殺人放火。 

這一次,我爸真是一夜之間白了頭。 

最後還是我小姨,拿出家裡的錢把我爸這部分的窟窿堵上,讓我爸金盆洗手,從公司出來,給她守店送貨。 

「你小姨,是咱們家的福星。我欠她的,這一輩子是還不完了……」 

我爸公司出事兒後,我和我妹回家看他,快60歲的老頭兒,喝高后,說著說著竟然掉了眼淚。 

餐廳裡,小姨端出我和我妹最愛吃的紅燒肉,一口打斷我爸的話:

「老孫,什麼欠不欠的,我們這個家,缺了誰,都不叫家,別在孩子們面前說傻話。」

那一晚,喝醉了的我爸,打著震耳欲聾的鼾聲,在臥室沉沉睡去。

我、我妹和小姨,坐在陽臺上看著星星說話。 

說我們,說外婆,說我媽,說我爸,說過去,說現在。 

我妹孫園園突然問:「小姨,這些年,你後悔過嗎?」 

燈光照在小姨長出皺紋的臉上,漸漸發福的身子上,為她周身塗上一層金光。 

小姨看著我倆,長嘆一口氣: 

「方方,圓圓,這個問題,不是後悔或不後悔,能回答的。 

一開始,我照顧你們,的確是因為你媽。

後來,看著你們兩個,從一尺多長的小肉團兒,長成兩個粉嘟嘟的小人兒,又長成高高大大的少年,那麼依賴我,那麼需要我,那麼毫無保留地愛我,我就認定,你們就是你媽媽送給我的禮物,是我最親最愛的孩子。 

當然,你倆也沒少氣我,但終歸是懂事的。

你們都考上了重點大學,都讀了研究生,把我和你媽沒有實現的夢,都實現了,沒有走過的路,都走了,沒有看過的景,都看了。

看見你倆,我覺得自己,還要天上的你媽,也跟著圓滿了。 

再說,我和你爸。

沒錯,一開始,我嫁給你爸,是為了堵住別人的嘴。當然,你爸高高大大的,溫溫和和的,也不比那些當年追我的人差。 

我和你爸一開始,的確談不上什麼愛:我為了你媽和你們,他也是。

就包括早些年,你爸老是在外面忙,老是不回家,我也知道是因為他怕一回來,看見我,就想起你媽,就難過,就覺得愧對於我。

但我們倆都結婚20多年了,風風雨雨,大事小事,你爸沒有過外心,把掙的錢都給了我。

他比誰都知道,我待你倆的心,所以他對我,也是一萬個真心。 

我掙錢少時,他沒嫌棄過我。後來,我想幹什麼,他從不攔我,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支持我。 

他不會說漂亮話,人也不懂浪漫,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年,我覺得我倆越來越近,越來越好了。 

我想,對於這一點,你媽媽在天堂,也是同意的。 

所以,方方和圓圓,你們都不要覺得,這些年是我在付出,在犧牲,在為你們委屈自己。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是你們給了我一個家,一個完整的家,一個有愛的家,然後又鼓勵我,去折騰自己的事兒,去成為原來想都不敢想的自己。 

你們沒有拖累我,你們成全了我。

你們是我的孩子,全天下最好的孩子。」 

當小姨一口氣說完這些話,我和孫園園一人靠在小姨的一邊肩頭上,看著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我在左邊,孫園園在右邊。 

就和小時候,一模一樣。

我妹孫園園研究生畢業後,也到杭州工作。

我們兄妹倆,相聚到了一個城市。 

2018年,我和我妹先後結了婚。 

我先舉辦的婚禮。

我沒有爭取小姨的意見,第一次在眾親朋面前,把小姨改口稱為「媽」。

身穿自己親手做的旗袍,小姨在人群中笑靨如花,淚如雨下。 

2019年,我和我妹先後生了娃。 

我的娃是個女兒,我妹的娃是個兒子,倆娃的生日只錯了一周。我們兄妹兩家,常湊到一起吃大餐,涮火鍋,去旅遊。 

雖然,我們各自的家庭和工作,也有這樣那樣的困境。

但我們遇到問題時,都愛像媽小時候教我們的那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傾聽對方的心聲,然後發自肺腑地說出那句話: 

「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啊。」 

我們節假日,也會回家看爸媽。 

逐漸老去的爸爸,越來越依賴美麗豁達的媽媽。 

一輩子沒有說過什麼情話的老頭兒,有天竟然當著兒孫們的面兒,公開表達: 

「我現在,一天也離不開你媽。」 

聽罷,我和孫圓圓相視一笑:「老頭兒,撒狗糧啦。」

老頭兒悻悻地站起來,瞪了我倆一眼:「不和你們廢話,我陪你媽包餃子去啦。」 

這就是我們的爸媽,我們的家。 

這個家是由每一個人撐著,才有今天,哪一個走掉都不完整,都得塌。

我知道,和我有著截然不同遭遇的你們,也有著這樣一個家。

好好愛爸媽,好好愛家,好好活下去啊。

什麼?

原來,你們也是這樣想的啊。

求助,58歲的爸爸突然敷面膜,是第二春了嗎?

「前男友每次找我複合,我就向他借錢,現在賺20萬了。」

劉娜,80後老女孩,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閒時花開(ID:xsha369)

相關焦點

  • 女星自曝身世,媽媽嫁給自己親姐夫,還撫養已逝姐姐的6個孩子
    臺灣娛樂圈近日就爆出一段世所罕見的故事,一個女人既當「親姨」,又當「後媽」,最後卻和自己親手養大的幾個孩子不相往來,震驚了一眾吃瓜網友。姐姐死後,呂文婉的媽媽嫁給姐夫,才23歲的年紀一個人拉扯姐姐留下的6個孩子,後來自己又生下了3個孩子,她的一生,都在養育孩子中度過。但姐姐的孩子似乎並不領情,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小姨要「搶」了媽媽的老公,哪怕後來呂文婉的媽媽悉心照顧,也無法扭轉孩子們的看法,長大後,這幾個孩子幾乎和她斷了聯繫。
  • 女星自曝身世,媽媽嫁給自己親姐夫,還撫養已逝姐姐的6個孩子
    都說後媽難當,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很少有人能做到掏心掏肺,當作親生孩子一樣,所以孩子長大之後,跟後媽不太親近,實屬正常,那要是有血緣關係的「後媽」呢?臺灣娛樂圈近日就爆出一段世所罕見的故事,一個女人既當「親姨」,又當「後媽」,最後卻和自己親手養大的幾個孩子不相往來,震驚了一眾吃瓜網友。
  • 那些放著自己孩子不養卻替別人養孩子的男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平日裡,我也是對家裡所有的一切都不管不問,經常只是把家裡的生活費甩給她之後就走了,主要是因為我當時有一個真愛小蘭,但是由於我家裡替我安排的包辦婚姻,從而被迫跟我分手外出打工,之後還嫁給別的男人。後來小蘭跟前夫離婚了,還帶著孩子回來老家。
  • 這3種女人的一生都毀在自己手裡,愛別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
    有人說,對於一個女人而言,一生中最自毀的行為就是「愛別人勝過愛自己」。女人是感性的動物,一生在追求愛與被愛,渴望被欣賞、被珍惜、被捧在手心上、一生被收藏好,免她驚,免她苦,免她四下流離,免她無枝可依。女人渴望愛也願意付出愛作為回報。愛別人原本無可厚非,然而,現實中卻有三種女人,愛對於她們而言,卻是摧毀。
  • 呂文婉自曝驚人身世 母親嫁給親姐夫撫養多個孩子
    呂文婉自曝驚人身世 母親嫁給親姐夫撫養多個孩子 時間:2020.07.21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王菲:愛自己的女人,一生都自帶光芒!
    「從前我也是嬌小姐,爸媽寵著。結婚以後,我盡力盡責做一個好妻子,事事以家庭優先,為孩子、丈夫放棄了工作、朋友、時間、打扮……甚至可以說連自己都沒有了。可我真的不明白,我已經把自己放這麼低了,為什麼他們都看不到我的付出,還要一個個都來傷害我?」這讓我挺有感觸的,因為好像很多女人總是天真的以為,只有「付出」對應的才是「被珍惜」,可真的是這樣嗎?那些把自己放在最後一位,凡事以別人優先的女人,真的會得到同等的幸福人生嗎?可以很明確的說,未必!
  • 女人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生活得幸福嗎?她在錯愛中毀了自己與家人
    雖然香香給那個不愛的男人生下了幾個孩子,可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那只不過是義務而已,從來都和愛無關。他,根本不是自己所愛的男人。自從踏進他家的門那一刻起,一顆背叛的心就在萌芽。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憾,每個人婚後,都是在享受著自己的愛情。而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的女人,可能一生都在尋找愛情,因為她們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她們表面上屈服了,但是骨子裡、靈魂中,女人是不會屈服的。
  • 窮養自己的女人,難過好這一生
    生活中,女人多是感性和重視家庭的。當邁入婚姻之後,很多女人就變成了好妻子、好母親,圍著丈夫轉,圍著孩子轉,把所有最好的都留給丈夫和孩子,卻唯獨忘記了花心思去經營自己。在她們心中,只要丈夫好,孩子好,家庭好,那麼才是她們最大的成功。
  • 《金鎖記》毀了自己兒女一生的曹七巧,她最大的錯是連自己都不愛
    張愛玲是寫壞女人的高手,她把一個女人的拜金、自私、無情刻畫的獨樹一幟,曹七巧就是這當中最有特點的一位。如果這樣順風順水的走下去,能找個門當戶對的小夥子嫁了,這樣過平平淡淡無憂無慮的一生也不錯。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父母過世,她落到了哥哥嫂子手裡,被安排嫁給了「坐起來,脊梁骨直溜下去」的男人,這是她悲劇人生的開始。
  • 致女人:往後餘生,富養自己
    女人,這輩子不容易,所以往後餘生,請富養自己。有些女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她們一生下來就可以享受到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有些女孩出生在平凡普通的家庭裡面,沒有辦法,隨心所欲支配金錢,可是當出來工作之後,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那個時候如果再不為自己考慮,那委屈的只有自己。
  • 57歲"功夫皇帝"李連杰:一生最重要的3個女人,沒有妻子利智
    都說人這一生,總要經歷一些人,一些事,才會長大。李連杰那跌宕起伏的前半生,便與三個女人密不可分。1.母親張鳳蘭,拒絕改嫁獨自撫養子女,卻終是敗給癌症1963年,李連杰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技術工人,母親是公交車售票員。
  • 陳學冬:她嫁給我爸「心術不正」,還想讓我替她養兒子?做夢
    「不知我的苦,別勸我大度。」起初,還不太理解這句話的蘊意,現在覺得這句話放在陳學冬身上真是在合適不過了。大姨很可憐這個孩子,決定把陳學冬接到自己家裡來撫養。他以為大姨是想要丟下自己,便哭著、喊著求大姨不要離開他。陳學冬很爭氣,大姨也把他當作親兒子一樣照顧。
  • 「我還在勸我媽別逼你養侄兒,你憑什麼嫁別人」「我不會坑自己」
    有時候,不見得彼此之間存在愛就能有圓滿的結果的,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情侶,在一起七八年,可最後卻不能夠度過考驗。那些能夠在婚後過得幸福的女人,她們都很幸運地遇到了有承擔能力的老公。他們不僅很顧家,而且懂得尊重妻子,在生活上不會讓另一半獨自承受壓力。
  • 她嫁給姐夫生了3個兒子,大年三十被女兒上告,晚年霸佔13億遺產
    關於邱德根這個人,他的一生就更是傳奇了,他當年白手起家自食其力打造了遠東集團,還創造了許多經典劇集,像是《霍元甲》和《陳真》,都離不開他的功勞。與此同時,裘錦秋有一個親妹妹叫裘錦蘭,在得知姐姐離世的消息後,自然心裡是十分悲痛的,但看到姐夫整天茶不思飯不想,精神狀態很不好
  • 《大宅門》李香秀養了一頭狼,別人的孩子終究靠不住,還不如丁克
    被傷到的李香秀說:我養了一頭狼!白眼狼! 沒錯,李香秀就是養了一頭白眼狼。這樣說李天意,一點都不。 李天意是一個沒有良心,沒有擔當,很虛偽的人。 李天意原生家庭是個什麼樣的家庭,我到沒有看不起他原生家庭貧窮的意思。貧窮不是他原生家庭的錯,也不是他的錯,更不是李香秀的錯。
  • 「我想把孩子生下來,你跟我復婚一起養孩子吧」「滾,我有老婆」
    如果那個男人確實愛她,我可以祝福她。可悲的是,但凡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那個男人只是在騙她,並不是愛她,我提醒她不管用,她說不讓我管她的閒事,我只好放手,隨她自生自滅,再也與我無關。
  • 「嫁給比自己大10歲的二婚男是什麼體驗?」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當「年齡相差大」和「嫁給二婚的男人」,兩種因素組合在一起,生活會怎樣?下面就這個話題,講一個我身邊的生活例子。03我的一個堂姐,在外地工作,自由戀愛,嫁給了目前的姐夫。姐夫比堂姐大了整整10歲,有過一次婚姻,因為妻子早病而去,留有一個兒子。姐夫也是抱著隨緣的態度,遇見了堂姐,既談得來,也能在事業上互相幫助。
  • 妹妹嫁給親姐夫,喊了二十多年的哥哥是生父,這都是什麼魔幻家庭啊?
    【存照677期】 (文/丹丹)親姐姐患上癌症,妹妹嫁給姐夫,還幫忙撫養已逝姐姐的6個孩子,這是什麼魔幻家庭啊?
  • 「摳門公婆,退休工資8000+,卻不肯替我養孩子,還能養老嗎?」
    就連爸媽都毫不避諱地說,我們家能有今天,離不開我的支持和付出。別誤會,我不是傳說中的「樊勝美」。事實上,整個成長過程中,爸媽都對我非常好,該給的陪伴和培養,通通不遺餘力地給我了,包括我跟妹妹的關係,也一直非常親密。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愛,我也是同樣愛著他們。
  • 《甄嬛傳》:深愛果郡王的女人,只有葉瀾依是為了愛而愛
    直到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果郡王有了更多和甄嬛獨處的機會,也許是皇帝的絕情讓甄嬛寒了心,果郡王不用任何誘餌就俘獲了甄嬛的心,兩個人許下婚約,甄嬛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聽聞果郡王陳屍黃河,甄嬛心痛到吐血,可見甄嬛也深愛過果郡王,但這份愛並不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