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仍在工作的世界戲劇大師:聰明人很多,我選擇「笨」一點

2021-03-01 十點視頻

點擊查看十點x鈴木忠志


所謂痴迷,便是極致

這是十點第 242個原創視頻

特別策劃 · 見識

作者 · 菀彼青青

你會不會偶爾被人吐槽「很笨」?

你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讀書,一步一個腳印,不為人道的小進步,小歡喜,小挫折,埋在心裡。

「真笨。腦袋瓜子一點也不靈活。」可別人總會這樣說。

今天,十點君想跟你聊聊,那些「笨一點」的人。

相信每一位喜歡戲劇的人,對大師鈴木忠志都不會陌生。

尤其是當他在古北水鎮司馬臺長城腳下的露天劇場開辦了「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之後,他的威望便在喜歡他的中國觀眾心裡扎了根。

鈴木經典戲劇《酒神》在古北水鎮演出

演藝事業,在一定程度上是名利場。聰明人找準了方向,總可以聲名遠揚,賺滿下輩子花不完的金錢名利。

他偏偏不。

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他便創立了劇團。畢業之後,他創建戲劇電影節、出版戲劇方法巨著、創辦演員訓練營、導演戲劇名作,人生裡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他最熱愛的戲劇。

如今他已是八十歲高齡,但仍精神矍鑠身體力行。

他長期生活在大山裡,山裡環境艱苦,寂靜而孤獨。可也正是這份孤獨,令他有大把的機會可以深入鑽研戲劇。

他說,「在我的生活當中,只有與自然環境的鬥爭、學習和與劇團成員的練習而已。」

明明可以輕鬆賺得盤滿缽滿,偏要一生只做一件事,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做到極致。

「笨」嗎?

對工作極致的態度是他畢生的信念。因為極致,他劇場的演員從不使用麥克風,可最後一排的觀眾仍能清晰的聽到臺詞,他堅信深厚的臺詞功底充滿著藝術的力量。

如今全世界每年都有二十多個國家的人前來學習他的戲劇方法,藝術無國界,作為國寶級甚至能夠影響全球戲劇格局的殿堂級大師,他覺得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去年9月,他也來到了中國的古北水鎮,在壯闊而寧靜的古長城劇場為大家帶來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課程。

古北水鎮長城劇場

戲劇是大師的生命。他的生命在藝術的國度熊熊的燃燒,照映的是全世界戲劇人的理想。

明明可以輕而易舉地滿足各種各樣的誘惑,偏偏只扎進那麼一件他深愛的事裡。熱愛它,並且終其一生,將它做到極致。

「笨」嗎?

如鈴木忠志大師這樣的「笨」人,是世間最可貴的寶藏。

無獨有偶,錢鍾書也常被身邊人吐槽「痴」。這個「痴」,是天真自然的意思。

錢鍾書最令人喜聞樂道的是他生活裡的「痴」。譬如他分不清前後左右、不會繫鞋帶、記不住自己的生日、與鄰居的貓打架。

這些散發著八卦氣味的典故因其瑣碎自然、聞之可親而流傳甚廣。可這充滿煙火氣的「痴」難免掩蓋了他最難得可貴的「書痴」

錢鍾書,人如其名,一輩子鍾情的是書籍。

他十九歲剛入清華大學便發下宏願,要「橫掃清華圖書館」,從此甘心情願的窩在圖書館做書蟲,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書籍,成為同學口中的「清華第一才子」。

有一次同學請他介紹幾本書來讀,他竟然拿出一張紙,飛快的寫出了幾十本,其中包括書名、作者和內容簡介,幾乎寫滿了正反面,令他的同學當場驚呆,瞠目結舌。

實際上,無論是他清華大學,還是後來在牛津大學,他都實現了橫掃圖書館的誓願,甚至,在人們口中,他得了「移動圖書館」的美譽。

所謂痴迷,即是極致。

錢鍾書是中國古典文化最後一方淨土,他一生只做純淨的書生,讀書、寫書、做書蟲,兩耳不聞窗外事,任何世事風雨都與他無關。

對錢鍾書來說,讀書是終其一生的習慣,是骨子最熱愛的事情,是他九死而尤未悔的信念。

做事是否能做到極致,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也正是因為這份極致,中國才有了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文化崑崙」,才有了一個通讀中外古今的「當代第一鴻儒」,才有了被世俗男女奉為婚姻指南的文學名作《圍城》。

國學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曾說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大師有大師的極致,而普通人亦有普通人的修行。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其實就是漫漫人生路最好的修行。

朋友做月子時,曾經請到一個非常專業的月嫂。

月嫂穿著乾淨整潔,第一天上門時,不僅自備了鞋套、水杯、碗筷,還帶來了柔軟的嬰兒抱巾和價值不菲的潤膚油。

她通曉基本醫學藥理,根據朋友的體質做了詳細的筆記,每天變著花樣做月子餐,各式湯水菜餚,色香味俱佳,最家常的饅頭都會被她做成玫瑰花的樣子。

她按時為寶寶餵奶、拍嗝、做嬰兒撫觸,每天記錄下寶寶體重變化和餵奶時間;哄睡的甜美兒歌張口就來;對治療嬰兒溼疹、腸絞痛、吐奶等常見小症狀,比兒科醫生還要精通。

朋友初為人母,照顧寶寶難免手忙腳亂,她便在一旁從換尿布開始耐心的教她;

朋友產後堵奶,她指法嫻熟,為她及時的按摩疏通奶腺,避免了乳腺炎的困擾和痛苦;

朋友產後抑鬱,她見多識廣,每天笑臉盈盈地陪她聊天,引導她積極地認識情緒,緩解家庭矛盾。

都說月子期是女人一生中最難熬的需要獨自前行的黑暗隧道,但是因為月嫂的出現,朋友度過了一段極度舒服和明媚的美好時光。

能把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其實是平常人能夠擁有的最大的能力。優秀有時是一種習慣,而優秀的人,總是最搶手。

據說,這位月嫂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一年以後,朋友的月子期剛過,月嫂便滿臉抱歉萬分不舍的離開了,因為下一個家庭早就對她千呼萬喚。

世界有時很無奈,也很糟糕,但是它不會辜負任何一位做事能做到極致的人。


電影裡《霸王別姬》有句臺詞,「不瘋活,不成魔」。

張國榮在電影裡扮演著程蝶衣,程蝶衣在電影的戲曲裡扮演著虞姬。無論是戲外的張國榮還是戲內的程蝶衣,都是對藝術有著極致追求的人。

嚴歌苓寫《小姨多鶴》,專門跑到日本鄉下的村子,與當地村民生活在一起,只為了能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她寫《媽閣是座城》,專門跑到澳門賭場去觀察來往的賭徒,甚至下場擲金體驗,只為捕捉最真實的情緒變化。

鈴木大師的堅守,錢鍾書的痴迷,張國榮的封魔,嚴歌苓的敬業,其實異曲同工,如出一轍。都是對自己有著更高要求的人對世界所呈現的執著態度。

他們代表的是藝術與文化,是藝術家與學者的高度。

而月嫂的極致,是身為普通人的極致,是充滿著煙火氣的、只要用心便能實現的高度。

我們來人間一趟,最好的修行便是事情做到最極致、自己做到最好。

有的人喜歡美食,成為朋友們口中的「美食家」;有的人愛好攝影,拍出的照片無需美顏濾鏡依舊動人;有的人醉心工作,凡事謹慎努力,成為職場最值得信任的人。

其實只要每天用心一點點,在我們喜愛的事物身上投入熱情,終有一日,我們也會達到曾經最理想的高度,成為那個擁有極致人生的人,

致敬大師,也致敬每一個「笨人」——

那些用心努力生活、兢兢業業工作、不曾辜負每一寸陽光的普通人。

相關焦點

  • 88歲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3點品質,聰明人你比不了
    人人都想成為聰明人,但我覺得老實人才叫真正的「聰明」。人人都在鼓吹自己聰明,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卻給了聰明人一記耳光。他說:「我不是那種聰明人,我也不太喜歡聰明人,往往成大事的都是那些看似愚拙的老實人」稻盛和夫說這話並不是空虛來風,看不上聰明人。而是他白手起家創立2家世界500強,公司員工幾萬人,但恰恰成為公司高管的都是那些看上去有點「楞」的老實人。而聰明人要不離職,要不就崗位平平。
  • 聰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總想走捷徑
    一天下來筋疲力盡,酒席間觥籌交錯,老爺子特別討厭這一點。  當時我記得他開會時說:  既然我不喜歡做這個事情,但還想要活下去。  那就一定要開闢出一條路來。  什麼路?  咱不求人,求市場。  紅領的個性化定製之路自此誕生。
  • 世界戲劇日,學習臺灣戲劇大師的工作方式
    今天,2019年3月27日,世界戲劇日。
  • 我是一個很笨的人!
    今天下午,【哈默金融讀書營】的小夥伴何亞軒發來一條消息,他說的是:自己是真的比較笨的類型
  • 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徑,聰明的人都在偷下笨功夫(深度)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錢鍾書治學心得是:「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有人問美國「籃球天才」科比為何如此成功,他反問道:「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4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 訓練全靠笨功夫,30年來無人能及
    80年代的時候,她連續3年報考藝術院校,結果每次都落榜了。第4次報考中央戲劇學院,依然還是差了11分,要不是一位老師出於憐憫,鞏俐根本就進不了中央戲劇學院。起步如此糟糕的鞏俐,後來為什麼能成為現在的影后?  就在於她的笨,她演戲總是不知道走捷徑,總是很笨拙地去觀察生活,總是很笨拙地去體驗生活,總是很笨拙地去揣摩細節,總是很笨拙地去提煉細節。但正是這份笨拙,最後成全了鞏俐。
  • 開車犯困喝紅牛不管用,聰明人想出「笨方法」,不知道的來學
    既然喝紅牛不管用,那麼聰明人就會想別的辦法,結果到最後思來想去想出了一些「笨方法」,如果現在還不知道的話,快點來學習吧。第1個「笨方法」就是吃辣椒,大部分人開車犯困是因為實在是太無聊了,所以需要提神醒腦的東西。超市裡會賣一些特別辣的紅辣椒,開車上路之前最好買幾根,跑一會兒就吃一根,效果很不錯。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聰明人下笨功夫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比你聰明的人還在下笨功夫!——作者:撲克財經 周莉萍 很多來諮詢撲克班主任的人會有這樣的描述:「我是期權小白,有沒有捷徑可以快速讓我上手期權?」專注,是聰明人的笨辦法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柯林斯在其著作《選擇卓越
  • 曾國藩:笨,是一種人品,更是一種智慧
    曾國藩還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人生路上有很多的捷徑,但都是以未來作代價的。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生活的饋贈,與付出成正比,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是你不知道別人成功的背後隱藏著多少流淚流汗的日夜。
  • 再牛X的小聰明也比不上勤懇的"笨"
    我想,可能很少有一個家長會說,寶貝,一會兒吃過了飯,用腦袋撞會兒牆,媽媽想讓你變笨一點。 但今天,我就是要在這兒,想和大家商量商量,變聰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因為複製總比創新容易,所以很多聰明人把心思花在製造看起來跟真品一模一樣的山寨手機、山寨名牌包包,而我們的民族品牌還是太少太少。 因為投機取巧總比幹實事容易,所以很多聰明的人往食品裡加了廉價的原料,而我們連奶粉都要託人從國外代購。 原來這種所謂的聰明看似佔了便宜,卻讓整個社會吃了大虧!
  • 笨媽嘯天:陪伴孩子成長的新方法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影片構思和拍攝技巧,社團還專門請了上海戲劇學院的老師給同學們做了幾次線上培訓。我一邊剝毛豆一邊蹭課,雖然沒大聽明白,但總算是與「電影人」有了近一點的接觸。根據我的經驗,以小見大這種東西是最不好表達的。
  • 劉德華:笨,是世間最高級的聰明
    那時候的郎平正值盛名,卻因為傷病嚴重,只好選擇退役。 後來又決定出國留學,由於當時沒有經濟來源,她也只能一邊打工賺著微薄的工資,一邊學習。 在國外六年的經歷,讓她感受到了從「世界冠軍」到「一無所有」的落差,更加靜下心來磨練自己。
  • 中國式飯局真相: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
    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假期生活還是日常工作,飯局,早已經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無法避免的社交活動。 所謂人脈,圈子,社會關係,資源,友誼,生意,都繞不開飯局,毫不誇張地說,飯局已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公關秘籍和職場通行證。
  • 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
    世界幾位頂級投資大師,比如彼得.林奇,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利弗莫爾,威廉江恩,這些,你會發現他們的人生,他們的人生迥異,投資手法也不一樣,但是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品質,比如說,去,對善於學習,還有就是他們強調克制人性的弱點,比如說恐懼貪婪,之前,我讀香帥的一篇文章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看下我們從這些世界頂級的投資大師身上得到哪些感悟
  • 如果穿越到靈籠的世界,你會選擇誰來保護你,聰明人不選馬克
    看完靈籠這部動漫,有很多人會想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來了,我們應該怎麼辦,該找誰來保護我們?那就假設一下,假設我們穿越到靈籠的世界裡,你會選擇誰來保護你?反正要是筆者的話肯定會選擇這四個人,這四個人是誰呢,讓我們來細數一下。首先就是靈籠中的神秘女子。在靈籠中有一個神秘女子,總是救獵荒者小隊於危難之中。來無影去無蹤,十分神秘的存在。
  • 戲劇工作坊招募 | 鍾喬:近一點,再近一點
    鍾喬經歷了臺灣政局的動蕩,看到民眾在不同時期生活狀態的變化,決心要通過戲劇的方式將民眾的真實生活加以反映,將社會運動融入他的戲劇作品。這就是鍾喬和他的「民眾劇場」。 在他眼中,戲劇不是一種文化消費,而是文化實踐。
  • 人物|這位女導演上任國家話劇院院長,她挑演員「笨一點沒關係但要...
    在上戲選演員時,她對學生們提出的要求卻是,「透明度高,笨一點沒有關係。」初見田沁鑫的人,會驚訝於這個攪動戲劇圈風雲的女導演:看上去不犀利、不咄咄逼人。四年前,她受聘成為上戲教授。聘任儀式上,田沁鑫反覆說了三四次,「我在實踐中培養青年演員,這就是培養戲劇的核心生產力。
  • 日本戲劇大師蜷川幸雄:戲劇是一種病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收聽後浪劇場,
  • 劉震雲:真正的聰明人,都在暗下「笨功夫」
    1978年,高考恢復的第二年,20歲的劉震雲參加了考試,和他一同進入考場的多是在社會上顛沛流離好多年的人,發怵的恰是數學,基本上都考個位數,而劉震雲數學考了89分,一下子就拉開了80分的差距,並因此成為當年河南省的文科狀元,隨後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自此踏上了文學之路。
  • 諾獎得主:延退是必然 未來我們可能工作到70歲|大師
    皮薩裡德斯:首先,從人口總數來看,現在世界人口已超75億人,60%的人口居住在亞洲地區,中國仍是人口第一大國。其次,從性別上來看,男性人口要略多於女性人口,男女之間的比例大概是51:50。再次,從年齡分布上來看,世界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30歲,也就是說以30歲為界,30歲以上和30歲以下的人口是一樣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