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十點x鈴木忠志
所謂痴迷,便是極致
這是十點第 242個原創視頻
特別策劃 · 見識
作者 · 菀彼青青
你會不會偶爾被人吐槽「很笨」?
你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讀書,一步一個腳印,不為人道的小進步,小歡喜,小挫折,埋在心裡。
「真笨。腦袋瓜子一點也不靈活。」可別人總會這樣說。
今天,十點君想跟你聊聊,那些「笨一點」的人。
相信每一位喜歡戲劇的人,對大師鈴木忠志都不會陌生。
尤其是當他在古北水鎮司馬臺長城腳下的露天劇場開辦了「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之後,他的威望便在喜歡他的中國觀眾心裡扎了根。
鈴木經典戲劇《酒神》在古北水鎮演出
演藝事業,在一定程度上是名利場。聰明人找準了方向,總可以聲名遠揚,賺滿下輩子花不完的金錢名利。
他偏偏不。
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他便創立了劇團。畢業之後,他創建戲劇電影節、出版戲劇方法巨著、創辦演員訓練營、導演戲劇名作,人生裡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他最熱愛的戲劇。
如今他已是八十歲高齡,但仍精神矍鑠身體力行。
他長期生活在大山裡,山裡環境艱苦,寂靜而孤獨。可也正是這份孤獨,令他有大把的機會可以深入鑽研戲劇。
他說,「在我的生活當中,只有與自然環境的鬥爭、學習和與劇團成員的練習而已。」
明明可以輕鬆賺得盤滿缽滿,偏要一生只做一件事,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做到極致。
「笨」嗎?
對工作極致的態度是他畢生的信念。因為極致,他劇場的演員從不使用麥克風,可最後一排的觀眾仍能清晰的聽到臺詞,他堅信深厚的臺詞功底充滿著藝術的力量。
如今全世界每年都有二十多個國家的人前來學習他的戲劇方法,藝術無國界,作為國寶級甚至能夠影響全球戲劇格局的殿堂級大師,他覺得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去年9月,他也來到了中國的古北水鎮,在壯闊而寧靜的古長城劇場為大家帶來這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課程。
古北水鎮長城劇場
戲劇是大師的生命。他的生命在藝術的國度熊熊的燃燒,照映的是全世界戲劇人的理想。
明明可以輕而易舉地滿足各種各樣的誘惑,偏偏只扎進那麼一件他深愛的事裡。熱愛它,並且終其一生,將它做到極致。
「笨」嗎?
如鈴木忠志大師這樣的「笨」人,是世間最可貴的寶藏。
無獨有偶,錢鍾書也常被身邊人吐槽「痴」。這個「痴」,是天真自然的意思。
錢鍾書最令人喜聞樂道的是他生活裡的「痴」。譬如他分不清前後左右、不會繫鞋帶、記不住自己的生日、與鄰居的貓打架。
這些散發著八卦氣味的典故因其瑣碎自然、聞之可親而流傳甚廣。可這充滿煙火氣的「痴」難免掩蓋了他最難得可貴的「書痴」
錢鍾書,人如其名,一輩子鍾情的是書籍。
他十九歲剛入清華大學便發下宏願,要「橫掃清華圖書館」,從此甘心情願的窩在圖書館做書蟲,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書籍,成為同學口中的「清華第一才子」。
有一次同學請他介紹幾本書來讀,他竟然拿出一張紙,飛快的寫出了幾十本,其中包括書名、作者和內容簡介,幾乎寫滿了正反面,令他的同學當場驚呆,瞠目結舌。
實際上,無論是他清華大學,還是後來在牛津大學,他都實現了橫掃圖書館的誓願,甚至,在人們口中,他得了「移動圖書館」的美譽。
所謂痴迷,即是極致。
錢鍾書是中國古典文化最後一方淨土,他一生只做純淨的書生,讀書、寫書、做書蟲,兩耳不聞窗外事,任何世事風雨都與他無關。
對錢鍾書來說,讀書是終其一生的習慣,是骨子最熱愛的事情,是他九死而尤未悔的信念。
做事是否能做到極致,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也正是因為這份極致,中國才有了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文化崑崙」,才有了一個通讀中外古今的「當代第一鴻儒」,才有了被世俗男女奉為婚姻指南的文學名作《圍城》。
國學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曾說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大師有大師的極致,而普通人亦有普通人的修行。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其實就是漫漫人生路最好的修行。
朋友做月子時,曾經請到一個非常專業的月嫂。
月嫂穿著乾淨整潔,第一天上門時,不僅自備了鞋套、水杯、碗筷,還帶來了柔軟的嬰兒抱巾和價值不菲的潤膚油。
她通曉基本醫學藥理,根據朋友的體質做了詳細的筆記,每天變著花樣做月子餐,各式湯水菜餚,色香味俱佳,最家常的饅頭都會被她做成玫瑰花的樣子。
她按時為寶寶餵奶、拍嗝、做嬰兒撫觸,每天記錄下寶寶體重變化和餵奶時間;哄睡的甜美兒歌張口就來;對治療嬰兒溼疹、腸絞痛、吐奶等常見小症狀,比兒科醫生還要精通。
朋友初為人母,照顧寶寶難免手忙腳亂,她便在一旁從換尿布開始耐心的教她;
朋友產後堵奶,她指法嫻熟,為她及時的按摩疏通奶腺,避免了乳腺炎的困擾和痛苦;
朋友產後抑鬱,她見多識廣,每天笑臉盈盈地陪她聊天,引導她積極地認識情緒,緩解家庭矛盾。
都說月子期是女人一生中最難熬的需要獨自前行的黑暗隧道,但是因為月嫂的出現,朋友度過了一段極度舒服和明媚的美好時光。
能把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其實是平常人能夠擁有的最大的能力。優秀有時是一種習慣,而優秀的人,總是最搶手。
據說,這位月嫂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一年以後,朋友的月子期剛過,月嫂便滿臉抱歉萬分不舍的離開了,因為下一個家庭早就對她千呼萬喚。
世界有時很無奈,也很糟糕,但是它不會辜負任何一位做事能做到極致的人。
電影裡《霸王別姬》有句臺詞,「不瘋活,不成魔」。
張國榮在電影裡扮演著程蝶衣,程蝶衣在電影的戲曲裡扮演著虞姬。無論是戲外的張國榮還是戲內的程蝶衣,都是對藝術有著極致追求的人。
嚴歌苓寫《小姨多鶴》,專門跑到日本鄉下的村子,與當地村民生活在一起,只為了能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她寫《媽閣是座城》,專門跑到澳門賭場去觀察來往的賭徒,甚至下場擲金體驗,只為捕捉最真實的情緒變化。
鈴木大師的堅守,錢鍾書的痴迷,張國榮的封魔,嚴歌苓的敬業,其實異曲同工,如出一轍。都是對自己有著更高要求的人對世界所呈現的執著態度。
他們代表的是藝術與文化,是藝術家與學者的高度。
而月嫂的極致,是身為普通人的極致,是充滿著煙火氣的、只要用心便能實現的高度。
我們來人間一趟,最好的修行便是事情做到最極致、自己做到最好。
有的人喜歡美食,成為朋友們口中的「美食家」;有的人愛好攝影,拍出的照片無需美顏濾鏡依舊動人;有的人醉心工作,凡事謹慎努力,成為職場最值得信任的人。
其實只要每天用心一點點,在我們喜愛的事物身上投入熱情,終有一日,我們也會達到曾經最理想的高度,成為那個擁有極致人生的人,
致敬大師,也致敬每一個「笨人」——
那些用心努力生活、兢兢業業工作、不曾辜負每一寸陽光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