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止於唇齒,有些人掩於歲月,就算這一次沒有上熱搜,很多人依然動了感情,也牽了掛念。
人生蒼茫莫過於此,一夜之間捲走了身邊的至親,你以為是夢,不過是殘酷現實。
3年過去,這個保姆縱火案中嚎啕大哭,接近抑鬱的男人,終於慢慢走出來了。
這樣的傷痛,是一次煉獄,而他走出來的那一刻,是他願意埋葬過去的開始。
一晃三年,恍如隔世。
人生許多事情,從來沒有解釋。
就好像林生斌,他沒有做錯什麼,卻遇上了人禍。
漂亮妻子、三個孩子,一個公司,還有豪宅。奮鬥了那麼多年,他憑藉自己,接到了人生大男主的劇本。
如果沒有這場火災,寧願沒有這場火災,我們不認識他,他還是三個孩子的爸爸,還是一個女士的丈夫。
2017年的夏天,他成了一個中年喪妻、喪子、喪女的男人。
他一時不穩,卷進了溪流裡,然後得救;
他心向佛祖,安排水陸法場,上山拜師。
在他的2017年、2018年,有心疼,也有質疑,甚至於有人覺得,是一個生意人的算盤,不知道下一刻會撥向哪裡。
2019年,他復出,重新開始童裝生意,品牌名稱依然叫「潼臻一生」。
到後來直播,一切走上正軌。
看到他笑的時候,很多人說:仿佛自己和他一起爬出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人生是一場單行道,我們無法回頭,只能回看。
林生斌慢慢熬出來,用了整整三年。
他的身上有疼痛,有堅忍,有釋然,有希望。
而給我最大的震撼是:我真的親眼目睹了一個承受了極大疼痛的男人,在一場場歇斯底裡之後,慢慢平靜,慢慢回歸。
當我們無法選擇命運的時候,那我們就努力成為自己。
我一個認識的文友,2017年去世,比我大2歲。(老讀者應該知道,我寫過)
之前一直聽說她身體不好,後來瘦骨嶙峋,再到後來,照片裡坐輪椅。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的微信,會躺在我的朋友欄裡,不再說話。
她離開後,我關注了她媽媽的微博。算不上至親好友,恐自己的熱情,讓她媽媽感到不適。
但她的父親和母親,一邊思念女兒,一邊不斷生活。
她的母親開了一個微博,慢慢記錄。
2017年,她去了西雙版納,和她的小姐妹,她說,帶著女兒看世界。
和先生一起出門約朋友,但照片裡,哪怕有笑容,也藏著苦澀。
她們在失去女兒的巨大悲傷中,兩個人摸索前行。
差不多一年之後的照片,才感覺有了一點點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笑意。
然後慢慢的:
她和先生,一年、兩年、三年,每年紀念,時不時發女兒的舊照片。
在外人看來,原來是難以置信的悲傷,現在變成了開始接受的思念。
2019年,她的微博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每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都會去看看杭州林爸爸的微博。但堅持二字需要好多好多內容去填充,活著太難了,太累了。
是啊,普通人的意外,就像是晴天突然下了一場暴雨。雨帶走了一切,而雨後的重建,需要自己一點一滴去恢復。
林生斌的存在,不僅僅是讓大家讀到了人間的意外之難,更是一種見證:
一個人的一生可能很難,走出來可能也很難。
但真的只要不放棄,機會永遠是存在的。
我常常在想,自己見過太多的人事,也看過太多的悲涼。
但最後的方式,或許都是與自己和解。
10多年前,我一個親戚的女兒、女婿死於車禍,眼睜睜地看著河對岸摩託車上的女兒、女婿被車撞死。
然後,在殯儀館見到他們的屍體。
親戚因為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患上了精神病。
我印象中的10多歲,她經常來我家,然後到城裡來看病,剪著齊耳的短髮,絮絮叨叨的樣子。
母親總會跟她說:你想開點吧。
可是,想開這個詞太難了,如果不是她自己想,其實沒有人能夠真的幫到她。
一直到她60多歲那年誤喝農藥,我記得那個早晨,我爸接到電話就往農村趕。
這麼多年,她無法釋懷。
對於磨難來說,往前是陽光,往後是深淵,沒有退路。
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就算生活把你扇得鼻青臉腫,你都只能用一種方式——那就是釋懷。
三年前,鄰居一個女人懷了二胎,結果老大突然得了怪病,走遍了各大醫院,花了上百萬,宣布無法治療,沒幾個月就離開人世。
女人和丈夫無法接受現實,家裡幾乎所有人都快崩潰了。
老二是早產的,女人受不了打擊,早早見紅。
所有人都以為挺不下去的時候,他們也一步步過來了。
一兩年後,他們開始說老二會走了,會說了,會有可愛而動人的表情。
人生劫難,
人與人的關係,永遠是盡人事,也知天命。
不是認命,而是開始學會——與自己和解。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來。
但明天和意外,恰恰是我們人生不可避免的功課。
人性的創傷,和人性的堅忍。
如果堅持不下去,就躲一躲;
如果堅持不下去,就停一停;
如果堅持不下去,就看看那些曾經受苦的人,並不是時間抹平了他們的創傷,是他們自己從深淵裡,回到了人間。
堅持不下去,不是不對;但堅持下去,或許會更好。
祝福林生斌,對這個世界依然滿懷希望;
也希望我們,即便遇見瓢潑大雨,但依然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