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龍潭

2021-01-10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為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副研究員、博士,《古生物學報》編輯。出版科普書《遠古的霸主——中國恐龍》《尋根——中國古人》等,參與編寫《十萬個為什麼(古生物)》。

  儘管志留紀和泥盆紀並稱「魚類時代」,但魚類在泥盆紀的演化才可謂盛況空前,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有了飛躍增長。盾皮魚類是泥盆紀乃至整個古生代最繁盛的魚類,南京龍潭擂鼓臺上泥盆統五通組砂巖中發現的中華魚和星鱗魚就屬於這個龐雜的大族群。

  盾皮魚類身披堅硬的骨甲,頭甲和軀甲分別由大塊的骨片拼成。多數盾皮魚類的頭甲和軀甲由可以活動的關節相連,少數種類頭甲和軀甲相互癒合,沒有關節。盾皮魚類數量眾多,形態各異,其中最著名的兩個家族是胴甲魚類和節甲魚類。

  胴甲魚是一類個體較小、身體扁平的盾皮魚,營底棲生活但分布很廣。龍潭的中華魚和星鱗魚都是胴甲魚家族的成員。不過胴甲魚家族最著名的成員還數溝鱗魚,其化石几乎遍布全球。溝鱗魚有著魚一樣的身體,骨甲像烏龜殼,胸部還長著一對像昆蟲節肢那樣的骨質胸鰭。

  節甲魚類有一條歪形尾,外形像披了盔甲的鯊魚,是泥盆紀最佔優勢的類群,到泥盆紀中後期演化出很多掠食者,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體長可達10米的鄧氏魚,是當時海洋中的霸主。關於節甲魚還有一段逸事:1962年,古魚類學家潘江先生在《古生物學報》上發表文章,將幾件原被古植物學泰鬥斯行健先生認為是植物化石的標本重新鑑定為節甲魚類的胸部棘刺化石。一位同行給斯先生寫了封嘲諷信,大意是:以前我錯定某種植物,你批評說那表明我知識貧乏,可我的錯誤至少還沒有跨出植物界的大門,而你卻將動物界的魚類鑑定成植物,你的知識不是比我更欠缺了麼?斯先生看後大笑,並將這封信轉交大家傳閱,坦蕩的胸襟值得後人學習,坦蕩的大師本色令後人稱讚。

  在生命史中,盾皮魚類雖為泥盆紀古海洋的主宰,但只是稱霸一時。厚重的骨甲限制了盾皮魚類的運動能力,雖然有些後期的盾皮魚類已經開始退化掉它們的盔甲,但其演化潛力還是趕不上硬骨魚類和軟骨魚類這樣機動靈活的後起之秀。泥盆紀末,盾皮魚類和它們的祖先甲冑魚類一起全部退出了演化的舞臺。

  龍潭擂鼓臺上泥盆統五通組砂巖中還發現有肉鰭魚家族的全褶魚(屬孔鱗魚類,與肺魚類同屬於肺形魚類)和肺魚類的碎片化石。肺魚類最早出現於泥盆紀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全球,但現存只有3屬6種。肉鰭魚家族的四大分支中,被大書特書的是在泥盆紀中期演化出四足動物的四足形類,其次受關注的是空棘魚類,這個大類曾被科學家認為已經全部絕滅,直到20世紀30年代發現了它們倖存到今天的代表——被譽為「活化石」的拉蒂邁魚,轟動一時。只有已滅絕的爪齒魚類的知名度比肺魚類低。

相關焦點

  • 超酷的電鋸人同人畫作,畫師 沼躍魚
    -11 05:19:44 來源: 伴與寶寶 舉報   pixiv畫師:沼躍魚
  • 【一起撿節操】神奇寶貝重置崩壞 沼躍魚的滄桑
    沼躍魚是從紅、藍寶石系列的初始「御三家」神奇寶貝之一水躍魚進化而來,想當然在系列遊戲與動畫的戲份非常多,12年前的GBA版紅、藍寶石中,沼躍魚的樣貌是長這樣子:然而在最近發售的3DS重製版中,沼躍魚成了這副模樣:
  • [唐山故事]龍潭坨村善良嫂子感動天神賜方求魚
    長城網唐山2月4日電(常晶晶)關於龍潭坨村名的來歷,《豐潤縣誌》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家姑嫂兩人生活。嫂子勤儉持家,並且深明大義,對小姑照顧得很好。而小姑卻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尤其愛吃海魚,簡直每飯必備。起初,儘管家中經濟並不富裕,嫂子還是千方百計買來,做給她吃。
  • 禁捕後首次放流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饒煒介紹,當天共放流中華絨螯蟹蟹苗12萬隻。
  • 電影《龍潭巨獸》觀感和劇情猜想
    下面,小編就跟各位看官介紹這樣一部電影——《龍潭巨獸》!一場失敗的試驗,使得試驗地帶的環境受到了汙染。但是,消息並沒有透露給外界。一群遊客也來到了這片實驗區域。結果,一場災難降臨到了他(她)們身上。該電影以各種恐怖,因為汙染而變異,成為了可以吃人的動物、植物——巨大的豬融草、巨大的蟒蛇、還有無法說出名字,長得像巨型鱷魚和蜥蜴結合出來的怪魚。探險的人為了從危險中逃命,那種窘迫和驚險。展現了一個原本山清水秀的地方,受到汙染之後的慘狀。人類作孽之後,最後還是由人類來承擔惡果。
  • 地壇龍潭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近日,記者從東城區園林綠化局獲悉,第三十五屆地壇、第三十七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將於1月25日正月初一開門迎客,1月29日正月初五閉幕,歷時5天,每天8時30分至17時向遊客開放。龍潭廟會:冰雪項目增多 首展冬奧藏品本屆龍潭廟會將全園劃為同心共建、冬奧冰雪、非遺文化、京津冀、文體互動、地方特色和京城文化七大板塊。
  • 你只需手機抖一抖,跟著龍潭音樂朋王子的鬼點子一起玩,就可以免費玩翻龍潭端午
    朋舉瞬間被龍潭人譽為「龍潭音樂朋王子」,這位音樂朋王子,集寫歌、表演、主持、英語、脫口秀、策劃於一身,可謂貨真價實多才多藝之人。吸引這位走了半球的音樂浪子對它情有所鍾,移居龍潭古村做新村民,並為它寫出【晚安龍潭】以及若干首歌曲(暫時需保密),請欣賞朋舉的【晚安龍潭】MV,體會龍潭的魅力龍潭音樂朋王子抱著他的木頭人,一起坐看龍潭山間雲捲雲舒,聽潺潺溪流,木頭人正與他低語時
  • 【城市影像】--世外桃源龍潭肖村
    世外桃源龍潭肖村文\圖  方盼亮  洪偉驅車探尋鐘鳴鎮的龍潭肖村,一路蜿蜒而行,只見道旁山石嶙峋,兀自矗立,顯出各種奇異的造型,儼然村莊守衛。田間的玉米地或青或黃,結出的壯碩玉米苞頂著一頭暗紅的鬚髮,在風中輕舞。
  • 新竹龍潭賞花海 苗慄樂採果
    桃園龍潭是全臺灣最早種植魯冰花的地區,「戀戀魯冰花」活動在2020年2月8日至3月1日於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及三和小區舉辦,花開時呈現的金黃花海,民眾可於年節期間提前造訪,到龍潭賞花品茗。    年節訪友免不了準備伴手禮,苗慄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推薦春遊必訪3間山城青創店鋪及3大特色伴手禮,擁有客家人的簡單樸實,好吃、好玩又富含人文氣息。
  • 探秘重慶酉陽龍潭漢戲的前世今生
    19日,中新網記者走進重慶酉陽縣龍潭古鎮萬壽宮,目之所及,漢戲名段《武加坡》正在上演。  據史料記載,漢戲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湖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與弋陽、崑曲、梆子並稱中國古老的四大戲曲唱腔。既是湖北的地方戲種,漢戲又為何會傳承在深處武陵山腹地的龍潭古鎮?
  • 博白龍潭,一座快速成長的城……
    龍潭產業園區是北部灣經濟區鐵龍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14個重點園區之一,是廣西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也是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 隨著鐵山港東岸碼頭建成投運和。白平產業園的啟動建設,龍潭產業園區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將能更好地服務玉林「南向」,加快融入北部灣經濟區。
  • 70載 「潭」初心~激情篇 | 第五章:《我在這裡》,龍潭人憶艱辛,守初心~
    對於那些作為演職人員親臨現場的龍潭人來說,一切仿佛還在昨天。龍潭街道工委打造70載 「潭」初心欄目。通過《激情篇》《關懷篇》《感動篇》《奉獻篇》四個篇章,展示龍潭人懷抱初心,肩扛使命的奉獻精神。70載 「潭」初心欄目將為大家展示龍潭人參與國慶群眾遊行、聯歡以及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中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情感。
  • 安徽省創排音樂劇《龍潭三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1月17日,由安徽省歌舞劇院創作排演的音樂劇《龍潭三傑》啟動暨「中國音樂劇協會安徽省歌舞劇院創作基地」掛牌儀式在合肥舉行。  音樂劇《龍潭三傑》以早期革命家李克農、胡底、錢壯飛為人物原型,通過他們極具傳奇色彩的革命工作及生活經歷,展現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在嚴酷的對敵鬥爭中,忠於使命、忠於信仰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以「龍潭三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情報工作者的鮮活人物形象。
  • 魚的身子鱷魚的嘴兩個鼻孔還會吐水(圖)
    本報8月15日熱線消息(記者 徐麥麗 實習生 李娟)「咦,這是個啥怪物,普通魚的身子,鱷魚的嘴,兩個鼻孔還會吐水。」今日15時許,在龍潭公園北湖,已有28年垂釣經驗的市民陳志強釣上來一條奇怪的動物,他連連感嘆:「釣了這麼多年魚,這樣的怪物還是頭一次見。」記者聞訊趕到龍潭公園見到陳志強時,怪魚已經被放進魚袋裡,有不少圍觀者聚集在跟前,好奇地看著,還有人拿出手機拍照。
  • 「鋼鐵巨人」助力龍潭長江大橋建設
    左圖:龍潭長江大橋北錨碇施工現場。 省交建局供圖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馮興) 9月18日上午9時40分,隨著龍潭長江大橋北錨碇II-1槽段全部澆築完成,北錨碇地下連續牆順利完工,標誌著大橋全面轉入北錨碇明挖施工階段。 龍潭長江大橋位於長江南京段與鎮揚段分界處,地處寧鎮揚同城化發展中心。大橋採用主跨1560米鋼箱梁懸索橋,一跨過江。
  • 大型山體光影實景演藝秀《秘境龍潭》首演
    11月29日晚,大型山體光影實景演藝秀《秘境龍潭》在萬源市龍潭河景區成功首演。市委書記包惠,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胥健,市政協主席康蓮英等與社會各界人士代表一起觀看演出。《秘境龍潭》以龍鳳文化為文脈,以龍潭的風情民俗文化為本底,以「節氣」為時間線和情節發展線,用一個動人的傳說講述了龍潭河的由來,展現了龍潭之「奇」、龍潭之「秘」、龍潭之「福」。在劇情的最後,回溯萬源的發展歷程,飲水思源,展現出紅色文化在萬源的傳承,烘託出「幸福萬源長」的無盡祝福和美好期許。
  • 電視劇《龍潭雙槍》開機 重現「雙槍老太婆」傳奇
    電視劇《龍潭雙槍》開機 重現「雙槍老太婆」傳奇       本報訊(記者 楊琳)4月3日,由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等出品的紅色傳奇劇《龍潭雙槍》在浙江橫店正式開機。
  • 龍潭街道村民垃圾分類因地制宜美了村居環境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馮興) 藍天下,白色的村莊、金黃的稻田、路邊彩色的小花與閃閃發光的池塘共同「繪製」出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這是23日記者在棲霞區龍潭街道靖安村蔣橋組村莊看到的一幕。自今年4月南京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2020年度實施方案》印發以來,龍潭街道在垃圾治理、公廁革命、村莊清潔等方面整治想了不少妙招,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在蔣橋組村的活動廣場門口,村民蔣大媽將兩大包衣服拿到垃圾分類點,村委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稱重和積分。看到積分兌換區有不少居家用品,蔣大媽用積分兌換了兩塊肥皂。
  • 龍潭、寶華全面PK!自住、投資你怎麼選?
    ~龍潭:我是名符其實的南京「東大門」,交通正在飛速發展!龍潭街道擁有8公裡的黃金長江岸線,坐落著中國內河最大的萬噸級遠洋深水港——南京港龍潭港區(龍潭港),藉助港口資源稟賦和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的政策優勢,龍潭街道已成為華東地區沿江開發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陣地
  • 危機:龍潭之戰最新高清電影在線看
    戰爭電影《危機:龍潭之戰》(Danger Close: The Battle of Long Tan)  將越戰其中一場經典戰役「龍潭之戰」(The Battle of Long Tan) 事件改編搬上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