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劉夢瑤 周丙赫 梁惟策
王梓沛 劉曜榕 李松霖
孫鈺舒 陳金碩 于欣彤
陳元登
封面攝影:邵 偉
作者簡介:劉夢瑤,女,12歲,博山區作協會員。區實驗小學五年級五班學生。性格活潑開朗,愛好讀書寫作,舞蹈拉丁,平時在學校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學習成績優異,文章曾在《靈泉》第103期發表。
難忘的採風活動
文/劉夢瑤
今天,我們跟隨作協的老師們一起來到三水源景區採風學習。
走進景區,穿過一條羊腸小路,波光粼粼的五仙湖就映入了眼帘。湖邊集合整隊,在三水源領導蔣總和小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穿過水神門,來到了網紅彩虹橋。橋面由一塊塊木板組成,晃晃悠悠的樣子讓好多同學都犯難了。「我恐高!」「會不會掉下去,」「我不敢過。」這時,只見小李同學一馬當先,快速走過,毫不猶豫,為同學們做了個榜樣。
沿著山路,我們來到了不老泉。五老峪附近的老百姓都會到此處取水,並且村裡長壽的老人很多,據說還有很多傳說,當地人們就稱它為不老泉。旁邊的石雕守護著這靈泉。
一路水聲相伴,我們來到了兒童樂園,我和小李同學一起玩蹺蹺板,別看我身板小,但是我卻比小李同學重,所以我總是把他壓到半空,從我的視角看去,他就像是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
我們又參觀了許多景點,我,肚子發出著「咕咕」的叫聲,感覺真是飢腸轆轆了,於是有些無精打採地、慢慢悠悠的走在隊尾。這時,只聽前面的同學向我說到:
「劉夢瑤,要開飯了!」聽到這句話,我頓時有了力量,向前衝去。在森林自助餐廳,大家已經幫我打好飯了,只見我三口並做兩口,一會就把美味的飯菜吃光了。
吃完飯後,老師讓我們自由活動一會。在餐廳的外面,我看到了一個小小的瀑布,雖然沒有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但它卻是組合著山勢,形成了一道不容忽視的風景。
我們繼續沿著大路向下走,看到花兒在隨風舞動,路邊的小溪發出著「叮叮」的聲音,演奏著大自然的「水樂章」,鳥兒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這一刻,我感到愜意極了,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大自然。
當我聽到老師說「集合啦!」的時候,我便知道,馬上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了,不得不說,三水源值得一去!
作者簡介:周丙赫,博山區作協會員,博山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在校期間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七年的桌球生涯磨練了意志,多次在省、市和區級比賽中取得佳績!
暢遊三水源
文/周丙赫
7月28日一早,我們博山區作家協會的成員一行34人,來到了位於博山鎮的三水源風景度假區進行採風活動。
一進三水源的大門,一股大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接著,我們的研學老師——小米姐姐說:「同學們,你們知道三水源打造了什麼嗎?它給我們打造了「集濱水休閒」、文化體驗和主題度假、親子遊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三水源四季常綠,形成了「一谷兩溪三湖四橋七泉」。
首先,我們來到了彩虹搖橋。小米姐姐說:「同學們,走一走搖橋,搖走了煩惱,帶來了歡樂」!於是,我們便踏上了走橋之旅。剛開始時,我看到那彩虹搖橋晃來晃去,搖搖欲墜,便心生膽怯開始退縮。但當我看到那些三、四年級的小朋友都邁開腳步朝前走去,我想:連那些低年級的小朋友都那麼勇敢,身為大哥哥的我真是自嘆弗如啊!於是,我也走上了這彩虹搖橋。剛開始走時,比較謹慎,慢慢地一點一點的往前挪動,生怕一不小心掉進湖裡。但慢慢地,我並不那麼害怕了,邁開腳步往前走,不一會兒就到達了對岸。走完彩虹搖橋之後,我和好朋友來到了水上木屋拍照,拍完照後,老師還誇我們是「四劍客」呢!然後,我們來到了聞韶臺,小米姐姐教我們拜師禮,又去了聞韶臺的上面去攀爬,我抬頭往上看,這個攀爬網高度有三、四米高呢!於是我鼓足勇氣開始往上爬,途中攀爬的繩子「吱吱」地響,可驚險了,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登頂!接著,小米姐姐還帶我們遊覽了不老泉、奇幻樂園……等旅遊景點。到了下午,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我們走在林蔭小道上,蝴蝶在我們身邊伴舞,像一幅美妙絕倫的山水畫!
走在回家的途中,想著三水源中快樂的點點滴滴,坐在車上,每每想起在三水源中的快樂,臉上的笑容就難以融化……
作者簡介:梁惟策,10歲,博山區作協會員,區五嶺路小學2016級4班學生。勤奮好學,樂觀向上,尊敬師長,愛好廣泛。平時喜歡讀書、旅遊,喜歡的座右銘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三水源——水的天堂
文/梁惟策
今天,我們作協小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到了三水源,參加「走進三水源——讀山閱水」採風活動。
三水源旅遊度假區,群山環繞、四季常綠,是沂水、汶水、淄水三水的發源地,形成了以「一谷二溪三湖四橋七泉」為代表的秀色風景。進入景區,映入眼帘的便是三源瀑和三源亭,十分壯觀。我們順著彎彎曲曲的道路前進。下車後,我們來到了五仙湖畔,在這裡,大家認識了我們今天的研學老師小米。在小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沿著道路穿過水神門,經過水上木屋,來到了三水源景區的網紅打卡點——彩虹橋。彩虹橋是由若干塊木板和布網、繩子組成的,下面是碧綠的湖水。我擼起袖子,抓起橋上的繩子,開始了驚心動魄的前進。開始時我十分緊張,一度導致我差點停止前進,經過老師的鼓勵,我克服了恐懼,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對岸,順利通過了彩虹橋。接著,我們便來到了蹴鞠廣場,在這裡,我們見到了鞦韆、搖床和吊床,當然最令我興奮的還是蹬水車了,我和好友一組,一人在左,另一人在右,兩個人同時抱著扶杆蹬踏板。經過我們二人的不斷配合,終於掌握了節奏,齊心協力把水給蹬到了池裡。譁啦啦的水聲,仿佛在為我們歌唱。過了蹴鞠廣場,我們觀賞了「聞韶臺」,學習了四拜禮,我還參加了勇敢者的挑戰——爬上了攀爬網。之後,我們便來到了兒童樂園,這裡綠草如茵,鳥語花香,有好多我們喜歡的遊樂設施,在這裡好好的休整、遊玩了一會兒後,我們拍了集體照留念。最後,我們向森林餐廳進發了,吃過豐盛的午飯後,我們自由活動了一會兒,坐車觀賞了五老峪村中的景色,便返回了教室。
這是一次難忘的採風活動,在這裡我欣賞到了美麗的景色,還教會了我:遇事不要當「縮頭烏龜」,要勇敢的面對、克服它。
作者簡介:王梓沛,博山區作協會員,區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活潑開朗,真誠善良,喜歡遊泳、閱讀和書法。
三水源 我來為你捧捧場
文/王梓沛
三水源,路很長
一路走過花兒香
今天天氣真是熱
頭上頂個大太陽
作協老師真懂行
凡有疑問總會幫
爬高塔,跳蹦床
我們是群快樂幫
心有忐忑走吊橋
心裡慌來手也忙
一直快到對岸上
我才心中差點慌
走完吊橋溜滑梯
一看就覺眼前亮
滑梯實在特別陡
坐上感覺在飄蕩
走上高處放眼望
各種野蟲在乘涼
走時小溪把歌唱
自然把景與我享
玩畢再把午餐享
葷素搭配有營養
今天愉快好時光
美景美食記心上
暢遊三水源
文/王梓沛
從小到大我遊覽過很多景點,有些只有文化,有些只有趣味,但在上個周六我去了一個既有文化又有趣味的地方——三水源。也許有人會問三水源是哪三水?是淄水,沂水,汶水。這三水還包含了齊文化、魯文化、莒文化,故名為三水源。
三水源的暢遊讓我們在玩中開心得學,為了讓我們的採風活動不那麼枯燥乏味,作協老師們還特地增添了許多項目,十分有趣。其中我記憶最深的是成功獨自走過彩虹橋。這座橋,直穿五仙湖中,懸於水上,令人乍一看毛骨悚然,我想這搖搖晃晃的小橋載得動我嗎?摔下去了可怎麼辦?我的腦子中,頓時無數個問號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言論,我心中實在很忐忑,但是又不敢表現出來,生怕被同伴笑我膽子小。這時身後作協老師們一個勁兒地鼓勵我們,再三叮囑我們,千萬不要往下看,會頭暈。於是,我雙腳牢牢踏住板子,雙手緊緊抓住繩子。眼睛往前看,一步一步往前挪,我能感覺到,我的手溼乎乎的。
除了走彩虹橋我們還參觀體驗了其他景點,歡天喜地地踢了蹴鞠,莊重嚴肅地祭拜了孔子,開開心心地在兒童樂園玩耍……在這裡我不僅大飽眼福,還大飽了口福,玩了一上午又累又餓,一盤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飯菜擺在你的面前,誰能不心動?不瞞大家說,那是一個風捲殘雲、狼吞虎咽、秋風掃落葉,風暴之後,我滿意地拍拍了那圓滾滾的肚子,往回走了。
在三水源,我飽了眼福也飽了口福,感謝大自然所饋贈給我們的美景,感謝作協老師們帶領我們的美好體驗。
作者簡介:劉曜榕,12歲,博山區作協會員,就讀於博山區實驗小學,是一個活潑開朗,時刻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男生。喜歡在旅遊中探尋中華文明的記憶,在閱讀中汲取中華文化的智慧。
讀山閱水,品味美麗的三水源
文/劉曜榕
周六,我們在博山作協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博山三水源景區,感受來自水的魅力。
進入大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源瀑,那譁譁的水聲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三源瀑之上,有座三源亭,讓瀑布多了一些和諧與美麗。
隨後,我們跟著小米老師沿著五仙湖畔來到了彩虹搖橋,「彩虹搖橋走一走,搖去煩、搖去愁」,這句流傳千古的民謠讓這座吊橋顯得更加久遠。我們邊聽著古老的傳說,邊依次上橋,橋上木板的晃動,讓人站不住腳,仿佛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每走一步,都讓我膽戰心驚,我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亦步亦趨,晃晃悠悠地來到了對面,渾身出滿了汗,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我們繼續前行,大約走了一公裡,我們來到了蹴鞠廣場,在場地的正中央,立著一個「球門」,叫風流眼,球門前有兩個皮製球,這就是蹴鞠,球員們須將蹴鞠穿過球門,便得一籌,成語「略勝一籌」由此而來,小小蹴鞠中包含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文化。
三水源中最美的景色當屬不老泉,不老泉的傳說也頗為傳奇,五老峪的人們從古至今一直飲用不老泉的泉水,村中人長壽者頗多,不老泉由此得名。時光荏苒,不老泉依舊叮咚作響,年年春天來臨,泉邊蝴蝶紛飛,五仙湖畔櫻花盛開,這裡便是三水源中最美麗的風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水源用近80%的綠化率向人們詮釋了森林與人類的共生關係。三水源,我愛你的美麗。
作者簡介:李松霖,男,11歲,博山區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愛好讀書、畫畫等,作文曾在《靈泉》雜誌發表。
三水之光,終身難忘
---遊三水源
文/李松霖
周六,我們來到了風光秀麗的三水源景區採風。在這裡,讓我們感受水的魅力,水的天堂。
進入大門後,映入眼帘的便是三源瀑。飛落下來的水珠,如白珠迸裂,晶瑩剔透。三源亭在三源瀑之上,在那裡既可以看到遠處的心蔓橋,也可以聽到三源瀑的譁譁聲。
我們跟隨小米老師,沿著五仙湖畔來到了彩虹吊橋。大家看到吊橋都躍躍欲試,但看到搖搖晃晃的吊橋貼著水面,又不禁縮回腳來。我猛吸一口氣,大步流星的走過去,說了聲:讓我來。就這樣,我走上了搖搖晃晃的吊橋,一步步的慢慢走,走過岸邊,到了湖中心,吊橋搖晃的格外厲害了,我看著腳下的湖水,心裡想:完了,英雄逞大了。現在後退困難,前進也有一段路,沒有走吊橋的同學也都饒有興趣的看著我,讓我進退兩難。這時,邵老師在前面為我加油打氣: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有了邵老師的鼓勵,我心裡想:走都走了,不要往下看,走就是了。我又有了自信,找到竅門,從「兩步一板」到「一步一板」,終於走過了吊橋。回頭望去,同學們也一個一個走了過來,順利走過了吊橋。通過這事讓我明白:「遇到困難不要退縮,找到方法就能解決」。
繼續往前走,我們又看到了不老泉。泉水甘甜清澈,村裡的人喝了這些水,長壽的老人很多,便起了「不老泉」這個名字。我們又來到「聞韶臺」,祭拜了思想家孔子。跟著老師學習了「四拜禮」,男生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生則相反,雙手舉過眉心,彎下身九十度,拜四次,就是四拜禮。然後,我們又到了奇幻樂園。在奇幻樂園,我們又放飛童年,感受快樂……
三水源不僅是水的天堂,也是文化的源泉。三水之光,終身難忘。
作者簡介:孫鈺舒,10歲,博山小學三年級四班學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愛好廣泛,喜歡彈鋼琴,閱讀,舞蹈等多項活動。
人間仙境「三水源」
文/孫鈺舒
今天早上,夏日炎炎,又到了和作文班的老師同學一起去採風的日子了,我們要去三水源。
說起三水源的名字,其實很簡單就是由淄水、汶水、沂水三條河流的起源,所以取名為三水源。
我們集體坐大巴車來到三水源,首先看到的是三水源的迎賓瀑布三源瀑,三源瀑如同一塊絲綢一般從山上垂下來,這讓我想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接著,我們走過用一顆顆鵝卵石和玻璃球鋪的小路來到了河神門前,河神門像一隻貓頭鷹張著大嘴巴,似在喊著;歡迎來到三水源。
我們穿過河神門踏上五仙路,五仙路兩旁種著竹子等四種植物,有花有樹,不時會飛來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給這美麗的五仙路添加了幾分生氣。朝五仙路的右邊望去就能看見波光粼粼的五仙湖,就好似一面鏡子似的非常漂亮。
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網紅彩虹搖橋體驗。網紅彩虹搖橋走一走,搖去煩惱搖去愁。我一開始只是好奇又覺得好玩,於是就我就抓住兩邊的繩子開始走,剛開始一點沒覺得什麼,只是有點晃,但是到了中間時感覺有點害怕,我給自己打氣堅持就是勝利。在我自己的信念下最終我走過了網紅彩虹搖橋,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勇敢去面對,都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
最終我們來到了聞韶臺,聞韶臺上有孔子的雕像和編鐘。有我們研學老師小米姐姐教我們四拜禮,做四拜禮時,女生右手在前,男生左手在前,兩手高舉過眉毛,成90度鞠躬。學習完四拜禮後我們又去爬山,我們玩得都很開心。
我愛三水源。
作者簡介:陳金碩,西冶街中心小學2018級學生,是一個愛讀書、愛運動、積極向上的小男孩。
三水源,水的天堂
文/陳金碩
今天,風和日麗,碧空如洗,我們來到了三水源。
我們先來到三水源的五仙湖,認識了我們的導遊小米老師。路邊的小河叮叮咚咚,蝴蝶在空中跳舞,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老師一邊講著關於三水源的知識,一邊向下一站走著。
接著我們走到了一座用繩子編成的彩虹橋,我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掉下去,就離成功不遠的時候,我的右手沒有扶住繩子,差點掉下去,幸好媽媽扶住了我的手,我才沒有掉下去。過了一會我們來到了不老泉,我認真地聽了老師講不老泉的傳說,然後我們遊覽了蹴鞠廣場等景點。吃了中午飯,我們就戀戀不捨地告別了三水源,回家了。
我感覺意猶未盡,好想再玩一次。
于欣彤 ,女,11歲。性格開朗,成績優異,愛好閱讀、唱歌、排球。座右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愛三水源
文/于欣彤
三水源景區四季常綠,形成了以「一谷二溪三湖四橋七泉」為代表的美麗風景。今天我有幸來到三水源進行採風。
進入三水源,三源瀑映入了我的眼帘,她從三十多米的高空飛濺而下,使我想起了詩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詩句。水珠落在我的身上,涼意陡生,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我們走過百花路、喊泉、花落風舞,來到網紅搖橋。只見搖橋橫在五仙湖上,下面有一圈細細的彩色尼龍網,上面每隔五六釐米有一塊木板,人走上去就會劇烈地搖晃,我見了心中有些害怕,想:這木板和繩子都這麼細,萬一我沒站穩,一下子掉到湖裡,怎麼辦?可我看到同學們都勇敢地向對岸走,就咬了咬牙,心想:別人可以,我也可以。於是我踏上搖橋,小心翼翼的開始走,走到中央時橋晃得特別厲害,腳下湖波蕩漾,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可當我看到老師和同學們鼓勵的目光,一下子便有了信心,我目視前方,一步一步穩穩地過了橋。
接著,我們來到了聞韶塔。塔的四周布滿了尼龍繩網,順著網爬上去就能到達塔頂。我躍躍欲試,可是剛開始爬,網就發出「呲拉呲拉」的聲音,仿佛快要散架了。我的雙手忍不住發抖,有點膽怯,很想回到地面,可我又一想不爬到塔頂多遺憾啊!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決定繼續往上爬,爬著爬著,腳有些麻了,停下來休息片刻,緩解一下繼續攀登,終於快要爬到塔頂了,在登頂的時候,我腳底一滑,差點滑下去。抬起頭看到已經登頂的同學那自豪興奮的樣子,我羨慕不已,我鼓起勇氣,穩紮穩打,奮力向上爬,終於到達了塔頂。看著下面的風景,鋪滿青苔的石階,曲徑通幽的小路,潺潺的溪水,濃濃的詩情畫意,如臨仙境。
三水源風景宜人,四季如春,我在這裡玩得很開心,我愛三水源!
作者簡介:陳元登,8歲,博山考院小學2018級學生,喜歡運動,畫畫,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
開心的採風活動
文/陳元登
今天我們來到了三水源景區採風,我心裡特別高興。一路上大家歡歌笑語,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
我走進景區,看到花叢中蜜蜂在採蜜,蝴蝶在空中飛舞,還有蜻蜓在湖面跳舞。這時我們認識了講解員小米老師,她有一頭黃橙色的秀髮,微笑的臉上有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穿著黑色的工作服裝。
小米老師帶領著我們先來到了五仙湖,湖面特別平靜,就像打磨的鏡子一樣。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搖橋前,剛開始我很害怕,在老師的鼓勵下,我試著走上去,啊!還挺好玩的。跟著小米老師的步伐,我們來到了孔子像前,聽到詳細的介紹讓我們增長了知識。接著我們又去兒童樂園玩蹦蹦床、攀爬網等好多娛樂項目,大家玩得可開心了。
不知不覺我們就結束一天的採風活動了。樹上的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歡送我們。我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一天。
作者簡介:邵偉,女。筆名:月移花影、依依等。博山區作協主席。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淄博市作協副秘書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市詩歌學會副主席、市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區詩詞學會副會長。博山區十四屆婦代會代表、區第三屆新聯會常務理事。在國內外發表各類作品190餘萬字。小說、散文、詩詞、歌詞分別獲得過國家級、省級的金獎和銀獎。著有三本文集,均獲得市、區級政府文學藝術獎。
邵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