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一中高中部第八屆「華為杯」物理創新實驗大賽12月16日舉行,高一年級同學結合已經學過的物理學知識,打破常規、發散思維、突出創新,以班為團隊自主選題,利用兩周的課餘時間設計出10餘項物理創新實驗作品。
物理創新實驗是指改進傳統實驗設計、改革已有實驗方案、簡約實驗器材、優化實驗效果,具有創新因素的物理實驗。
比賽開始後高一年級各班同學按照抽籤順序,依次上臺介紹實驗原理、設計方案以及預期實驗結果。評委吳傳博、寇小滿、侯春鋒、董景峰、武玄琴、孫穎、張舟等老師從科學性、可行性、安全性、直觀性、創新性等多個維度對實驗作品進行打分。
高一(1)班結合課本所學的電磁感應原理,製作出可以應用在汽車等交通工具上的防剮蹭報警系統。
高一(2)班設計了動摩擦因數探究實驗,通過電機牽引滑塊,解決了常規實驗中滑塊難以實現恆定速度的問題。
高一(3)班製作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的二衝程發動機概念模型。該發動機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滿足現如今對環保和安全方面的需求。
高一(4)班設計了新型探究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裝置。
高一(5)班在學習洛倫茲力時,聯想到可以利用打氣筒、塑料瓶、酒精等常見材料,實現霧化實驗,模擬雲室。另一個實驗則演示了單擺運動規律。
高一(6)班利用常見的一次性紙杯、塑料桶等常見材料,結合壓電陶瓷片,自行設計電路並製作加溼器。
高一(7)班從實際生活出發,結合乘坐公交車遇到剎車時,兩隻腿受力明顯不相同的體驗,利用壓力傳感器在Arduino語言環境下設計製作實驗裝置,驗證了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加速或減速運動時,對水平面產生的壓力不具有均勻性的現象。
高一(8)班利用兩種重量、三種不同繩長的一組小球,清晰的展示了共振現象。
高一(9)班利用電磁感應現象,設計出無線充電電路。在構思如何利用乾電池實現變化的磁場時,巧妙的在電路中加入直流電機,利用直流電機中的換向器和電刷實現交變電動勢。
高一(10)班設計了新型的受迫振動演示器,利用磁鐵實現周期性外力。
物理創新實驗作為科技節學科活動重要的一環,希望同學們在物理知識學習的同時,能夠培養創新意識,理論與實踐並重。
來源:西安高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