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臺下的,那兩個聽眾~ 😏
這是一期特別節目
由兩場展映之後的映後談組成
三位導演,兩位策展人
關於心理健康,影像創作,多元性別
歡迎,請聽~
本期節目,從2020年12月的【藥玩嘉年華 北京站】開啟。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以「心理健康」為母題,有三場影像展映和一場懇談會。本期節目包含了兩場導演到場的映後談交流。
本期節目精彩語錄:
「怎麼還能不要錢呢!?」
「跨性別,有時候加固了性別固定的模式」
「主流的LGBT很無聊」
「本來沒什麼意思,讓他這麼一說,就是這個意思」
「片子就是你的孩子,生出來之後觀眾怎麼解讀,就和你沒有關係了」
「我們還不覺得,在健康健康方面,已經出現了真理。我們希望大家,都能來聊聊,它是什麼」
「精神疾病也有鄙視鏈。抑鬱症,比較優雅」
「感謝電影,也是嫉妒電影。大家這麼容易,對電影中的人物產生同情,但是大家對生活中的人,好像不願意產生同情。可能生活中的人也太危險了,就是你身邊的人。」
「與其說關注電影,還是關注生活。」
Vol.6 | 兩場映後漫談 心理健康@藥玩嘉年華
「藥玩PityParty」是以精神健康為主題的公共藝術項目,由致力於精神健康公眾教育的公益組織「刺鳥棲息地」發起,與全國第一家關注抑鬱症的公益組織「上海鬱今香」合作。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普及常識促進對話:在藝術展覽中用空間呈現關於精神健康議題的社會調查報告,藉由影像放映看見他人和自我,同時還集中舉辦互助團體、志願者賦能、行業交流會、讀書會等活動。在這個充滿焦慮和抑鬱的時代,創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精神健康話題討論場所。
「藥玩」不單單屬於某一個特定群體,它歡迎每一個願意講述和聆聽的人。
2020北京站詳情請見:
《藥玩嘉年華Pity Party| 精神健康主題沙龍,影像+戲劇+你!》
如此生活
何小培 | 紀錄 | 60min
影片簡介
這是一部尋找身份、人性、幸福的紀錄片。世俗社會以財富、房產、穩定和出生性別來定義人生,而片中的主人公——兩個生活在傳統社會體制外的英國人,選擇放棄這一切。在與抑鬱症的鬥爭中,Yvo放棄了百萬英鎊繼承人的身份,通過做社會工作、嘗試做妓女、及表演單口秀重拾自己的生活。而跨性別的Chrissy,做女人而不著女裝,流浪在威爾斯的深山老林中。
導演簡介
何小培。粉色空間性文化中心執行主任及導演。青少年時在松山龍慶峽當羊倌,踏遍青山綠水。大學畢業後參加中國登山隊,衝擊南迦巴瓦峰,失敗後入駐中南海,做公務員十四年,研究經濟改革。世界婦女大會前後,她投身女性權益和同志運動。後赴英國攻讀碩士、博士,專業為文化研究。希望用電影為不被表現、不被承認、不被理解的人群發聲。
Love JR.
姬京璐 | 劇情 | 13min
影片簡介
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獨居男人JR.決定自殺,今天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導演簡介
姬京璐。
電影導演、多媒體藝術創作者。
她的獨立電影、紀錄片、影像裝置等曾參展於多個國際影展、畫廊,最新短片《吹風機》獲得2020 New Era青年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她曾在芝加哥移民與創傷大會、洛杉磯Good Shepherd女性流浪漢庇護所、加德滿都受難婦女社區活動中心等進 行公共藝術活動。
姬京璐曾參與製作電影《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Pacific Rim 2)、《749局》、金⻢電影節開幕短片《秘密金⻥》,主創於2016年FIRST西寧青年電影節創投電影 《︎野摩託》。作為美術指導或導演參與製作多部TVC廣告及商業短片,合作品牌包括BMW、平安、京東、優酷等。
姬京璐在芝加哥藝術學院(SAIC)攻讀純藝術研究生,在美國 電影學院 (AFI) 攻讀電影導演研究生。
W
閻松 | 劇情 | 25min30s
影片簡介
一個廢舊的工廠裡,值班的保安遇到了一個戴墨鏡的神秘男子。保安想弄清楚神秘男子的來歷,但神秘男子卻向保安講了一些奇怪的話。工廠裡噪音轟鳴,天上出現了不明飛行物,仿佛某種預兆。保安尾隨神秘男子來到樓頂。這時一個巨大的飛碟忽然降臨,把他們一起接走了。
導演簡介
閻松,男,現居北京。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影視編導專業,後進修於北京電影學院。獨立導演、詩人、編劇。曾在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任職。2016年拍攝劇情短片《W》, 入選第十三屆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短片十佳。入圍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角」單元。2017年與「齊放民間放映聯盟」合作在全國21個城市進行放映。2019年拍攝完成長片處女作《玲與海》。
閻松導演映後談的現場,我們即興同觀眾們做了一個小調查。結論就是:
到場的觀眾超過90%,此前沒有觀看此類影片的經驗。此類影片可以定義為: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實驗短片等等。
這是一個作為策展人視角的高光時刻。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我不是病人,不需要來。也有朋友跟我說,我是病人,我不想來。這些都是真實的心聲。
聽到之後我越發理解,如果一件事情我們希望公眾對它有了解,希望有一點點改變,那麼公開討論,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公開的討論,必不可少。
最近我常聽的節目也在討論抑鬱症。我很仔細的聽完了。電影導演,編劇,創作者或者是節目的嘉賓,很敬佩他們帶來的故事,讓我們得以瞥見精神疾病的一角。
但是也特別想說,不同的心理學派和技術,甚至是不同的學科,社會學、人類學或者生物學,對於所謂精神疾病,人類的理解還遠遠不夠。甚至將之定義為「疾病」,又是否能代表其真實的意義與價值,我們都還不確定。
一顆勇於求助的心,一顆願意提供幫助的心,至少我們能為彼此提供一些善意和理解。
音樂來自:
《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 あいみょん
What Is A Life AI
The Universe is Laughing The Guggenheim Grotto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amazarashi
One Day 青山テルマ feat. 加藤ミリヤ, AI
Western Shoreline Christa Wells
圖片來自:
2020年 藥玩嘉年華 北京站 @碼字人書店
其他推薦:
MV 《1/5000》 世武裕子
影片《只有愛能讓我生存》
映畫『生きてるだけで、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4411u7CE
請在在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荔枝FM平臺搜索「故事劇場 Playback Theatre」,即可長期訂閱!
點擊「原文連結」,立刻收聽!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長按或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