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接娃也有「鄙視鏈」,高收入者居然排底層,你在第幾層?

2020-12-25 好奇的萌娃控

現如今的人們都比較焦慮,所以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鄙視鏈」。

不管在哪方面,都要排個一二三 ,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鄙視鏈」出現。

那你知道麼?如今幼兒園接娃也有「鄙視鏈」了

小邱是一位上班族媽媽,白天上班前將孩子送去幼兒園,晚上下班後去接娃放學,偶爾丈夫下班早,就丈夫去接。

這天小邱照常去接孩子放學,在外等待的時候,另一位家長就問小邱「你知道現在幼兒園接娃也有鄙視鏈了麼」。

小邱聽後一臉懵,隨後對方說道「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他們其他家長弄了個接娃時間的鄙視鏈,像咱們這種時間來接娃的就是最底層,沒猜錯的話你也是下班來的吧」。

小邱剛想具體問一問,對方就匆匆抱起飛奔來的孩子回家了,而此時小邱的女兒也出來了,就這樣小邱的疑惑一直沒有得到解答。

在晚上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小邱提了一嘴這個鄙視鏈,閨蜜驚訝道「你居然不知道?幼兒園接娃時間都是有鄙視鏈的」。

鄙視鏈最高層:午飯後接走

有些家長不會讓孩子上整天,而是讓孩子在吃完午飯後就接走,這不是說讓孩子回家休息,而是帶孩子去學習一些興趣班或輔導班。

這樣上午既和小朋友們玩耍到了,下午又學習到了知識,兩全其美,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出現在富豪家庭,家長既有高收入,又有自由時間,是鄙視鏈最高層。

鄙視鏈第二層:放學前接走

有些家長由於和孩子做了約定,或者是家有老人或全職媽媽的,就會在放學前將孩子接走,不想浪費時間等待。

這種模式處於鄙視鏈第二層,因為孩子可以早早見到家人,而不用一直在裡邊等待,看著其他孩子奔向父母懷抱。

鄙視鏈第三層:放學時接走

這是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的一種模式,也是最正常的一種模式,但由於沒有前兩種好,所以排在了鄙視鏈第三層。

鄙視鏈第四層:5.30-6點接娃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父母都上班,家裡又沒有老人的家庭,孩子無處可去就只能待在幼兒園等待下班的家長。

普遍人的下班時間都是在5點-5點半之間,而到幼兒園則是還需要半個小時左右,通常就在5點半到6點去接娃。

而孩子在等待父母的過程中雖然有老師陪伴,可能還有其他小朋友,但對孩子的內心也是不小的折磨。

鄙視鏈最底層:不定時接娃

有些高收入家長實在是太忙了,下班時間都不固定,接娃時間就更加不固定了。

這種家長不僅老師煩,孩子本身也厭惡,哪個孩子也不希望自己眼睜睜看著其他孩子一個個被接走,最後只剩下自己孤獨的等待。

這段等待時間對孩子心靈傷害是很大的,永遠都在期待下一秒門口會出現自己的父母。

沒想到幼兒園接娃鄙視鏈,高收入父母居然排在了最底層,不過也能理解,這種工作繁忙的父母即使掙錢的錢再多,給孩子的物質生活再好,但也掩蓋不住他們無法陪伴孩子的事實。

工作繁忙的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安排接娃時間呢?

1)請老人幫忙接娃

如果父母和老人住在一個城市,父母完全可以請老人來幫忙接娃,要是離得太遠,父母也可以將孩子送去離老人近一點的幼兒園,等自己下班後去老人家裡接孩子。

這樣麻煩是麻煩了點,但也算是一個好方式了,至少可以讓孩子天天見到父母,也不至於一直在幼兒園等待,在老人家裡孩子始終是自由輕鬆的。

2)找有託管班的幼兒園

要是家裡實在沒有老人的話,父母可以幫孩子找一個有託管班的幼兒園,這樣根據家長接娃時間收錢,既幫父母解決了難題,也可以保證孩子安全問題,父母不用太擔心。

育兒寄語

如果可以的話,父母最好可以按時接孩子放學,不要經常讓孩子等待,尤其是沒有其他孩子,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更無助,父母在有了孩子後工作時間要安排好,別光顧這掙錢忘了最重要的陪伴孩子。

今日話題:你的接娃時間排在鄙視鏈的第幾層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也有鄙視鏈?看熊出沒動畫被嘲笑,穿冒牌貨的小朋友實慘
    父母的態度有時候也影響著幼兒園孩子的人際交往,畢竟大多數幼兒園孩子都會聽媽媽的話,很多幼兒園孩子都將父母的話奉為圭臬。其實送孩子上幼兒園也有鄙視鏈,有時候一些孩子甚至不自覺的就落到了鄙視鏈的最低端。一位爸爸就吐槽自己的孩子被排擠了,這位爸爸稱自己的兒子上的是一所私立的幼兒園。在當地也算是貴族幼兒園,但是孩子上學沒幾天就哭著說不願意去幼兒園。
  • 帶娃也有「鄙視鏈」,全職媽媽成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
    一般來說,媽媽帶娃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可是最近我卻聽到一個新鮮的詞語,叫做「帶娃鄙視鏈」,而在這個鄙視鏈中,為了家庭付出最多的「全職媽媽」生活在最底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全職媽媽成「帶娃鄙視鏈」最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了最近朋友小影參加完同學聚會有些悶悶不不樂,在聊天的時候她說:「為什麼全職帶娃就不被認可?」
  • 《三十而已》:愛情裡面也有「鄙視鏈」
    除了三個女主角的感情和事業線之外,《三十而已》展示了一個現實而殘酷的一場大型「鄙視鏈」現場。拿香奈兒包包的顧佳被太太圈聯手抵制,你以為鄙視鏈僅僅在存在社交中?NO,在愛情中,你的男朋友也會鄙視你。不,是不和你結婚。因為在愛情中,也有鄙視鏈。在兩個人認識的酒吧,有這樣一段對話。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倒數第一?別讓教育「變了味」
    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家娃一個暑假的費用清單,並且直呼:真的過不起暑假了!從這份清單來看,一個娃過個暑假就要花掉近3萬元,消費大頭主要是在帶娃旅遊和上各類興趣班,這些錢對一般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這並不是極限,據調查顯示:近年來,家長越來越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但孩子的暑假花銷卻有高有低,家庭收入越高孩子的教育花費也越多。
  • 勞力士也有鄙視鏈!迪通拿鄙視水鬼,元首鏈鄙視五銖鏈
    鄙視鏈是前兩年很火的一個詞,每個人都處於鄙視鏈的環節中,或是鄙視他人或是被他人鄙視。鄙視鏈是無處不在的,腕錶圈子裡也流傳著鄙視鏈,甚至大家熟知的勞力士也有著鄙視鏈的存在。
  • 國產動畫片要在「鄙視」中雄起
    此前,就有一篇《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的文章在朋友圈裡流傳甚廣。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僅僅因為別的孩子沒有英文名字就不願意與其同讀一所幼兒園,未免也太過於矯情。因為這些80後、90後家長對動畫的內容往往有較高的鑑賞水平,他們覺得,看那些進口的或原版的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更大,而這或許正是不少國產動畫片被排在「動畫片鄙視鏈」最底端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不少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特別講究,總希望孩子能夠在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也有所收穫,為今後的成長做好鋪墊。
  • 國產玩具別成「中產鄙視鏈」的犧牲品
    「中華第一刊」《半月談》,最近一份調查發現,在中國洋玩具廣受青睞,中國貴為製造大國,國產品牌玩具卻少得可憐,「中國娃娃」居然擠不進孩子們的朋友圈。如果從全球化角度來說,國產玩具市場競爭力不足,國際品牌玩具商接管中國孩子的玩具生活,似乎沒什麼不妥,可是,玩具又豈止是玩物而已,背後的文化、教育隱患,不得不引起重視。   玩具和童年記憶是分不開的。
  • 福州「買房鄙視鏈」如此殘忍!
    而作為購房之間也有一個鄙視鏈,共分五層。看完這個購房鄙視鏈,大家應該不難發現,購房者資金越充足,越是開發商想要粘著不放的大客戶。最好全款購房,要麼就是高比例首付,最後如果還有剩餘房源,才會有可能考慮位於鄙視鏈底層的公積金貸款購房者。
  • 如何在鄙視鏈底層頑強生存?石原裡美新劇來教你 ​
    石原飾演的葵綠是藥劑師,醫院鄙視鏈最底層。醫生鄙視他們,病人更是日常作妖。她也有個性,敢挑戰權威。就像你遇到一個項目,你負責的部分完全沒有問題,可以順利交差,但你發現其他同事因為把控不嚴,存在風險。你是待在自己的安全地帶保平安呢?還是主動指出問題?你的好心,還會驚動別人的奶酪,落個不討好的惡名。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本格,你經常說這個不能穿,那個特別土,那我就問你,你被鄙視過沒?」看到這個問題,本格後背一涼,因為事實是,本格確實被鄙視過。前幾天本格就被玩美潮的老炮鄙視了一通,認為本格喜歡的東西太過呆板。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按照以前的玩法,在時尚圈穿高定的鄙視穿高級成衣的,穿高級成衣的鄙視穿輕奢的,穿輕奢的鄙視穿快消的,穿快消的鄙視穿淘寶爆款的。什麼人鄙視什麼人?無論怎麼變,時尚鄙視鏈底端的肯定是穿淘寶爆款的。為什麼?爆款意味著兩件事。
  • 引人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幼兒園老師不好意思揭穿,家長別裝糊塗
    去幼兒園接孩子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卻也能反映出個別家長的素質。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幼兒園放學的那一刻,畢竟幼兒園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因此很多孩子都希望家人能早早來接自己。為了不讓孩子苦苦等待,不少家長也會提前到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娃。
  • 《三十而立》熱播,上海富婆圈子也有鄙視鏈:圈子不同,別硬擠
    《三十而立》:富太太的圈子裡也有鄙視鏈近期,電視劇《三十而立》正在熱播中,這部劇讓生活平凡的我看到了上海有錢人的奢侈生活。女主顧家佳,今年剛好30歲,也正是三十而立的年紀。這就是現實,富太太的圈子裡也有鄙視鏈,而顧佳就是被鄙視得最慘的那位。顧家並不甘心就此放棄,她想要讓他們另眼相看,因此,在公司還欠著外債是,房子還在還貸款的情況下,不惜下血本買了昂貴的愛馬仕包包。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討論娛樂圈「鄙視鏈」
    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鄙視鏈變得更加細節化,首先劃個重點,金字塔塔尖是有作品的電影大咖,在節目裡寧靜就是塔尖第4張個人專輯《溫水》還獲得過music、radio內地年度最佳女歌手獎,她完成了從選秀選手到歌手的轉變。而同樣是選秀出身的許飛和李斯丹妮在鄙視鏈裡的位置就要往後挪一點了,不是說他們不夠優秀,只是身份的轉換不是太順利,如果沒有擺脫選秀出身這個標籤,就還算是半個愛豆。因此她們會和黃玲、金莎、袁詠琳等藝人在一個梯隊裡,以上三位是都有作品,但一直沒有突破起點,順利進入上一個梯度的姐姐。
  • 原來名校也有「鄙視鏈」,太可怕
    清華大學裡有很多學生都是通過高考正常招收的,不過也有一些學生在後期逆襲翻盤,通過研究生考試順利進入清華!不過在清華裡這些考研上岸的學生卻遭遇了冷眼,一些同學看不起這些通過考研進入清華的學生,名校裡竟然也有「鄙視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考研進入「清華大學」卻遭冷眼!原來名校也有「鄙視鏈」,太可怕!
  • 《灰姑娘藥劑師》如何在鄙視鏈底層頑強生存?石原裡美新劇來教你
    石原飾演的葵綠是藥劑師,醫院鄙視鏈最底層。醫生鄙視他們,病人更是日常作妖。她也有個性,敢挑戰權威。她所在的是一個邊緣部門「藥劑部」,同事們都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精神,矜矜業業做好分內的事情。但她同事就覺得:你對一個病人不要投入過多時間精力。醫院藥劑師也有硬性指標,如果達不到這個指標,醫院很可能就取消藥劑部。病人服藥就得不到這麼細心的服務了。
  • 羽絨服品牌中的「鄙視鏈」:北面、大鵝居然不是第一名?
    幾乎在所有「圈子」裡,都有一條「鄙視鏈」,這不近期,羽絨服品牌也開始有鄙視鏈了,一張《羽絨服歧視指南》流傳網絡!這張圖中由從上至下的順序,排列著價格由高到低的羽絨服品牌。排名第一的是「MONCLER(蒙克萊)」,而較為常見的大鵝、北面則在第二,再接下來的有mont-bell、波司登、BlackICE、YAYA鴨鴨。
  • 90%的玩家都不知道沙盒遊戲「鄙視鏈」,我的世界並不是頂端
    而這種比較被人們用一種非常形象的話語形容,就是鄙視鏈。大到開的車,住的房子小到吃的用地都會有比較。而我們就處在這個比較的圈子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鄙視鏈就是存在於社會中說得更直白一點,鄙視鏈就像食物鏈一樣,你鄙視我鄙視他。這些都是直接意味著你和這個社會最核心價值的距離。不管體現個性,尋找歸屬感,或者說消除不安。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這段話雖然看似在講玩笑話卻引得臺下觀眾們的一片叫好聲,就連臺上的嘉賓都說好,但是仔細分析下去,就會這個鄙視鏈也是用所科學依據的那麼影視圈裡面有什麼鄙視鏈呢?秦昊因為《隱秘的角落》走紅後開直播,在開直播的過程中說自己不會為錢而拍爛片,但是旁邊他的老婆伊能靜卻說了一句,但你會為了錢上綜藝,這就是影視圈的鄙視鏈,影視圈的鄙視鏈和音樂圈的鄙視鏈非常相似,演話劇的演員始終都看不起電影的演員,演電影的演員又瞧不上演電視劇的演員,演電視劇的人又看不起演網劇的人,總而言之,這群人卻又都看不起在綜藝節目裡面裝瘋賣傻,靠博取觀眾的眼緣掙錢的人,所以凡是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都能夠剖析除影視鄙視鏈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區別在於,高的人看不起鄙視低的人,而不是吃它。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板塊鄙視鏈 「人們的認知總要比城市和歷史變遷慢半拍,而這種落差往往造就了無數的口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