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面部美學及形象管理系統資深顧問及培訓講師,擁有20餘年資深經驗,曾任P&G寶潔集團、愛茉莉太平洋公司特聘顧問,LANEIGE蘭芝、MAYBELLINE美寶蓮、ANNA SU安娜蘇、CLARINS嬌韻詩等國際一線品牌教育培訓講師,主理《面部美學諮詢師》、《形象美學時尚》、《高效系統SOP管理》等,現任美途美程學院資深顧問及形象管理、美學諮詢、品牌教育首席專家講師。
【大佟分享】欄目今日吹來一陣國際時尚風,特邀臺灣知名美學大師韓浩瀚擔當主講,結合社會、經濟、政治、人文環境等時代背景,生動演繹從20世紀10年代長達一個世紀的美學時尚,而一個嶄新的角色將在美容業被撬動——「形象設計師」!
What is fashion?
它是時髦、流行的意思,某些理論學家認為,時尚是衣著品味的持續變遷,源起於文藝復興時期,其他人則認為法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宮廷名媛的創新角色才是關鍵點,時尚研究呈現百花齊放的樣態。
時尚不只是裙擺長度、流行顏色和潮流配件而已,時尚是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同時也反映內在自我零魂和獨特性。時尚體現了短暫的時刻,更將瞬間的美學和永恆理想相結合,它的本質就是一種表演藝術,並持續地與當代的道德及文化主題發生連結。
在維多利亞宮廷風猶存的1910年代,配飾繁複的帽子,強調女性曲線的塑胸,「十指不佔陽春水」的精美手套是這個時期的女性著裝標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 1910 年至 1914 年期間,歐洲經濟基本穩定。這一時期,裝飾藝術、東方文化以及俄羅斯芭蕾舞團元素的流行,促使服裝設計中也採納了不少相關元素。
1914 年之後,「Dress For All Occasions」理念風行,現代時裝初具雛形,此時提倡的著裝剪裁寬鬆:寬鬆的高腰身設計,在提升腰線的同時,自然懸垂;微微的燈籠袖,雅致的緻密蕾絲,無不透出自信的風範。
「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作家F.Scott Fitzgerald曾戲稱1920年代為「爵士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與美國人民都感到應該享受來之不易的勝利,助長了物質主義的泛濫。在戰爭期間大量的婦女肩負起男人的工作,婦女們不僅僅屬於廚房和家庭,她們也是社會人,她們的新口號是「為今日而活」!
裙長縮短,繁瑣的裝飾被去掉,褲裝逐漸流行,富有機能性的男式女服在女性生話中確立,髮型也以男孩式的短髮為時髦。Art Deco的拼接、流光溢彩的面料、蓬鬆飄逸的羽毛披肩、下拉的腰線、搖曳的流蘇裙擺、為跳舞而生的「T-bar鞋」……無一不寫盡萬種風情。
值得一提的是,由Coco Chanel創作的小黑裙就誕生於1926年。
「三十年代是一個精神至上的年代,流行對過去美好的時光的回顧。」
20世紀30年代的西方社會,前承經濟大蕭條,後啟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時期流行的「裝飾藝術」表現出了陰鬱、沉悶、和懷舊的審美傾向。
30年代女性理想的美麗是很直截了當,女孩應該是苗條的、有女性味、喜歡運動、充滿健康的氣息,服裝中廣泛用鬆緊帶及針織面料,拉鏈等,當時年輕女性都希望保持身材苗條,穿衣服也要求顯示出女人的活潑、健康。
二戰爆發,由於戰爭而導致物資短缺,1941年英國政府為此頒布了節儉條例來限制服裝風格、布料運用和服裝細節等。硝煙瀰漫的艱苦時期,牛仔褲、超短夾克、軍裝風格與墊肩元素尤為盛行,日常服裝更傾向於實用性。
二戰結束,整個西方社會百廢待興。一場由Christian Dior主辦命名為「New Look」的時裝秀開啟了50年代時裝新氣象。
時代的變化,結實、耐用、形式追隨功能的觀念,完全被奢華、表面鋪張、形式至上的發展取而代之,不但在時裝設計上出現了這樣的趨勢,在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上也都反映出New Look的表現精神。
60年代,男女平等文化革命的爆發,婦女最終拋棄了長裙和各種累贅裝飾,開始崇尚造型簡單的套裝和褲裝,大量的女裝男性化、男女服裝出現合一跡象,並在服裝界首次提出中性化服裝概念。
以「阿波羅」登月工程為代表的宇宙時代風貌,以拼接、拓印手法為主的普普藝術和以線條、幾何元素為主的OP藝術,還有Beatles帶動的復古風潮、頹廢式Hippies混搭成為當代時尚潮流。
而60年代在時裝上的重大突破就是mini skirt迷你裙的發明。
70年代初期的歐洲,經濟蕭條導致人們開始排斥過於奢華的時裝風格,返樸歸真成為法國時裝界的新風向,包含各地民族元素的嬉皮風盛行一時。
到了中期,受 David Bowie 等一眾流行搖滾樂手影響極深的時尚界將主流風格定位在了不斷變換和特立獨行上,風靡一時的朋克應運而生。
從80年代開始,奢華,明豔,健美,誇張的造型,昂貴的面料,進入了後巴洛克時代,而另一邊以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為代表的極簡主義也是相得益彰,而棒球外套成為當時的潮流爆品。
眼球經濟的大背景下,「美麗」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因素。在國際上,國家、企業、個人的整體形象設計已經是發展到相當成熟和普及的程度。在中國,經濟發展直接推動中國的形象設計從無到有,從知之渺渺的隱學到成為中國人注目的顯學,形象設計作為一個全新的產業及職業需求,得以迅猛發展,沒有比形象設計更能彰顯個人、企業甚至國家的文化。
形象設計已成為當代經濟、人文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需要進行文化基礎上的形象設計與全面整合。因此,形象設計是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形象設計師這一職業誕生於歐美,國內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也開始出現形象設計人員。他們一般是從美容、化妝、服裝設計等其他職業中衍生而來,從業餘到專業,從擅長一門到注重整體,從整體風格上為顧客打造最適合個人的外在形象。
2016年8月10-12日,由美途美程學院主辦的《美學形象面部諮詢師》認證培訓研修班第一季在廣州召開,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諮詢電話:王老師18045098486
創建【大佟小議】的初衷,首先是對企業內部開放的一個互動平臺,以此與員工達成直接對話的深入連結;其次,作為一個從事美業24年的美業人,也願意在此分享自己的從業心得,以此回饋行業、反哺社會。
【大佟小議】,是一個絕對開放性的平臺,我願意同大家一起探討不管是來自企業內還是行業外的任何問題,通過理性思考與自由言論打造「共生眾享、有認知、有態度」的文化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