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泛娛樂行業新動態,探索泛娛樂融合新趨勢,由藝恩公司主辦的2016中國泛娛樂創新峰會於11月29日在中國大飯店如期舉行。今年峰會以「觸及未來」為主題,兩天時間內將貢獻四大會場及藝恩匯項目推介專場,會場共包括13場圓桌討論及30場精彩演講。經過六年的發展,藝恩文娛峰會已經成為聚焦行業熱點,探索未來趨勢的重要平臺,ENAwards也成為業內最權威的泛娛樂獎項。
在11月29日在當天下午的「瞭望·未來資本」分會場上,藝恩和中國平安集團強強聯手,獨家聯合發布了《中國金融業泛娛樂融合白皮書》。此外,分會場也雲集了眾多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就如何打造娛樂巨頭的資本運作之路、文娛大風口應該怎麼投、文娛企業的早期投融資、未來文化產業的投資趨勢等重要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把脈文娛投資風口,共話泛娛樂時代投資思考,獻上了一場乾貨滿滿的頭腦風暴。
藝恩資本管理合伙人肖晗首先上臺,介紹了藝恩資本的相關業務及藝恩併購基金。肖晗表示,藝恩資本主要業務涵蓋和上市公司共同成立的行業整合併購基金,以及擔任企業融資的財務顧問,此外也在洛杉磯設立辦事處,嘗試海外的投資併購業務。「藝恩資本的價值觀是服務於整個行業的多方,我們的優勢在於給LP提供更短投資周期,回報更穩定的工具,為文化產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藝恩資本管理合伙人肖晗
在肖晗看來,2016年雖然被叫做資本寒冬,但整個文娛行業並不是那麼冷,反而有點熱,處於一種逆勢上揚的狀態。「藝恩這邊的大數據可以為資本運作提供很多深層次的支持,包括用大數據來識別出早期的企業,用大數據去判斷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等等。「肖晗認為當前中國的經濟轉型需要一個新的發動機,文化消費就是主要的發動機。
當今泛娛樂產業的高速發展急需金融助力,而平安集團以強大的金融綜合服務優勢,開啟了「娛樂投資+植入+營銷」的新模式探索。在此背景下,藝恩和中國平安集團強強聯手,獨家聯合發布了《中國金融業泛娛樂融合白皮書》。白皮書旨在藉助藝恩泛娛樂大數據平臺的洞察,以及平安集團在金融領域的權威地位,從金融助力影視產業換代升級、金融與泛娛樂的娛樂化融合、金融與泛娛樂的財富融合、金融與泛娛樂融合產品服務矩陣四個維度出發,詳細闡釋金融和泛娛樂如何互相碰撞,激發火花。
平安集團品牌經理邵歡表示,平安集團是最早嘗試娛樂營銷概念的品牌之一,隨著時代發展,客戶群在變,金融產業也在變,要順應業態變化趨勢,就必須從娛樂、健康等新角度去開發金融產品。在他看來,金融+影視的融合趨勢之一是以影視產業鏈為導向,全民實行」融資+融智「,同時,以影視企業成長為線索,全面實現金融加持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平安集團過往和《老炮兒》、《魔獸》等電影合作共贏的娛樂營銷模式為例,分享了在如何通過品牌+明星植入,成功打入年輕群體,借勢娛樂營銷打造粉絲經濟的心得體會。
平安集團品牌經理邵歡
「平安希望在娛樂風口上,和中國娛樂化文化產業一起創造出更多產品端新的玩法,資本端新的促進方式,在客戶端為娛樂行業提供營銷上更廣闊的空間,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希望明年有更多的金融同業加入進來,有更多實際的和娛樂行業合作的產出。「對於未來,中國平安如是展望。
二級市場投資的「五新「
既然以「瞭望·未來資本」為題,各位行業大佬自然分享起各自對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在「文化產業投資機會「主題演講中,微影資本投委會主席唐肖明詳細介紹了微影資本在投資領域的幾大重點布局板塊。唐肖明表示,影視市場、體育市場、演出市場、新媒體新業態、直播市場、動漫市場、網生內容市場是自己看好的幾大板塊,」總結起來,以與新媒體相關和體育相關的為第一頭部陣營,以影視產業、演出產業和動漫產業進行機會主義捕捉,此外特別關注網生內容的公司,是我們未來的投資重點。「
東吳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良衛則將二級市場泛娛樂領域的投資邏輯總結為「五新」:新消費、新場景、新連接、新技術、新資源。
東吳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良衛
在新內容上,視頻網站付費會員接近8000萬,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空間廣闊。而資本加速向視頻渠道轉移,內容商業向B2C邁進,收入具備彈性。隨著用戶習慣遷移,網大、網綜、網劇等新內容形態值得關注;在新場景上,多個巨頭正在布局IP全產業鏈,進軍IP衍生品靜待爆發;在新連接上,網紅經濟實現了從人與商品到人與人的連接,正在形成新的消費方式,走向穩定商業模式;在新技術上,VR出貨邏輯不斷驗證,當前已具備商業基礎,A股投資主線是硬體領域、娛樂內容和B端應用,2017年同時有望成為AR元年,一片藍海有待開發;在新資源上,在線票務平臺有望積累大數據優勢,重構電影產業鏈。
啊哈娛樂副總裁劉文涓則以「二次元的新機遇」為題,從《陰陽師》和薛之謙刷爆朋友圈的H5廣告切入,直言正在走向主流文化的二次元文化商機無限。劉文涓同時透露,啊哈娛樂已購買騰訊動漫頂級國漫IP《王牌御史》,未來將進行全版權開發,覆蓋動漫、遊戲、網劇和院線電影等多個領域,通過內容打通線上線下,集中二次元人群,達到IP的不斷增值和變現。
由易澤資本副總裁崔瑋擔任主持的圓桌論壇上,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為民、阿里影業戰略投資副總裁翟芳、平安信託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範飛龍齊聚一堂,就」打造娛樂巨頭的資本運作之路「展開一番頭腦風暴。
內容創業領域百花齊放,投資機構如何篩選出好的投資標的?翟芳直言,在選擇標的時,阿里影業遵循的是阿里集團一貫的創業邏輯,「關注現金流和團隊,尋找真正打通產業痛點,為產業創作價值的企業。」翟芳同時表示,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速放緩,是由於中國電影電影觀眾的年齡段更窄,但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還有1倍左右的增長空間。「除了票房,對內容公司來說,在衍生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收入增長,衍生品收入會佔到70%。」
作為新晉上市IPO的公司代表,蔣為民則從個人經歷出發,分享了上影集團在投資上規劃。在她看來,影視和網際網路視頻同屬大傳媒板塊,內在規律是相同的。「上影做戰略投資起步有點晚,但優勢在於一直深耕於電影行業的堅持,所以投資時會把眼光放得大一點,放在電影內容和電影相關的生活方式消費上。」在衍生品市場上,蔣為民坦言上影目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一部電影本身的生命力在12年左右,但衍生品的生命力會更長。」
對於今年票房增速放緩的現象,範飛龍認為行業大可不必驚慌,應理性看待。「在3到5年內的市場環境下,比較好的結果是影片不要拍那麼多,讓更好的電影出來,無論票房怎麼預測,只有大量的企業能賺到錢,行業才會進入有序的軌跡。如果大部分人都是在玩票,行業不會進入持續性。」
在此後進行的一場」文娛大風口應該怎麼投「的圓桌論壇上,EMC媒體基金總裁丁海鵬、榮正資本創始合伙人鄭培敏、招商致遠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盛、上海喜天影視副總經理陶雲逸、平安信託直接投資部副總裁賈琨、盛世華韻合伙人李巖共話文娛大風口應該怎麼投。
資本寒冬下,文娛企業間正形成一股追逐「獨角獸」公司的潮流。網際網路泡沫越來越大,「獨角獸們」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如何投資「獨角獸」,怎麼投資「獨角獸」,業已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從投資邏輯上看,賈琨認為文娛投資和二級市場炒股票類似,是低買高賣的過程,「小企業可以在a輪博一些事件。但對於大體量的資金比如平安來說,更希望投資一些穩健一些的企業。」王盛同樣認為投資人不應跟風追逐「獨角獸」,「而是要找價值觀吻合的企業家,可以沉下心去打磨作品和服務,不要考慮風口和熱點,能有一點情懷和節操吧。」
相比之下,鄭培敏的態度更為堅決——從不追求「獨角獸」。「我們原則上只投估值在5個億的Pre-A和A輪的文化產業公司。我從來不羨慕別人投資滴滴,投資要勿忘初心,買得低非常重要。」
對於文娛企業目前是否不存在顛覆性創新這一話題,李巖表示,文娛產業可以和其他產業結合形成新生業態,在未來和商業地產或景區結合,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鄭培敏則認為,商業模式創新也是顛覆性創新的一種形式,「比如開心麻花,開創了用舞臺劇這種低成本方式來檢驗IP,證明《夏洛特煩惱》這個IP已經相當成熟,才有了電影的現象級現象。技術創新很重要,但商業模式創新也很需要。」王盛則認為,在渠道上謀求創新也大有可圖。「隨著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出現,在不遙遠的未來,電影這種模式可能都會被顛覆。包括VR、AR技術存在顛覆渠道的可能性。」
最後的圓桌論壇齊聚了南山資本董事總經理葛瑤、娛樂工程合伙人劉獻民、萬合天宜CFO陳偉泓、樂視虛擬實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岱、一下科技副總裁、一下資本管理合伙人景梁等業界大咖,將焦點投注於」文創企業的早期投融資「上。
對於投資人來說,目前市場上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可以捕捉?作為娛樂工程合伙人,劉獻民參與過米未傳媒、淘夢等影視公司的投資。在他看來,目前動漫和綜藝,甚至直播PGC都還有早期投資機會,「但關鍵是要有好的團隊和內容,一些比較分散的入口也正在探索。」
陳偉泓則認為,萬合天宜的商業邏輯一直是培養原創人才,一旦原創人才成長起來,可以成為護城河。此外直播是有前途的市場,但一定要往泛娛樂方向發展。在直播上,萬合天宜的模式是做成直播電視臺,打造群體效應。相比之下,李岱和景梁更為態度堅定,直言VR和短視頻將是下一個技術革命的風口。
除此之外,幾位投資人也對早期創業者給出各自建議。劉獻民表示,創業者必要了解坑在哪裡,「對投資人來說,我看的領域比較雜,但不同細分的區域和發展模式成功要素都並不相同,所以對行業理解要足夠深。如果市場還是平臺主導,那未來機會不會很大。」
「萬合天宜創業時堅持做到不燒錢,這樣融資時才會有穩定的心態。」陳偉泓以萬合天宜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強調文娛企業一定要有好的要素,才能值得投資。李岱認為,對創業者來說,團結和軍心統一非常重要,「如果有任何一個人或兩個人心散了,一定要儘快讓他們離開。」景梁則認為,創業者最重要的是懂得量力而行,「要根據自己能力和融資情況來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