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和媽媽一起去逛街,給可可買了些零食,可是最後在付錢的時候發現錢不夠了,一模口袋手機竟然沒帶,正好有個朋友也在購物,於是那位朋友說,:「就那麼3元錢,我剛好有零錢,我給你一起附上吧」那位朋友就給一起付了錢。
可可媽媽說:「這樣吧,我手機忘了拿,回去後我給你發紅包。」那位朋友說:「不要了,就3元錢不值當的。」
回家後可可問媽媽:「你手機找到了怎麼還不給那位阿姨發紅包啊?」
誰知道媽媽卻說:「我那時候,就是客氣客氣,她家裡富得流油,不差那3元錢,我也不給她發什麼紅包了。」
可可說:』那樣好嗎?「
媽媽:『沒什麼不好的,不就是3元錢嗎,在她那兒沒什麼!」
可可覺得也是,不還也不要了,這個便宜就賺了,媽媽真的很聰明。一次3元錢,天長日久這要賺多少的便宜啊,我也學著點。
言傳身教真的有效,可可的同桌是開小賣部的,偶爾呢會帶點零食和可可分享,於是可可就受到了啟發,一次能可可就和同桌說:「你把你家裡給我帶包薯片吃好嗎?」
同桌痛快地答應了:「好的。」隔天就給他帶來了一包薯片,過了一天可可又說:「你再給我帶瓶水好嗎?」
同桌說:「好的,隔天就給他,帶來了一瓶水。」
有一天可可又對同桌說:「你給我把家裡帶包」呀土豆「吃好嗎?
同桌說:』你讓我帶著個,帶那個的,你還沒給我錢呢?」
可可:「哎呀,你可真小氣,你家是開小賣部的,家裡什麼零食沒有,讓你帶點東西還要錢,也太小氣了吧!」
同桌:「我家裡的零食,也是花錢進貨的,難道就白白送給你嗎?你這人怎麼那麼願意佔人家的便宜。」這個時候另外幾個同學也圍了過來這個:「說,對呀可可,你拜託我給你帶的沙包還沒給我錢呢?」
那個說:『是呀可可,你託我給你買的,彩筆也還沒給我錢呢,「
又一個說:」可可我借給你的2元錢,你還沒還給我呢?「
可可說:』你們真小氣,不就那麼幾元錢嗎?」
幾個人不樂意了一起說:『幾元錢他也是錢,大小是個帳,帳目清,好弟兄。「
同桌說:」就是,我發現你這個人,就喜歡佔小便宜,幾元錢你給我們點,我和你說吧,天長日久,日久見人心,誰也不願意和一個喜歡佔便宜的人在一起。」經過了這件事,可可就變得真的沒有朋友了,沒有人和他交朋友,也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玩耍,他感覺內心很是孤單。
他開始重新考慮媽媽說的話,和同學們的話,他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受別人的幹擾。
其實可可就是深受媽媽佔小便宜的影響,就從媽媽借那3元錢未還,他才開始學會了媽媽的習慣,這對教育孩子是不利的言傳身教,真的是埋下了,一個影響孩子思想品德的隱患啊,才會去佔同學們的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