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媽媽的情緒對孩子影響重大?孩子性格的好壞,關鍵在媽媽

2020-12-23 小麗兒媽咪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說:「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生活起起落落,有歡樂的時光,亦有暗淡的時刻,不順之時心情低落,情緒容易失控。

尤其是寶媽們,如果還要上班的話,白天需要面對工作,忙忙碌碌,晚上回去又有各種家務纏身,如果此時「熊孩子」又來調皮搗蛋,媽媽的情緒就會猶如火山,頃刻奔湧而出。

情緒失控的媽媽,在發完脾氣的一瞬間又會後悔,不該對自己的孩子發火,想著剛剛要是可以控制情緒就好了,由此會產生自責、內疚。情緒失控造成的對別人的責怪與對自己的自責都是情感上的負累,讓人身心不悅。

情緒失控釀成的悲劇,比比皆是。去年4月17日晚10點左右,在上海盧浦大橋,17歲的高二男生因為瑣事與母親發生爭吵,情緒激動奪門而出,跳下高架橋,當場死亡,媽媽追之不及,蹲在橋邊情緒崩潰、痛哭流涕。

新聞發布之時,引發網友各種討論:

這位母親的餘生都將在自責中度過;有些父母的嘴壞到你難以想像,孩子不是內心夠強大,真的活不到長大;我為這個孩子痛心,這個當媽的,平時肯定說了不少刺激孩子的話,都是日積月累的,撐不了就爆了。

因為情緒失控做出極端事件的案例在我們身邊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時有發生,他不僅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更是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昨天新聞報出,一小區10樓的住戶,18號兩個人爭吵了一天,19號白天開始高空拋物,將椅子、花盆、電飯煲往10樓窗戶往下扔,後來經過民警的勸阻才停止了這種不良的行為。

是何等的情緒失控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這不僅對己傷身傷心,且高空拋物嚴重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安全。爭吵的夫妻二人要是有孩子的話,很難想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一、媽媽的不良情緒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 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緒困擾。如果孩子不斷地接收媽媽的負面情緒,內心容易浮躁、暴躁,難以將專注力放在學習上。

一個內心平靜的孩子才可能思考、沉澱、吸收,才能富有遠見、卓越、創造、非凡。

2. 影響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媽媽情緒暴躁、容易悲傷、容易焦慮、容易憤怒大吼大叫,這讓孩子在心理上不敢與媽媽親近,或者排斥靠近媽媽。長此以往與媽媽的關係變得疏離而淡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事情,也不會主動與媽媽分享交流。

3. 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媽媽情緒失控,易發脾氣,大吼大叫,孩子從心理上排斥、討厭此種行為模式,但是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之中的影響,孩子受到負面情緒的感染,容易將這種行為模式帶到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之中,從而影響孩子良好社交的正常開展。

4. 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當媽媽脾氣暴躁、不開心的時候,孩子會做一些事情來討好媽媽,讓媽媽開心。這種行為會蔓延到孩子與其他人的人際交往之中,通過犧牲自己來討好別人,藉此維護一段關係。

討好型人格的人內心住著一個極其敏感脆弱的小孩,他們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自己不敢對別人提要求,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怕冷場會一直主動找話題。討好別人會讓自己很累,會讓自己受委屈,會喪失自我,變得軟弱。

教育家陶行知說:「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陣地,就等於給了他面對世界的依仗。」當孩子跳出消極思維的藩籬,對待世界更寬容、更達觀,也就不容易走極端,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大喊大叫。

可見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多大的影響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每一位媽媽的必修課。

二、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1. 意識到自己情緒的來源

想要擺脫一些事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靠近它、直面它、了解它。對於情緒這隻怪獸也是如此,只有弄清楚情緒的來源,是什麼問題激發情緒爆發,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能不能避免,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清楚問題的所在,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方案,才不至於在情緒的漩渦中「輪迴」,不至於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而影響家庭親密關係的相處。

2. 將情緒關在門外

媽媽不論是在職場遇到多大困難,受到多大委屈,回家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通過一些方法將情緒疏導出去,可以街邊咖啡屋坐一坐,街道上壓壓馬路,去跑跑步等等,等情緒恢復和緩再回家。

將情緒關在門外,回到家裡就要扮演起媽媽的角色,韓寒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作為媽媽的使命是,不但要懂得道理,還要做到。

3. 溝通事件本身,不是溝通情緒

當孩子犯錯了,成績不理想,調皮搗蛋等等行為,媽媽應該用平和淡定語氣告知孩子:「你這麼做不對,媽媽不開心」。而不是第一時間發火,爆發情緒,直接開罵,有效的溝通是針對事件本身開展的,而不是放任情緒蔓延。

4. 做一個「愚蠢」的媽媽

當孩子有問題請教的時候,媽媽可以裝傻說:「媽媽也不會耶,我們一起學習好嗎」或者「媽媽不會,你研究一下,教媽媽好不好」,如此會激發孩子思考的動力,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媽媽應該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是孩子有問題相問,你不耐煩,嫌棄地說道:「你怎麼這麼笨,這都不會」。這樣子的做法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媽媽是孩子是安全基地、心理港灣、充電站,堅強、有愛、情緒穩定的媽媽會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與前進的勇氣,而暴躁、易怒、情緒易失控的媽媽會導致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

生活中,你會不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惡語相向,一般你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系》的心理諮詢師作家武志紅說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情緒的影響將伴隨孩子一身。一個愛抱怨的媽媽,會讓孩子產生自責自卑的負面情緒,甚至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不被愛,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媽媽的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媽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
    ,所有的孩子自出生起就會對媽媽有一種本能的依賴,媽媽的性格、語言和行為對孩子的人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媽媽經常會因為工作的壓力、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而在孩子面前失控,在頭腦不清楚、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今天分享幾個媽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來幫助大家做一個更好的媽媽。
  •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性格,別讓孩子活在你「情緒的籠罩下」
    這也足以看出,媽媽的情緒影響是伴隨著孩子一生的,即使孩子以後能有所成就,當夜深寧靜時,仍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痛苦和壓抑。 英國詩人喬治·赫伯特說"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這句話的前提是"好母親"。有人認為母親肯定是給孩子無私的愛,當然都是好母親。
  • 孩子的性格裡藏著母親的情緒,母親的情緒裡藏著丈夫的教養
    很多人看著這個視頻,笑著笑著就忍不住哭了,有一則留言說:媽媽媽媽你為什麼要把你的情緒傳染給我? 在情緒傳遞過程中,有一個「踢貓效應」。 當一個人對弱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時,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遇上這3類媽媽,孩子的「悲哀」就來了,對性格影響非常大
    科學研究證明,媽媽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大於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尤其是性格方面,大多數孩子的性格形成都和母親有很大關係。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滲透到了性格、行為等方方面面,如果媽媽喜歡打扮,帶出的孩子非常乾淨講衛生,更善於整理家務;如果媽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帶出的孩子對於形象也不太在意,而且不善於整理家務,房間總是亂糟糟的。
  • 為什麼國內媽媽穿睡衣接娃,日本媽媽卻穿制服?對孩子影響很大
    對比這個直接穿著睡衣去接孩子回家的媽媽,在網上流傳的這組日本媽媽接孩子圖卻顯得對比強烈,我們可以看出圖中的這個媽媽穿衣非常得體,接到孩子以後還會跟老師鞠躬道謝。  問為什麼國內媽媽穿睡衣接娃,日本媽媽穿制服?其實在各自的教育當中,已經透出家長的形象工程對孩子影響很大。  01家長的形象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 家長學校|媽媽的好情緒,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孩子在幼小時對媽媽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媽媽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習慣不往媽媽性格的反方向發展並承襲媽媽的優點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媽媽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媽媽。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2位媽媽不同回答,孩子的未來被影響了
    媽媽,為什麼我們窮,回答方式的不同,直接改變孩子的未來明明的媽媽明明的家庭條件一直很好,明明的爸爸媽媽的工作都非常穩定,每個月的工資也很高。可是爸爸媽媽卻認為孩子應該「窮養」,根本不給明明買玩具,也不買新衣服。後來明明的同學說她穿的衣服都非常舊,家裡肯定很窮。明明聽到這些話,非常傷心,他回家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家窮?」
  • 媽媽情緒的好壞,決定家庭溫度的高低,身為母親你做得怎麼樣?
    就是說父親可以脾氣有些急躁,有些嚴厲,但是只要有一個好脾氣,情緒比較穩定的媽媽,那麼這艘駛往遠處的家庭小船,在大海中航行就能夠異常的平穩。媽媽的平和,不但能夠安撫爸爸的情緒,也能夠將家裡的氣氛營造得非常舒適。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那是歡聲笑語,還是霧霾重重呢?所以說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家庭的溫馨和快樂少不了一位好脾氣的媽媽。
  • 媽媽性格影響孩子一生,這3種媽媽最可怕
    慈母與孩子可是有的母親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的助力,有的母親的愛,則是桎梏孩子飛行的牢籠。今天蒙多奇就藉助事例,帶大家盤點下不同性格類型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女王型」強勢母親強勢的母親通常有4個習慣:1.要求丈夫和孩子必須得聽自己的,凡事母親說的算;2.對孩子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通常伴隨對孩子活動的嚴密監視;3.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孩子做什麼都得向母親匯報
  • 娃性格是天生的?不,塑造孩子良好性格,媽媽懷孕要注意5個原則
    而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擁有這種氣質類型,這並沒有好壞之分,爸爸媽媽更應該去了解這種差異化,並且尊重孩子自身的獨特性,這樣才能更好的揚長避短,幫助孩子成長!3.等到寶寶出生後,準媽媽小王發現,寶寶竟然遺傳了她的這種情緒,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非常愛哭鬧和發脾氣,爸爸媽媽很難通過語言去安撫寶寶。案例二:孩子為什麼越來越不乖?除先天因素外,後期教育不當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 媽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心情好時完全不計較,說沒關係沒關係媽媽依然愛你;心情低落時卻大聲說她笨說她不省心,吼完看著她慌亂不知所措的小眼神,又覺得自己特失敗特欠抽,為什麼就不能做個溫暖如春風的媽媽。4、跟喜歡亂發脾氣的媽媽朝夕相處,孩子容易養成膽小敏感的性格,時時被不安全感包圍,常常會問「媽媽你喜歡我嗎」,好像做什麼事都是為了討媽媽歡心。而當媽媽不發脾氣時,孩子情緒會明顯高很多,但也處處小心翼翼。
  • 這三種性格的媽媽最「可怕」,將會影響著孩子一生
    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而且大多數時間中,都是陪在媽媽身邊的。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有些母親為了不影響孩子的成長,便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和性格,在孩子面前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
  • 媽媽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這3種不恰當行為,在管教孩子時要避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媽媽的性格不好的話,寶寶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比如,一個孩子的媽媽脾氣十分暴躁,對事很沒有耐心,這樣的媽媽教導出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脾氣暴躁並且遇事不冷靜的人,但是如果媽媽是一個非常明事理,非常樂觀開朗的性格,那麼這種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一個很樂觀很懂事的人。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 【婦聯講堂】第七講: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
    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家庭親子關係中的知識,我們今天分享的家庭教育的主題是《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媽媽是快樂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滿陽光,媽媽是冷漠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滿冰霜,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格局和世界觀,甚至影響孩子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 孩子6歲性格成型?一個好媽媽,抵得上100個教師
    母親給了孩子生命,小時候也和孩子親密相處。毫無疑問,母親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即使在孩子長大後,孩子的內心深處還是會深深烙印著母親的性格影響。因此,母親要懂得管理好自己,適當地引導孩子,為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能力打下基礎。
  • 媽媽情緒穩定,對孩子有多重要
    是的,母親的心境對孩子成長極為重要,母親堅強樂觀,孩子則自信開朗,相反,母親抱怨消極,孩子則被消極的情緒所包圍,逐漸地失去兒童原本的快樂與天真,變得膽小自卑。依文集團創始人、正和島島鄰夏華恐怕是中國最被低估的女董事長之一。
  • 如果爸爸看不起媽媽,或是媽媽看不起爸爸,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問及為什麼不離婚,阿紅猶豫不決的說「還不是為了女兒秀秀,要是沒有孩子,早離幾百次了」。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完整的家,阿紅勉強維持著婚姻,但,這樣一個完整的家對孩子真的有用嗎?這樣一個完整的家裡住著看不起爸爸的媽媽,住著看不起媽媽的爸爸,夾雜著無休止的爭吵和辱罵。
  • 母親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從上面看出,媽媽罵完老公,罵孩子,起床罵,吃飯罵,媽媽一直處在負面情緒中。媽媽的負面情緒如果不好好調節,不但傷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會破壞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母親的情緒平和,給孩子的性格帶來深遠影響。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小時候,胡適家境頹敗,每年除夕總有一大群討債的來家裡。